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咱們經常去農貿集市購買的一種肉類食品。具有肉質鮮美,是逢年過節餐桌上不可少的肉類,家裡來有客人了,宰殺一隻土雞,顯示了人們待客的熱情之道!
雞也是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之一,排在了第十位,第九位是猴,第十一位是狗。「雞」是一種華夏文化的記錄與表現。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民間就已經有「鬥雞」的文化活動了,到了唐朝就非常的盛行。關於雞的成語典故也有許多,比如聞雞起舞,鶴立雞群,雞犬升天,雞鳴狗盜,殺雞焉用牛刀等。而這些成語典故與寓意,就告訴了後人們做人處事的許多人生哲理,這正是「雞」的一種文化表現與價值傳遞。
前幾天看了一篇關於雞肉價格下跌的一份數據報告:「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9月份第1周,全國活雞平均價格19.84元/公斤,同比下降12.2%,相較年初下降14%,白條雞平均價格21.94元/公斤,同比下降6.6%,相較年初下降11%;商品代肉雛雞平均價格3.08元/公斤,同比下降45.4%,相較年初下降30%」。
看了這份數據報告,大家是否覺得豬肉價高,為何雞肉價格反而下跌了呢?讓我們引發一些思考,因為豬與雞,同時處在去年的豬瘟,新冠疫情等環境形勢下。豬瘟到如今已有一年時間,豬肉價格高,讓許多人在短時間改用其它禽類肉質品代替了。比如雞肉,鴨肉,魚肉等,國內生豬養殖存欄量還未完全恢復起來的情況之下,同時今年的稻穀,玉米等糧食上漲,按常理說,雞肉價格應該上漲,才是符合市場經濟行情啊。
那麼,大家知道雞肉價格下跌的原因嗎?以及雞肉價格的下跌,是養雞創業的好時機嗎?對於養雞創業者來說,又該如何分析市場,抓住商機?
這一切,都是值得思考探討與分享養殖創業經驗的。我們可以看一份近七日9月10日到9月16日全國雞肉價格走勢圖表,雞肉的最高價格出現在了9月16日,達到了每斤9.53元,9月10日出現了最低價格,每斤8.86元,七日內平均價格在9.15元每斤,整體價格趨勢處於平穩,不是如許多朋友說的雞肉價格又大跌的那種情況,可以從下面的數據體現出來:
而通過對比雞肉價格圖表,可以清晰的看出,只有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的「雞肉類」價格下降了5.92%,其它城市「雞肉類」價格保持平穩,整體一周上漲9%。
當然說到雞肉類,許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其實「雞肉類」是雞的一個統稱,如果具體說「雞肉類」的品種,大概就有來航雞,白洛克,九斤黃,澳洲黑等商品雞。商品雞在許多農村也稱之為肉雞,就拿「九斤黃」這個雞的品種來說吧,就介於土雞與肉雞之間,因為九斤黃是肉雞裡面長勢最慢的品種。而同樣的飼養周期,比土雞的長勢就會快許多,成年九斤黃雞一般重量在七八斤左右,而正宗土雞卻只能長到四五斤的樣子,比如清遠麻雞,柴雞。當然商品雞的名貴品種還有武定雞,湘黃雞,成都白雞,鄭州紅雞等品種。
但是全國許多城市的超市,市場供應消費者的白條雞價格,在今年9月16日處於上漲的趨勢,從數據可以看出,同比上漲8.61%。可能寫到這裡,許多朋友會問白條雞又是什麼呢。其實吧,「白條雞」不是確切的指哪一個商品雞種,而是指宰殺的雞褪去了雞毛,掏空了內臟,讓消費者買回家,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美味雞餐了,免去了殺雞,褪雞毛,丟垃圾那些雜活。
從雞肉類的價格,全國雞肉近一周的趨勢圖,以及雞的品種可以看出,只有海南的文昌雞肉與超市供應的雞肉串,價格同比下降。其中文昌雞肉價格下降2.18%,雞肉串下降29.41%,文昌雞肉價格下滑不大,雞肉串價格下降稍大。在這裡,簡單說一下文昌雞的特點吧,文昌雞是海南省著名的品種之一,大約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其體型方圓、腳脛細短、皮薄骨酥、肉質香甜嫩滑,營養豐富,用其做餐具有色、香、味、型、營養俱佳,百吃不厭等特色,而「雞肉串」,就是超市大家常買的商品雞的裡脊肉,可以炒吃,烤串吃,湯鍋吃等。
那麼「海南文昌雞」與「雞肉串」價格下降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據工商部登記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8月共新增雞養殖,雞飼養相關企業超過了6.3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了46.9%。也就是說,8個月的時間,新增了近一半的養殖企業,這導致國內雞肉產能快速的增長。中國畜牧業協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白羽肉雞種雞的存欄量同比增加11.4%,其中在產,種雞存欄量同比增17.2%,肉雞市場供應十分充足,也導致了商品代雞苗價格的持續下滑,同比跌幅達到80%左右。另一個原因就是豬瘟,疫情的影響,導致豬肉價高,而雞肉成了豬肉類的主要替代品,在國內肉雞供應量充足的情況之下,許多地方出現了「過剩現象」。
