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呀,暑假轉眼就結束了,中秋在淅瀝瀝的雨中度過,馬上又要迎來十一小長假。
每每說到假期,一顆心就立刻按捺不住地想要飛去遠方,但也常常會因為「人太多」而打消去熱門城市旅行的念頭。列在Bucket List裡面的想法越來越多,真希望能夠早一點、有更多自由時間一個個去實現。
多年前,我就在豆瓣上寫下「去青島」的願望。本以為今年終於能實現了,卻因為時間和費用問題(臨近啤酒節,你們懂的!),最終選擇了去煙臺和威海。
但是!!這樣的選擇也沒讓我失望!!
坐帆船,吃螃蟹,撈海星,最後一天還因為颱風臨近而差點被大暴雨困在島上,真是好玩驚險又刺激~~
廢話不多說,且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的行程是六天五晚,第一天和第六天都在高鐵上度過,實際玩耍只有4天。
養馬島上曬太陽
據說養馬島是抖音新晉網紅打卡地。我不玩抖音,所以對它網不網紅並不曉得。這次旅行,我是真的只帶了人來,沒有一點準備,只想迎接點兒驚喜。
傳說秦始皇當年東巡到山東,在煙臺海邊看到不遠處的島上有奔馳嬉戲的駿馬,便不由感慨:「好一個養馬寶島!」後來,這裡就被稱為「養馬島」了。
如今的養馬島與煙臺通過跨海大橋相連,從橋上望去,兩邊皆是茫茫大海,在遠方與天空相接。島上有青銅色的駿馬群雕,岸邊礁石嶙峋,再往上走有人工修建的長廊,可以一邊乘涼,一邊俯瞰海邊風景。
如果大清早就上島,應該可以趕一場海。我們大約早上9點多才到,太陽已經升的老高,海邊礁石上已有許多遊人,或各種拍照打卡,或帶著孩子、提著小桶小鏟,不知是在挖螃蟹還是在撿海螺(人太多啦,P也P不掉,所幸還原真實)。
海水非常清澈,是與我之前見過的熱帶海洋不一樣的藍綠色。礁石上有積年殘留的貝殼,被海水衝刷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好像布滿了金子▼
總結:風很大,陽光很烈,風景很美,空氣很潮溼,我很熱。
建議:早早上島去趕海,留出一天時間到處走走看看。
坐上帆船吃海鮮
煙臺棧橋是目前我國最長的海上棧橋哦。
但其實我和小排長是在海鮮的誘惑下,走過棧橋,掏錢買票,登上了(有海鮮可以吃的)帆船。
剛上船,兩大盆新鮮的海鮮就端了上來。
大家立刻圍了過去,我也不例外,乾脆坐在盆邊直接上手,時不時還給小排長餵幾個。
暴露了我熱愛海鮮的本質▼
剛剛打撈上來就下水蒸熟的貝,聞起來略腥,但吃起來超鮮!!作為一名西北女紙,我從沒吃過這麼新鮮好吃的扇貝!連連感嘆不虛此行啊不虛此行~
船已經開了,大家吃得超熱鬧,完全忘記自己此行的主題其實是乘帆船
我挑了個比較漂亮的扇貝殼,映著藍天和大海,拍照留念。
總結:海鮮超好吃
建議:如果對帆船沒什麼特別嚮往的話,在棧橋走走,看看日出或日落就極好了。
煙臺山上看煙臺
1861年,根據《天津條約》,煙臺成為中國北方最早開埠城市之一,先後有英、美、法、德、日等多個國家在煙臺山及周圍建立領事館、辦事機構等。
現在,這些保留各國特色的建築物都成了歷史遺蹟,有些仍在使用,成為別具風格的咖啡館,有些成為了展廳,記錄中外交流情況。
▲美國領事館 & 丹麥領事館舊址
▲英國領事館舊址 & 我家「嬌」
第一天到煙臺的時候,傍晚,我和小排長去海邊散步。
暮色中,煙臺山上的燈塔亮起,讓整個海岸線都如同一個溫柔的懷抱,迎接著、保護著所有入港的海船。
白天的燈塔又是一番不同景象▼
花10元門票登上塔頂,即可俯瞰整個煙臺▼
總結:拍照好去處
建議:天時地利都有了,只要「人和」就能出大片
東炮臺、月亮灣、冰心紀念館都在一處,屬於「東炮臺海濱風景區」。
此時我已是又累又熱。
▼ 瞅你咋地?
月亮老人的雕塑前,有情人們掛了許多鎖和許願牌。私以為,如果真的有情,即便不掛鎖,感情也依然是牢固的。但是,若都這樣理智,那豈不是不好玩了嗎?
