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束縛科學?不接受西方文化構陷!

2020-12-05 三濁先生

駁:某網文胡謅中華文明沒有發展出「科學」,是因為農業文明和儒家思想的「束縛」,恕我不敢苟同其觀點,亦不接受西方學者的文化構陷。

關於西方學者的文化構陷,大致是這樣的:一方面,自我美化。近現代的西方學者為了美化西方文明,恬不知恥地將其海盜文化美化為「海洋文明」,美其名曰冒險與探索精神;同時將西方近現代的科學發展歸功於西方的「文化基因」,大肆吹捧古希臘神話和宗教哲學,這就是西方文明優越性的「邏輯」。另一方面,刻意構陷。大肆攻擊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將宗教神學之過全部歸罪於儒家思想,卻無視中國漢唐之後的政治神權思維幾乎完全是從西方引進的!與此同時,西方學者還硬拉出一個「農業文明」來進一步構陷中華文明!吹捧「海洋文明」,難道中國就沒有偉大的航海文化嗎?貶低「農業文明」,難道西方就沒有農業嗎?一言以蔽之,西方學者只是按照美化自己、構陷他人的邏輯在搞學問,僅此而已!

其一,五千年來,中華文明一直有科學有技術,我們只是沒有發展出近現代科學,僅此而已。你們吹捧古希臘是吧?我是農民,那我告訴你們古代中國的農業科技有多牛!大禹治水都知道吧,有些人只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但卻忽略了大禹派出強大的科研隊伍在全國進行科考,他們的科考成果甚至可以細緻到每一年相同時間太陽升起的位置變化有多大,以此判斷當年的自然災害和農時安排!比如白露關裡該種什麼,你們知道嗎?白露關裡,意味著在我們南方長江流域可以種蘿蔔白菜了,而且只有半個月的時間是最佳種植時間,早了,苗被旱死,晚了,苗被凍死。這就是中國的古代科學!我就問問,能精確到這個水平的農業科學,西方什麼時候有過?毋庸置疑,在古代中國,天文地理、中醫技術、乃至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等,我們的哪一項科學技術不是遙遙領先的?須知,中學一直是碾壓西學的!

其二,刻意美化西方,把西方的無恥當文明,啥也不是;同時惡意構陷中華文明,這是移花接木式的選擇性強加,狗屁不通!一味地吹捧西方海洋文化,難到鄭和下西洋就不牛逼?何來中國沒有海洋文明?西方學者只是為了美化西方而美化西方,所以,海盜行為被美化為冒險與探索精神!那麼,照這個狗屁邏輯,我們今天還得「熱烈歡迎」美國偵察機和軍艦造訪南海嗎?聽著,這個邏輯啥也不是!不守基本人道法則的強盜行為,就是強盜!再怎麼美化,也是強盜!中國一直有科學,中國只是沒有發展出近現代科學,原因只有一個,從漢唐以來興起的宗教神學束縛!儒家思想愚民?扯犢子吧,偽裝成儒家思想的宗教神學和封建酷法才是根本原因!張騫通西域幹啥去了?玄奘西遊幹啥去了?古代西方神學思維都思想的亂入,才是中國近現代落後的真實歷史事實!批評並構陷農耕文明,西方沒有農業嗎?所以,不要搞文化構陷!假如構陷理由可以隨便編,我說中華文明近現代的落後,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你沒長JJ,你信嗎?因為你沒長JJ,你沒有征服女人的欲望,所以你安於現狀,因此沒有發展出近現代科學!那麼,這種構陷邏輯,你TM信嗎?還儒家思想愚民呢!咋不說基督教愚民呢?一天到晚喊著「上帝」,不是日弄民眾嗎?所以,構陷邏輯,狗屁不通!

