沒大腦的細菌和癌細胞 憑什麼走出曲折複雜的迷宮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學家對細菌和癌細胞進行的迷宮實驗,對於生物醫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它為了解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早期過程,以及癌細胞的轉移提供了新的研究窗口。

或許你只聽說過科學家訓練小鼠走迷宮,但是你知道細胞和細菌也會走迷宮嗎?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英國癌症研究所和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製作了一個漢普敦宮迷宮的模擬版,將細菌和癌症細胞放入其中,看它們能否走出迷宮,沒想到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生命的基本單元都完成了這個任務。

科學家為什麼會選擇這兩種生命單元進行迷宮試驗?它們是怎麼走出迷宮的?這個研究結果對於人類來說有何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請他講講其中的奧秘。

為什麼選擇它們走迷宮? 兩位「選手」都非等閒之輩且都會移動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這個「你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你」的名字被翻譯成盤基網柄菌。

微生物那麼多,英國癌症研究所和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為什麼會認為這種細菌能走迷宮,並給了它這個機會呢?

「盤基網柄菌可以形成『體』,即把自己『摞』起來,從而抱團成為多細胞體。」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寶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成為多細胞體之後,它們的單細胞之間還有協作能力。能抱團還能組團做事,盤基網柄菌這樣的特性給科學家們出了一個難題:它究竟是多細胞還是單細胞呢?

由於這種典型特性,在2000年前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把盤基網柄菌列為一種介於單細胞和多細胞之間的模式生物。生物學家專門用它們進行科學研究,用於揭示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的生命現象。因此很多科學家用它做過研究,朱寶利也研究過它。

「它能夠長期、長距離地遷徙,但移動得不太明顯,沒有那麼大活力。」朱寶利說,它得依靠一個表面才能動。如果製作一個平培養基,可以直觀觀察到它們是有「位移」的。而普通細菌形成的菌落是固定的。

真正讓它成為「明星」的是基因組研究計劃。朱寶利介紹,當時的基因組計劃中納入了50種生物,盤基網柄菌由於介於單細胞和多細胞之間,被認為對於研究生物的進化非常有意義。研究生物如何進化到人類是基因組研究的一項目標,而盤基網柄菌被列為進化的起點。

相較於盤基網柄菌的鮮為人知,癌症細胞的「神出鬼沒」有目共睹,它會潛伏、還會轉移。《新英格蘭》雜誌曾報導過一例臨床案例:一個腎移植受者的移植腎裡長出一個黑色素瘤,排除自身的各種因素,持續追查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供者在20年前得過黑色素瘤,但後來治好了。這個堪比刑偵大劇的案例,充分說明癌症細胞會潛伏、能轉移。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也描述了兩個生命單元的特殊性:前者能在相距很遠的地方找到它的同類,後者則能讓癌症迅速遍布全身。

它們怎樣走出迷宮? 營養物的濃度梯度是最好的「記號」

既然轉移是它們的日常,它們又是如何走出迷宮的?

如同植物總是愛追逐陽光一樣,這兩種生命單元總是愛追逐營養物質。

營養的驅動力如何轉化成細菌和細胞的移動動力呢?論文中給出解釋,自生梯度形成了細菌和細胞「長途遷移」的驅動力,並成為路線決策的驅動力。

所謂自生梯度就是由細胞降解局部營養物質,給自己製造一個營養濃度差。

以癌症細胞為例,它被公認為是最需要養分的細胞,一旦生成就會與機體爭搶能量,可見它對培養基中的養分有著強大的分解能力。這裡的養分被「吃」光了,其他地方的養分濃度就會比這裡的養分濃度高,進而形成濃度梯度,推動癌細胞前進。

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判斷選哪條路或者哪裡是死胡同呢?

