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年豬、貓咪……大學生創意牆繪美了鄉村

2020-12-04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大學生創意牆繪美了鄉村

  悠長的茶馬古道,俏皮可愛的貓咪……這個暑假,萬州區茨竹鄉迎來了20多名繪畫高手,在他們筆下,鄉村煥發新顏。

  昨日,記者從重慶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建設美麗鄉村,助力精準扶貧」實踐服務團隊日前來到萬州區茨竹鄉盛家村、棗木村,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五天時間裡,同學們以「茶馬古道」「詩畫田園,童趣水世界」為主題的牆體彩繪,成為一大亮點。

  這些彩繪風格特異,有素雅大氣的水墨畫、也有活潑俏皮的兒童畫、還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欣賞。

  「我和小夥伴們對茨竹鄉的鄉情和文化做了調研後發現,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是當地的一大旅遊文化特色。」旅遊管理系研究生李鵬飛是本次牆體繪畫的實施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川鄂茶馬古道茨竹段橫貫茨竹全境,是新田-茨竹-趕場-利川的重要商道,主要運輸桐油、鹽巴、水果等。而全長1.2公裡的茨竹鄉涼水井-雙王廟段茶馬古道保存較為完整,以花石板為鋪路石,道路兩旁有平均樹齡超過260多歲的古柏樹,有形狀各異的奇石,沿途還有幽深僻靜的翡翠峽谷……

  「為了更好體現當地特色,打造真正和諧的人居環境,我們團隊對茶馬古道沿線的旅遊文化開發進行了細緻地設計,以茨竹鄉盛家村景觀打造為重點,結合茶馬古道悠久的文化意蘊,致力於將盛家村建為『茶馬古道上的一站古村』。」同時,李鵬飛和小夥伴們還走訪了盛家村、棗木村的30多戶人家,針對每一戶人家的外牆都進行了個性化設計。

  「每一幅彩繪都是經過我們深思熟慮、精挑細選後才決定下來的。」李鵬飛介紹,比如外牆上有柱子和繩子的人家,就會畫上一些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仿佛在蕩鞦韆,以此來增強牆繪的立體感;而在村民經常殺年豬的地方,就會選擇在外牆上畫一隻又大又肥的豬,寓意村民來年收穫滿滿;對於沒有窗子的牆面,則會畫上一扇文化窗,增強交互感。在所有作品中,李鵬飛最喜歡的是那幅「開飯啦」,他感覺此畫特別親切,富有童趣,總能讓他回想起童年時光。