其三,要說感謝,得是西方文明感謝中華文明,感謝中華文明讓你們從「上帝」信仰中醒悟了,而這,得感謝成吉思汗鐵騎的功勞!沒有成吉思汗,歐洲就不可能發生文藝復興!你們將繼續活在愚昧無知的神話故事裡,你們的崛起,不是因為你們自身的文化因素,成吉思汗帶去了東方文明的火種,才是根本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成吉思汗把你們的上帝「正法」了,你們才真正覺醒,是也不是!而你們的宗教信仰,啥也不是,一輩子也吃不上四個菜!因為你們的宗教信仰才是真正愚民的!當然,我們把你們的宗教神權思維引進入中國,這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性失誤,中國漢唐以後形成的宗教神權和封建酷法,才是你們西方的「功勞」!中華文明幫西方點燃了「文藝復興」的火把,卻把宗教神權思維的愚昧帶回了家!於是乎,中華道學道教化、中華儒學儒教化的愚蠢開始在中國「流行」!搞笑的是,佛教的引入,還TM間接告訴我們「道學道教化」和「儒學儒教化」是「對」的,硬是胡謅出了一套「三教合一」之說!這無疑是中華文化的一場悲劇,這個我們得認!所以,風水輪流轉,被「三教合一」的神權思維誤導的歷史錯誤,終於在清朝被無限放大,這才有了中國近代的這段「黑歷史」!所以,非中華文化不夠優秀,而是在過去幾百年被你們西方宗教神權思維帶節奏了,並一不小心「跑偏了」,栽了個大跟頭,僅此而已。

最後,西方神學思維「帶偏」中華文化一千多年,這是我們的文化失誤。今天,西方文化的詭哲思維正在第二次「帶偏」中華文化,這是我們要高度警惕的!當今的西方文化已經深陷「詭道之學」中,而且還自鳴得意!令人搞笑的是,我們中國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和地區,也正在跟著你們西方文化一起體驗這種詭道之學的刺激、享受和沉迷!實際上,當今的「詭道之學」是世界性的,歐美、日本和中國,其實都處於「詭道」之中而無法自拔!可以肯定的是,誰TM先擺脫「詭道」,誰必定引領新的文明!日本是沒指望了,這個民族「入戲」實在太深了!日本的「入戲」太深,不亞於中國歷史上陷入「神道」太深,一時半會兒是出不來的!再看其他地區,俄羅斯經歷了蘇聯解體,是有可能走出來的,普京冷靜而熾熱的眼睛可以說明一切!至於印度,路漫漫其修遠兮!歐美各國必然陷入了自身的文化掙扎中,可能比日本還要糟糕!再看咱們中國吧,我們的思維也會掙扎很長一段時間,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把祖先砸了,雖然擺脫了「神道」,但從而激活的「詭道」可能更徹底,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必然是第一個覺醒者,畢竟這一千多年的「入戲」神道思維,實在是憋得太久了,該徹底釋放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就不評價了。

總而言之,只要勇敢面對歷史上的「文化跑偏」問題,中華文化一定會從近現代的西方文化構陷中走出來。未來,我不敢講「吃上四個菜」的只有中國人,但一定有咱中國人。不信?那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唄!

好了,西方文化的舔狗們,別不服,愛咋咋地吧!

