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它不僅可以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還可以塑造健康的家庭文化,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進步和成長。
對於願意陪孩子讀書的家長來說,如果能在親子閱讀中再實現孩子語文能力的提升,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孩子應該讀什麼?我們要看孩子的語文能力中最缺什麼。從目前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來看,孩子們普遍缺乏作文的素材。所以我們要通過閱讀的選擇,幫孩子積累作文的素材。
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來說,大部分時間要麼在學校,要麼關在家寫作業。有限的假期也被家長送去補習班,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大自然,積累生活經歷,所以寫作文時總感覺無話可說,或者都是老調重彈。除了寫媽媽給自己做早餐,老師幫自己輔導作業之外,作文中可用的素材少之又少。在闡述道理和表達思想感情時,也沒有足夠的事例可以輔助論證,作文就流於空洞的口號。
所以,我們要通過親子閱讀,引導孩子有目標地讀一些書,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積累一些作文素材。
相對於漫無目的的選擇,我傾向於讓孩子系統地閱讀,建議具有關聯性的系列作文素材,我給孩子選擇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
為什麼選擇這套書給孩子閱讀,有如下的思考:
《中華上下五千年》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歷史文明的發展過程,而且兼顧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其知識比較系統,而且能激發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書中的故事可讀性較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有鮮明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哲理思想,集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於一體,孩子讀起來也不覺枯燥和厭煩,比較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徵。
書中許多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應用於孩子們的作文,可以拉近作文與讀者的距離,使文章的可讀性也隨之增加。
也許有些家長和孩子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或通過歷史課的學習,也掌握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一些內容,但與這套書相比,還有略有不足:
教材中的歷史學習,注重的是歷史發展規律,對歷史事件的詳細敘述不多,可應用於寫作的不多;而閱讀成語或寓言故事,又比較零碎,材料之間沒有脈絡可循,過於碎片化。
當然,孩子們閱讀系統的素材之後,也不能直接就往作文中簡單堆放這些材料,還必須對材料進行加工,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才算把材料運用好了。
於是,我們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在親子閱讀中,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大多數孩子平時的閱讀,其思想和注意力容易被書中的故事情節吸引,讀完了也就完了,較少有主動的思考。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還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才可形成。
我在陪孩子閱讀過程中,總結出三個步驟,可以較好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質疑、思考認證、得出結論。
比如,孩子在讀到上古歷史中的燧人氏,我就給孩子提問:
你認為遠古時代是否存在燧人氏這個人,他教人們鑽木取火的事情有多大的真實性,如果沒有這個人,為什麼人們會這這樣的傳說?
然後,我和孩子一起開始了求證過程:
鑽木取火,是需要用燧木,而燧木僅見於一些歷史書中的零星記錄,它到是何種植物,至今了沒有明確,我們今天也找不到這種木材。所以這一論斷還無法證實;
其次,鑽木取火,主要用的是摩擦生熱的原理,讓木材摩擦產生的熱量,要讓任何物體達到燃點,還要產生明火,這可需要幾百度的溫度。上古時代在露天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通過摩擦達到這樣的溫度,似乎也不太可能。
在鑽木取火無法得出確切結論的情況下,我們先把問題放在一邊,再討論一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燧人氏這個人。
根據傳說或相關記載:
有巢氏教會人們在枝上做窩,讓人們住在樹上,以避免野獸的攻擊;他的兒子燧人氏教人們鑽木取火,讓人類獲得了溫暖、光明和健康;燧人氏的兒子伏羲氏教人們結網捕魚,讓人們又多了一樣食物的來源;而伏羲氏的兒子神農氏嘗遍百草,教會人們種植糧食和識別藥草。
那麼問題就來了:
為什麼那些對人類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創造性發明,都是出自這一個家族?這顯然不太合理。
在古代的原始部落,大家過的是一種「原始共產主義」的生活,一起勞動,一起收穫。部落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參加勞動實踐,不可能有某一個人的智商高度發達,單獨發明創造一些東西,更大的可能性是所有的發明創造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果。
再說了,原始部落實行的群居制,明確的婚配關係尚未形成,到底誰是誰的兒子,未必能辨別得清。
在上古的歷史發展中,人們主要是從勞動實踐中積累經驗和知識,一件簡單的石器可能都要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改良,任何工具的進步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動輒需要成千上萬年時間的積累。
而上述說法,顯然是把人類在樹上居住、發明使用火、使用魚網和學會種植,放到百來年之間去實現,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然後我和孩子共同得出結論:真實的歷史可能並不存在燧人氏這一類的人,之所以人們要塑造出這個人物的形象,是為了紀念那些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的那一些集體和重大的事件。
值得提出的是,在親子閱讀中,和孩子討論這些問題,其主要目的並不是答案的真實性和科學性,而是要培養孩子在閱讀中的一種習慣和能力。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真正調動孩子的全部智慧和積極性,並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孩子習慣了這樣一種閱讀方式和習慣時,對任何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應用於作文,也會寫出思想豐富、見解獨特、有理有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