  「這些牆體彩繪,確實對鄉村的環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使原本單調的牆面變得更有活力、更加豐富多彩,鄉村的文化底蘊也顯得更加深厚了。」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萬州茨竹鄉盛家村和棗木村的牆體美化,是學院張仁軍教授為兩村量身定製的鄉村旅遊規劃中的一部分,此外還有鄉村的入口景觀設計、街道設計和梯田改造等系列改造計劃。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周小平 通訊員 柴小芳 馮璇 受訪者供圖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看見|年豬、貓咪、茶馬古道……大學生創意牆繪為鄉村美顏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通訊員 柴小芳 馮璇 受訪者供圖悠長的茶馬古道,俏皮可愛的貓咪……這個暑假,萬州茨竹鄉迎來了20多名「神筆馬良」,在他們筆下,鄉村煥發新顏。16日,記者從重慶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建設美麗鄉村,助力精準扶貧」實踐服務團隊日前來到萬州區茨竹鄉盛家村、棗木村,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為期五天的時間裡,同學們以「茶馬古道」「詩畫田園,童趣水世界」為主題的牆體彩繪成為一大亮點。
  • 雲南米禾舞美參與製作的普洱情境秀《茶馬古道》獲廣泛讚譽
    「普洱情境秀《茶馬古道》獲廣泛讚譽,」由普洱市人民政府、雲南湄公河集團與中國東方歌舞團聯合創作出品的普洱情境秀《茶馬古道》自1月15日在普洱大劇院首演以來,數千名觀眾觀看了表演,絢麗的舞臺藝術設計、精湛的舞蹈藝術表演和完美的故事呈現,震撼的視覺效果
  • 【重走茶馬古道】高原與馬幫的故事:千年回眸如初見
    今(3)日上午,「卓卓康巴 傳奇昌都」之2018第四屆重走茶馬古道暨首屆中國戶外運動經理人高峰論壇啟動儀式結束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旅遊大伽從芒康鹽井鹽田博物館出發,沿著覺龍村徒步向扎增拉姆女神草原行進,正式開啟了重走茶馬古道之旅。昌都市旅發委副主任劉振、芒康縣常務副縣長黨仁也在其中。
  • 散文丨孟憲佳:茶馬古道走筆
    茶馬古道走筆作者丨孟憲佳黑茶號子壓起來咧——把槓抬呀!就是這古老的制茶號子,吼出了中國黑茶之祖——色如鐵的茯磚,型如柱的千兩茶,催生了中國南方的黑茶馬幫,開拓了千裡迢迢的茶馬古道。古道滄桑茶馬之詞,源於唐朝。古道之途,始於洞市。拉開歷史的帷幕,展開祖國的版圖,隨馬幫出發吧——老得發黑的洞市青石街上,馬幫已集結,帶上高梁酒,飲馬水池邊。鈴聲響起,浩浩馬幫溯麻溪河南行。一弦小徑啼聲得得,兩岸青山猿嘯聲聲。
  • 瀘定茶馬古道之大岡山
    關於茶馬古道入藏道路變遷,在《瀘定大渡河入藏古棧道》一文中,著重介紹了清光緒之後的瓦斯溝巖道,而之前的入藏古道要翻越大岡山,這條古道歷史更久遠,幾乎縱橫歷史上所有時期,清光緒年間在大岡山東大渡河邊開鑿出山巖棧道之後,這條路才走出歷史。史料上所稱的大岡山也就是今天的大槓山,是甘孜州康定市和瀘定縣的界山。
  • 一天一點普洱(1998)茶馬古道旅遊景區,夢想照進現實……
    2016年7月末的一場大雨後,我以一個旅遊業新人的身份,站在普洱市北部區旅遊環線臘梅坡大橋頭,舉目可見正在分秒必爭忙建設的茶馬古道旅遊景區施工現場。這是雲南湄公河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滇藏茶馬古道零起點、馬幫集結出發的地方,按照5A級標準打造普洱城區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景區。眼前是鬱鬱蔥蔥的山林,腳下是泥濘不堪的便道,耳邊是斷斷續續、忽遠忽近的各種機械的施工聲。
  • 思享無限直播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背夫」精神感動觀眾
    來源:時刻頭條12月31日,【紅色經典】系列直播走進國家大劇院,進行了歌劇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的彩排探班直播。該系列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秀色直播、樂嗨直播、嗨秀直播、蜜瘋直播以及戰略合作平臺紅人直播全程參與直播。
  • 雲南特色小鎮——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
    自19年9月,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被命名為「雲南特色小鎮」並授牌以來,那柯裡就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開啟整體提升改造的「瘋狂模式」,按照「產業聚集、文化多元、鄉愁濃鬱、生態優美、特色彰顯」宜居宜業宜遊的建設目標,一路高歌向前衝。
  • 組織15650名大學生「三下鄉」 團市委組織動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
    蘇報訊(記者 薛卿)為組織動員廣大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蘇州團市委根據團省委「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行動要求,積極推動青商企業、金融資本、青年人才和青年風尚進鄉村,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蘇州團市委落實「新農菁英」發展計劃,培養、集聚一批青年人才,在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聯合市農業農村局開展蘇州市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尋訪活動,尋訪100名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實施「新農菁英」就業見習計劃,提供農產品生產、銷售、物流、電商等就業見習機會,組織動員青年大學生赴農村就業見習,共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人社局舉辦第二屆蘇州市農村創業創新大賽,
