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歲的孩子一周安排9門課 早教班到底該不該上?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杭州的姜女士最近很焦慮。半年前,她花了1.5萬元給孩子報了個早教班,結果課連一半都沒上到早教機構就倒閉了,剩餘的課時費要不回來了。

近年來,國內早教市場越來越火爆,但良莠不齊的早教行業也一直備受詬病。除了因培訓機構關門、跑路引發的退費糾紛外,培訓機構涉及虛假宣傳、無培訓或教育資質,以及課程東拼西湊等問題,也屢屢見諸報端、網絡。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早教機構對於教師的背景沒有任何要求,培訓7天即可上崗。有專家指出,這些亂象折射出對於這個行業監管的空白。

早教市場火爆的背後,是廣大家長對「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如果說「起跑線」是一條不存在的線,那麼早教科學嗎?

課還沒上完早教機構就沒了

早教中心突然關門

課程還剩很多 費用卻一直不退

「早點接受教育孩子就能早點『懂事』,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姜女士為自家一歲半的寶寶選擇早教的原因,但沒想到卻遇上糟心事。

姜女士家住杭州市上城區秋濤路鳳凰苑,去年12月,她在家附近的鳳凰中心3樓給孩子報了一個早教班。早教班全稱杭州貝迪堡國際早教中心,主要針對0到3歲幼兒。因為對這兒的環境和師資都非常滿意,姜女士一下給孩子報了100個課時的早教課程,花費15000元。

然而,孩子才上了30多節課,今年5月25日,該早教中心在家長微信群裡發布了一個沒有公章的公告,聲稱正在尋找合作夥伴,目前存在搬遷想法,無法繼續經營,為此會在6月底退還所有孩子剩餘的課時費。然而直到現在,姜女士仍沒拿到剩餘的10290元。因為無法聯繫上貝迪堡公司,姜女士只好打了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電話。

「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後對方退了我5000元,但剩下的又沒了下落。」姜女士說,除了她,還有很多家長也沒拿到退款。

機構裡已被清空

無論座機還是手機均無人接聽

近日,記者來到該早教中心所在的鳳凰中心3樓,但中心所在的區域大門緊鎖,透過玻璃門可見,裡面已被清空。邊上一家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稱,貝迪堡已在一個月前倒閉。

物業工作人員透露,這家機構可能是因未通過消防驗收搬走了,至於搬到何處,他也不清楚。

根據網上的公開信息,貝迪堡有40多年歷史,採取純美式的教育理念,針對0-6歲幼兒專門制定培養計劃,早教課程涵蓋運動、音樂、藝術、英語等多個方面。目前,杭州共有兩家貝迪堡早教中心,除了上城區鳳凰中心店外,還有一家位於蕭山區的寶龍廣場。

記者致電寶龍廣場店的客服電話,對方表示因為與貝迪堡合同到期,所以換成了其他早教品牌。因為兩家機構都是獨立經營,他們與鳳凰中心的那一家沒有關係。隨後,記者多次致電杭州貝迪堡國際早教中心鳳凰中心店,無論是座機還是手機均無人接聽。

早教機構跑路事件頻發

預付費制致眾多家長損失慘重

姜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近年來,早教機構跑路事件頻發。2017年,杭州一名「寶媽」在天涯論壇上對建國路上一家早教中心的控訴,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該「寶媽」稱,自己6月初才剛在該中心購買了1萬多的早教課程,7月份該中心就倒閉了,退款卻遲遲沒拿到。

2018年10月,杭州藝樂寶貝武林中心店「無徵兆」宣布無限期停課,500多名家長上門申請退課,但不僅無法退費,其他分店也以經營者不是同一人為由拒絕接收。

某教育培訓業內人士說,早教機構多是採用預付費制,一次性交錢,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早教機構跑路現象的發生。

杭州市消保委秘書長陳杭表示,如果遇上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等問題,應先找到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詢問該機構的經營狀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機構倒閉。如果涉嫌非法集資,可向公安機關報警。

早教亂象,究竟該誰來管

加盟無需教育資質?

最少培訓7天就能上崗?

