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十足!一起探訪葵陽鎮龍口村傳統美食「貓耳朵」雲耳

2021-01-17 廣西零距離君

前不久,我們給大家推薦過一款年味十足的美食「白糤」,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另一款興業的傳統手工美食——雲耳。

說到雲耳可能有些朋友還不是很熟悉,但是「貓耳朵」這款零食大家一定不陌生,雲耳則是一款類似「貓耳朵」的美食。

雲耳的製作工序比較繁瑣還耗時耗力,沒有三五人無法開工。到底有多不易?今天小編好不容易等到葵陽龍口村的胡大姐家「動工」的消息,趕緊前往一探究竟吧。

胡大姐告訴我們,米前一晚就要浸泡好,今天一大早五點多就開始動工,磨麵、搓面、煮麵。一個個面坨搓好之後還要放到開水鍋中煮熟,趁熱打撈出來丟到生的米粉裡面繼續揉搓。

1

2

3

4

可別小看了這道工序,不僅要拼手速還得拼腕力,手速不夠快受容易燙傷,腕力不夠面揉得不夠透,就會影響後面的雲耳切片。哦對了,這個雲耳可是由兩種米粉做成的,那就是粘米粉和糯米粉,其中糯米粉裡還得加入適量的糖跟鹽作為調料。

將糯米粉團和粘米粉團擀成兩塊大小相等的麵餅,疊在一起中間糊上一層米漿,讓兩塊麵團無縫黏貼,再把兩片粘合的麵團捲起、壓實,中間不能留有空隙形成面柱,放進特製的竹筒模具,罩在面柱上,快刀切成雲耳薄片。

1

2

3

4

切好的雲耳薄片整齊地擺在乾淨的簸箕上等待下油鍋......

待熱好的油鍋油溫合適之後,將生雲耳一片一片放落入油鍋中,滋滋作響的雲耳冒出許多油泡泡。

炸至雲耳變微黃,油鍋不再冒泡,即可撈出鍋瀝乾油。

一片一片酥脆焦香的薄薄雲耳片終於出鍋了,吃上一口「嘎嘣脆」,甜鹹適中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好吃到簡直停不下來...

