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區多舉措規範建設老年協會 使之成為鄉村振興重要力量

2021-01-17 閩南網

  「老年人為村裡的建設作出很大貢獻。」昨日,走進長樂區鶴上鎮東平村,提及村中的老年協會,不少村民豎起大拇指稱讚。東平村老年協會發揮老年人的力量,為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加瓦」。他們既清理打掃全村環境衛生,還定期舉行老年人送溫暖活動,為孤寡老人清理家務,進行交心談心,同時宣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宣傳移風易俗,成為村兩委的得力助手。

  東平村老年協會受到村民點讚,折射出長樂區開展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的成效。過去一年,長樂區委通過制定規範提升村級老年協會的若干意見、開展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試點等系列舉措,使得老年協會不僅迎來「清風撲面」,還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東平村老年協會開展防汛宣傳。

開展調研

召開36場座談會徵求意見

  「農村老人會作為基層老年群眾性組織,在長樂歷史上由來已久。」長樂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初期,長樂區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鄉村開始自發成立老人會。80年代後期,改革開放讓農村逐漸富裕起來,華人華僑和外出經商辦廠的鄉親慷慨出資助力本村的公益事業,許多村莊因需成立老人會,但名稱不統一,大多被稱為「老人會」「敬老院」等,主要組織開展全村祭祖祭冬等各類活動,或者參與鄰裡矛盾糾紛調解等事項。

  長期以來,老人會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配合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推進移風易俗開展和推動公益慈善事業方面發揮了明顯作用。但由於長期缺乏規範有效的管理,老人會普遍存在組織架構不完善、職能定位不清晰、財務管理不規範和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其管理弊病日益顯現,部分老人會還存在無故阻礙工程建設、幹擾村級換屆選舉、阻礙黨委政府工作、非法佔有村集體資金資產等違法行為。

  2017年以來,長樂全區共有5個老人會組織涉嫌違法犯罪被立案查處,50多個老人會成員涉嫌犯罪。這引起了長樂區委的高度重視,長樂區檢察院、公安局向民政局發出加強老人會監管工作的建議。根據長樂區委工作部署,以及長樂區檢察院、公安局的建議,長樂區民政局從去年3月開始介入老人會的規範提升和監督管理。

  「為推動長樂區農村老人會規範化建設工作,根據區委領導的指示,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去年4月份以來,我們分為4個調研小組,對全區老人會開展了全面專題調研及徵求意見工作。」長樂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收集現有資料和個別訪談等形式,共召開了36場由鎮村幹部及各老人會會長參加的座談會,廣泛徵求鎮村幹部和老人會班子成員的意見建議。全區所有老人會會長一致贊成對農村老人會進行規範化建設,均表示會積極配合鄉鎮(街道)開展相關工作。

  為了摸清實情、找準癥結,取得全區老人會規範化建設的準確參考數據,去年9月,各鎮街同時對轄區老人會的基本情況和財務狀況進行全面信息採集和摸底造冊。

完善制度

通過10個方面措施規範提升

  在制度層面,長樂區著手推動農村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工作。按照長樂區委常委會會議精神和區委主要領導的指示要求,長樂民政局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在前期開展的專題調研和全面摸底基礎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針對基層老年協會相關問題,把基層老年協會作為基層政權的配套組織進行規範化建設與管理,起草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提升村級老年協會的若干意見(試行)》提交區委研究,並獲得通過。主要通過明確目標任務、統一機構設置、明確職能定位、依法登記備案、規範任職程序、落實場所設施、嚴格財務管理、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激勵機制、嚴肅責任追究等10個方面採取措施,對村級老年協會進行規範整治。

  同時,為推動村級老年協會逐步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職責,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按照章程規定規範開展工作,長樂區民政局還牽頭制定了《福州市長樂區城鄉社區老年協會章程(示範文本)》,從村級老年協會的組織性質、業務範圍、會員構成、組織機構和負責人任免、黨建工作、資產管理使用原則等方面制定明確條款,並根據紀委、組織部等部門的意見建議,特別增加了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方面內容,使章程對村級老年協會的約束引導作用更有針對性。

  漳港街道沙尾村老年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

穩妥推進

選取2個鎮開展試點工作

  穩妥推進全區村級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是關鍵。長樂區委在金峰鎮、鶴上鎮開展先行試點工作,分別於去年9月7日、9月14日召開村級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動員部署及工作推進會,之後,試點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村(社區)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成立相應機構,按步驟展開有關工作,確保實現全鎮老年協會按時完成登記、統一納入管理。

