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謂是NFT的騰飛時刻。Defi市場在Q3的收穫讓很多人驚嘆,數字經濟行業對NFT的期望值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獨一無二的特性上鏈後,均有自己獨特的「身份標記」,目前主要應用於藝術收藏、遊戲、域名等領域。
NFT進軍新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NFT的價值遠不僅於此。NFT的使用場景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虛擬地產、森林碳匯、金融場景都是可與NFT結合的介質。
區塊鏈如何投入實際應用、如何實現執行落地,NFT是一把關鍵的鑰匙。Treelion在此邁出了先驅性的一步,將NFT的觸角首次延伸到森林保育,為環保帶來了新的發力點。
NFT為森林保育賦能
Treelion洞察到,許多國家儘管擁有對全球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的森林資源,但仍然缺乏對森林價值的重視和高效的利用。
如果森林資源不再只是固定在地表,而是成為可流通交易的資產,森林保育將真正意義上的擁有「生命」——於是,Treelion發起了MyForest計劃。
由於不同國家的森林、同一國家的不同片森林都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是一種NFT。
利用NFT特性為森林賦能,可以針對性地分析森林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並進行專屬的森林保育。從幼林撫育、林分抗性到地力提升,每片森林都是複雜的生態,利用NFT的獨一無二,正是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MyForest計劃採用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邏輯,由森林所在的當地政府領頭管控,國際權威組織認證,通過區塊鏈把實體森林登記成為數字資產,森林所有者與Treelion兌換不可替代的數字通證——每種通證都對應一個特定的待保育森林的電子證書。
當然,大部分的MyForest電子證書將由政府組織持有,這也是為了基於NFT的不可替代性,刺激政府不斷制定森林保育計劃,並推動到最後的落地。當一片實體森林鬱鬱蔥蔥,作為電子證書的森林通證當然也會迎來增值。
Treelion的MyForest計劃已經與南美洲一個國家的政府達成了合作,將共同用數位化的全新方式保育亞馬遜森林,屆時,每一位投資者都可以通過MyForest電子證書進行投資、捐贈,並且查看保育進度,並且取得保育森林投資的收益,一舉兩得。
兼得:獨立編碼 + 跨國合作
不同國家之間的森林又共同組成了全球的生態系統。每片森林的獨特身份,是否會成為跨國合作的障礙呢?
MyForest給出的答案是,不會。
加入MyForest計劃的政府組織需要承諾建立完全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機制,通過官網和Treelion平臺定期向每個MyForest電子證書持有者公布森林保育的工作成果。Treelion將是唯一的交易所,TRN則是唯一的結算工具,以確保交易合法性,並將結算方式統一起來,實現跨國森林保育的合作與交流。
從森林保育延伸開去,不難想像,其他自然資源亦可發行NFT,使自然資源的價值從現實空間來到公鏈,生態保護和數字金融都能挖掘出自身最大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風口有起有落,熱度有升有降,而我們傾心守護的綠色卻將永遠給我們庇蔭。
關於Treelion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