但全國每個城市,地區的差異,肉雞存欄量的差異,人們消費的差別,就會出現肉雞價格有所波動。而臨近國慶節,許多肉雞養殖企業就開始出籠了,因為肉雞養殖周期短,一般在兩到三個月。但許多消費者,也許吃久了肉雞,會改換其它口味的食物,銷量或許處於不買單,被動的情況之下,而大規模肉雞養殖,多存欄一天,就會增加養殖的成本,就不得選擇價格下調的措施。而且疫情的影響,餐飲宴席承包也得到了控制,影響著肉雞的價格。
所以,綜合觀察判斷,肉雞價格個別城市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肉雞養殖企業與肉雞存欄量的增加,豬瘟與新冠疫情間接影響了餐飲,消費者「留戀」去年的15元低價豬肉,消費者對肉雞「不買單」
但同一養殖品種,就有較大的差距,即農村散養正宗土雞價格,與養雞企業所養肉雞的差異。農村散養土雞,比如清遠麻雞,柴雞,烏骨雞等,有的城市賣到了25元左右一斤,像老家四川廣安這邊,當地鄉鎮上就能賣上20元一斤,快到國慶節了,土雞蛋也從1.2元上漲到了1.5元一個。而且農村散養的土雞與土雞蛋還供不應求,只是土雞飼養周期長,一般6到8個月,養殖場地不易選擇,一般採用林地,果園,山坡較好。而肉雞養殖企業就彌補了農村散養土雞數量少,養殖周期長,價格高的這一系列特點。
所以在肉雞存欄量與土雞存欄量,消費者購買情況,價格走向趨勢的對比之下。今年想投身創業養雞的朋友,一定要觀察與深思熟慮,考察當地市場,再作判斷。在我觀察看來,養殖土雞與養殖肉雞,是否選擇規模化養殖,以及養雞的技術與管理,銷售門道等,是兩種不同的創業方案。
建議農村老家有閒地的朋友,前期採用散養土雞創業的模式,這種養殖模式雖然周期較長,但所養土雞價格好,即使沒有目標客戶的情況之下,在許多農村集市,採用地攤連鎖市銷售土雞,也會被消費者一搶而空。對於有創業資金,場地不易選擇,但對雞的銷售,有把握的創業朋友來說,養雞可以選擇在二三線城市郊區,採用租賃廠房,興建雞舍的模式去飼養肉雞品種,具有養殖時間短,銷售大,出欄量高的特點。
但任何養殖創業,都要善於控制風險與養殖成本的估算,以及養殖創業的一個規劃。只有權衡了市場消費的需求,以及客戶群體,掌握好了養殖的技術,控制好了預算成本,才能在養殖路上平衡的前行,而獲得養殖收益。
懂一點文化知識與養雞技術,捕捉農村創業亮點,觀土雞養殖未來發展之路
說到農村土雞養殖,其實是一個技術活,土雞養殖可以分三步走。
土雞的孵化:農村從傳統到如今常見的土雞孵化方式有三種,即水床孵化土雞,母雞所「抱」土雞,專業智能孵化器孵化土雞。不論何種土雞孵化方式,都是在特定溼度環境之下,孵化初期要求相對的溼度保持在60%~70%,中後期要求相對溼度保持在50%~55%,出殼期要求相對溼度保持在65%~70%,而孵化溫度一般控制在35至40攝氏度,孵化周期大約25天左右,就能孵化出土雞來。
土雞的育雛:土雞的育雛期一般在30到40天,季節不一樣,有所差別。比如傳統的母雞所抱雞苗,由於有母雞帶,就省去了人工孵化與育雛的步驟,但缺點是雞苗孵化量少。孵化出來的土雞一般前20天左右需要控制好溫度與溼度,每隔兩三天可以降一點,大約22度以上與35度之間。後面20天,如果外界溫度溫和,就可以不加溫度了。
成年土雞的管理飼養:成年土雞也就是育雛後,所採用場地飼養,到土雞出欄的這一個生長周期。需要做好土雞的雞食配方,飲水設備,圈舍消毒,雞病防治,雞舍器具,雞舍防盜安裝系統等這一列較複雜的管理與飼養技術。有句養雞俗語說得好,「養雞養的是腸道」,意思是養雞需要掌握好防病,控制好消毒衛生,搭配衛生營養的雞食,才能讓養殖的土雞肉質好,長勢好。
所以,掌握好了土雞養殖的技術與三步驟,養雞創業的朋友們,才不會迷茫,才會在養殖行業持續創新發展。土雞養殖的未來,是農村返鄉朋友們創業致富的一個非常好的創業方案,也是咋們國家政策扶持農村創業的一個項目亮點。
在老家廣安這邊,農戶養殖土雞達到30隻以上,當地政府就會給予5元一隻的補貼。提高了農民養殖土雞創業的積極性,只是目前許多農村留守老人太多,選擇在農村創業的青年不多。我想,隨著時代經濟變化的發展,農村的地理環境優勢會逐步顯現出來吧,選擇在農村養殖土雞,是一種歷史趨勢與優勢,間接地也減少了養殖創業朋友們不必要的一些經濟開支。
可以說是利己,利國利民啊,而且還生態環保,願投身農村養殖創業的朋友。把土雞養殖的規模效益展現出來,奉獻服務於大眾,為時代農村經濟面貌做一些價值貢獻吧。
小濤的農村生活
20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