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村東張二狗」,歡迎來到農村專欄,這裡有時下最新的農村人和事,也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不妨點擊上方關注呀!今天討論的話題是:打算養土雞,該怎麼入手?養公雞好還是養母雞好?看看老農怎麼說
「打算養土雞,啥品種好,養公雞還是養母雞合適」,這是昨天晚上一個網友給我發的私信,希望我能幫忙出個主意。說實在話,沒有養殖經驗的,我並不贊同盲目去投資搞這個養殖,360行養殖種植在我眼裡是最苦的!
俗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搞養殖的一定要慎重,養少了不賺錢,養多了銷路也是一個大問題。土雞生長周期長,投資又比較高,綜合風險比較大,只要有一絲疫情的跡象,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家父母以前就是養雞,很心酸,很辛苦,如果真的遭要養土雞的話,這裡還是建議你去養母雞,畢竟喜歡吃母雞的人還是不少。
第一、市場需求
針對市場需求來分析,吃母雞的要比吃公雞的多。我們到農貿市場走一圈就能發現,每個殺雞攤位籠子裡放到大多數是母雞,公雞最多放一籠。這主要是公雞相對母雞來說,體重要大,價格也會高不少,而且中國人的觀念是和母雞湯大補,吃公雞容易上火;再者說,餵飼料的都選擇吃的是母雞,更何況想吃笨母雞了。
第二、經濟利益
一般土雞的養殖時間都會比較長,如果單純養殖的話,一般在8個月左右出欄;也可以先賣土雞蛋,等一年後再賣老母雞,我一個朋友現在就是這個模式,當然,規模養殖的土雞,就不能對雞蛋要求太嚴格了,真正的土雞蛋就不能是規模養殖的。但是這個模式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前期的雞蛋可以收回飼養成本,後期就是全掙的,基本到最後賣母雞的錢就是純利潤了,這跟養蛋雞差不多,因為蛋雞在最後處理老母雞的時候,老母雞賣的錢就是純利潤。不過養土雞如果想通過買土雞蛋把前期的投資掙回來,難度還是有點大的,畢竟土雞下蛋沒有蛋雞那樣有保證。
至於該怎麼挑選品種?養土雞選品種的話,我覺得你應該選你們自己本地的品種。我們這裡開展扶貧工作時,因為外地的雞品種較大,就從外省引進了雞苗,然後給貧困戶養殖,結果雞養大了,銷售卻不理想。這個雞和本地土雞一看就不一樣,個頭大,雞腳粗,雖然是散養,本地人就是不買,最後連雞販子都不要。所以還是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入手。
總之,對於養公雞還是母雞?同樣也要結合自己當地情況。大體一致的,如果當地吃母雞的較多,那就可以養母雞,如果當地吃公雞的比較多,那麼還是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公雞去養殖,畢竟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公雞是以肉雞快速出欄為主,肉雞以肉蛋兼顧為主,各有各的優點。如果以養雞為主業,最好選擇快速出欄為主,畢竟雞病太厲害,風險太大,縮短養殖周期也是控制風險的一種!如果場地大又不是主業,就以肉蛋為主,隨行就市,一邊養一邊賣!土雞價高,消量有限,需要大的是肉雞!控制好風險,一邊養一邊考察市場,不要一頭就鑽進去!
關於打算養土雞,該怎麼入手?養公雞好還是養母雞好?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