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高峰,不收到點海外歸來的伴手禮都不好意思跟大家打招呼。鑑於好事者都想對這個旅遊勝地必buy的好物一探究竟,1Y和我們工作室公認人氣最高的咖啡老師開始了一場咖啡評測活動。
Show me the souvenir
品鑑物:1Y剛剛收到的公豆咖啡
產地:峇里島
狀態:咖啡粉(已烘焙並研磨成粉)
搭配:椰粉
同類品鑑物:YID Cooking Studio 授課用肯亞咖啡
產地:肯亞
狀態:咖啡豆(已烘焙)
1
我們先對好奇值頗高的公豆咖啡進行了衝煮。首先感受了一下咖啡粉的氣味及狀態:
羅布斯塔品種,色深,氣味非常濃厚(1Y覺得有些芝麻油的油膩感),可以看出咖啡粉具有明顯的顆粒感,這時我們需要使用手衝咖啡的手法進行衝煮。
Tips
咖啡粉的研磨度與衝煮時間等因素相關,所以並不能憑藉研磨的粗細程度這一個條件就判定咖啡粉的優劣程度哦。
2
如果你有一名嚴謹且完美的老師,他會告訴你遵循規矩與節奏,想要完成精品咖啡,任何看似不起眼的一步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所以我們先來認真燒個300ml的水,再精準稱個20g的咖啡粉。
接著準備好濾紙,將它放進濾杯。
當水燒開後,用開水打溼濾紙。
3
將咖啡粉倒入,從中心開始螺旋狀衝煮幾圈,停下。
Tips
等待的這個步驟稱為悶蒸,大概需要等待30秒的時間,接著將水衝煮完全即可。
4
1Y觀察到的整個衝煮全程,整杯咖啡最終呈現棕黑色,基本沒有網上所說的咖啡香氣濃鬱四漫的現象,隨後我們分別加入了不同量的椰粉,在深度品嘗之後,給出的評價如下:
A
醇厚度:
B
幹香:
C
溼香:
D
餘韻:無
E
甜度:無
F
酸度:無
老師講評:此類粉衝煮出來的咖啡,苦味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不酸澀;附贈的椰粉本身應該不含糖,即使導入半包進去,只是增加了醇厚度卻並沒有變甜,是加分項;但是品得出時間較長,唇齒雖不留苦味,也無餘香。
5
接著我們用肯亞豆衝煮了第二杯。
第一步先用磨豆機將豆磨成粉,研磨的時候可以微微聞到甜香味。
我們將研磨好的肯亞咖啡粉與前者的咖啡粉做個對比
左羅布斯塔,右肯亞,顏色上前者為棕黑色,後者則相對更偏棕色,味道上前者油膩,後者甜香。
依舊用到濾紙。我們重複剛剛的步驟,將濾紙打溼,並倒入咖啡粉進行衝煮。
Tips
濾紙的質量越好,異味越小,對咖啡的味道越有助益。
6
接著進行衝煮。在悶蒸的過程時觀察到,因為咖啡量較少,呈現出一種鮮亮的顏色,然而隨著衝煮的動作,顏色便從樹棕色向酒紅色轉變。
我們沒有對這款咖啡添加任何奶精,品嘗後評價如下:
A
醇厚度:
B
幹香:
C
溼香:
D
餘韻:
E
甜度:
F
酸度:
老師講評:一般肯亞咖啡在做單品、拼配時都會用到,這一罐因為烘焙度較淺,所以咖啡會呈現酒紅色;品嘗時較上一個單品味酸,會體味到很沁心的莓果酸,產生讓人非常舒服的酸甜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