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了,蘋果和特斯拉的愛恨情仇仍在繼續

2021-01-16 網易汽車

不久前有消息稱,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售價5萬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不到33萬元。

這個大新聞徹底驚到了大車圈和科技圈。因為此前,包括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內的許多消息人士認為,蘋果應該是在2023年至2025年間發布新車。

如今看來,整整提前了至少兩年。

誰能想到,馬斯克會對蘋果造車的新聞有那麼大的過敏反映。畢竟,誰都不會無比快樂地面對自己的至暗時刻:

「在Model 3(參數丨圖片)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與蒂姆·庫克曾進行會談,討論了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當時收購價格僅是特斯拉目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但庫克拒絕了討論。」

6年前你挖我300特斯拉員工招呼都不打,3年前我遭遇至暗時刻想讓你拉我一把你卻拒絕。現在,大家都希望我對你發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祝福,Excuse me?

不過不可否認,蘋果的確在某些方面,深深影響了特斯拉以及馬斯克。

今天,就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從2008年開始,蘋果和特斯拉這12年來圍繞著造車的關鍵事件,以及他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

2008年:

這一年,對於賈伯斯而言怎一個爽字了得,在初代iPhone一年裡賣出600萬臺之後,他發布了支持3G網絡、企業平臺、第三方應用程式、面向更多國家和地區市場銷售,價格更加實惠的iPhone 3G,就此改變了蘋果發展軌跡。

也是這一年,似乎是受到了iPhone 3G的鼓舞,賈伯斯暢談了自己對於蘋果造車的種種設想,並細化到了儀錶盤和座位的設計細節,電池、電腦的機械結構,甚至車輛的啟動方式。

讓當時在場的iPod之父,Nest創始人Tony Fadell 在7年之後依舊印象深刻:「他說的很多細節其實和iPhone很像,就是軟體+硬體的感覺。」

對於馬斯克而言,2008年是他造車階段遭遇的第一次「至暗時刻」。

一家名叫「汽車真相」(www.thetruthaboutcars.com)的網站開設了一個名為「特斯拉死亡倒計時」的欄目,人們像是看笑話一樣關注著這個網站,有一天甚至同時出現了50篇談論特斯拉如何滅亡的文章。

馬斯克曾無法理解,為什麼媒體總是樂於報導特斯拉的負面消息。大名鼎鼎的Top Gear首當其衝,將同年上市的特斯拉Roadster罵得一無是處——「它看上去好像還沒上路就已經沒電了」。

雖然那一年,漫威以馬斯克為原型的大片《鋼鐵俠》賺得盆滿缽滿,直接救活了這個原本沒啥人關注的冷門漫威英雄,更讓小羅比特·唐尼的演藝生涯迎來第二春,但馬斯克以及他所擁有的特斯拉或SpaceX,並沒受到多大正面影響。

而且,馬斯克當時的財政狀況慘到極點——他發現SpaceX和特斯拉都正處於倒閉的邊緣。直到這一年的最後一個月,馬斯克在特斯拉即將破產的前幾個小時,終於融到了錢,讓兩家公司轉危為安。

2010年:

不知為何,賈伯斯對於「蘋果造車」一直都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

或許是因為這一年蘋果已經過於成功和風光——甚至當時有科技媒體在年底做歸納總結時驚呼:市值已經接近30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絕對是當年的最大贏家。

無論是開闢了平板電腦先河的iPad,還是升級多達百項的iPhone 4,亦或是筆記本中的「藝術品」MacBookAir,都人見識到了啥叫「小體積低功耗大屏幕」,沒有最薄只有更薄的「蘋果設計」。

可以說沒有造車的蘋果,2010年過得爽到坐地飛起。

當然,蘋果在這幾年基本按兵不動是有強烈理由的——被金融危機整得欲仙欲死的汽車行業剛開始有些復甦跡象,而在這之前,曾有不少品牌在死亡邊緣反覆試探,比如特斯拉。

2010年,緩過來的特斯拉上市了。當時股票定價為17美元,籌集了約2.26億美元資金,峰值曾到過35美元。

隨後幾年,無數人對特斯拉的造車事業和股價始終充滿懷疑。因為兩年以來只推出過一款車,就是Roadster。還曾被不少車主吐槽不靠譜。比如喬治克魯尼就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對自己的Roadster充滿失望,表示這輛車會在路上突然拋錨,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不過特斯拉不為所動,而是悄悄滴以巨大折扣,優惠收購了之前由通用和豐田聯合運營的、位於加州北部的汽車工廠——似乎是準備下一盤大棋。