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生育觀念的轉變,如今,越來越多新手爸媽開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而「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也在2010年被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根據2019年最新發布的《中國早教藍皮書》,我國一二線城市的早教市場進入品牌競爭白熱化狀態,三四線城市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戰場,預計到2025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相對龐大的市場需求,早教行業的表現卻有些良莠不齊。除了因培訓機構關門、跑路引發的退費糾紛外,培訓機構涉及虛假宣傳、無培訓或教育資質,以及課程東拼西湊、師資隊伍不專業等問題,此前屢屢見諸報端、網絡。這些問題如今是否依舊存在?這個行業是否存在準入門檻?記者以加盟商的名義,聯繫了多家國內知名早教機構。

在了解記者有加盟想法後,這些早教機構的客服人員均只是簡單詢問了記者有無營業執照,以及場所規模、註冊資金等問題,對於是否具有培訓或教育資質、在相關行業是否有經驗等並無過問。另外,僅有一家早教培訓機構詢問記者場所是否已通過了消防驗收。

這些機構也均表示,他們僅為加盟商提供課程、教師培訓和包裝等服務,所有加盟門店的教師均由加盟商自行招募管理。這些早教機構對於教師的學歷、專業背景等均沒有要求。教師上崗前,機構會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培訓時間為7天到一個半月。

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

以及師資人才培養計劃尚屬空白

前述教育培訓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證實,很多早教機構不僅對於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文化素養沒有太多要求,其教學內容也體現出濃厚的功利色彩,推出諸如拼音、英語、奧數、鋼琴等不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課程。而許多家長在選擇時,也往往被一些所謂的前沿教學理念或高端授課方式所吸引,偏離了早教的本意。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這些亂象一直存在的原因,在於相關部門沒有把學前教育,尤其是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作為監管重點。

在我國現階段的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指的是3-6歲孩子的教育,這個階段的教育有相應的法規提供保障,而0-3歲的早期教育還未納入到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因此,針對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無論是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還是師資人才培養計劃,均屬於空白。

記者經多方求證,0-3歲嬰幼兒歸計生部門管理,而計生部門的工作方向並不涉及早期教育。早教機構多以諮詢、文化或科技公司名義向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註冊,變相進行教育培訓,但市場監管部門只負責監管經營部分,卻不過問教育質量。

對早教行業的規範管理,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有關注。2018年10月,杭州市政協就圍繞「加強早教市場管理」相關提案展開過協商建言,不少委員提出要明確主管部門、加快地方立法、擬定早教市場管理標準等。

超前學習,究竟好不好

兩三歲的孩子一周竟要上9門課

家長說周圍的人都這樣做

方生(化名)的女兒還不到4歲,從2歲開始,他和妻子就陸續給女兒報了很多興趣班,包括音樂、英語、樂高、舞蹈、德語等,最多時一周要上9門課。

「周圍的人都在報。就算不贏在『起跑線』上,但起碼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吧。」方生說。

與方生一樣,住在杭州城西的沈女士也在為「起跑線」焦慮。最近,她每周都會帶著剛滿1歲的寶寶去附近一家知名早教中心上課。她說,班裡有很多比她家孩子還小的,有的甚至還含著奶嘴、裹著尿不溼。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不在少數。不少家長說,之所以給孩子報這些課程,是想讓孩子多嘗試,培養興趣,發現天賦。

 很多早教機構設有音樂美術等課

甚至宣稱要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不輸在起跑線上」也是很多早教機構招生時的宣傳標語。很多早教機構設置了親子互動、音樂、美術、運動等課程,宣稱將重點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創造力、判斷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甚至培養其領導力、邏輯思維能力、情商等。

吳先生是杭州一家音樂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創校之初吳先生就定下了一個規矩,除非特殊情況,堅決不收5歲以下的孩子,「原因很簡單,因為5歲以下的孩子肌肉都沒發育好,不適合學。就算現在學了,學到的也是不完整、不系統的東西,以後想要提高也難了。」

