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牆繪遇上客家老屋

2020-12-06 寶安日報數字報

牆繪作品《猿猿與咪咪》。

牆繪作品《森林童話》。

牆繪作品《窗子》。

光·景——公共空間藝術營造展覽。

光·景——公共空間藝術營造展覽。

市民在參觀鰲湖藝術村的公共空間藝術營造展覽。

隱在喧囂城市裡的鰲湖藝術村,可謂是城市裡的一方「靜」土。一排排客家建築經過翻修後,不再破敗髒亂。引入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讓老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如今走在鰲湖藝術村的巷道中,還能看到一幅幅色彩豔麗的牆繪作品,這讓前來打卡遊玩的人有了意外發現。新與舊的強烈對比,東西方的文化交融,讓這座古村愈加散發出極具現代感的藝術氣息。

老房子的「新外套」

20餘幅牆繪作品,由十幾位當代藝術家積極參與繪製,鰲湖藝術村的老房子,由此換上了一件件「新外套」。這些作品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豐富的色彩和誇張的圖案展示,讓身處鰲湖藝術村的人恍惚間有種時光錯覺,分不清是身在傳統的客家老屋,還是張揚的現代建築。

大面積的藍色和土黃色,形成了色彩鮮豔、對比強烈的作品。作為專業的繪畫從業者,譚軒用了一整扇牆,講述了一個「森林童話」故事。「生活於此應該像城市森林裡的樂園。」飛鳥、走獸,水、植物……在這個「森林童話」中,一切生物都是悠遊自在的。

看,「這裡有一個窗子」。老房子的外牆上,有一個老式的玻璃窗。生鏽的窗框,講述了歲月的故事。著名插畫家蔡伊楠發現了這個窗戶,並給這個寂寞的窗戶添了些「小夥伴」——顏色多彩的魚和一個抱膝的小女孩。屋內居住著誰仿佛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推開這扇窗,或許就會發現另一個新世界。

兩個極富當代生活氣息的卡通形象,是出自藝術家梓哲之手,名字叫做「猿猿與咪咪」。西裝革履的猿猴抽著香菸喝著咖啡,一旁的貓咪穿著精緻的套裝挽著手袋。梓哲說,他是在用深圳科技行業的程序猿與金融行業的貓女來表達對深圳高端行業人士的卡通化描述,展現新深圳的日常細節。

「這幅作品是我個人花了三天時間完成的,主要是根植深圳文化原點的基礎進行創作的文創形象。」創作需要一個完整的構思,每一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為了讓牆繪的圖案更具有衝擊力,兩個卡通形象周邊還繪上了傳統的祥雲圖案,凸顯裝飾效果。梓哲說:「牆繪的存在,與本身的老村、老房子形成了對比,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融合,我覺得給老村繪上現代的牆繪,突破了傳統的界限,賦予了更多的人性自由。」

多元創意激活社區文化氛圍

多元創意植入老村生活,讓原本慢時光的老村,也漸漸潮流了起來,成為了一個新的拍照打卡地點。鰲湖藝術村的負責人鄧春儒介紹,這些牆繪的出現,起源於「光·景——公共空間藝術營造」牆繪展,在這個展覽中,邀請了深圳當代藝術中的年輕新銳力量進行藝術創作。創作者針對社區的地方文化進行實踐創作,其中一半創作者本身就居住在鰲湖藝術村,他們把生活的觀感體現在創作題材上。

發源於美國紐約街區的塗鴉牆繪,從破壞城市景觀到增添城市、社區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已逐漸發展成一種被廣為接受的藝術形式。「鰲湖藝術村的藝術活動,是以直接的、大範圍的角度,全面呈現和探討藝術家的工作及對社區產生的影響,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推動藝術生活化的概念落地實現。」在鄧春儒看來,牆繪展把文化藝術留在了觀瀾,留在了鰲湖藝術村,激活了社區文化氛圍。在他和藝術家、社區居民的內心,都有個願望,無論是鰲湖的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能因牆繪展藝術創作的滲入而帶來真正的改觀。