另外,文字是粗俗了點,您就將就著看吧。

相關焦點

  • 善讀「論語」-前言1:儒家文化是實現文明的障礙嗎?
    《論語》不僅構造了中國的文化基因,也深刻地影響了東亞諸國,並因而形成了以中華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論語》早在2100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已傳入朝鮮,傳入日本也已1600多年,至今仍在日韓兩國具有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自西風東漸後,儒家文化便不斷遭受各種外來文化的強烈衝擊,備受世人誤解。一些人認為,儒家要為肆虐中國兩千多年的「專制」負責。
  • 利瑪竇,一個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傳教士!
    由於他精通四書五經,尊重孔孟,注意調和天主教與儒家學說,於是博得了士大夫的信任和好感。同時,利瑪竇還用西方科學技術和新奇的事物來吸引中國人,以博得民眾的好感。他利用世界地圖向人們解釋全世界的地理情形,展覽各種天文儀器,還刻印了《天主十誡》等有關天主教知識的書籍送給人們以宣傳天主教教義。後來,因為受到新任兩廣總督的驅逐,利瑪竇離開肇慶,輾轉韶州、南昌、南京等地繼續傳教。
  • 讓西方回到西方——在世界哲學家大會舉辦前夕訪談陳來教授
    陳來:你知道,「哲學」一詞是西方文化在近代大量引進後,日本學者由Philosophy 翻譯而來,而被國人所接受的。其實,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的總趨向,就是以西方學術的分類為標準,而全盤承受之,通過建立哲學、文學、史學、法學、政治學等學科概念而形成中國近代化的學術體系。
  • 構陷造句和解釋_構陷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構陷(gòu xiàn)。近義詞有:謀害,坑害,讒諂,誣害,陷害。誣陷。[魯迅《歸厚》:「我就是常看造謠專門雜誌之一人…看他有怎樣出奇的幻想,怎樣別致的描寫,怎樣險惡的構陷。」]構陷參考例句:1、這個狗官幹盡了羅織構陷的勾當。
  • 傳承經典,百能不鏽鋼櫥櫃品牌的儒家文化基因
    智,是文化與內涵,百能不鏽鋼櫥櫃不僅用心做好櫥櫃,更承載了傳統儒學文化基因。  信,是堅守承諾,是堅守契約精神。百能櫥櫃品牌氣質從儒家經典中氤氳而生。  品牌是企業成長的基礎,品牌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建立良性的品牌文化體系,有助於百能櫥櫃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 儒家怎麼看待數據隱私問題——兼論「數據化儒家」的可能性
    而本文的目的之一,也便是本著「消除跨專業對話壁壘」的學術初心,向讀者展示激活傳統文化資源應對新技術時代的可能性,由此甚至為一種具有「數碼化的儒家」(digitalized Confucianism)色彩的新技術路線的發育,提供思想層面上的預備性討論。然而,使得本文的討論得以展開的「元語言框架」,既不來自於現代信息科學,也不來自於儒家傳統,而是來自於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
  • 儒家文化之陳蔡絕糧
    提到儒家文化,實際上永遠繞不開這件事情,因為這事反應出了孔子的思想理念的模樣和真正的君子、聖人的標準是怎樣。我就姑且以故事的口吻來大概敘述一下,這一著名的「陳蔡絕糧」事件。聲明:當然以下內容和正史相出入甚遠,屬於個人改編,不喜勿看。
  • 與韓炳哲商榷:儒家文化真的從新冠中拯救了東亞嗎?
    》),指出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對此次新冠的疫情處理比歐洲好,主要得益於東亞「儒家思想」的「服從」傳統,「數字監控」系統的發達以及口罩的及時使用,而後兩者也都與儒家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作者張生認為這種觀點誇大了文化的作用,特撰文與韓炳哲商榷。張生認為,此次疫情中中國及東亞的「服從」並非「儒家服從」,而是與歐洲一樣的「現代性服從」。
  • 儒家義務倫理辨正
    儒家義務倫理辨正塗可國(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02)摘要:儒家倫理並不是純粹的德性倫理,也不等同於功利主義之類的後果論,而是義務倫理、責任倫理、德性倫理和規範倫理的綜合,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義務倫理是其德性倫理與責任倫理的中介。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經學是中國文化之魂,是中國諸學之定盤針,離開了經學,中國文化將成為滿地散錢,不成體系。  我國於近代引進西方大學制度,學科體系效仿西方建立,西方大學沒有經學,故中國所有大學都沒有經學系,由此,《周易》成了哲學著作,《詩經》成了文學作品,《尚書》成了史學著作,《論語》《孟子》《儀禮》《周禮》等經典更是失去學科歸屬,皆與傳統學術層面發生偏離。
  • 儒家四聖,孔子、顏回、孟子、曾國藩
    儒學在中國的歷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最根本的原因,儒學很好的保護世俗文化.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神學和宗教從來沒有佔據文化主流位置,因此中國文化延續了5000年,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先說孔子,貴族血統,家道沒落,從事儒這個職業。老夫子開創了私塾,普及教育。在今天的人眼中,就是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老夫子弟子三千,72賢。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經學是中國文化之魂,是中國諸學之定盤針,離開了經學,中國文化將成為滿地散錢,不成體系。我國於近代引進西方大學制度,學科體系效仿西方建立,西方大學沒有經學,故中國所有大學都沒有經學系,由此,《周易》成了哲學著作,《詩經》成了文學作品,《尚書》成了史學著作,《論語》《孟子》《儀禮》《周禮》等經典更是失去學科歸屬,皆與傳統學術層面發生偏離。
