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半夏(自然隨筆寫作者、生物多樣保護志願者)
到來:從「九」到「七」
勞倫斯·安東尼居住在南非祖魯蘭地區,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他傾盡所有買下一個名叫「蘇拉蘇拉」的自然保護區。一天,安東尼接到一個老朋友的電話,老朋友建議他接納另一地的九頭野生大象。安東尼高興地當即應允。九頭大象的原主人要求安東尼必須在兩周內把這九頭大象弄走,若在兩周內做不到,原主人便會就地槍決它們,因為這九頭野生大象太搗蛋壞事了。
安東尼非常高興,他名下的蘇拉蘇拉叢林會給它們最好的生存環境!
蘇拉蘇拉叢林原本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狩獵勝地,一直吸引著有錢的客人來獵殺羚羊等野生動物。安東尼的理想是要把這片原始叢林建成一個生態旅遊保護區,禁止狩獵和放牧。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讓當地那些在苦苦掙扎中謀求生存的部落成員直接獲得就業機會。
安東尼對非洲大地愛得深沉,他從小跟著父母生活在辛巴威、尚比亞和馬拉威廣袤的天空下,光著腳丫跟非洲孩子們自由奔跑在這片大地上。安東尼認為沒有什麼比呼吸荒野氣息更能讓人充滿活力的了,在他眼裡——雨後的土壤更加肥沃,裡面的生命使勁兒地往上生長,把大地都帶得顫巍巍,散發出濃鬱的泥土的芬芳。
在安東尼看來,大象是原始非洲最完美的象徵,蘇拉蘇拉的自然環境就是大象這種巨型動物的天堂樂園。安東尼要把一群野性的大象帶回它們的原始老家,為此,安東尼必須在兩周內修出20英裡長的拉了電網的防護圍欄,讓這群愛惹事的大象逃不出這片叢林到處去撒野幹壞事。
接回九頭野生大象的行程險象環生,一頭母象和它的孩子被人槍殺,真正來到蘇拉蘇拉的,只有七頭。整個過程正如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看到的那樣,人對恐龍不友好,人也遭到了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巨無霸恐龍的肆意蹂躪。要知道,若從大象的角度看,它們唯一的敵人就是人類。大象害怕人類手裡的獵槍,而人類在心理上也懼怕大象的體量和蠻力,相互防備懼怕的物種之間,怎麼溝通相處呢?難道只有一條路徑——人類想方設法馴化它們,遏制它們的天性?安東尼不想那樣幹,他是一個理解自由的人,一個有耐心有愛心接納天性的人,更是一個與自然對話的人。
《象語者》(南非)勞倫斯·安東尼、(英)格雷厄姆·斯彭斯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7月
逃亡:屁股靠在一起,頭一致朝外
接回七頭大象的第一天就發生了最恐怖的事,七頭大象在身心疲憊的主人呼呼大睡的時候突破了那道瞬間可釋放8000伏電流的防護圍欄,勝利大逃亡!智慧的大象,竟然沒有被電流擊到。兩頭為首的母象用它們的蠻力撞倒了一棵電網旁邊九米多高的大樹,大樹倒下時,把護欄電線弄斷了。
被人惹怒的這群大象,野性的大象,它們會襲擊人,肚子餓了會去人居處找糧食。安東尼急壞了,他找來最忠誠的當地朋友和護林員們開始拼命地追尋這群逃跑野象的蹤跡。有當地人不想讓安東尼找到這群大象,因為大象亂闖的時候對當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極大,他們只想射殺大象以除後患。安東尼請來有飛機的朋友幫他空中偵察大象的行蹤,找到大象時又請人家冒險低飛著驅趕這群大象回到蘇拉蘇拉。
可是那群親眼目睹過親人被槍殺的野象意志力超強,在母象娜娜的率領下,在飛機驅趕它們到達蘇拉蘇拉叢林僅有15碼的距離時,她怒不可遏地突然停下腳步,開始組織家人圍攏成典型的防禦陣形,它們屁股靠在一起,頭一致朝外,用這個沉默而堅定的姿勢表明它們不向人類投降的決心和立場,擺出了人類也曾用來抗擊敵人的陣式。
隨後不斷傳來消息,這群大象已經去到有人居住的小鎮搗亂。各個部落的首領們要求安東尼前去談判,要求先獵殺七頭野蠻大象中那兩頭壯年母象。安東尼苦苦哀求勸說,希望他們網開一面。最後商討的結果是對兩頭帶頭鬧事的大象暫緩執行死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獲知此消息後給了安東尼有力的支援,他們用麻醉飛鏢把七頭大象麻翻後,用巨型拖車把它們送回了蘇拉蘇拉叢林。
