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進展

2021-01-0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本文主要列舉了現階段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得出不同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響因素和如何控制條件以實現穩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以及對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進行展望。

[關鍵詞]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氨氧化菌;亞硝酸鹽累積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術以可以節省大約 25 %的耗氧量,大約40 %的反硝化碳源。該技術具有汙泥產率低特點,已經成為目前脫氮技術研究的焦點。活性汙泥法尤其是序批式反應器(SBR)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技術已經挺成熟了,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雖然沒有活性汙泥法的那麼成熟,但也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1 短程硝化反硝化理論及其影響因素

1.1 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

硝化過程分為兩個反應步驟,把廢水中的游離氨轉變成硝酸鹽過程,第一個反應為在氨氧化菌的作用下將氨氮轉變成亞硝酸鹽的過程;第二個反應為亞硝酸氧化菌的作用下把亞硝酸鹽轉變成硝酸鹽(NO3-)的過程。硝化過程必須為有氧環境下反應的,氧氣起著電子受體的作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術為把硝化過程控制在亞硝化過程,實現亞硝酸鹽的累積。

1.2 短程硝化的影響因素

NO2-積累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溫度、游離氨(FA)、pH、溶解氧濃度、抑制劑、泥齡等。詳見表 1。

2 生物膜法原理及特點

2.1 生物膜法原理

生物膜反應器內的載體上分布著微生物,微生物與進入反應器的汙水接觸後,微生物吸收消化汙水中的有機物來生長,繁殖,從而可以達到去除汙水中的汙染物。因為微生物固定在反應器內,它不會和廢水一起流出去,從而可以達到汙泥的停留時間(SRT)與水力的停留時間(HRT)實現分離的情況。這種情況並不能在活性汙泥法中實現。

2.2 生物膜法特點

生物膜法相比於活性汙泥法,它具有如下特點[8]:

(1)微生物種群的多樣化,微生物種群食物鏈較長,可以達到較高單位面積處理能力;

(2)功能微生物菌群進行分區域代謝,從而提高功能菌群對有機物的降解以及提高較難降解的汙染物去除效率,從而可以增加脫氮除磷效率;

(3)具有較高的對進水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增加生化處理工藝的衝擊負荷;

(4)產生的剩餘汙泥量較少,從而具有較低的汙泥處置費用;

(5)比較適用於濃度較低的汙水處理;

(6)容易維護,管理較為方便,能耗消耗較低。

3 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進展

陳旭配製了聚乙烯醇縮甲醛的高分子懸浮填料,—種懸浮多孔填料,並且利用用這種懸浮填料為載體的流化床,馴化好的氨氧化菌加入流化床系統後,然後通過保持 DO 濃度在 2.0 mg/L左右,pH 值保持在 8.0~8.5 期間,溫度保持在約為 300 ℃左右的環境下,可以發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現象,NH3-N 的去除率高達90 %,亞硝酸鹽的積累率高於 90 %。

Huihui Chen等研究無紡布生物轉盤反應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結果表明無紡布生物轉盤反應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穩定存在條件:是用恆溫箱保持溫度 35 ℃,pH:8~8.2,DO:0.4-0.6mg/L,C/N:1∶2。利用 SEM 和 FISH 驗證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這個過程穩定存在於反應器中,FISH 結果顯示生物膜表面主要微生物種群為氨氧化菌,氨氧化菌與反硝化菌構成生物膜的內部厭氧。

X.M.Hu等研究填料為陶瓷球的內循環移動生物膜反應器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通過測定 NO2-的為累積率 65 %,但並沒有涉及分子微生物學進行深入分析驗證。

範美霖等研究生物強化 MBR-AF 工藝短程硝化反硝化,他們將短程硝化功能菌和反硝化功能菌分別接種至膜生物反應器(MBR)和內置耦合陶瓷環-塑料環填料,填充率為 50 %的上流式厭氧生物濾池(AF)中,構建了生物強化的 MBR-AF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術,活性汙泥法是空白樣,研究該技術處理高氨氮汙水脫氮效果。結果顯示,生物強化的膜生物反應器(MBR)的啟動時間較短,只需要 30 天,然而活性汙泥法的膜生物反應器(MBR)的啟動時間長達到 100 天;生物強化的膜生物反應器(MBR)亞硝酸鹽氮累積率一直保持 95 %以上;在 30 ℃環境下,伴隨系統運行時間較長,生物強化的 MBR-AF技術TN的去除率一直提高,可提高至 90 %,高於活性汙泥法的系統 20 %。

Baolin Hou等研究鹼度對用移動床生物反應器處理煤化工廢水的亞硝酸鹽的積累的影響,填料是聚乙烯圓球,填充率是35 %,反應器底部有曝氣裝置使載體處於流動狀態,研究表明反應器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並且鹼度對其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4 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展望

雖然有很多的研究已經表明生物膜法可以特定運行環境下可以出現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但是對其研究還是處於比較淺的水平,並沒有採用更多的分子生物技術對生物膜不同厚度處的微生物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驗證;已發現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膜法中反應器的填料都是普通的陶瓷顆粒和聚乙烯球,可以研究新型填料,更適合出現穩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的填料。