2012年:

沒人能想到,賈伯斯提出的「軟體+硬體」造車夢,會在上一年戛然而止。

更沒人能想到,特斯拉推出了劃時代的Model S,居然一輛充滿了「蘋果理念」,將軟體和硬體完美結合的新能源車。

之前紛紛吐槽的媒體突然調轉風向,對特斯拉大加讚美。甚至表示,Model S對於當代新能源或新造車的意義,就相當於iPhone 4S之於蘋果。Model S甚至贏得了《Motor Trend》雜誌評選的2013年「年度汽車」頭銜。

很有不少人表示:馬斯克或將是替代賈伯斯的矽谷未來領袖。

就在矽谷驚現「賈伯斯第二」的同時,賈伯斯的後繼者庫克則盯著iPhone優秀的銷量業績和利潤增長,做出了一個抉擇——暫時按兵不動,不冒風險造蘋果汽車。

當然,如果說蘋果當時決定放棄汽車領域也是不嚴謹的,因為就在一年後,他們推出一個名叫「車內iOS」的計劃,不過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大轟動。

2014年:

蘋果終於在這一年開始一系列大動作。

首先是將「車內iOS」正式改名Carplay,開始將移動iOS和Siri兼容,並與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法拉利在內的諸多汽車製造商展開合作,旨在讓iPhone用戶未來可以更好地與汽車互動,開啟對車上通信、娛樂等格雷多媒體的全面優化。

庫克雖然是個以營利為先的典型商人,畢竟在賈伯斯身邊浸淫了那麼多年,戰略眼光還是有的。他明白Carplay說白了也就是個車載多媒體娛樂系統,沒有一家整車廠會希望將車輛的控制主導權,送給他們並不熟悉的科技公司。

所以沒多久又推出了震驚全球車企,由福特前執行官史蒂夫·扎德斯基領導的「泰坦計劃」。

說「震驚全球車企」是因為扎德斯基這一年主要就幹一件事兒——挖人。

全球車企才緩過來沒多久,蘋果就來撿現成的果子吃,而且他們和不少車企還是合作關係。比如奔馳北美研發主管Johann Jungwirth被蘋果招至麾下,成為了Mac系統工程總監。曾在福特負責汽車混合動力系統的產品工程師David Perner和特斯拉動力測試副工程師John Ireland,都被蘋果順利挖走。

當然,被挖牆角嚴重的挖人還要數特斯拉。

雖然馬斯克說自己手下的員工都是三貞九烈的好漢,2008年的艱難時世都能一起扛過,還怕蘋果的糖衣炮彈?偏偏許多人都是「能一同吃苦不能一同享福」的屬性。在極短時間內,蘋果順利挖走特斯拉300多名員工,瞬間將馬斯克的臉打腫。

不過當時最慘的公司是電池製造商A123 Systems。5名頂尖工程師的毅然投奔直接導致高性能鋰電池研究項目被迫中斷,A123 Systems一怒之下在2015年2月將蘋果告上法庭。

不過即使走了300勇士,特斯拉在這一年依然突飛猛進——發布了四輪驅動版的Model S。讓無數車迷第一次感受到了電動車到底能有多快。尤其是選好了配置再將Model S處於「瘋狂模式」下加速,甚至跑得比法拉利和蘭博基尼更快!

也是這一年,特斯拉股價峰值達到286美元,是4年前峰值的7.5倍。當年第四季度汽車銷量創紀錄,收入超過20億美元,市值首次超過100億美元。

也難怪蘋果開始急了。

著急的不僅僅是蘋果,還有谷歌和百度。這年,前者發布Android Auto,後者發布Carnet(一年後更名為Carlife)。中國更出了蔚來,以及當時被無數人看好的賈躍亭也宣布要造車。

網際網路巨頭們似乎都越好了一般,同時看中車載系統這片藍海,同時對世界大中型車廠紛紛示好。

2016年:

沒人會想到,僅僅過了兩年蘋果就暫停了造車計劃。

就在前一年,擁有千名超級人才的蘋果還準備大幹一場,並在Mark Monitor公司註冊了「apple car」、「applecars」和「apple auto」等域名。

但也就是「準備」而已。因為「泰坦計劃」就如同英格蘭國家隊一般,全是人才甚至天才,也全是大爺,互相不買帳互相看不起對方。

不過項目內部最主要的分歧,是在史蒂夫·扎德斯基和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維之間。前者想要開發的是一輛具備半自動駕駛功能的整車,艾維則想打造一個全自動駕駛軟體平臺。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沒啥人能準確摸到蘋果造車的脈搏。

住在蘋果園區附近的居民曾表示,每每到夜裡11點,就能聽到類似發動引擎的噪音,似乎是想對標特斯拉造一臺電動汽車出來。也有目擊到帶有蘋果標誌,車頂裝有各種照相設備的道奇Caravan的路人表示,看起來像在繪製地圖,或者是在搞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之類的……

2016年中旬,原資深高管鮑勃·曼斯菲爾德歸來,成為了「泰坦計劃」的大大大Boss。他毅然站在艾維一邊,大幅縮減項目團隊,重新專注於開發軟體和支持解決方案。

這一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發布了CarPlay重大更新版本,新系統與iOS 10一同更新,第三方應用還支持Siri語音控制;地圖方面,蘋果逐漸脫離了第三方數據商的制約,通過派出數據採集車獲得自身地圖數據的主導權。

按照他們對於「泰坦計劃」的解釋,蘋果沒有放棄打造一款顛覆當前行業產品的新車,只是在不斷蓄力而已。

被蘋果挖去300人後的特斯拉的確受到很大暴擊,以至於擁有獵鷹翼門的SUV Model X跳票N久才在上一年正式和大家見面。

不過特斯拉為了補償特粉們受傷的小心靈,也在同年推出半自動駕駛技術Autopilot,不過,這一技術打一開始就不是用來對標蘋果的,而是對標了谷歌的汽車項目Waymo。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割韭菜最猛,也是銷量最高的大眾型電動汽車Model 3在2016年正式亮相,並很快收到了數十萬份預購訂單。

馬斯克的新能源帝國不止於此。

同年他將大名鼎鼎的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收入囊中,更將太陽能屋頂產品加入其能源業務中。而在這一年,特斯拉股價峰值曾達到265美元,雖然比2年前略有下降,但還算穩定。

肉眼可見,特斯拉已經不再將蘋果列為勁敵;馬斯克也不再是什麼「喬二」,而是他自己。

2018年:

蘋果自己也沒料到,Carplay並沒有像iPhone這樣改變汽車世界。不過它的確料到了一點——大型汽車製造商們開始自己打造自己的車載系統,並紛紛放棄Carplay。

比如以福特和豐田為首的超級大廠組成了一個智能設備連結聯盟,以加速開發車載系統的開源軟體,聯盟成員裡有我們無比熟悉的馬自達、富士和鈴木等車企,也有軟體開發和IT解決方案供應商Elektrobit、Harma、Luxoft、QNX和Xevo。

還有不少選擇單打獨鬥的,諸如梅賽德斯-奔馳搞起Command,現代有Blue Link,沃爾沃則是Sensus Connect等等。

不僅如此,蘋果更在自動駕駛方面徹底落後了——直到上一年4月,才獲得加州自動駕駛測試許可證,開始用基於雷克薩斯RX450H改裝的實驗車上路測試。

在這之前,谷歌、優步、百度們早就開啟了自動駕駛上路測試。而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系統都已經裝在自家車上了。

其實,蘋果還是藏了一些可以說說的專利,比如「共享電池組技術」和「轉換器架構技術」,但他們還是更願意以更高的工資和股票期權為誘惑,繼續從特斯拉挖人,來重啟「泰坦計劃」的另一部分——造車。

於是,從供應鏈方面的專家到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的工程師,從負責動力傳動系統的員工到機械設計和固件工程師……特斯拉源源不斷地又跑了起碼40個員工。

尤其是2013年跳槽進入特斯拉,全盤參與Model 3研發工作的蘋果資深老員工道格·菲爾德,在特斯拉幹了5年之後,他又回到了蘋果的懷抱。

特斯拉這次終於不再像4年前一樣打腫臉充胖子了,而是直接發表了一份聲明讓全世界評評理:

