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書,看到貪官酷吏,因為對百姓狠毒,反而得到誇讚,一路高升,突然想起之前看過《老殘遊記》裡面也有這麼一位酷吏,不過比酷吏殘忍更給我震撼的是一位女子的節烈。
這位女子姓吳,他的父親吳舉人,她嫁到一個殷實的鄉下人家 。 她的公公是位莊頭,叫於朝棟,大伯於學詩和丈夫於學禮都是監生,因為家裡殷實,遭遇強盜搶劫。
家裡把盜竊的事情報到官府,官府裡這位玉賢老爺是個狠角色,下令逮捕捉拿強盜,最終的結果是強盜被抓住兩個,被玉大人用站籠折磨死了。至此,強盜和於家結下了仇。
後來強盜又一次出沒,引得玉大人帶著捕快追捕,最終強盜在於家莊園附近消失了。玉大人帶著人把於家前後門都堵了,從上到下搜,到了最後,在兩間堆破爛農器的屋子裡搜出一個包袱,是強盜的贓物。
玉大人冷笑,命令把於家三個男人都綁起來帶走,任憑他們怎樣分辨也無用。
於學禮的媳婦吳氏,想著丈夫和公公,大伯都被捉去,家裡沒有主事的人,就和嫂子商議,要去找父親吳舉人商議。嫂子也讓她趕快去想辦法。
吳氏連夜坐車趕到城裡去找父親,哭著把這飛來橫禍告訴父親,父親一聽,渾身發抖,說,碰著玉大人這位喪門星,事情恐怕不好,我先去找縣裡師爺碰一碰吧。
縣裡的師爺和吳舉人相好,對吳舉人說,這案子到別人手裡沒事,但是這玉大人向來難說,如果能到我這裡,包你沒事,不交到我這裡,就沒辦法了。
吳舉人又去府衙門求見玉大人,玉大人不見客。吳舉人等到見到於家父子三人,三人已經面無人色,看到親家吳舉人,那眼淚同潮水一樣流下來,說『親家救我』。吳舉人也慘然,說道:『親家寬心!湯裡火裡,我但有法子,必去就是了。』
吳氏聽說府裡大人不見他父親,便知道事情不好,到衙門口請人把衙役頭兒請來,把被屈的情形告訴了一遍,央他從中設法。
這衙役頭兒聽了搖頭,說,這是強盜圈套,你家有上夜,又有看家護院的,怎麼讓強盜把贓物送到家中屋子裡還不知道?也算得個特等馬虎了!
吳氏就從手上抹下一副金鐲子,遞給這衙役頭兒說,無論怎樣,總請頭兒費心,但能救得三人性命,花多少錢都願意!將田地房產賣盡,咱一家子要飯吃去都使得!
挺震撼吳氏的冷靜和大義,強盜是刻意栽贓也不是一般人能覺察的,吳氏不糾結這些小事,直達本質,並說出能救人,要飯都願意,真是了不起。
衙役頭兒道,我去替少奶奶設法打點,有多少力量用多少力量,做得成別歡喜,做不成也別埋怨。
衙役頭兒說罷回到班房,把金鐲子往桌子中間一放,讓其他一眾兄弟一起幫忙想想辦法,救得於家三人性命,一則是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 誰能想出妙計,這副鐲就是誰的。眾人都說,只能留神給方便吧。
眼見於家三人就要進站籠,這站籠是玉大人發明草菅人命的刑具:大木籠,高度到肩,讓犯人進去,用木環圍瑣其頸項,最初犯人進去,腳底下置磚,漸抽去。弱者半日、強者一日夜死矣。
值班的衙役進去稟告玉大人,說外面十二架站籠已經滿了,能否將於家父子先行收監?明天定有幾個死的,等站籠出了缺,將他們補上好不好?請大人示下。
玉大人 說道:若要將他們收監,豈不是又被他多活了一天去了嗎?斷乎不行!你們去把大前天站的四個放下,拉來我看。
衙役將站籠裡四人放下,用手摸四人鼻子,還有一絲遊氣。玉大人說:每人打二千板子,看他死不死!結果只幾十板子,四個人就都死了。
眾人沒法,只好將於家父子關進站籠,在腳下選了三塊厚磚,讓他可以三四天不死,趕忙想法,仍是無濟於事。
吳氏天天到站籠前來灌點參湯,灌了回去就哭,哭了就去求人。頭都磕破了,還是沒有人能挽回這玉大人的性子。
三天後,公公於朝棟死了,大伯也不行了。吳氏將公公屍首領回,親視含殮。換了孝服,將他大伯、丈夫後事囑託了他父親。
吳氏跪到府衙門口,對著丈夫哭了個死去活來。末後向他丈夫說道:你慢慢的走,我替你先到地下收拾房子去。說罷,袖中掏出一把飛利的小刀,向脖子上只一抹,就沒有了氣了。
衙役頭兒看見吳氏節烈自殺,要夥同眾衙役兄弟藉此替她去求玉大人放了她丈夫。
玉大人聽了,冷笑道:你們慈悲吳氏丈夫,就不會慈悲主人嗎?這人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都保不住。這吳氏尤其可恨,若不是個女人,她雖死了,我還要打她二千板子出氣呢!誰要是再替於家求情,就把這求情的人也用站籠站起來就完了!
到晚,於學詩、於學禮先後死了。一家四口棺木,都停在西門外觀音寺裡,眾人見了無不慘然。
衙役們見於家死的實在可慘,又平白受了人家一副金鐲子,心裡過不去,恨這夥強盜做的太毒,一起動了公憤要捉拿強盜。
那強盜被抓住後,聽說這件事,也後悔,說,當初恨於家報案,毀了我兩個弟兄,所以用個借刀殺人的法子,讓他家叫幾個月官事,不怕不花他一兩千吊錢。誰知道就鬧的這們利害,連傷了他四條人命!——委實我同他家也沒有這大的讎隙。」
這是吳氏的故事,作為讀者看不到她的容貌和平日言行,但是卻深深震撼,她的聰慧冷靜,從容鎮定,貞烈賢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