圖文:梁秋雁 寧詩琪

來源:興業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1428640914@qq.com

相關焦點

  • 年味十足,辛巴團隊美食主播貓妹妹開播帶過年好物
    揮手作別這一年,大家都希望以過年的團聚氛圍、美食盛宴安慰這一年辛苦的自己,喜迎2021,而置辦年貨是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播電商時代,直播間的色香味俱全的展示以及看得到的實惠價格為置辦年貨提供了更佳的選擇。前段時間,經歷了長達半個月內部培訓的辛選眾主播們陸陸續續的宣布正式回歸直播帶貨領域,又開始在直播間忙碌起來。
  • 小巧玲瓏的貓耳朵,嚼勁十足還不黏牙,越嚼越入味
    今晚我想著吃一點有嚼勁的順滑的東西,因此我決定吃麵食,但普通的麵食吃起來特別的意味,於是我把他們做成了貓耳朵,用來炒著吃。對於貓耳朵這道美食,山西那邊的小夥伴們應該會有比較熟悉的味覺,畢竟是那一帶的傳統麵食嘛。小時候我們吃的那個一圈圈螺紋的麵餅零食,那就是炸出來的貓耳朵,咬下去咯嘣脆,在那個年代辣條咪咪貓耳朵都是很受歡迎的零食呢。
  • 5個地區的年夜飯,香港的年味十足,廣東講究彩頭,哪種更好吃?
    做為一名美食小編,小編一直致力於將美食中的樂趣分享給大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年夜飯!在這個團圓的夜晚,你家都吃什麼呢?小編給大家盤點了,咱們國家5個地區的年夜飯,其中香港的年夜飯年味十足,廣東的講究「彩頭」,看看你覺得哪種更好吃?
  •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人年夜飯菜單大曝光!傳統年味都在這裡
    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食在廣東,味在潮汕」。潮汕美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映射出潮汕人獨特的生活方式。那麼,廣東潮汕地區是怎麼過年的?有什麼獨特的年俗?又有哪些特色的春節美食呢?潮汕祖先從中原一直南遷到粵東,北方祭祖的習俗是用麵食當果品,但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這就是「粿」的來歷,至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這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往往寄予了好彩頭。
  • 今日美食趣談之大人小孩都愛吃的貓耳朵零食自製秘籍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本該熱熱鬧鬧的新年因為疫情的存在變得冷冷清清,人們開始了「坐月子」模式,但出人意料的是,好不容易慢下來的人們卻意外觸動了「神廚」按鈕,由此誕生了各種神仙美食,而抖音、快手等視頻APP成了各路神仙的聚集地,好了話不多說,且看今天的第一道美食——貓耳朵。
  • 《食物語》之中華傳統美食品鑑
    《舌尖上的中國》手遊《食物語》是一款將傳統中華美食擬人化的女性向RPG遊戲,於2019年10月25日正式公測。《食物語》沿用了這傳統的八大菜係為基礎,選用了幾樣兒廣為人知的美食,作為食魂與主人公共同戰鬥。食魂是由中華珍饈化靈而成,傳揚美食乃其終生使命。神域空桑雖然是虛構的世界,但在《山海經》中,空桑確是連接著三界的食魂庇佑之所。
  • 掛弔旗 貼海報 西藏站點年味十足
    為充分營造春節、藏曆新年濃厚氛圍,讓購彩者能夠在「年味十足」的銷售網點愉悅購彩,本著「營造氛圍、服務大眾、展現頂呱刮形象」的原則,西藏各級體彩中心員工連日來奔走於片區內各個售彩網點,懸掛張貼「買包頂呱刮,好運帶回家」主題弔旗、海報。
  • 舌尖上的美食:山西貓耳朵
    山西貓耳朵,是山西有名的一道美食,老百姓日常做的有白面的,蕎麥麵的!我今天要介紹的是蕎面貓耳朵,山西人做蕎面貓耳朵,配上羊肉菜,澆面,羊肉臊子,羊肉湯麵貓耳朵,佐以辣椒,吃的大汗淋漓,欲罷不能!貓耳朵,又叫捻圪坨,碾疙瘩,捻坨坨,麻食。老舍曾贊過:駝峰熊掌豈堪誇,撥魚貓耳實且華!
  • 冬至美食都有哪些?你只知道餃子和湯圓?快來看看9大傳統美食!
    其實冬至的美食,  遠不止餃子、湯圓,  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美食,  有很多都是第一次聽說。  1、餃子:  聽過這首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嗎?每年冬至這天,在北方吃餃子是一個傳統習俗。
  • 貓耳朵餃子這樣做不易破,皮薄餡多超好吃,還是小時候的味
    大家好,我是古月,關注古月,有更多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 今天來做貓耳朵水餃。這個水餃皮薄餡大,非常好吃。準備適量的麵粉,這個要根據能吃多少來定。再放入三克鹽,放鹽能讓麵粉更加的筋道。
  • 喜歡吃麵食的人,一定要嘗嘗這道美食,貓耳朵
    既然談到了麵食,今天尛黎為各位做一道可愛的麵食,炒貓耳朵,用我們這邊方言也可以叫做(麻什)。大家好我是尛黎,每日分享不同的世界各地美食最新做法步驟,分享快樂!更多美食做法,喜歡的請關注; 尛黎美食。擀好後我們在把麵餅切成#字刀,我們切好後在小面丁上面撒上乾麵粉,我們再把小麵團在捲簾上面,朝一個方向卷一下,就成了我們所說的貓耳朵,我們卷好備用即可。