龍華新聞記者 袁春燕 通訊員 王亭/文 蔡維澤/圖

相關焦點

  • 這部引發共鳴的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勾起你哪些客家文化回憶?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最近,一部講述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在全國各地不少客家人當中引發共鳴。該片系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由韓榮聲擔任導演,郭仕鵬、許佩楊、陳偉傑擔任製片人,李佳倪、侯瑜暢等主演。
  • 做牆繪用的顏料安全嗎?環保嗎?關於牆繪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牆繪就是在牆上作畫,主要是起一個裝飾牆面的作用。由於牆繪用到的顏料不是普通的畫畫顏料,普通顏料畫牆繪保持時間不長,而且容易掉色脫落等等。於是到這裡就有人會擔心了,做牆繪用的顏料到底安不安全,對人體有沒有害。
  • 贛州五龍村的老屋,興國大山裡的贛南鄉村景象,農村人熟悉的故鄉
    故鄉的老屋,是溫馨的、美滿的。有山有水,瓦房老屋,冬暖夏涼。而今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攤大餅的模式在不斷地蔓延著。各式各樣的老房子也被推倒了,許許多多的農民被趕進高樓裡。就算是有些偏遠的農村,依然在堅守著最後一塊陣地。如今走在農村鄉鎮的大街上,你也很難再看到那些具有傳統特色的民居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仿歐式建築,和一些不倫不類的抽象建築。
  • 2021年春節假期間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入園需要預約嗎
    2021年春節假期間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入園需要預約嗎不需要預約正常前往即可,不過需要符合景區的防疫要求2021年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燈籠節具體時間
  • 客家文化︱客家人只聽說,卻不曾寫過的那些字
    作為漢語七大言之一的客家方言是最接近中原音韻的,它所保存的部份古語和古音也是其它方言所不具的。過去客家方言一直都使用漢字來書寫。如今很多客家人只曾聽說不曾寫過,也未必會寫,所以現在和小編一起見識一下這些字吧!
  • 一幅記錄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牆繪,才是有靈魂的牆繪
    一位來自明斯克的自由職業者成為了Artez牆繪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因為這位壁畫藝術家決定圍繞一個在城市環境中很常見的現象來創作這個故事,那就是把背包放在胸前,而不是放在背後。通常,人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成為扒手的目標。人們拿包的方式發生了小小的變化,這也成為了故事的基礎,為了保證背包的安全,所有的元素都變得珍貴起來。
  • 客家與客家精神散論
    這裡的山山水水曾經滋養過遠古時代的「贛巨人」和「秦木客」,哺育過篳路藍縷的客家先民,孕育了絢麗多彩的客家文化。為了充分展示贛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豐富內涵,本報特別約請多年從事客家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從贛南客家的淵源、民居、人文、民俗、民藝、美食等方面進行講解。今天刊發的是第一篇。
  • 帶你了解網紅餐廳為什麼都採用牆繪藝術裝飾氛圍
    最近幾年牆繪藝術逐漸火爆,很多商業場所都開始興行牆繪藝術,但是這畢竟是一門藝術創作,很多朋友對其還是了解不夠,我們一開始先為大家做一個牆繪的科普。現代牆繪藝術即牆上繪畫,也稱牆畫、壁畫。最初起源於宗教,發展至今,隨著生活的藝術化,牆繪逐漸讓藝術溶解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 繪製文化牆繪 扮靚城市色彩
    近日,記者從贛州經開區城管執法分局獲悉,圍繞「彰顯特色、美化城市、傳播文明」主題,該局聘請了一批美術專業人員,在轄區道路的建築圍牆、變電箱等鄰街建築物立面繪製文化牆繪,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的內容,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以前看到這個大變電箱矗在路邊總覺得有點礙眼,還被貼了許多小廣告。
  • 廣州花都主題牆繪 點亮城區文化長廊