研究迷宮的走法或許會有所啟發。據記載,迷宮的走法規則有3條:進入迷宮後,可以任選一條道路往前走;如果遇到走不通的死胡同,就馬上返回,並在該路口做個記號;如果遇到了叉路口,觀察一下是否還有沒有走過的通道,有就任選一條通道往前走,沒有就順著原路返回上一個叉路口,並做個記號。然後就重複第二條和第三條所說的走法,直到找到出口為止。

很顯然,根據這樣的法則,走迷宮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記號。而營養物的濃度梯度是細菌和癌細胞最好的「記號」。

「死胡同意味著營養物質會消耗殆盡,其他細胞也就不會再來,而岔路如果最終導向死胡同,也會造成細胞的往返,最終比順暢的路消耗更多的營養。」朱寶利解釋。

從創新性而言,整個研究發明了能夠觀測和計算整個過程的方法,利用自生梯度的計算和數學模型來預測迷宮中細胞的尋路能力,並用迷宮中的實際細胞來測試結果。

走出迷宮意義何在? 為了解癌細胞轉移等問題提供了新窗口

在發育和轉移過程中,細胞遷移通常由趨化性引導,即細胞會根據某些化學物質的濃度梯度,從低濃度向高濃度區域遷移。但人們往往關注環境中的趨化作用,事實上很多時候環境梯度不能引導細胞越過複雜的環境遷移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項研究證實,自生梯度可以為細菌和細胞在長而曲折的路徑上導航,並在活路和死胡同之間做出準確的選擇,這使得細胞能夠有效地解決複雜的迷宮問題。

研究者們還用數學的方式做了精確描述,找到了細胞尋找活路的準確性與引誘劑擴散率、細胞速度、路徑複雜度的關係,並能預測其成功率。

這項結果對於生物醫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比如它為了解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早期過程,以及癌細胞的轉移提供了新的研究窗口。

或許你還在為細菌和癌細胞會走迷宮的技能感到驚奇。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微生物還是癌細胞,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許久,年輕的人類現在可能僅僅只是在這些古老生物創造的「迷宮」門口徘徊。

相關連結

發現「癌細胞與原始細胞很像」的證據

一直以來,癌症細胞一直是人類棘手的對頭,也是醫學研究最多的對象。

過去的一些研究給出了「癌細胞與原始細胞很像」的一些證據。比如,病毒、有害菌、有害化學物侵入之後,「潛入」細胞生命活動打擊細胞,而原始細胞會用休眠應對危害,當這些危害自然衰退後,再啟動生命活動。這種「臥薪嘗膽、伺機再戰」的特性也被發現在一些癌症細胞中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給「癌細胞與原始細胞很像」找到了更確鑿的證據。該研究證實,癌細胞與原始細胞都能遠距離移動,並且移動原理也一樣。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於君團隊近期在胃癌組織中發現了細菌,並且觀測到了壞細菌的增多。