七頭大象終於回到了蘇拉蘇拉草原。令安東尼不安的是,他發現每天黎明前最黑暗的那個時刻,兩頭母象都帶著家人伺機突破重圍走向自由。安東尼再也不想讓它們逃出去了,因為逃出去的它們只有死路一條,任何人只要有槍都可以射殺它們。安東尼不知道如何讓這群煩躁的大象安靜下來,接受新家園的安排。無奈之時,當初介紹安東尼收養這群野象的那位女士打來電話,說是她認識一位女巫師,她有超自然的力量,她能跟野生動物溝通交流。在非洲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們普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覺得這就像呼吸一樣尋常。
巫師很快來到蘇拉蘇拉,她神神鬼鬼地走了一圈,便指著安東尼最喜歡的一株野生無花果樹說,樹裡邊住著一個邪靈,要把那個邪靈趕走,這群大象才會安靜。巫師圍著那棵樹念咒語,一旁的安東尼並不認為巫師能起到什麼作用,但因為是老朋友的介紹,便讓她自由發揮。
《象語者》告訴讀者一個事實,在南非,絕大多數南非人並沒有真正見過大象,當地最後一頭自由漫步的大象在一個世紀以前就被殺死了。圖為紀錄片《象牙遊戲》(2016)劇照。
信任:重建交流的自然能力
安東尼漸漸察覺,在與這群野生大象的對抗中,他的心頭也會閃現驕傲和自豪——這群他接納的大象野孩子們真的很非凡,很智慧,非比尋常。在逃跑的路上,七頭大象組成的象群會臨時分成三夥,兩頭母象各帶著它們的兩個孩子,一頭公象獨自行動,但是在禁獵區,它們又會重新集合到一起,它們這種行為智慧,這種交流和溝通已經挑戰了安東尼的人類理解能力,大象們分別行動,在黑暗中沒有指南針沒有無線電精準定位,相距七英裡遠,卻能夠在茂密叢林中重新匯聚在特定的安全地點,太不可思議了!動物學家們認為大象可以通過它們的胃部發出低頻的隆隆聲,這種聲音的頻率太低了,人類根本聽不到,也有人說它們是通過腳來感覺震動,以獲得同伴的信息。
在安東尼的眼裡這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智慧的動物,它們為了群體的生存,不惜犧牲個體的生命,而與命運抗爭;它們為了堅守自由和尊嚴,不惜長途勞頓,不懼電擊,只為衝出人類架設的籠子,奔向小溪和叢林。
來到蘇拉蘇拉的女巫師繼續每天喃喃自語地與遠處的大象「交流」著,安東尼並不認為人和動物交流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能實現。但安東尼還是決定自己也嘗試著跟這群大象交流,比如態度和藹地跟它們說說人話,最重要的是他無論白天和黑夜,都不想再與它們分開了,他要生活在它們身邊,他想,得有人關心它們,陪伴它們,這樣它們也許還有救。
離大象越來越近,安東尼與頭象娜娜之間有了最初的相互凝視和理解!與它們越接觸,安東尼越明白一個道理,在動物王國裡溝通與交流,就像微風拂面一樣自然,然而習慣了都市喧鬧生活的人們早已遺忘了祖先們憑藉本能便知曉理解自然的一些本事。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所有生靈,人類都該傾聽它們並且回應它們自然的低語。
女巫師被安東尼禮貌地攆走了,巫師離開後的一天,安東尼突然發現那株他很喜歡的好生生的無花果樹的葉子開始撲撲簌簌的掉落,無花果樹死了,這讓安東尼非常驚訝。安東尼越來越近地走向象群,他對著它們說人話:娜娜,小姑娘,這裡是你的新家,這裡是你們的樂園,你們好好地生活在這裡吧……多年過去,安東尼終於成了懂象語者,大象也回報了他誠意和友善。
《象語者》這本書裡額外附了一張書籤式圖片,圖片上正是一頭大象伸出長鼻子,安東尼張開手臂要擁抱大象的樣子,他與它顯然是相互信任的老朋友了。「如果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有籠子,我希望是一個空空的籠子。」——這是《象語者》的結束語。我對他這句活的理解是,任何生命的身心靈都應該自在地徜徉在天地之間。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半夏;編輯:劉亞光;校對:劉軍。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