  • 旅遊勝地 | 牆繪扮靚鄉村,掀開鄉村旅遊新畫卷
    點擊「上方藍色字」輕鬆關注提到牆繪,或許你的心裡已經想到了義大利五漁島、布拉諾島、韓國梨花壁畫村、墨西哥Palmitas小山村這些特色小村。在沒有牆繪之前,他們或者寂寂無聞,貧窮衰敗,或者稍有特色但不為人知。
  • 淚奔,臺灣一隻流浪貓死後被人用牆繪畫滿一個村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開放,對新農村建設加緊步伐,人們也想著用越來越多的創意來對新農村建設。不過在我們彩繪鄉村公益活動的一個一個項目中,我發現要真正推行創意,人文的創作還是很困難的,黨風黨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革開放等主題是所有美化鄉村彩繪內容的首選,這些內容其實都很好,但是在表現形式上過於單一,人們互動性不高,因此帶來的感化效應或者說互動代入感很不理想,為此小編分享一個彩繪村打造過程的故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吾鄉| 重走茶馬古道 體驗千年曬鹽技藝
    回放 吾鄉 | 重走茶馬古道 體驗千年曬鹽技藝
  • 青海這個古鎮因茶馬古道穿過而商業興盛,名字源於寺院的藏語音譯
    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在這裡合二為一,這裡是歷史悠久的縣城,這裡是湟源縣城,這裡是丹噶爾古城,唐蕃古道從這裡穿越而來,這裡展現出商都的盛況,眾多的民族在這裡聚集,所以丹噶爾古城又稱「小北京」,「海藏咽喉」,今天我們來談談丹噶爾古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 【鄉村振興】佛山裡水:一不留神,轉角遇到最美牆繪!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轉角遇到最美牆繪。&nbsp&nbsp&nbsp&nbsp原來,近段時間,一群有創意的「村居美容師」正利用文創彩繪為裡水鄉村振興十二條精品示範村居「改容換貌」,助力鄉村振興。當前,魯崗、賢僚等地的文創作品已經完成,其他村居正在逐步推進中。
  • 中國美術學院:用色彩之美「點亮」鄉村
    五彩幸福路、馬賽克牆繪、「幾何體」牆面……有一群來自中國美院的學生,正通過他們的創意和畫筆,打造這一個「色彩村」。這個暑假,中國美術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深入寧海縣前童鎮大鄭村開展實踐,他們在尊重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當地的自然、人文、社會資源,用色彩激活村莊活力,同時邀請當地村民共同參與到村莊環境美化的工作中,共同攜手讓村莊環境得到了優化提升。
  • 梅州古道 古道活化助力鄉村振興
    位於閩粵贛交界的梅州平遠-興寧古道,是廣東省2018年重點打造的11條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之一,也是2019年鞏固提升重點線路之一。  「鹽米古道」、紅色交通線、粵閩贛商貿文化交流紐帶……這些標籤,訴說著梅州古道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如今,當地正借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的東風,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10月中旬,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一行赴平遠-興寧古道實地調研。
  • 麗江古城的冬天沒有了人聲鼎沸,門前擼貓,在茶馬古道上聞見深巷
    在古城南門,昔日馬幫入城的必經之地,一座驛站隨意低調的駐守在此——麗江古城英迪格酒店,以納西族、藏族與馬幫文化為背景,建設之初就將茶馬古道的文化精髓植入酒店之中,古樸的青石小道,扶疏的園景,無處不在的「馬」文化,
  • |石羊古鎮|雲南|茶馬古道|楚雄|麗江...
    諾鄧村依山構建古村建築原貌保存十分完整08麗江·麗江古鎮圖片來源:evqd3266麗江古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走在青石板路上感受時光的韻味圖片來源:那茶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是茶馬古道上最著名的城鎮之一
  • 四川自貢市完成潤鹽古道學術考察 與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關係密切
    潤鹽古道與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有互相交織的密切關係,食鹽運銷是南方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上起源較早和極為重要的貿易活動。潤鹽古道上流通的物資,主要是食鹽、茶葉和絲綢等。潤鹽古道的形成,與鹽源自古盛產鹽、鐵、金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鹽鐵之利,奠定了潤鹽古道在西南交通史上重要的地位。早在秦漢以前,潤鹽古道就已初步形成,成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是南方古絲路的一條重要幹線,即犛牛道之西幹線。並且,潤鹽古道與茶馬古道的部分線路也是高度重合的。基於此,考察組不僅僅從鹽的視角考察潤鹽古道,而且還將其放置到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文化線路中去審視。
  • 當牆繪遇上客家老屋
    如今走在鰲湖藝術村的巷道中,還能看到一幅幅色彩豔麗的牆繪作品,這讓前來打卡遊玩的人有了意外發現。新與舊的強烈對比,東西方的文化交融,讓這座古村愈加散發出極具現代感的藝術氣息。 老房子的「新外套」 20餘幅牆繪作品,由十幾位當代藝術家積極參與繪製,鰲湖藝術村的老房子,由此換上了一件件「新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