儘管如此,他還是經常碰到家長把3歲不到的孩子送來學琴,被他們拒收後就送到另一家音樂類早教機構。吳先生說,有家長曾直言,學音樂是他們對孩子人生規劃的一部分。

「教育應是順從天性,但現在卻有點『發明天性』的味道。」吳先生有些疑惑,「讓孩子提前學習他們這個年齡段本不該有的東西,真是一件好事嗎?」

 兒童教育專家多持反對意見

「過早開發會適得其反」

「年齡太小的孩子大腦尚沒有發育完成,過早開發會適得其反。」「壹點靈」王牌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藍奧認為,過早「開發」孩子的智力,短時間內似乎會掌握一些同齡人沒有的「能力」,但從長期來看只是固化了大腦的生物學水平,限制了孩子的潛能,「實際上這是一種『傷仲永』式的拔苗助長。」

熊丙奇認為,現在很多年輕家長不願花時間陪伴孩子,以為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就是好的早期教育了,但這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錯誤的早期教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格和身心發展;另一方面,過早進行知識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培養。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喵姐早教說創始人高壽巖也認為,童年時期接觸不同的課程雖可以開闊視野,但如果家長把自身的焦慮反映在孩子身上,反而會耽誤孩子,超前學習不僅無法讓孩子消化,還可能讓孩子失去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專家解讀

注重潛力塑造而不是掌握具體知識

真正的早教應該是這樣的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世紀之初,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提出的。對這句一度被誤讀的話,韋鈺這樣解釋,「起跑線」絕不是指讓孩子過早地認字、背詩、學英語,而是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溫暖的、健康的、互動的環境。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與早教行業相伴而生的全民對於「起跑線」的焦慮,是被刻意「發明」出來的。如果「起跑線」是一種誤讀,那麼「早教」到底有沒有用?

高壽巖認為,早教和早教班其實是不一樣的。早教的需求一直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我們今天所談論的早教存在偽科學的部分和噱頭,但其中也有科學的、樸素的東西。

「孩子的成長包括動作、語言、認知以及情緒和社會性等4個方面的發展,我們也需要通過組織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為孩子的這4個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就是早教的作用。」高壽巖解釋,不同的孩子,這4個方面發展的節奏和情況不一樣,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孩子制訂出適合的、循序漸進的方案,切不可拔苗助長,要學會尊重身心發展的規律。

藍奧也認為,早教行為應該是注重潛力塑造,而不是智力開發和具體知識的掌握。真正的「早教」除了要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滿足積極情感、建立「兩性關係」認識外,還應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促進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

熊丙奇指出,早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必不可少,但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通過父母的陪伴,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規則意識,完善孩子的自我認知。

●新聞+

杭州積極探索早教指導服務途徑

首張相關登記證書已頒發

杭州正積極探索0-3歲早期教養指導服務的有效途徑。今年5月22日,下城區作為全省試點,頒發出首張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拿到這張證書的機構名叫星原託育園。園長王蒙原表示,希望未來孩子們可以從這裡出發探索世界,認識他們的第一批新朋友,激發他們的平衡能力、協調性、感統等方面,並擁有一個完整的人格。

去年9月起,下城區作為全省試點,開始著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試點工作。接下來,該區還會出臺幼託機構的管理辦法、框架性發展意見、機構的設置場地標準、師資隊伍等細則。(青年時報 記者 楊雲寒 實習記者 韓中美 沈銘君 文/攝)