    活動從中挑選出四十餘幅優秀作品,結合區域美育特色,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牆繪展示活動,引導中小學生通過視覺藝術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悟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據悉,此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牆繪主題鮮明、題材豐富、風格樸實,散發著孩子們純潔靈動的朝氣,蘊藏了他們濃濃的愛國赤子心。
  • 社區通過牆繪藝術改造,讓街頭巷尾間充滿了驚喜與溫暖
    近年來臺灣吹起壁畫彩繪風,許多社區通過牆繪藝術創作,不僅童趣十足超吸睛,也成為街景繽紛亮點之一。新社馬力埔牆繪小徑來到新社中和,不能錯過馬力埔休閒農業區,位於區內的牆繪小徑農村味十足,將新社特有的農特產及生活用繪畫表達在小徑中,走一趟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古厝、老樹。地址:臺中市新社區中和街四段226號臺中忠明13鄰怪獸巷位於臺中市區的忠明13鄰塗鴉社區,是2014年由「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小路映畫」集結了四位插畫家的創作彩繪怪獸。
  • 城市趣味牆繪,畫出文明 畫出常德新風景
    常德融媒訊(記者 劉凌 文/圖)近日,一組以「民愛城 遂護城」為主題的城管宣傳牆繪出現在市城區部分路段,用輕鬆自然的方式傳遞愛護城市、守護城市的相關知識和理念。市城區建設路常德市第四中學路段的城管宣傳牆繪。
  • 遜克縣舉辦文明城市創建現場牆繪展示活動
    遜克縣舉辦文明城市創建現場牆繪展示活動 時間:2018-05-31 08:41:18  來源:遜克縣政府 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推動城區綜合整治,加強城市公共文化藝術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系列活動的宣傳覆蓋面,5月25日,創城辦組織開展了
  • 常德武陵:城管主題宣傳牆繪「扮靚」城市街頭
    常德全媒訊(記者 李其陵)近日,一組以「民愛城、遂護城」為主題的城管宣傳牆繪出現在市城區部分路段,在美化環境的同時,號召市民愛護環境,扮靚家園。在市城區人民路和青年路交匯處的一處建設工地圍擋上,記者見到了這組牆繪。
  • 用客家方言寫客家風情
    在程老自立的「客廳大學」裡,他翻開《常青樹》,指著《客家文學開山祖程賢章》一文的標題,對我說:「什麼叫客家文學?」我說:「我既不是小說家,也不是文藝評論家,無能力給客家文學下定義。憑我個人的讀書體會,用客家方言,寫客家風情,就是客家文學。」程老說:「你只說對了下半句。」很顯然,他並不同意用客家方言寫客家文學一說。他暗示我,「用普通話寫客家風情」,同樣是客家文學。
  • 說客家話 唱客家歌
    ●餘劍    「忘不了孩提時你如何辛苦把我養大,忘不了年少時你額角那染霜的銀髮……」3月20日,在儀隴縣樂興小學校,三年級二班語文老師梁恆正用客家話教學生們唱客家民歌《奶奶我愛你》。由於地處客家人集中聚居的「儀隴客家第一鄉」樂興鄉,該校以傳承客家文化為核心,形成了「以傳承點亮生命」的辦學理念,開設客家課堂,教學生們知客家史、說客家話、唱客家歌,並專門編制了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的校本課程《我們的根》。   據儀隴縣客家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良平介紹,儀隴客家人的祖上大多來自廣東韶關。
  • 環市街東風社區用牆繪扮靚城市主幹道
    環市街東風社區用牆繪扮靚城市主幹道 2021-01-08 2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旅遊勝地 | 牆繪扮靚鄉村,掀開鄉村旅遊新畫卷
    點擊「上方藍色字」輕鬆關注提到牆繪,或許你的心裡已經想到了義大利五漁島、布拉諾島、韓國梨花壁畫村、墨西哥Palmitas小山村這些特色小村。在沒有牆繪之前,他們或者寂寂無聞,貧窮衰敗,或者稍有特色但不為人知。
  • 活動 北京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周四過節我們一起去包客家肉粽,吃傳統客家菜~一共23道,吃完這桌席,估計就變客家人啦~僅剩最後兩個名額~  ◆ ◆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 ◆大廚現場教你包客家肉粽前菜巧拌南非冰草 葫蘆絲拌北極貝邊溫拌文昌眼睛螺 爽口娃娃菜 客家鹽焗拼盤
  • 學做客家菜:客家釀豆腐的家常做法
    釀豆腐是一道客家菜,所以也被叫做客家釀豆腐,肉末釀豆腐,東江釀豆腐,常見於客家地區,主要有江西省,福建省,廣西省,廣東省等等,有著客家菜獨有的風味。據說釀豆腐的做法來源於餃子,因為早期的時候南方地區種植的小麥比較少,沒有麵粉,因此就用釀豆腐來替代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