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2020-12-04 中華神秘文化

#文化#

1921年,英國哲學家羅素應邀來華講學,根據九個月的見聞,於翌年寫就了《中國問題》一書。

羅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之一,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獲得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問題》是他關於中國的唯一一部論著。

這本書集中反映了羅素對20世紀初中國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判斷,呈現了他的中國文化觀。他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研究和解讀中國文化,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觀點和富有啟發性的建議。

比如,他認為,中國文化有三點最重要的特徵,「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過去都未曾有過而為中國所獨有」,即:

1.文字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

2.在受教育的階層中,孔子的倫理學說取代了宗教;

3.政府掌握在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人學士而非世襲貴族手中。

對於第一點,羅素認為,中國獨特的文化與以符號構成的漢字有著極大的關係。或者說,漢字本身具有的優缺點,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徵。

漢字有什麼缺點呢?羅素說,中國文字是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這有許多不方便之處」:

第一,學習寫字時,必須先學會無數的各式各樣的符號,不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其實,漢字常用的筆畫數量也就在30個左右,沒有「無數」那麼誇張;不過相比26個英文字母,確實要複雜一些。)

第二,沒有字母順序,因此字典、目錄等都無法排序,更無法操作鑄造排字機。(羅素的論著寫於1922年,這些問題早已解決了。)

第三,漢字無法準確地表音,對於專有名詞、科學術語的翻譯無法像歐洲語言那樣按發音寫下來,必須特意造出個詞來代表。

此外,羅素還指出,由於學習漢字要很長時間才能會讀會寫,所以初等教育不易於普及,成為實行民主的障礙。

(大概在西方人看來,中文是極其難學的,所以羅素反覆提及漢字的複雜和難度(當時使用的還是繁體字,看起來會更難一些)。可事實上,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有的一兩歲的小孩就能識不少字了。羅素訪華的那個時代,中國有大量的文盲,主要原因應該歸結為當時國家政治、經濟、教育等的落後,而不是漢字本身。)

當然,羅素也指出中文這種表意文字的一大好處,在於它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他指出,英語等字母文字是一字代表一音,而中文卻是一字代表一義。像西方採用的阿拉伯數字就與漢字相似,1、2、3、4……這些數字用英語、法語或別的語言來讀,音都不同,但義相同。同樣的道理,中國各地的方言不同,無法溝通,但漢字卻全國都能讀懂。

中國的口語從古至今變化肯定很大,就像法語從拉丁語演變而來一樣。但由於中國使用的是表意的文字,中國人今天仍然可以讀懂最古老的經典。

羅素認為,中國文化能歷經數千年而延綿不絕,足以讓後人追根溯源,「或許就是由於使用了表意文字」。他還引用了中國學者李濟的一段話,其中說:

(漢字)沒有字母文字的種種便利之處,但是它所體現的簡樸和終極真理卻牢不可破,不受狂風暴雨和艱難時日的侵襲,保護了中國文化達四千年之久。它堅固、方正而優美,恰如它所代表的精神。」