來源:青年時報

相關焦點

  • 教3歲孩子背誦圓周率: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上午10時40分,第二節課即將開始。電梯擠滿了孩子,他們大多為兩歲左右的幼兒,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著。 來到三樓,兩個活動區域被家長佔滿,十幾個孩子正在地上玩玩具,等著上課。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裡,老師正給一歲半的孩子進行「閃卡練習」。家長則一對一坐在身後,其中有兩個孩子不停往後看,甚至離開了座位。
  • 早教班的火熱現象背後藏有哪些問題
    上午10時40分,第二節課即將開始。電梯擠滿了孩子,他們大多為兩歲左右的幼兒,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著。來到三樓,兩個活動區域被家長佔滿,十幾個孩子正在地上玩玩具,等著上課。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裡,老師正給一歲半的孩子進行「閃卡練習」。家長則一對一坐在身後,其中有兩個孩子不停往後看,甚至離開了座位。
  • 早教班虐童!如此早教要不得
    事故頻發的早教機構,讓家長們該如何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習。 看到新聞,也有很多人要問了,既然這麼不放心,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
  • 寶寶有必要上早教班嗎?聽聽有過經驗的媽媽們都怎麼說!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在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給孩子最好。當寶寶長大了到了一定的階段,家長們就會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寶寶上早教班,早教班真的是很好嗎?貴的早教班就一定很好嗎?各種原因都會讓媽媽們糾結,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帶寶寶上早教班呢,這個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聽一聽有經驗的媽媽們都是怎麼說的。
  • 直播課和錄播課到底該怎麼選?
    前段時間有家長問我,同樣寫著是北美外教的VIPKID和斑馬英語到底有什麼區別?一個是線上直播課一個是ai錄播課,對孩子來說學習起來也會不一樣嗎?宇媽覺得應該很多家長會有這種疑惑,所以這次就從VIPKID和斑馬英語的3個維度來幫大家分析解惑,讓家長們知道他們的不同點是什麼,該怎麼進行選擇。
  • 三四歲學英語該學什麼
    原標題:三四歲學英語該學什麼   國慶小長假,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水果湖附近的多家英語培訓學校仍人滿為患,不僅擠滿了正在參加培訓的孩子,教室外面還坐著等孩子下課的家長。上課的孩子最小的甚至只有3歲。   這樣的場景,幾乎是全國各地少兒英語教育的一道共同風景。
  • 還在「砸錢」給孩子做早教?父母動動嘴的教育,比早教班好百倍!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朋友小敏帶2歲的兒子去體驗100元3節的早教課,早教班距離她們家比較遠,坐車要20分鐘,體驗45分鐘後結束後,小敏才知道報名早教班需要1萬多元錢,這相當於她兩個多月的工資,而且爸爸媽媽至少一人陪伴孩子去上課。
  • 孩子7-9歲叛逆期,頂嘴、厭學、撒潑接踵而至,家長該如何應對?
    7-9歲孩子的家長會發現一種現象:給孩子安排的任務不好好幹了;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負面情緒增強,膽小、懦弱比較明顯;在乎自己的權利,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總而言之,就是和你對著幹,用行動來宣告「我想獨立,我已經長大了!」
  • 幼兒園該不該學拼音
    傳說中的小學不教拼音其實是謠言北京海澱區,面臨幼升小的家長群,都會遇到一個選擇,該不該在幼兒園大班讓孩子學拼音。選擇提前學拼音的,都是因為聽說海澱區的小學,不教拼音的,直接識字。沒有像我們小時候,一上來就a、o、e、i、u的學拼音,而是先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識字課」。這可能就是「小學不教拼音,直接認字。」說法的來源。
  • 斑馬思維課深度測評,思維AI課與真人直播課該怎樣給孩子挑選?
    對於斑馬AI課相信家長朋友們肯定都不陌生了,廣告鋪天蓋地,而且與瓜瓜龍AI課都在拼命地爭奪市場。本篇文章的重點一是對斑馬思維課進行全面測評,二是探討在思維課裡思維AI課和直播課該如何給孩子選擇。至於在AI課裡,究竟是斑馬思維課好,還是瓜瓜龍思維課好,我們將在後續文章裡深入對比。
  • 孩子磨磨蹭蹭,該反省的是父母!
    孩子大概兩三歲的樣子,坐在寶寶餐椅上,依然磨磨蹭蹭,吃一口,眼珠子四處轉轉;再吃一口,把碗裡的菜挑出來再挑出去。媽媽急壞了,最後親自動手餵孩子,一邊餵一邊嘮叨:「真不聽話,讓你快吃偏不聽!」他們不知道「馬上」「立刻」「現在」「早中晚」昨天今天明天」這些時間詞彙的具體含義。孩子對時間的感覺規律是:首先感知一日之內早、中、晚的時序,然後感知一周之內的時序,最後才能感知一年之內季節的時序。