  • 帶娃玩麵團,一起搓貓耳朵,煮一碗暖暖的愛心青菜蘑菇貓耳朵面
    今日請她幫忙搓貓耳朵。此貓耳朵乃是麵食,也叫麻食,各地叫法不一,姑且稱之為貓耳朵吧!統一口徑。扒拉出自家的壽司簾,開工吧!準備:小麥粉200克,清水100克,鹽1.5克,煮麵用:玉米油30毫升,薑片2片,小青菜一把,蘑菇適量,毛豆一小碗,清水半鍋,鹽2-3勺、雞精一點點,滷牛肉3片(多點也成)步驟1、準備好材料。小麥粉和水的比例是2:1。
  • 在安徽過年必吃的24道年味美食,你吃過幾道?
    說到過年,你會想到哪些年味美食? 難忘的美味糕點、傳統的製作手藝,還是那些依舊記憶深刻的春節腊味?頂市酥頂市酥是用炒熟的上好芝麻研粉和糖加料製成的糕點,用紅紙包裹。有「紅包」之意。在徽州一帶,這些美食會被放在「錫格子」裡,非常有特色。
  • 傳統廣式燒味的傳承與創新!三十年燒味老店竟如此「Fashion」?
    時尚又清新的風格簡直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家燒味店,舒適的就餐環境十分討人喜歡。同時,店家在傳統廣式燒味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創新,讓這個傳統的美食煥發出了新時代的風採。乳豬拼燒鵝乳豬和燒鵝一直是燒味店的招牌菜色,這道菜能讓你一次就能品嘗到兩種味道,擺盤還十分精美。
  • 狗年到:賞國內外狗狗藝術雕塑,「川普狗」備受期待,年味十足
    2018年,又是狗年,為了迎接狗年的到來,一起來看看來自世界各地及國內的藝術創作家創作的以「狗」為主題的雕像,讓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上圖的巨型寵物狗雕塑亮相上海的城市街頭,憨厚的狗和前面的幾隻小卡通狗造型排在一起,給城市街景增添了幾分情趣,又與狗年應景,相信,上海人過年,少不得都來與這隻萌寵合拍,這裡也必將成為一個旅遊景點。
  • 豬耳朵和貓耳朵分不清的可以來看看,手把手教你貓耳朵的製作方法
    我是第一批90後,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經歷過貓耳朵演變過程的人。起初不叫貓耳朵叫豬耳朵,一毛錢一片,巴掌大小,厚度在0.2釐米左右,蔥油孜然味的。咬一口嘎嘣脆,口感厚實,香味濃鬱,一塊就能吃過癮,過了幾年校門口小店裡就只有貓耳朵在售賣,一塊錢一袋,只有1包方便麵的重量差不多,但是佔體積不小,每一片都特別特別的薄,大小就是現在做的這種,味道還是一樣的蔥油味,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 開心貓打造美食新時尚,傳統缽缽雞也能大放異彩
    開心貓串串品牌於2015年誕生,讓缽缽雞不再是地方代表菜,而是讓它變成一種飲食時尚,令傳統小吃也能大放異彩。不同於傳統的缽缽雞,放在笨重的瓦罐器皿裡,不夠美觀,食客還難以攜帶,開心貓選用創意美觀的紙杯盛放串串,讓顧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口味的串串,享受邊走邊吃,隨性自在的街口美食體驗~  開心貓專業的產品部門也做了豐富的市場調研,將開心貓串串做成兩種口味,分別是藤椒味和鹽水味,並將口味做了改良,使之更符合所有受眾群體的口味,獨立自主的選購方式、麻辣鮮香的葷素搭配,色彩明快的超高顏值,邊走邊吃的隨意吃法
  • 洋女婿攜娃兒過中國年,畫紙巾菜譜傳承年味
    近日,當市民們還在緊張籌備過年的時候,有洋女婿卻「悠然」創作起紙巾年菜譜,將記憶中那份美味的中國年菜,用紙巾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並帶著中國媳婦和「洋娃娃」在廚師的教學下,還原紙巾年菜譜,共同傳承年味。 舌尖上的靈感,和大廚學做年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小資家庭不僅成為進階級吃貨,還喜歡用相機記錄吃過的美食。
  • 香辣過癮又下飯的小炒豬耳朵,這樣炒特別有味
    今天的美食分享來啦!搗鼓美食,分享美食是我的愛好,用身邊簡單的食材做美食。夏天一步步的逼近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夜宵店都迎來的高峰期,今年的疫情目前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所以最好還是在家炒幾盤有味的下酒菜,配上幾杯小酒別有一翻滋味的。家常小炒菜每個人都要學會一點,學會簡單的家常小炒,朋友到訪時作為招待客人的迎客菜是很不錯的選擇。
  • 洞頭有個「貓耳朵」
    每逢過年過節,或有親朋遠道而來,貓耳朵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  取材體現海島味  海島山丘多平地少,農作物以番薯為主。海島人家除把番薯加工成番薯絲、番薯片作為主食外,還提取澱粉做成特色食品。  貓耳朵以番薯澱粉為主料作「皮」,以甜品作「餡」,雖然看似簡單,製作也需要經驗和技巧。先說做「皮」,在澱粉中慢慢倒水,「攪拌時,最好摻一半已經燒熟的番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