「國外科學家最近也在癌症組織中發現了細菌,但現在說不清楚細菌是怎麼來的,是細菌引起的癌症還是免疫系統出現漏洞後,它們乘虛而入的。」朱寶利說,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大腦走出「精神迷宮」,立體定向手術讓兩個家庭露出久違的微笑
    幸運的是,在接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II科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後,她成功走出了「精神迷宮」。1月7日複診時,她已基本恢復正常生活。8年前,成績優異的小周就讀於武漢一所985名校,一家人都在憧憬她的美好未來。當年大四這一年,平常溫文爾雅的小周突然像變了一個人,脾氣暴躁、性格孤僻、行為懶散,後來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 研究揭示細胞是走迷宮高手
    眾所周知,當身體受傷時,免疫系統會迅速「派遣」白細胞來消滅任何可能通過傷口進入體內的細菌。那麼,白細胞是通過什麼方式找到傷口的呢?原來,細胞擅長「走迷宮」,而且還是個「高手」。早期研究表明,細胞具有一定的趨化性,能通過某種化學物質向著濃度高的地方移動。
  • 擁有720種性別的生物,沒大腦卻會學習,沒四肢卻行動自如!
    曾經在法國巴黎卻展出了一個非常神秘的生物,它的性別竟然高達720多種,雖然它沒有大腦,卻擁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沒有四肢卻可以行動自如,完全顛覆了此前我們對於生物的認知。 身體會出現一個分支,停留在食物附近,將這些食物迅速的消化分解,而其他分裂出去的網狀結構分支,會繼續的擴張身軀,這一生物的整個形狀和脈絡就像是人類的血管一樣,可以迅速的將養分輸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
  • 會,而且還很複雜,與記憶有關
    我想很多寵物主人和我一樣相信自己的寵物會做夢。我的貓在睡夢中經常表現出像是在做夢的行為,先是眼睛和臉部抽動,再發展為伸腿和爪子抓撓,有時從喉嚨裡發出舒服的呼嚕聲或窒息一般的嗚咽聲,這似乎都表明他正在做夢。然而,動物到底做什麼夢,它們做夢又有什麼用呢?
  • 心理學:了解和放下窮思竭慮心理,輕鬆地走出焦慮抑鬱的心靈迷宮
    這種心理屬於一種過度分析問題,看上去是一直在努力地想解決問題,但是實際上卻是通過反覆地在頭腦中重複同樣的一些想法來迴避對其他想法的感受和覺察。我今天才覺察和發現自己一直就是處於這種防禦機制的狀態,內心非常痛苦,因為這些思維反覆不斷的出現,總是感覺特別難受,卻又沒有辦法制止!
  • 古希臘文明故事,米諾斯的國王,地下迷宮
    他建造了一座有著無數宮殿的迷宮,裡面通遭縱橫,誰一進去就別想再走出來。在迷宮的深處,養了一隻人身牛頭的惡獸—米諾牛。為了供奉它,國王向希臘的雅典規定了一份駭人聽聞的貢品每九年要送七對青年男女來,讓兇惡的米諾牛在迷宮裡把他們吃掉。這一年,輪到雅典人第四次進貢。人們在一片哭泣聲中,送別這七對不幸的青年男女,並在運送他們的船上掛起了黑帆。
  • 精靈夢葉羅麗:火領主將會再度被封印,陳思思可以走出迷宮中心
    按照原本的情況,時希和靈公主已經答應解除火領主的封印,而且歸還了火睛眸,可是火領主臨時變卦,還襲擊時希和靈公主,但他還是低估了這兩位仙子的強大,火領主再度封印已成必然。另外陳思思中了黑孔雀的圈套,被困在迷宮中心,不過按照陳思思平時的表現,是可以走出迷宮中心的。火領主將會再度被封印火領主的實力很強,仙境之中,實力僅次於巔峰時期的金王子,還是火屬性大仙子。
  • 改善兒童注意力,寓教於樂的迷宮遊戲
    迷宮遊戲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給他們買過。我再孩子4、5歲時就經常給孩子買這種迷宮大冒險,孩子也很喜歡玩,經常拿著筆在上面亂畫。儘管很多時候她找不到正確的路線,但是仍舊樂此不疲。對於迷宮遊戲,大多數父母買它們主要是鍛鍊孩子的智力,促進孩子的想像力、空間感發育,其實,迷宮遊戲也是一種非棒的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的訓練方式。在第一章《什麼是注意力》中我們專門介紹了衡量注意力是否優秀的四個維度:注意力的廣度、注意力的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轉移。而這每一個維度的有效發揮都與我們的視覺能力息息相關。
  • 多帶孩子玩迷宮遊戲,4大好處你可能從沒想過!
    一邊走一邊丟石頭,沒多久便走出了迷宮。其實,孩子走迷宮的表現好壞,除了跟智力有關外,還跟平時多玩還是少玩有關。因為孩子玩迷宮遊戲,會給孩子帶來4個好處,並且越早玩越受益。1、能提高孩子的空間能力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大腦研究專家傑伊.吉德和同事長期跟蹤400名兒童,發現嬰幼兒期孩子的大腦會生長出大量的神經元,其中包括空間定位方面的神經元,如果不常使用便會消失。走迷宮遊戲是培養孩子空間能力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 好玩的汪汪隊遊戲:小克遇到了一座迷宮,他能靠聽力走出去嗎