「蘋果持有的資金是我們的100倍,所以他們當然能夠給出更高的薪水。我們甚至沒有錢打廣告或找代言或者提供折扣,所以只能靠我們的產品品質存活。儘管如此,我們相信我們的使命,它值得我們奉獻時間,能夠應對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永不休止地負面攻擊。」

當然,特斯拉從沒有因為人才流失而停下造車的腳步,馬斯克也終於將當年被罵出翔的初代Roadster,用自家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送上太空。

全世界歡呼雀躍著為這輛幸運的Roadster祈禱喝彩。

兩年裡,特斯拉打造出電動卡車Semi和全球最快量產車全新Roadster,並讓量產版Model 3的正式上線。那一年,特斯拉股價峰值為379美元,是十年前峰值的10倍。

許多人都認定了特斯拉才能造出地球上最好的電動汽車;也有許多人認定了馬斯克必須滾蛋,特斯拉才有希望——他那片「資金擔保」推文,讓他試圖將特斯拉私有化的努力化為烏有,更導致SEC對其處以數千萬美元的罰款,迫使他放棄特斯拉董事長的頭銜。

馬斯克迎來了第二次至暗時刻。

他終於找到庫克,希望蘋果能拉自己一把,比如是否願意以600多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特斯拉,但庫克拒絕了。

2020年:

就是那麼突如其來,近幾年將研發重點放在技術,而非車子的蘋果,突然在年底被爆說電動汽車很快就要出來了——雖然看上去,外觀應該不是賈伯斯喜歡的那種。

幾天前,有相關行業人士認為,機器學習和AI策略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12月初剛成為自動駕駛汽車部門的頭兒。所以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應該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來慢慢換血適應。

因此2021年下半年公布的蘋果汽車,極有可能只是露個面而已,不算正式發布;或者發布的根本就不是蘋果自己造的車Apple Car,而是那些搭載的蘋果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

但事實上,蘋果根本不缺乏任何智能電動車的核心高階技術——晶片、作業系統、算法和數據,他全都有。

放眼全球範圍,除了特斯拉還沒有哪一家車企完全具備上述所有資源。

而且,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蘋果已經拿到超100項汽車專利技術,涵蓋了自動駕駛、充電、車載系統、車體結構優化等多方面。其中,智能駕駛的佔比,從2016年22%上升到去年的41%;車輛硬體創新由2016年11%增長到去年37%。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Katy Huberty認為,「蘋果和特斯拉未來更有可能成為對手,而不是合作夥伴」。