  • 線上英語課該如何選擇?千萬別花冤枉錢!
    之前我在線上英語機構當過兩年的線上老師,跟大家聊一聊線上英語課的事情。多大的孩子適合上線上英語課首先需要分一下情況,如果孩子很小,在三到九歲左右,其實我個人建議這麼大的孩子還是不適合上在線英語課程,即使課程都是半個小時之內,但孩子也很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進而不能保證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效果。相反,三年級以上的同學上線上課程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 砸錢給孩子做早教?這種「動動嘴」就能做的教育,勝過無數早教班
    近年來,我們會發現市面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早教機構,開設各種類型的早教班,讓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教育氛圍。有許多的父母也開始紛紛地投入早教之中,花點錢去上早教班的思想也越來越流行,但其實這份早教班地投資並非很有用。1970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從貧民窟裡面挑選了111名新生孩子,並對他們進行早教。
  • 女孩收養流浪貓,才餵養一周,噩夢就開始,到底該不該丟掉這畜生
    導讀:女孩收養流浪貓,才餵養一周,噩夢就開始,到底該不該丟掉這畜生!現在的流浪貓狗也不在為什麼會越來越多,但是好心人卻是不少的,有些流浪貓狗很幸運,它們能夠在流浪的時候,遇到好心的人將它們收養,但是有的時候卻發現收養它們其實是個大麻煩,這不網友告訴我,她在上班回來的路上撿到了一隻貓咪,見它可憐所以就想收養它,沒想到一個星期後,噩夢才真的開始,她的室友叫她把這隻貓咪再次丟下,她覺得十分為難,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呢
  • 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2009年廣州市一項調查發現,70%的家長都認為,不論是否有作用,都應該給孩子報名上早教班。編輯:邱寫寫如今,早教班已經花開遍地,越發火爆,很多有名的早教班想要報名都要費很多的功夫,爸媽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情,非常迫切。早教真的有傳言中那麼神奇嗎?早教班又是否能發揮出其宣傳中的作用呢?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大人該不該催促?
    「都九點了,該洗漱了!」這是不是你經常面對孩子所發生的對話場景呢?真是印證了一句古語「皇帝不急太監急」。有時,你也會感到奇怪,以前可愛、懂事、聽話的寶寶去哪兒了?這個做事磨磨蹭蹭、漫不經心,還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能不能退貨,包郵的那種!
  • 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她的孩子所就讀的學校近年來市排位和畢業生走向非常不錯,這得益於教師團隊的整體實力提升和學校的努力,如果退費潮給學校帶來經營壓力,影響學校教師團隊的穩定性,這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 7月4日,王府學校發布通知稱,本學期沒有產生的餐費、住宿費、校服費等代收費據實結算,剩餘部分衝抵下學年費用。班車費、素質課費用等可衝抵下學年費用,也可申請退費。
  • 4歲小朋友6+2個興趣班,爸爸要瘋媽媽好嗨
    原創 新姐 新女報最近,杭州一個爸爸在網上發帖:4歲多的孩子被老婆安排了6門興趣班,口才、英語、舞蹈、早教、體育、樂高,一周只有周一沒課,其他時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 「孩奴」興起,年輕父母該如何育兒?
    在一次同學聚會中,1984年出生、剛結婚一年的吳姓女同學大發感慨:「常聽單位裡年長一點的同事們談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人都是一肚子苦水,害得我都不敢要孩子了。」原來,這位女同學總聽到大家談論在養育孩子上花費了多少錢、不知該如何教育孩子等話題,這些話聽多了,她的思想就開始矛盾起來,以目前的經濟狀況究竟該不該要孩子?
  • 杭州眾多公辦小學一年級開上杭版英語課,龍井茶到底該怎麼說
    從這個學期起,杭州眾多公辦小學的一年級伢兒開始上英語課,而且用上了自己的英語教材——市編地方課程《English for KIDS》(杭州出版社出版)。早在兩年多前,杭州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昨天,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杭州基礎教育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的條件,杭州城市發展的國際化目標讓這個想法變得越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