  「金峰鎮、鶴上鎮先行試點,加強了老年協會規範化建設,使協會組織機構更加健全,規章制度更加規範,管理能力得到加強,場地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切實提高。」長樂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之後,按照長樂區委統一部署,全區去年10月份全面開展農村老人會規範提升工作。全區符合社團登記條件的324家老人會,其中244家已完成註冊登記,其餘80家均已進入依法登記流程。嚴格規範老人會經費來源,建立健全老人會的財務管理制度,通過清產核資、分類處置,共有8個鎮街的52個村老人會調轉原先由老年協會管理的資產和收入,增加村財收入415萬元,實現了相關鎮街經濟薄弱村的轉化;收回集體資產26宗、價值近3000萬元,收回集體資源10宗、價值約440萬元。

  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長樂區村級老年協會迎來一股「清正」之氣,湧現出古槐鎮竹田村老年協會、鶴上鎮東平村老年協會、鶴上鎮桃坑村老年協會、漳港街道沙尾村老年協會、金峰鎮集仙村老人協會、文嶺鎮前董村老年協會等一批優秀基層老年協會,在深化移風易俗、協助鄉村治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了積極作用。(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怎麼辦?城 鄉 融 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 安溪:讓老幹部在鄉村振興中「老」有作為
    「全年共幫扶11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72萬元,為助推全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日前,安溪縣扶貧開發協會會長龔培毓代表安溪作為全省4個社會扶貧典型之一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受到與會領導的充分肯定。   「退休不能褪色,黨員身份終身不變。黨的幹部形象和使命不能忘記,只要有一絲餘力,就要為黨為社會再做些好事實事。」
  • 鄉賢「雁歸」 激活象西小鎮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省委書記車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特質發展,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博興縣鄉村振興的「呂藝模式」
    細數起來,呂藝鎮依託毗鄰大企業、呂劇之鄉、革命老區等天然優勢,堅持規劃引領、尊重民意,以鎮企共建為主要實現路徑,探索出「農業創優、農民創富、農村創美」的鄉村振興模式。以人為本、以業興農、以文鑄魂,成為呂藝鎮推動鎮企共建、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三大「兵器」。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吳紹博
  • 台州全域協作式團建模式 為鄉村振興積聚青春力量
    2018-05-26 07:35 | 台州共青團新時代有新使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國家戰略,需要青年一代為之不懈努力,台州共青團推出全域協作式團建模式,為鄉村振興積聚青春力量!台州共青團創新基層組織全域協作新模式,打破鄉村振興參與過程中組織、人才和業態上的瓶頸,引導更多的資源向鄉村傾斜、引導更多的社會大眾參與鄉村振興,實現全域協作。自2017年12月啟動實施新青年鄉村振興行動以來,深化青農協會和新農人組織建設,加強鄉、村兩級團組織建設,試點推出青創農場,開展二十四節氣青年新農人養成計劃,舉辦了各類活動46場,覆蓋農村13萬餘人次。
  • 申桂榮: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歌詞裡的「扶貧故事」
    湖南省政協開展以「新時代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圍繞「新時代鄉村振興」讀書主題,政協雲、文史博覽、力量湖南聯合推出「我和我的家鄉」公益活動,面向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邀請為家鄉特產風物、山水人文推介代言,共同助力鄉村振興。此活動也為2020年文史博覽雜誌社創刊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 青島推進鄉村振興攻勢有哪些新看點?一組關鍵詞帶您讀懂
    一是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要完成全市的1960多個行政村的通戶道路硬化,提升1320個村飲水安全,改造危房560戶。二是強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通過納入城鎮管網、併入汙水處理設施、建立分散式的汙水設施等舉措,解決農村汙水治理問題。同時,提升農村廁改現有規範,在全市300戶以上的村莊建設100座公共廁所和100個管護服務站。三是提升美麗鄉村品質。
  • 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羅文廣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江 11月2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津華率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及部分黨外人士赴晏陽初博物館開展以「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晏陽初是從巴中走出的世界級文化名人,是巴中人的驕傲。他開創的「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運動在歷史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至今仍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共同奮鬥來書寫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
    1月9日,走進新晉全國文明村鎮容縣容西鎮祖立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該村大中屯黨群聯絡站站長龐兆源正在與村民商議,準備利用春節發動鄉賢參與鄉村建設等事。容縣多山,大小村落散落山水間,群眾習慣把自家所在自然村叫「片」。兩年前,祖立村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龐兆源便有了一個新職務:片長。  在祖國廣袤的鄉村土地上,有無數個「片」。每個「片長」無疑都是肩負「鄉村振興」重擔的「主角」。