曾有網友說:在馬斯克瘋狂發推瘋狂尬舞瘋狂賣酒的時候,蘋果一邊挖人一邊悄悄追趕。

但特斯拉的市值已然超過6200億美元,是2年前的十倍,求庫克的心理陰影面積。

相關焦點

  • 鏈球菌和風溼的愛恨情仇
    鏈球菌和風溼的愛恨情仇 2020-09-16 0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蘋果和特斯拉的拆股猶如一場危險遊戲
    而這一切都因為特斯拉(407, -40.37, -9.02%)和蘋果(120.88, -10.52, -8.01%)等科技股遭到拋售。同理,蘋果和特斯拉對股票進行拆分其實並不影響其市值,僅僅是股票數量上發生了變化。以蘋果108美元/股的價格計算,如果一個人之前持有10股,那麼拆股後他將擁有40股,但股票的價格會降為27美元/股。事實上,這已經是蘋果第五次拆分股票。1980年12月12日,蘋果在美國上市,不到1小時的時間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29美元/股收市。
  • 聯合報:臺灣宜蘭人對雪山隧道的愛恨情仇
    聯合報:臺灣宜蘭人對雪山隧道的愛恨情仇     5月7日下午,臺灣雪山隧道發生通車近6年來最嚴重事故,已造成3死21傷。臺灣交通部門「公路總局」證實是因一輛小客車爆胎,造成後方的首都客運追撞葛瑪蘭客運,首都客運起火。圖為發生事故的車車體全毀。
  • Ins上一位日本媽媽拍下了逗逼女兒和喵星人的「愛恨情仇」
    無論你是資深貓奴,還是貓界小白,都應該與時俱進,學習和倡導科學養貓。貓叔會每天分享養貓知識,和一些關於貓咪有趣的故事,回答您養貓時所遇到的問題。關注愛貓生活公眾號,讓您的愛貓生活更精彩!最近「騙我養貓」和「騙我養女兒」系列特別多,日本一媽媽就經常在Instagram@pihapuuu 上po逗逼女兒和喵星人的「愛恨情仇」,這有女兒又有貓的人生簡直羨慕死網友了!
  • 龍魚和烏龜之間的「愛恨情仇」
    眾所周知,威風凜凜的龍魚和憨態可掬的烏龜也算是一對冤家,在一起時很容易發生各種「愛恨情仇」。通常情況下,將龍魚和烏龜混養最終或許只有三種結果。現在就和小編一塊兒來看看吧!但是稍大些烏龜並不適合做龍魚的魚糧,因為其體型大難消化,容易給龍魚造成卡喉和細菌感染等等。小編溫馨提示:如果發現龍魚吞著小烏龜但還沒有吃進去,而龍魚和烏龜都處於即將窒息狀態,則最好及時想辦法把烏龜放出來,不然也會對龍魚會造成一定的消化負擔。如果龍魚已經將小烏龜吞下,一般只能看造化,觀察無異常後就不用擔心了。
  • 10月,愛恨情仇,借酒消愁,3生肖情深義重,終究還是無法放下
    10月,愛恨情仇,借酒消愁,情深義重,終究還是無法放下的生肖龍。10月,愛恨情仇抵不過情深義重,生肖龍心心念念,最終還是無法放下。 10月,愛恨情仇,借酒消愁,情深義重,終究還是無法放下的生肖牛。
  • 馬斯克:曾想讓蘋果收購特斯拉 但庫克拒絕了
    近日,蘋果造車的傳聞引爆了科技圈。作為目前全球最知名電動汽車廠商的 CEO,埃隆·馬斯克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傳言。昨日,素來喜歡發聲的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數年前和蘋果 CEO 蒂姆·庫克的一段軼事。
  • 北大貓咪圖鑑:貓咪的愛恨情仇和貓界往事
    溫暖 溫情 質感 北大貓咪圖鑑:貓咪愛恨情仇,貓界往事 不得不說,貓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人類的寵兒,貓咪如此傲嬌,已經摸透了人類的心思,仗著自己長的萌和可愛
  • 嚯,柯基與鏟屎管的愛恨情仇,你中招了麼
    前幾天看到鄰居帶自家在柯基在草地上遛彎,上前嘮了幾句家常,談到柯基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多看兩眼,這一看就讓我陷入了深思,這柯基的腿怎麼會這麼短呢,走在地上草高點就看不到腿了,在好奇心的推動下,搜索了一些柯基與鏟屎管的愛恨情仇
  • 特斯拉與蘋果一丘之貉,定霸王條款,玩饑渴營銷,充滿傲慢與偏見
    經過6年「馬拉松」式談判,2013年12月,蘋果宣布與中移動達成銷售合作,正式面向中國市場銷售TD-LTE 4G版iPhone 5S/C。最終,蘋果仍然沒有「獨家」供應,而是選擇誰給出補貼多,就選擇誰的商業邏輯。
  • 拒絕收購特斯拉 蘋果原來留了這手!
    2015年,蘋果租借租借的貨車現身北加州街道,其車頂放置了多個攝像頭,隨後《華爾街日報》就爆出一個重磅消息稱,自2014年起,蘋果公司正秘密進行一項開發電動汽車的「泰坦計劃」,其從蘋果內部招聘了千名員工,並在蘋果產品設計副總裁史蒂夫·扎德斯基的領導下探索了非常多的技術,包括靜音電動門、捨去方向盤或油門、增強現實顯示器、改進的LiDAR傳感器和球形輪子等。
