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晟國際因債務違約而使債權人申請清盤,公司:已籤訂還款計劃

2021-01-1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

鳳凰網奇點商業訊12月31日獲悉,港股公司福晟國際(00627.HK)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12月31日上午9時起正式恢復交易。此前12月30日,該公司因為刊發關於福晟國際無法結付所欠2700萬港元債務,債權人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申請對福晟國際進行清算的內幕消息短暫停牌。

資本市場,福晟國際股價錄得大跌。截至上午12:00,港股公司股價報於0.035港元,暴跌10.26%,最新總市值僅有3.98億港元。

福晟國際在12月29日得悉,申請人陳阿菊根據公司(清盤)程序2020年第444號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清算的呈請。該清算申請的的聆訊將於2021年3月24日上午10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進行。

據悉,陳阿菊的申請是根據福晟國際2017年12月1日籤立的債券文件。福晟國際應當償還陳阿菊本金為2700萬港元的無抵押可贖回可換股債券。該債券於2017年12月1日發行,並於2020年12月1日到期、年化利率為9%。

這筆可換股債券要追溯至福晟國際借殼前夕。潘氏家族收購福晟國際的前身佑威國際時,選擇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支付收購對價。總代價為15.11億港元分為兩部分支付,支付1億元現金之外,其餘的以每股0.22元價格發行64.15億代價股份。

福晟國際收到該呈請後,公司及呈請人已就還款計劃籤訂一份書面協議,據此呈請人必需於公司根據該協議履行協議條款後立即撤回該呈請。儘管如此,公司正在就該呈請尋求法律顧問的意見,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另行刊發公告。

與此同時,福晟國際將於12月31日早晨恢復交易。

該公司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期內,公司虧損約3.86億元,而2019年同期公司尚盈利1.05億元。

至11月,福晟國際發布公告,公司考慮出售包括企業廣場3期物業在內的香港資產。截至目前,尚未就出售企業廣場3期的權益達成任何具約束力的協議。福晟國際中期報告顯示,企業廣場3期建築面積為6763平方米,公司擁有100%權益。