剛到煙臺的那天晚上,我和小排長在散步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超熱心的山東老大爺。大爺看我們查手機地圖,操著一口山東話問我們要去哪~~
鑑於小排長除了陝西話和普通話之外,其他所有話幾乎都需要我來翻譯,我只好主動上前與大爺交流,打聽到了一處比較著名的海鮮小吃店——旺角小漁村!(大爺還說了一家「趕海兒」也比較有名)
於是,第一天行程結束後,我和小排長就殺向「旺角小漁村」啦!
餐廳長這樣▼
海鮮長這樣▼
評價:味道不錯,價格虛高
蓬萊閣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出發去往蓬萊。
說到蓬萊,就不得不提我男神蘇軾。
男神年輕時因「烏臺詩案」入獄,宋神宗死後,其母高太后垂簾聽政,又重新啟用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男神剛出獄,就被任命為「知登州軍州事」,前往山東。男神走了四個多月啊,終於走到了登州,上崗五個工作日,突然又被調走了……
走之前,男神說他超想看海市蜃樓,然後就跑去祈禱,說:要是讓我看到海市蜃樓,我就做首詩。(這得多大自信呢?)然後海市蜃樓就出現了,男神也依言作了一首《海市詩》。
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代,遠遠望去,有亭臺樓閣立於丹崖山巔,登臨遠眺,大致可體會到男神心念所起而作「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感受。
蓬萊閣之後,我們參觀了張裕酒莊。然鵝我不懂酒,也品不出來什麼花,但我挺喜歡那條滿是葡萄的長廊。
對了,蓬萊金沙灘的沙子好細好細好細……踩上去超舒服的!
然鵝,留給我們的時間非常短,只能隨便走一走,看看海邊別人放的大章魚風箏了。
Sad,如果下次去,一定要在蓬萊住一晚。
回到煙臺後,我們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名為「800海裡·漁家宴」的餐廳。
這家餐廳飯菜分量超大,食材也新鮮,但價格卻幾乎比旺角便宜三分之一!若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鹽稍微淡了點兒。
撈海星
作為西北人,我真的超想趕一次海,撿撿貝殼、捉捉螃蟹什麼的!所以,當聽說可以去體驗捕撈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就跳上了小漁船……(打個魚也這麼歡樂……)
然鵝,6-8月是封海期,其實並不能去遠一點的地方捕撈。
漁民大叔開著船,帶我們到特定區域拉捕撈筐,一共拉了三個,拉上來不少扇貝,螃蟹,還有一隻大海星。
最後,這些「戰利品」自然是祭我們的五臟廟啦。
劉公島
劉公島因戰爭而著名。
它是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戰場。
還未登島,遠遠就能看到一尊北洋水師將領雕塑。這尊雕塑立在甲午海戰紀念館前,那樣醒目,瞬間就能將人帶入那一段壓抑且沉痛的歷史氛圍中……
我一直不喜歡學中國近現代史,不忍去追憶或歌頌先輩們在面對一次又一次侵略時的頑強抵抗(但作為文科生當年還是背得滾瓜爛熟)。
用血寫成的悲歌,唱起來太沉重。
總結:若時間允許,應該留一整天時間遊覽劉公島。島上除了甲午海戰紀念館之外,其他人文景點和自然風光都不錯,比較值得細細遊覽。
上船後,如果想要餵海鷗,則需要以20元/人的價錢換得在頂層帶空調的客艙休息的資格,並且會得到4根火腿腸。
船員會在行駛過程中使勁吹哨,不一會兒就會有海鷗飛來,而你則需要瞄準海鷗,甩動小臂,將掰成小塊的火腿腸扔向高空……不得不說,這真是門技術活。我的水平比小孩子們好不了多少,而小排長的投擲技能在此時就顯現出來了……
然而,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次投擲可以成功被海鷗接到。最後,大多數火腿腸不是被哭喊的小朋友吃掉,就是摔在甲板上被踩成了一坨坨肉泥……
九丈崖▼
半月灣(圖片來自網絡)▼
半月灣的海水非常清澈,經過不知多少年的衝刷,海灘上的石子都被磨去了稜角,成了一個個圓圓的鵝卵石,泡在水中晶瑩剔透,特別好看!
我掏出隨身攜帶的夾板拖鞋換上,想在海邊走走,然而每走一步,腳都會陷入球石裡,真是「寸步難行」。我還嘗試脫了鞋光腳走路,然鵝,比走指壓板還要痛!!!
玩兒不了玩不了……
在小排長的慫恿下,我去餵了小海豹▼
看他們渴求的小眼神,好萌好萌~
長島之行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下起雨來,且有愈演愈烈的架勢。待我們乘車回到碼頭時,已經是瓢潑大雨了。
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山東半島。
我們被困在碼頭上一個多小時。我和小排長躲在我小小的遮陽傘下,兩人都溼了半個肩膀。看看旁邊穿著白T卻被雨水打成半透明的大哥大姐,慶幸自己的衣服即使淋溼也不會變色……
終於,碼頭恢復了秩序,大家排隊上船,駛離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