    好玩的汪汪隊遊戲:小克遇到了一座迷宮,他能靠聽力走出去嗎 2020-11-19 13
  • 《最強大腦》之「益智小遊戲」
    《最強大腦》第七季戰隊突圍賽第二輪也已經打響了。每一期的壓力也在不斷的成倍加劇,隨著上一期補強的三個隊在這一期完美地展現了自己的價值,幫助戰隊成功晉級。第一場的《六色迷盤》項目與我們魔方很相似,題目的整體相對簡單,主要考驗參賽隊員的手速。
  • 網友自製迷宮考驗貓咪,被貓咪秒破,網友:我為主人的智商擔憂!
    近年來火了很多短視頻app,尤其是抖音快手這兩個短視頻行業巨頭,經常可以刷到一些寵物視頻,以狗狗和貓貓為主,而且上面的寵物通常智商都很高,堪比人類,下面經常有評論說,別耽誤了這孩子上清華北大!可見寵物們被主人訓練的聰明程度。
  • 黑猩猩、海豚和細菌上榜
    與狗的敏銳嗅覺相比,人類的嗅覺非常遲鈍;地松鼠很容易分辨出同父異母和同母異父的差別,而人類需要費用昂貴的DNA指紋分析才能做到。但在一個意識領域,人類具有獨特的複雜能力,在監獄、屠宰場、教堂、學校和家裡,人類會對他人或者動物表現出麻木不仁的殘忍行為,但是其他任何動物無法有意地做到這種無情的傷害和折磨。
  • 單細胞生物沒大腦 但智商卻挺高
    作者 | 過客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由於沒有大腦或神經細胞然而,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喇叭蟲等原生動物在遇到糟糕情況時,能夠做出「複雜」的決定。喇叭蟲是一種喇叭狀的生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池塘、湖泊、河流和溝渠中。它們附著在藻類或水下廢棄物等堅硬的物體表面上,用嘴巴一樣的開口來吸收食物,其中包含成千上萬被稱為纖毛的微小毛髮。
  • 母親的癌細胞,可能轉移給腹中胎兒嗎?
    一個是淋巴轉移,癌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到淋巴結。另一個是血行轉移,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著血流到達身體其他部位,比如肺、腦、肝、骨等。還有一個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從腫瘤表面脫落,掉到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
  • 細菌版「隱秘而偉大」
    雖然這一發現是否有助於疾病治療還需要探索,但是人們早已發現「腫瘤」和「細菌」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從卡介苗治療膀胱癌到依靠腸道內細菌精準打擊癌症細胞,和免疫細胞周旋,定殖抗擊癌細胞,讓細菌為我所用可不是腦洞故事。跟著大院er來了解一下細菌版「隱秘而偉大」吧~ 01 「偉大的發現」——細菌療法的問世 細菌治療腫瘤,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想法。它的歷史可以回溯到至少150年前。
  • 不思議迷宮神龍收藏品大全 神龍收藏品大全匯總攻略
    1神龍收藏品(上篇)  不思議迷宮神龍到底有多少收藏品,不思議迷宮神龍的收藏品總是讓我們想到底有多少神龍收藏品呢,接下來安趣網小編將要為大家帶來關於不思議迷宮神龍收藏品的相關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埃拉西亞大陸地勢複雜,密林遍布,生活著無數可怕的生物以及岡布奧。但今天,我們要說一說讓無數冒險者又愛又恨的神龍岡布奧。
  • 推理的迷宮
    書名是《推理的迷宮》,買的時候滿腦子是 「好了,我要變成柯南了」 ,看了才知道和推理其實沒啥關係。最大的收穫在於理解了人類語言存在自然缺陷,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存在極限,一句聽起來很通俗易懂的話,深究下去很難達到完全的嚴謹。這本書裡有不容易懂的悖論,有讓人醍醐灌頂的悖論,更有讓你認識到自身無比渺小的悖論。
  • 大腦有2個特點,使得肺癌易腦轉移,及時用2方法治療可延長生存
    肺癌腦轉移的內因和外因腦轉移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細胞進入並穿過血流,然後離開血流並在外來組織中定植。細胞內外因素都會影響腫瘤的代謝和轉移。1.外因葡萄糖因為人的大腦能量來源主要就是葡萄糖,所以人體的葡萄糖大約有五分之一左右都供應給了大腦,所以大腦是人體葡萄糖含量很豐富的一個器官。
  • 它的八個爪子上也有大腦嗎?
    科學家與導演的關注點不盡相同,他們更想知道章魚的智商和神經。雖然章魚和狗都擁有大約5億個神經元,不同之處在於,狗的大部分神經元都在大腦中,而章魚大約2/3的神經元分布在腕足和身體上。因此一直以來,人們都猜測章魚的腕足擁有獨立思維能力,但是八個腕足並不等同於八個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