  • 東西方「蛋文化」大對決:西方復活節彩蛋VS中國蛋畫與蛋雕
    眾所周知,人類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文化,比如中國儒家文化、四合院文化、酒文化……非洲土著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等,這些文化都形成於人類活動之中,尤其在延續百年的民族節日裡,人類文化得以更加豐富的展現,它們被蘊含於節日的形式和理念之中,並通過活動的舉行以及傳統物質的製作來進行表現
  • 儒家傳統中人與動物的關係,從宋徽宗禁食狗肉,天下群情洶洶說起
    今天我將以宋徽宗禁食狗肉的事例,與大家探討傳統文化中人與動物的關係。一、禁食狗肉狗作為伴侶動物滿足了許多人的精神需求,近年來地位大幅上升,但以前它們大致只有看門、打獵兩種用途。看門不是非狗不行,中華文明作為農耕民族打獵需求也不高。所以歷朝歷代大致都很珍惜重要生產資料牛,對狗的態度則是放任自流。
  • 從漢語成語中淺析「和諧」理念和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古代孔孟的社會和諧、道家的天人和諧,直到現在中國領導人在外交場所仍在強調和諧,可以看出和諧在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1、「和諧觀」與「天人合一」之間的關係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天、地、人三者之間的交互關係上最重要的就是和諧。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中國文化的確與西方文化有著天壤之別。
  • 《孔子西遊記》中國智慧在西方
    武斌 著 著眼於西方視角下孔子的通識讀本 《孔子西遊記:中國智慧在西方》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從古到今,特別是在18、19世紀的西方,孔子聚集了一大幫的外國「粉絲」。書房中掛著孔子像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促成路易十五效仿中國皇帝「親耕」的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家中充滿「中國情結」的德國作家歌德、把孔子視為哲學中的華盛頓的美國思想家愛默生。
  • 遙遠的迴響——評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性
    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提出的「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又將我們推人了深深的思考中,「西方:是唯一的,而不是普遍的」(The west: unique, not universal)ol}}我們將如何應對? 當今,面對現代化的未來,中國悠久的 歷史 傳統文化似乎不再被某些人著成是一種財富,而是一種負擔,我們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間題?
  • 如果沒有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會不會反對吃狗肉?
    而西洋犬帶給了人們不一樣的感受,或漂亮可愛,或護主,或體貼,被稱為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可靠伴侶。吃這樣的狗,顯然多少有點內心壓力。然後不知道從何時起,玉林狗肉節被炒起。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玉林狗肉節,玉林部分人們習慣於夏至時節吃一餐狗肉,以毒攻毒,因為玉林是古代的鬼門關,瘴氣極重,狗肉的烈性可以把人體內的溼毒逼出來。這種傳統也只是小範圍的傳播,沒想到,愛狗人士一炒作,火了。
  • 素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同人類文明相生相伴
    中國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佔有主要地位。一、儒家學派兩位聖人孔子和孟子都是素食主義者。儒家要求弟子在父母過世期間只能食素,不可吃酒肉。儒家思想認為食素是培養一顆「仁」心,可以淨化心靈。佛教認為眾生平等,應該修慈悲心,不可以殺生。總之,素食主義同儒家的「仁心」、道家的「道心」、佛教的「慈悲心」這三種核心思想都是相契合的,是應該發揚光大的。
  • 古代唯一能與儒家分庭對抗的學派,卻突然在歷史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秋戰國時期,代表不同派別的學派紛紛湧現,我們所說的「三教九流」,指的就是道教、佛教、儒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名家等等,大部分都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特別是墨家,在當時已經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民間甚至有「不入於儒,即入於墨」的說法,到了後期,墨家在民間的影響一度超越了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