相關焦點

  • 福晟國際因債務違約而使債權人申請清盤,復牌股價大跌逾23%
    來源:資本邦12月31日,資本邦獲悉,港股公司福晟國際(00627.HK)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12月31日上午9時起正式恢復交易。此前12月30日,該公司因為刊發關於福晟國際無法結付所欠2700萬港元債務,債權人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申請對福晟國際進行清算的內幕消息短暫停牌。早盤,福晟國際股價錄得大跌。截至上午10:00,港股公司股價報於0.03港元,暴跌23.08%,最新總市值僅有3.41億港元。
  • 福晟國際(00627)與陳阿菊已就還款計劃籤訂書面協議 31日復牌
    智通財經APP訊,福晟國際(00627)公布,於2020年12月29日,該公司接獲陳阿菊(呈請人)根據公司(清盤)程序2020年第444號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的呈請,內容關於高等法院因該公司無法結付其尚欠呈請人的債務對該公司作出清盤
  • 福晟國際「唇亡齒寒」
    12月29日,福晟國際稱公司接獲陳阿菊(呈請人)根據公司(清盤)程序2020年第444號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的呈請,內容關於高等法院因該公司無法結付其尚欠呈請人的債務對該公司作出清盤。據了解,陳阿菊的呈請源於,福晟國際今年12月1日到期的3年期9%利率無抵押可贖回可換股債券的未償還本金2700萬港元。
  • 公司丨債務違約背後,世茂與福晟的合作「羅生門」
    根據信中提及,世茂於2020年11月18日凌晨,在恆豐銀行配合下,擅自將2.6493億元款項從其與福晟的共管帳戶中轉出。  該封信裡透露了較多關於世茂、福晟之間難辨真假的合作細節。如世茂方面「已陸續無償變更了福晟旗下14家項目公司的股權」以及「無償取得福晟生活服務集團51%的股權」等。
  • 中科建如何欠下巨額債務?曾向小貸公司尋求高利貸
    債務擴張導致頻頻違約記者查詢啟信寶數據顯示,以中科建為主體的直接投資數量高達73起,而其直接或間接持股的企業竟達418家。中科建370多億元的債務中,有相當部分由這些掛靠公司對外融資而來,負債最高時近700億元。隨著業務擴張和負債的增長,中科建融資違約事件也不斷曝出。
  • 為什麼不違約?——理解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
    今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種宣布單方面暫停償還債務的情況極為罕見:雖然在2010—2015年,當時歐元區危機達到戲劇性高潮,但處於違約狀態的世界公共債務總佔比卻降至0.2%的歷史低點。即使在沒有軍事執行機制的情況下,如今發生重大國際危機後陷入困境的債務人的還款記錄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好。我們如何解釋大蕭條之後如此高的債務人履約程度?
  • 出借信用卡想掙點利息 青島市民反而背上債務
    2013年9月6日,某銀行與某公司籤訂《個人住房借款最高額保證合同》,合同約定:本最高額保證所擔保的債權是指自2013年9月6日至2016年9月6日期間因某銀行向債務人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而形成的全部債權;某公司在本合同項下提供的保證為連帶責任保證,自某銀行與債務人籤訂單筆借款合同之日起至該筆借款合同項下的抵押已生效,抵押人已辦妥抵押財產的房地產權證等相關權屬證書並將抵押財產的他項權利證書
  • 【以案釋典】 第三人籤署還款承諾書,是債務加入還是保證?
    2018年,被告何某因資金周轉需要而先後向原告借款200萬元,並約定了借款利息。借款到期後,被告何某未還款。2019年1月5日,被告何某某向原告作出書面還款承諾,內容為:「何某借款,父親何某某作出還款本金200萬元,2019年1月5日起計劃,在2019年10月份還清」,並在「承諾計劃還款人」欄籤名捺印。
  • 世茂福晟羅生門AB面:「合作紓困」的生與死
    福晟表示,已將上述情況緊急向市政府進行了匯報,並已立即著手通過法院提起訴訟,訴請判定世茂方、恆豐銀行晉安支行追回共管款項。這場戲劇性的衝突因其突發性和未蓋章引來業內質疑,世茂做出的聲明打破了雙方不和的猜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現在,福晟方面尚未對該份文件做出公開回應。
  • 「原創」南京豐盛13億債務違約 公司流動性嚴重告急
    【財聯社】(記者 李博雅)昨日,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在內的5家公司由於流動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金額累計約有12.8億元未及時還款,發生違約。
  • 旭輝「收購」彰泰,會是下一個世茂福晟的故事嗎?
    幾天前,旭輝集團公告,廣西旭輝和桂林彰泰將成立合營公司,開啟合作。旭輝方面稱這不是一場收購,但根據公告,合作的第二階段,旭輝中國將收購桂林彰泰65%的股權(標註為潛在收購事項)。為確保合作順利開展,旭輝及彰泰集團將分別支付8億元及1億元作為定金。閩系房企旭輝集團是近年的樓市黑馬。從2016年到2019年,旭輝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從500多億邁過了2000億的門檻。
  • 多個樓盤項目停擺、6.3億元債券違約……昔日「千億黑馬」福晟陷泥淖
    更早前的11月19日,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未按時兌付應於當日支付的「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合計6.31億元。同日,大公國際決定將福晟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C。事實上,2019年深陷資本困局的福晟一直話題不斷,由此也引來業界的持續關注:目前福晟的「合作聯盟」情況如何?原福晟員工的跟投糾紛到底進展幾何?主要項目復工情況如何?
  • 福晟迎新轉機 「盤活」方案獲政府支持
    福建福晟集團及福建六建集團的流動性問題有望得到切實改善,2021年福晟的作為及進展更令人期待。   牽頭協調 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依法依規給予支持   在地產行業裡,中型房企因階段性戰略與市場存在機會差,導致發展失速陷入困局的情況,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
  • 福晟國際兩日暴跌九成 子非魚焉知魚之「苦」
    注意到,福晟國際於9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獲公司最終控股股東潘偉明通知,作為家族繼任計劃的一部分,彼於2019年9月7日以饋贈方式及零金錢代價轉讓通達全部已發行股份予潘偉明的兒子潘浩然;及由潘偉明先生直接持有的108萬股股份予通達。緊隨轉讓後,潘浩然成為公司最終控股股東,透過通達間接持有合共64.16億股股份,相當於公告日期全部已發行股份約56.45%。
  • 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陷永煤債務危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深陷永煤債務危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集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在與永煤集團的融資渠道中,除了債券、銀行,還有信託公司的身影。
  • 錢盆網:為什麼借款人債務不會因平臺倒閉而滅失?
    ,不會因網貸平臺是否倒閉而滅失。為什麼借款人債務不會因平臺倒閉而滅失?其實主要是與網貸平臺信息中介機構的性質有關。2016年8月四部委聯合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後,P2P正式被定位為信息中介。
  • 世茂「代管」福晟謎團:「拿走」優質項目引爭議,福晟年度業績完成...
    今年世茂福晟平臺的銷售業績或為150至200億元,這距離年初制定的300億銷售目標仍有一定距離;「很多人認為世茂有義務替福晟還債,但實際上,並不存在世茂為福晟的債務直接做擔保,世茂也並沒有義務幫福晟集團還債。」2020年底,受債務違約困擾的福晟集團或迎來新變化。
  • *ST凱迪179億債務逾期 20餘家銀行風控成擺設?
    臨近年終,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大量訴訟、仲裁案件,或將對其生產經營活動以及本期利潤、期後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債務違約等問題引發信用風險,導致債權人採取訴訟等措施對*ST凱迪帳戶進行凍結。*ST凱迪在12月3日的公告中提到,債務到期未能清償對該公司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目前部分債權人根據債務違約情況已經採取提起訴訟、仲裁、 凍結銀行帳戶、凍結資產等措施,未來其也可能面臨需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的情況,增加該公司的財務費用,加劇該公司面臨的資金緊張狀況。
  • 南京百億民企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觸發45億交叉違約
    12月25日,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稱,豐盛集團有12.78億元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並由此可能觸發5隻債券總計45億元提前還款條款。豐盛集團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在內的5家公司由於流動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金額累計有12.8011億元未及時還款」(已支付247萬元),發生違約。
  • 從華晨疑似逃債說起:東三省信用再遭考驗 國企債券違約創新高,國際...
    昨日晚間,華晨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目前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華晨集團稱,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債權人當然很不滿意,因為華晨這次很可能是提前轉移資產,想走逃廢債的老路。  債券評級連續調低 在汽車行業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時代,沒有什麼創新動力的華晨汽車這幾年過得不太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