對羅素關於漢字的上述觀點,您怎麼看?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相關焦點

  • 魯迅提議廢除漢字,羅素卻說:漢字雖有三大缺陷,也有一顯著優點
    就在眾多學者為了「廢不廢除漢字」爭論不休的時候,英國大哲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受梁啓超邀約,在1920羅素在世界範圍內都有極大影響力,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被他收入囊中,他對古老的東方文明非常好奇,來華之後受到眾多文化名流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羅素來中國前就讀過唐詩、《莊子》,他不像其他西方學者一樣對中華文明抱有傲慢偏見,他寫的《論自由之路》甚至特意引用中國先賢老子的名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漢字,乃是中國獨有的文字,是中華民族區別於世界上其他種族的顯著標誌,雖說日文、朝鮮文中也有少量漢字出現,但它們無一不是來源於中國。據記載,漢字已有60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唯一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可以說,漢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的結晶,與那些簡單易懂、拼寫而成的字母文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非常優秀,不過漢字卻有一個瑕疵
    ,那時候人們思想都是麻木的,羅素也是就性格問題說了三點:貪婪、怯懦、冷漠。但是羅素卻在思想麻木的人身上看到了中國人傳承5000之久的優點,他說:中國人有一種狂熱,往往都是一種集體的狂熱,但這也是中國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剛強偉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愛因斯坦就中國人的數學給予了否定的評價,羅素卻認為:如果中國有一個穩定的社會和足夠的資金,30年之內中國的科學進步大有可觀,甚至超過我們,因為他們朝氣蓬勃,復興熱情高漲。
  • 英國哲學家羅素評價:漢字有三大「缺陷」,這些你認可嗎?
    在這個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並不在少數,但像漢字這樣古老並且仍在使用的文字卻是獨一份的。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很大,也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但英國的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其實有三個缺點,他為何這樣說?三個缺點又是什麼?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指出:漢字有三大「缺陷」,他具體指的是什麼?
    倉頡創造的象形文字經過幾代又幾代的演變,變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  全世界,漢字是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佔世界23%。隨著外界對中國越來越了解,不少西方人也開始學起漢字,英國哲學家名叫伯特蘭·羅素對漢字也頗有研究。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人們模仿大自然的「紋理(文理)」,就創造出了我們自己的「文理」,這就是文化;文化的載體,則是漢字。所以漢字是充滿了文化味道的文字。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當代哲學家格雷林的《羅素》一書,開篇第一句話是「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當然不僅指他的長壽——享年97歲,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躍和多產。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頁的大部頭自傳才能講完。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當代哲學家格雷林的《羅素》一書,開篇第一句話是「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當然不僅指他的長壽——享年97歲,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躍和多產。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頁的大部頭自傳才能講完。
  • 有個漢字,2個、3個、4個它都能組字,連一起還是成語,它是誰
    ——《說文解字序》 地理大發現之後,東西方的文明交流日益緊密,漢字,這已經有6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字也逐漸被世界所認識 但大家也知道漢字曾經備受質疑,不少國內外學者都認為,漢字有大缺陷,應該完全廢除用拉丁字母替代。 劉半農說:「漢字不滅則新文化無望。」 瞿秋白說:「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 諾貝爾獎得主羅素:是童年時期的孤獨,成就了後來的我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羅素是一位世紀智者。縱觀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出生貴族家庭,坐過牢,獲過諾獎,愛過很多人,還收過一個天才學生。
  • 世紀智者羅素:學會享受孤獨,永遠追求愛情,是人生兩門必修課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 羅素說:「如果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是中國」,你怎麼看?
    其實,羅素身上還有許多的頭銜標籤,如:哲學家,歷史學家、甚至於數學家等等,其涉及的領域諸多。100年前,中國新文化運動興起時,《新青年》就曾為他專門辦過一個號,可見其學術地位非同一般。羅素,可以說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的一生活得挺長,享年98歲,出生時,我國大清朝的同治皇帝剛結婚。羅素,一生經歷過許多坎坷之事,比如曾公開宣揚反戰思想,並因此而被革了職,罰了款、蹲了大半年牢等等。是的,他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 羅素:不想拿諾貝爾文學獎的數學家不是好哲人
    撰文 | 閔婕  責編 | 莫尼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位科學家可以稱得上是博學廣識,能夠在不同領域都獲得極高成就,那我們今天講的這個人一定符合標準。  他就是英國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作家、社會評論家、政治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伯特蘭·羅素。他發現的「羅素悖論」引發了20世紀初的數學基礎危機,他在數學領域的巨著《數學原理》成為了裡程碑式的著作,他的《西方哲學史》讓他獲得了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僅如此,他還是活躍的和平主義社會活動者、女權主義者。
  • 羅素《西方哲學史》是本爛書?
    巴恩斯與羅素協商了幾天,最後同意和羅素籤訂一份為期5年的合同,工資為6000美元。羅素的職責是,每周舉辦一次哲學史講座,從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開始,經過5年的時間,最後討論20世紀的哲學家(那些講座後來成為羅素的暢銷書《西方哲學史》的基礎材料)。羅素向巴恩斯提及,他手頭較緊,因此需要在社會上舉辦講座,以便從基金會之外的渠道獲得收入。巴恩斯當即將薪水增加到8000美元。
  • 一個哲學家的靈魂三問
    一個哲學家最大的問題,就是總不停地思考問題,而且還自問自答。從這個角度講,我感覺自己是個大哲學家啊,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問題總是想個不停,真的幸苦我的大腦了。比如,是先有白天還是先有黑夜?想了近三十年,都未得其解。(唉呀媽,一不小心暴露年齡了。)比如,明早吃什麼早餐呢?中午吃什麼午餐呢?晚上吃什麼呢?
  • 漫威電影重大錯誤,多次掩飾終於爆出,羅素兄弟說都是蜘蛛俠的錯
    漫威電影重大錯誤,多次掩飾終於爆出,羅素兄弟說都是蜘蛛俠的錯大家好,歡迎收聽美漫小喇叭,這次小編和大家聊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相信無論是多麼資深的漫威迷,對一個問題的答案總是鬧不清的,那就是漫威電影的時間線問題,這個問題真的是相當的變態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漫威電影時間線出現過的問題吧!
  • 羅素如何告別泰阿泰德問題?
    羅素如何告別泰阿泰德問題?其次,語言除邏輯分析之外,尚有其他豐富的內容,比如中世紀把語言研究分為邏輯、語法和修辭三個領域,後世把語法研究交給了語言學,語言的修辭研究被邊緣化了,哲學領域對語言的邏輯分析則取得主導地位。為了彌補知識論意義上心靈分析之蒼白,羅素對人的內在世界做了亞里斯多德式的區分:天性—思想—精神,柏拉圖對靈魂的區分是幾何學式的,亞里斯多德則是生物學式的。
  • 在這個博物館,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一樓向人們展示悠長的漢字歷史繪卷,介紹漢字的發展歷史、中日漢字文化淵源以及中日韓808個共用漢字。卷首處有一個巨大的龜甲。藤本說,雖然她有不少漢字讀不出來,但是學到了很多東西,非常開心。「這裡定期舉辦的各種漢字講座也很吸引我,以後會經常來。」
  • 科學網—哲學與哲學家的生活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以人物出生順序歸納、概括和評價哲學家思想的西方哲學史專著、教材、普及讀物就層出不窮,有些頗有創見(如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有些是專業學徒的好教材(如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有些賣得很好(如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但更多的此類讀物乏善可陳,大約是為評職稱、賺點稿費等而為之。
  • 羅素預言,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三步走|嘉賓新著先睹?
    中國哲學家梁漱溟先生曾在1972年撰文誇獎「英國哲人羅素50年前預見到我國的光明前途」;但真正體現羅素中國觀之預見性的,還是在進入世界的新世紀以後,尤其在進入中國的新時代以後。 但羅素在這本書中不僅討論了「中國問題」,而且提出了他自己有關中國的一個問題:走出積貧積弱之後的中國,會是一個怎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