作者:餘春菲,廣州市環境保護公司設計院有限公司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MBBR工藝如何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看完你就懂了
    目前對生物脫氮的微生物學研究和解釋較多,但都不夠完善,對 SND 現象的認識仍在發展與探索之中。微環境理論是被普遍接受的,由於溶解氧梯度的存在,微生物絮體或生物膜的外表面溶解氧濃度高,以好氧 硝化菌及氨化菌為主;深入內部,氧傳遞受阻及外部溶解氧大量的消耗而產生缺氧區,反硝化菌為優勢菌種,故可導致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發生。
  • 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羅毅教授團隊葉樹集研究員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小組揭示了與二型糖尿病相關的胰島澱粉樣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錯誤摺疊過程的結構演變機制,以及界面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共振能量傳遞捷徑,研究成果分別以Misfolding of Human Islet Amyloid
  • 什麼是生物膜?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物膜法是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方法,具有汙泥量少,不會引起汙泥膨脹,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變動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並形成生物膜,當汙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汙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
  • 汙水處理技術篇:如何利用好氧顆粒汙泥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活性汙泥工藝中,通過控制水力停留時間、溶解氧、曝氣量培養出沉降性能良好的好氧顆粒汙泥,它可明顯拉高曝氣池的處理能力,有效改善固液分離效果並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對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途徑、顆粒汙泥培養方法及構成顆粒汙泥的微生物進行了闡述。
  • 部分亞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處理低氨氮廢水研究進展
    目前,有關低溫條件下提高 AnAOB活性的研究較少,一般通過提高生物量的方式來彌補低溫下活性降低的問題,提高生物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汙泥顆粒化、生物膜固定化或者菌種補充等。 === NO-2-N===   高濃度的亞硝酸鹽對AnAOB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 處理高氨氮廢水亞硝化細菌培養實驗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科技發展十分迅速,為培養適應高氨氮廢水短程硝化要求的亞硝化細菌,採用選擇性傳代培養及序批式定向培養對亞硝化細菌富集過程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了水溫、pH、溶解氧濃度等培養條件對亞硝化效果的影響。
  • 南開團隊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超分辨成像研究中獲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潘雷霆)細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絲及中間纖維,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共同維持和保證細胞內部結構和功能有序性。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潘雷霆副教授、許京軍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e Xu教授團隊基於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動力學變化特性方面研究獲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封底(Back Cover)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知名綜合類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04),題為「Hypotonic stress induces fast, reversible degradation
  • 腸道真菌與消化系病研究進展
    腸道真菌是腸道菌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這一影響人類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群體。隨著真菌菌群在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中的構成情況逐漸清晰,人們也開始探討腸道真菌參與宿主病理生理過程的機制。但是,由於各研究實驗方法不一致、研究部位的差異等,加之腸道菌群本身複雜多變、影響因素較多,各個研究機構的結論不盡相同,且缺乏可比性。
  • 心臟病領域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19年10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心臟病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Nature:揭示線粒體質量控制缺陷可導致心臟病doi:10.1038/s41586-019-1667-4.
  • 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的遺傳易感基因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的遺傳易感基因研究取得進展 2019-04-04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根據Pillsbury分類法在臨床上將痤瘡分為輕中型(Ⅰ~Ⅲ級)和重型(Ⅳ級)。其中,重型痤瘡由於皮損嚴重、易復發、易形成瘢痕,往往造成患者永久的損容。
  • 中國科大企鵝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企鵝研究取得進展 2017-10-2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大 中 小】 Emslie合作,在企鵝古生態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Oceanographic mechanisms and penguin population increase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in the southern Ross Sea, Antarctica為題,發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 硝化反硝化系統加鹼量的計算!
    3、硝化反硝化的鹼度平衡1、一般來說,在硝化反應中每硝化lgNH3-N需要消耗7.14g鹼度,所以硝化過程中需要的鹼度量可按下式計算:鹼度=7.14×QΔCNH3-N×10-3 (1)式中:Q為進入濾池的日平均汙水量,m³/d;ΔCNH3-N為進出濾池NH3-N
  • 非洲豬瘟疫苗研究進展順利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消息只是公告了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究進展,是正常研究中的一部分。  將擴大臨床試驗  農業農村部網站8月18日消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進展順利,在前期完成候選疫苗株實驗室和中間試製階段研究的基礎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環境釋放試驗,即將進入擴大臨床試驗和生產性試驗階段。
  • 益生菌的應用及研究進展,犬貓草酸鈣結石病的研究與探索
    報告內容:益生菌的應用及研究進展,犬貓草酸鈣結石病的研究與探索。 主要研究方向: 1. 微生態技術,1997年獲得衛生部微生態製劑保健食品批准證書2項。1999年合作研究的一類新藥酪酸梭菌微生態製劑獲得臨床研究批准。參與多項藥用、動物用、寵物用微生態製劑的研究,開展了腸道菌群變化與寵物結石病關聯性的研究。 2. 功能營養研究,1999年獲得衛生部抗疲勞保健食品批准證書1項。
  • 從5 項著名臨床研究數據,看阿法替尼為肺癌 EGFR 突變患者帶來的獲益
    2013 年 7 月阿法替尼在美國上市,之後陸續在全球 70 多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 EGFR 突變的晚期 NSCLC 患者。 2016 年 4 月美國 FDA 和歐盟批准阿法替尼用於經鉑為基礎的化療治療後進展的晚期肺鱗癌患者的二線治療。
  • 靜電紡絲纖維作為牙周藥物傳遞系統的研究進展
    2.載藥方式 靜電紡絲纖維作為牙周藥物傳遞系統的載藥方式主要包括塗層、浸泡、混合靜電紡絲、同軸靜電紡絲和多軸靜電紡絲法。 3.1 抗菌藥物 牙周病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將抗菌藥物加載到靜電紡絲纖維中,通過在特定牙位和位點緩慢釋放藥物來抑制細菌導致的炎症反應。
  • 「刻意隱喻理論」:隱喻研究的最新進展
    「刻意隱喻理論」:隱喻研究的最新進展 2017年08月29日 07: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建麗 字號 內容摘要:刻意隱喻理論以隱喻使用所激活的元語言屬性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