  • 安溪縣龍涓培福:鄉賢聚力振興鄉村
    走進安溪縣龍涓鄉培福村,一座座乾淨整潔的農村院舍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乾淨的水泥路縱橫交錯,村主幹道兩旁花草相伴,三三兩兩的村民在村道漫步閒話家常,整個鄉村呈現出一派寧靜舒適的景象,形成一幅村淨、景美、人和的幸福鄉村畫卷。  培福村距龍涓鄉政府7公裡,共有人口800多人,村民主要以茶葉種植、製作、粗加工為經濟收入來源。
  • 蘭陵縣6500餘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助力鄉村振興
    把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可以讓他們成為工人階級堅定可靠的新生力量。被譽為「山東南菜園」的蘭陵縣是農業大縣,農民工數量逐年遞增。蘭陵縣在蔬菜大棚裡建起工會組織,為農民工穩定就業、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近幾年,蘭陵縣開展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四雁工程」,這其中的「雁陣工程」,主要內容是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
  • 重溫家規求索鄉村振興力量 葛宅村600年恪守《葛氏家規》
    東陽市老年大學學員吟誦當於幼時教以孝悌之義,應對進退之儀……」12月2日上午,虎鹿鎮葛宅村文化禮堂,一群著漢服者在臺上集體吟誦《葛氏家規》。臺下,數百村民與嘉賓神情專注,聲聲吟誦在禮堂內迴響,仿佛是祖先的殷切囑咐穿越時空,金聲玉振令人發省。這是由東陽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為葛宅建村600年而特別編排的節目。「把一個村莊的家規用吟誦的形式表現,這還是首次。」
  • 讓年輕人接力唱好鄉村振興的主角
    需從致富能手、優秀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群體中物色遴選新鮮力量,使之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趨勢。  當前,急需一批思想活、能力強、傾心服務基層的農村基層幹部生力軍。要讓青年幹部接過村居發展的「接力棒」,帶領村民實現「十四五」規劃確立的各項目標而奮力拼搏,在鄉村振興中唱好主角。一人思而一村富,一人強而一村強,這正是國家需要青年人所擁有的抱負和擔當,身在基層自要身先士卒,為民謀福。
  • 山東舉行「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媒體吹風會
    、擴大對外影響力,探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途徑新模式,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青島市積極推進農業「國際客廳」建設,將農業「國際客廳」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攻勢的重點工作,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在西海岸新區打造農業「國際客廳」核心區,著力打造「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新平臺。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青島農業「國際客廳」建設的有關情況。
  • 「頭雁」領航「群雁」飛 上猶多舉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在新時代,如何加快推動鄉村振興?上猶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才。要破解鄉村人才流失嚴重、發展乏力等難題,必須從人才選擇、培育和發展上多做文章,為上猶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福建南安官橋西莊村:「四輪驅動」為鄉村振興提速
    黨內政治生活得以進一步嚴肅規範,大大提高了黨員們的政治理論水平,管黨治黨責任全面落實,未出現村幹部及黨員違紀行為。   規範配備網格員,網格服務管理到位。  賦能發展 聚能築牢 構築「蓄能池」   近年來,西莊村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平安創建、網格化、房屋排查、文體創建、環境整治等基礎性工作,提升綜合服務效能。做強項目支撐。轄區內有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泉州經濟開發區官橋園區,目前正聚力攻堅第二批徵地。現入駐企業已有30多家,為本村留守人員創建大量就職機會。壯大村集體經濟。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連日來,青海省各地幹部群眾熱議全會精神,紛紛表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紮實的作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產好產業強、生態好環境優、生活好家園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鄉風文明為保障,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互促,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推進文化振興,建設具有關東特色的文明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 南莊鄉村振興力創精品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調研南莊時曾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匯聚各方力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高標準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形成連片示範效應,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禪城鄉村振興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南莊將如何謀劃發力?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