  • 馬斯克稱曾要向蘋果出售特斯拉 但是蒂姆·庫克甚至未出席會議
    12月23日,在路透社稱蘋果可能將會在2024年推出Apple Car之後,電動汽車行業大佬馬斯克就進行了一番評價,而且間接確認了此前傳聞的,特斯拉曾和蘋果接觸為了使蘋果收購特斯拉。這件事情發生在2017年,當時特斯拉推出的Model 3非常受歡迎,訂單不斷。
  • 八首如夢令: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
    而我們卻仍然害怕,在哪個未知的夜裡,真的可以拋卻一切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真的可以迎來最終的紅塵如夢方醒。生命在寂寞中誕生,人生在矛盾中前行。卻無法捨棄靈魂的尋找,和對夢的憧憬。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多少盪氣迴腸,散盡前緣風雨中,都成空。古典君分享八首《如夢令》,歡迎詩友及讀者朋友們留言指教。你的關心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讓我們在如夢人生,一路同行!
  • 第二篇:爆笑段子之歌名的愛恨情仇。
    第二篇:爆笑段子之歌名的愛恨情仇。
  • 解析《大奧》人物星座 體味多角愛恨情仇
    而如果說這一切的愛恨情仇都是命運的擺布,那決定了各個人物命運的則無疑是他們的性格。究竟是什麼讓家光外冷內熱、春日局深不可測、安子倔強執著……,《大奧》人物星座全解析將為你解答全部的疑問!  家光將軍——獅子座  可憐而又幸福的家光將軍,沒人相信他是光輝的獅子.當獅子淹沒了傲慢的光輝.剩下留給大奧裡面女人的印象,可能就是對阿萬的情深和對女人們的冷漠了吧.這位不象獅子的家光將軍,對阿萬的愛讓人感動,對春日的反抗和叛逆或者依稀可以見到一點獅子的影子,不過誰知道這位孤獨的王者內心的寂寞呢.或許正是這樣,才會渴望一雙溫暖的眼睛,陪他一起看夕陽下的落日吧
  • 源自於與小島秀夫的愛恨情仇
    6月19日《血汙:夜之儀式》正式上市,這讓小編想起製作人五十嵐孝司正好也是《惡魔城》的製作人,1989年的《惡魔城》對遊戲玩家造成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還是有許多玩家為了它為之瘋狂,由於五十嵐孝司先生在2014年3月時表示「已經離開了任職超過20年的科樂美 」並決定自己開辦遊戲工作室,所以玩家們殷殷切切期盼著
  • 中國人和「罐頭」的愛恨情仇
    疫情期間美國人在家囤的罐頭丨Twitter甚至美國Costco超市推出的一款「末日求生罐頭」,最大那份足夠四個人吃一整年,保質期長達25-30年。這份套裝共含230個罐頭和30個桶裝食品,重達816公斤。至於為什麼會推出這種產品?Costco給出的解釋是:有時候面對自然災害,在家裡囤上一年的食物更有安全。
  • 醫學博士和大白鼠的「愛恨情仇」(上篇)
    時光一晃,2005年我來到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攻讀博士,師從吳孟超院士的大弟子楊甲梅教授,在三年攻讀博士期間,不僅沒躲過老鼠,還和大白鼠親密接觸、打了一年多的交道。那時候,「大白鼠」就是我們醫學博士最大的寵物,每個實驗階段的博士,心裡都住著一個「大白」,動物實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大白鼠之間的「愛恨情仇」,雖然已經過去十五年,仍然記憶猶新。
  • QQ仙境龍套自述:章魚兵的愛恨情仇
    每一個成功網遊的背後,都有一群默默奉獻著青春的跑龍套群體;每一個跑龍套青春的背後,都一些有關於愛恨情仇的糾結往事。官方網站:http://xj.qq.com 官方微博:http://t.qq.com/qqxj520 騰訊遊戲,全球領先的遊戲開發和運營機構,國內最大的網路遊戲社區。以「用心創造快樂」的理念,騰訊遊戲通過在多個產品細分領域的耕耘,對多元化四大平臺的打造,致力為玩家提供「值得信賴的」、「快樂的」和「專業的」互動娛樂體驗。騰訊遊戲,用心創造快樂!
  • 劇本殺每日上新:《狸貓換太子》江湖中的愛恨情仇
    【推薦理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武俠世界,也許心中的武俠很美好,但江湖中的名門望族還是武功名派都少不了各種原因產生的愛恨情仇。親情愛情,同門之誼,同胞之情在名利面前都可能會被擊敗粉碎,因為天分高低產生的妒意,因為青睞的姑娘的目光產生的嫉恨,這一切促使了命案的發生,命案中的蹊蹺在哪,又有誰能給個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