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搞土雞養殖我的觀點是養母雞最好,母雞到一定時間可以下蛋,母雞在市場上更加受歡迎。而公雞雖然長得比母雞要重,但吃土雞的市場需要公雞的人少。
母雞能下蛋
土雞養殖的時間都比較長,最快出欄需要8個月,如果在8個月不能及時出欄就會造成食物費用的增加。成本上升利潤就會下降,母雞養殖到8個月基本可以下蛋,農村的土雞蛋今年是3元一個,按2元一個出售也能補充消耗的飼料。公雞到時間沒有出售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消耗食物,增加養殖成本。所以真在農村搞土雞養殖,選擇養母雞比養公雞更加有利潤。
市場上母雞更受歡迎
在農貿市場或者專門殺雞的小店裡面能見到的都是母雞,公雞最多放一隻。很多人會認為這農貿市場本來就沒有真土雞,但我們可以通過消費者的習慣知道市場上的母雞比公雞暢銷。飼料雞都會選擇吃母雞,對於想吃土雞的人來說肯定也會選擇母雞。
市場上吃公雞的人群少
公雞相對母雞體重增加快,抵抗疾病的能力強,但市場上選擇吃公雞的人相對較少。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吃公雞肉容易上火,選擇吃公雞都想選擇剛開始叫的,用來給男孩子吃比較補身體。公雞市場受眾小,銷售出去就更加困難,更何況還不能下蛋,一直餵下去只會導致虧本。
以我養殖散養雞的經驗告訴我,選擇在農村養殖土雞必須選擇養母雞,就算不能讓你賺錢,也能讓你不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