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親們講解法律知識
「一件普通的購物退款式詐騙案,竟有85名農村留守老人被騙!」提及2015年辦理的這起案子,她不禁感慨。
她知道,生活中像這樣的套路已屢見不鮮,也極易識破,但在農村地區,還是有很多老人頻頻中招,這讓她痛心不已。
她叫朱麗沙,是涪陵區人民檢察院駐白濤檢察室主任,也是市人大代表。從檢十年,她辦理過不少案子,但像這種多人因法治意識不足上當吃虧的案子,讓她觸動頗深。那一刻,她深深意識到解決農村地區普法難題的緊迫性。
於是,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己所能改變這一現狀,讓事後變事前,被動變主動。為此,她開始走村串戶,廣泛收集群眾意見,並在探索中開啟了自己的普法之路。
依託鄉村大喇叭讓普法電波聲「入人心」
最初,朱麗沙是進村以院壩會、擺攤發傳單等形式現場為老百姓普法。但一段時間下來,她發現白濤街道地廣村多,檢察室人手有限,每次普法的受眾也有限。如何更廣泛高效地普法,一時間成了她不得不思考的新問題。
「檢察官,我認不到字,你可不可以讀給我們聽?」在去年的一次鄉村普法中,鄉親們拿著宣傳資料問朱麗沙。這句話頓時給了她啟發,讓她想到了「村村通」大喇叭。
「每個村都有大喇叭,家家戶戶都能聽到,如果利用這個來普法,覆蓋面肯定更廣。」有了想法,朱麗沙和搭檔們說幹就幹。他們把近年來辦理的案件進行篩選,並將農村易發案件類型進行整理。隨後,朱麗沙利用工作之餘,到鎮上的廣播站將這些案例進行錄製。去年6月,該欄目通過「村村通」廣播正式播出。緊接著,防範電信詐騙、保護生態環境、打擊非法捕撈等一個個法律主題小故事陸續播出。
由於這檔節目都是通過真實鮮活案例改編而成,語言也有趣易懂,播出後很快被轄區老百姓所熟悉。
「小朱,我天天都聽你的節目,我覺得非常有用,這段時間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前幾天有人給我推銷玉佛,稱能保平安,我差點就信了。還好聽了你那期防詐騙的節目,我才及時反應過來,沒有上當。」村民劉老伯帶著感激對朱麗沙說道。
鄉親們的認可,給了朱麗沙莫大的鼓勵。為進一步擴大普法覆蓋面,去年10月,朱麗沙主動找到涪陵區文旅委和當地廣播電臺尋求合作,對方聽了她的想法後非常支持。很快,她的普法小故事也順利在該臺上線播出。最終,在她的努力下,這檔欄目實現了從白濤街道轄區擴展到涪陵全區2940平方公裡和110餘萬人的普法全覆蓋,讓普法電波傳進了千家萬戶。
化身微視頻「主播」讓法治聲音隨時在線
「今年『雙十一』期間,市民劉女士網購了不少商品。領取包裹時,急於『拆封』的她並未仔細檢查就進行了籤收,後發現包裹有破損,但店家卻以已經籤收為由拒絕退貨。遇到這樣的鬧心事,該如何有法有據地解決呢?」今年11月,在由市普法辦、市檢察院和涪陵區檢察院聯合推出的《大喇叭說法》微視頻欄目的錄製現場,朱麗沙面對鏡頭,用親切溫婉的聲音將準備好的案例與法律提醒娓娓道出。
這已是《大喇叭說法》推出後的第8期了,朱麗沙挑選了近期與「雙十一」熱點相關的案例,並將案例中網購籤收的話題結合《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通過該微視頻欄目向老百姓進行宣講與解讀。
▲定期錄製普法微視頻
說到《大喇叭說法》,又不得不提及朱麗沙。今年初,隨著電波普法的推廣與普及,朱麗沙漸漸打破了傳統現場普法的局限。但她並不滿足於當時的普法成效,而是更勤於走訪調研、收集群眾反饋。
期間,她了解到,廣播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受眾的覆蓋面,但也有因外出、上班等情況收聽不到的時候,再加上有的老百姓即使聽到了,也不一定能記住。
「有沒有另一種普法方式與廣播普法相結合,讓老百姓除了可以聽得到,也隨時可以看得見、想得起呢?」對此,朱麗沙沒有少做「功課」。很快,她想到了網絡。她覺得可以製作配套的法治產品進行網絡傳播,這樣老百姓除了可以從廣播裡聽到法律,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手機等載體進行瀏覽與收藏。
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向單位與上級部門作了匯報,並得到認可。於是,朱麗沙從幕後走到鏡頭前,當起了視頻「主播」,參與到普法微視頻的錄製中。今年4月,首期《大喇叭說法》微視頻在社交網絡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大喇叭說法》已經錄製到第8期,內容涵蓋了《民法典》解讀、野生動物保護、防電信詐騙等內容,不僅滿足了老百姓隨時隨地學法的需求,也為受眾帶來了新的視聽體驗。
從辦案中釋法說理讓法治意識生根心底
除了利用廣播、微視頻進行廣泛的普法宣傳,朱麗沙還一直秉持「誰執法誰普法」的理念,在辦好每個案件,讓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同時,她也積極向涉案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
王某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中,王某為了牟利,把承包的山林用挖機進行了翻耕,將山林中的樹木毀壞並種植榨菜等農作物,非法佔用農用地,破壞生態資源,引起該山林的林權人——當地村民的不滿。鄉親們多次要求王某恢復植被並進行賠償,但王某卻一直拒絕。案件受理後,最開始王某拒不認罪。朱麗沙多次到現場查看,了解樹木被毀壞的情況,同時對王某進行了釋法說理,並接待來訪的村民,化解他們心中的不滿情緒。此外,積極同當地鎮政府和林業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最終使王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心甘情願認罪認罰。本案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起訴,王某同意對其毀壞的林地進行修復,自願繳納生態修復金,並承諾春天補種樹苗。當地村民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篩選案例
看著王某溢於言表的悔恨,朱麗沙明白,自己的普法之路還任重道遠。在她看來,通過一個案子,可以教育、挽救一個或者幾個當事人,如果每個案子都能將釋法工作做好,時間久了,才有機會讓法律普及到更多的人群中。而當前的每個機會,她都願意全力去爭取。
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廣播普法在涪陵全區588個行政村的全覆蓋,《大喇叭說法》微視頻的上線播出,以及線下以案說法、法治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等多渠道普法的深入推進,朱麗沙的普法之路也越走越寬。近日,她獲評第三屆「重慶市十大法治人物」稱號。面對這份實至名歸的榮譽,她坦言,普法是一件潤物無聲細水長流的工作,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
重慶法制報記者 饒果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