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年,陳寶鑰任山東青州道金事。他上任時沒帶家眷,便在衙署住宿。
第一天三更,夜深人靜,突然大堂上傳來「咚咚」的敲擊聲。他穿衣起身,大喝道:「誰?」卻沒有聽到應答聲,敲擊聲也隨之消失。
以後夜夜如此,令人煩惱。他的隨從忍受不住煩擾,一天夜裡,手持長矛埋伏在牆角,準備刺殺鬼魅。
那天晚上,大堂上傳來怒罵聲。隨從躡手躡腳跑到中門前,突然推門衝進去,只見一個青面獠牙的惡 鬼,居中挺立,頭部直達屋頂。
隨從嚇壞了,狂叫一聲,丟掉手中的長矛,身子往後便倒。
陳寶鑰聽到叫嚷聲,急步趕來,指著厲鬼罵道:「這裡是朝廷公堂,你是何方妖孽,膽敢到此作祟!還不快快離開!」
厲鬼一點也不動怒,反而笑出了聲:「得知你的手下要用長矛刺殺我,我是特地來受死的。」
陳寶鑰一聽鬼竟敢反唇相譏,打算取兵器與之格鬥。他剛一轉念,厲鬼卻已知曉。
厲鬼笑道:「你想取兵器與我格鬥,能鬥得過嗎?真是自不量力!」
陳金事好不惱怒,無可奈何地退出大堂。第二天,他調集二十名官兵把守中門,心想:「看你還敢不敢來此作祟!」
到了晚上,厲鬼避實就虛,出其不意地從牆角鑽入。它身高才三尺多,頭卻大如車輪,嘴巴張開好似簸箕,兩眼忽張忽閉,閃閃發光,在地上蹣跚而行。它的渾身散發冷氣,鑽進人的骨髓。
陳寶鑰命令士兵:「放箭!」
弓箭手急忙從箭袋裡取箭,箭袋裡的箭卻已不翼而飛。那鬼以逸待勞,頻頻開弓發箭,一時間,矢如雨下,「嗖嗖」從衛兵頭上掠過,卻不傷衛士一點皮肉。士兵們發出驚叫,奔跑四散。
人鬼相鬥的這個回合,以鬼勝人敗而告終。
陳寶鑰蹙眉思謀,忽然想到,神能克鬼,為什麼不請巫婆降神將鬼逐去?
第二天晚上,請來巫婆作法驅鬼,陳寶鑰潛伏一旁暗暗觀察。
那時,寒冬臘月,朔風勁吹,陳寶鑰挨不了寒氣侵襲,回房就寢。巫婆見陳金事走了,也回房休息。剛剛鑽進被窩,那鬼徑直衝進巫婆的房間,將她的棉被衣褲一卷而空,巫婆嚇得高喊救命。
陳寶鑰急忙跑進巫婆臥室,替巫婆向鬼苦苦求饒。那鬼開心地笑了,挪揄道:「聽說神巫法力無邊,怎麼還沒有動手就黔驢技窮啦!」說完,將衣被拋還給巫婆。
第二天,神巫又慚愧又懼怕,悄悄溜走了。人鬼相鬥的第二個回合,依然以人敗鬼勝而告終。
從此以後,厲鬼肆虐。夜間,署中一會兒飛來炮彈,一會兒擲來瓦片石塊。夜夜不得安寧。有時牆頭倒塌,有時房梁,斷裂,仔細一瞧,卻依然是好端端的。為了這事,陳寶鑰的心上壓了一塊石頭。
一天,他的好朋友路過青州,登門探望。兩人坐在書房裡品著香茗,陳寶鑰向好友訴說了自己的苦惱。
好友直爽地說:「這是你咎由自取!你如不逼迫鬼離開,鬼怎麼會騷擾你呢?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侵犯鬼,鬼也就侵犯你。」朋友的話音剛落,厲鬼突然出現。它面目猙獰,陰森可怖。
好友向厲鬼規勸道:「你為何不改頭換面,令人覺得可親可愛呢?」
那鬼連聲說:「好主意,好主意!」它回身走進暗室,出來時變作了雲鬟高聳、體態輕盈的麗人。
麗人自稱林四娘,福建莆田人,與老家在福建晉江的陳金事是同鄉。明朝崇禎年間,她的父親任江寧府庫官,因拖欠庫銀被捕入獄。她與表兄多方營救,相處半載,但並無苟且之事。
她的父親出獄後難解疑團,林四娘為自明心跡,投環自戕。她的烈魂聚而不散,只因孤苦寂寞,特來與陳寶鑰共敘同鄉之誼。林四娘隨帶兩個婢僕,僕人名叫實道,婢女名叫東姑。
從此,陳寶鑰與林四娘相處歡洽,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但是始終不及於亂。
不久,林四娘成了陳金事的好助手,官署中所有文牒,都出自林四娘之手。如遇到歷久難斷的疑獄,林四娘千方百計為他查清來龍去脈。
有一次,陳寶鑰因公滯留京都,向一位商人借錢二千緡。借錢不久,商人急急討還。陳寶鑰一時手頭拮据,提出先還一半,不料商人只是不允。
這時,林四娘挺身走出,責備商人道:「陳金事難道是賴債的人嗎?只不過一時財力不夠而已。我是女鬼,如果不聽我的,我能叫你災禍臨頭。」
沒料想這個京都商人素來不相信有鬼,便笑著說:「你是個美人,卻用鬼來嚇唬我。如果你真是鬼,就該知道我住在哪一條街,我的職業是什麼。」
林四娘說:「住處、職業就不講啦,只是你近來在某個地方做了一件虧心事,說出來只怕你只有死路一條。」商人一聽嚇丟了魂魄,急忙轉身離去。
陳寶鑰結交甚廣,前來拜訪的士人很多。其中有個人貪戀林四娘的美色,頓生邪念。
林四娘立即感知,大怒道:「你這蠢豬竟敢生此邪念!」隨即喝令實道、東姑將他按倒在地,狠狠抽打,直到士人跪地求饒方罷。
參考資料《損齋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