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語者》:接納天性,與自然對話

2021-01-10 新京報

撰文 半夏(自然隨筆寫作者、生物多樣保護志願者)

到來:從「九」到「七」

勞倫斯·安東尼居住在南非祖魯蘭地區,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他傾盡所有買下一個名叫「蘇拉蘇拉」的自然保護區。一天,安東尼接到一個老朋友的電話,老朋友建議他接納另一地的九頭野生大象。安東尼高興地當即應允。九頭大象的原主人要求安東尼必須在兩周內把這九頭大象弄走,若在兩周內做不到,原主人便會就地槍決它們,因為這九頭野生大象太搗蛋壞事了。

安東尼非常高興,他名下的蘇拉蘇拉叢林會給它們最好的生存環境!

蘇拉蘇拉叢林原本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狩獵勝地,一直吸引著有錢的客人來獵殺羚羊等野生動物。安東尼的理想是要把這片原始叢林建成一個生態旅遊保護區,禁止狩獵和放牧。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讓當地那些在苦苦掙扎中謀求生存的部落成員直接獲得就業機會。

安東尼對非洲大地愛得深沉,他從小跟著父母生活在辛巴威、尚比亞和馬拉威廣袤的天空下,光著腳丫跟非洲孩子們自由奔跑在這片大地上。安東尼認為沒有什麼比呼吸荒野氣息更能讓人充滿活力的了,在他眼裡——雨後的土壤更加肥沃,裡面的生命使勁兒地往上生長,把大地都帶得顫巍巍,散發出濃鬱的泥土的芬芳。

在安東尼看來,大象是原始非洲最完美的象徵,蘇拉蘇拉的自然環境就是大象這種巨型動物的天堂樂園。安東尼要把一群野性的大象帶回它們的原始老家,為此,安東尼必須在兩周內修出20英裡長的拉了電網的防護圍欄,讓這群愛惹事的大象逃不出這片叢林到處去撒野幹壞事。

接回九頭野生大象的行程險象環生,一頭母象和它的孩子被人槍殺,真正來到蘇拉蘇拉的,只有七頭。整個過程正如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看到的那樣,人對恐龍不友好,人也遭到了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巨無霸恐龍的肆意蹂躪。要知道,若從大象的角度看,它們唯一的敵人就是人類。大象害怕人類手裡的獵槍,而人類在心理上也懼怕大象的體量和蠻力,相互防備懼怕的物種之間,怎麼溝通相處呢?難道只有一條路徑——人類想方設法馴化它們,遏制它們的天性?安東尼不想那樣幹,他是一個理解自由的人,一個有耐心有愛心接納天性的人,更是一個與自然對話的人。

《象語者》(南非)勞倫斯·安東尼、(英)格雷厄姆·斯彭斯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7月

逃亡:屁股靠在一起,頭一致朝外

接回七頭大象的第一天就發生了最恐怖的事,七頭大象在身心疲憊的主人呼呼大睡的時候突破了那道瞬間可釋放8000伏電流的防護圍欄,勝利大逃亡!智慧的大象,竟然沒有被電流擊到。兩頭為首的母象用它們的蠻力撞倒了一棵電網旁邊九米多高的大樹,大樹倒下時,把護欄電線弄斷了。

被人惹怒的這群大象,野性的大象,它們會襲擊人,肚子餓了會去人居處找糧食。安東尼急壞了,他找來最忠誠的當地朋友和護林員們開始拼命地追尋這群逃跑野象的蹤跡。有當地人不想讓安東尼找到這群大象,因為大象亂闖的時候對當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極大,他們只想射殺大象以除後患。安東尼請來有飛機的朋友幫他空中偵察大象的行蹤,找到大象時又請人家冒險低飛著驅趕這群大象回到蘇拉蘇拉。

可是那群親眼目睹過親人被槍殺的野象意志力超強,在母象娜娜的率領下,在飛機驅趕它們到達蘇拉蘇拉叢林僅有15碼的距離時,她怒不可遏地突然停下腳步,開始組織家人圍攏成典型的防禦陣形,它們屁股靠在一起,頭一致朝外,用這個沉默而堅定的姿勢表明它們不向人類投降的決心和立場,擺出了人類也曾用來抗擊敵人的陣式。

隨後不斷傳來消息,這群大象已經去到有人居住的小鎮搗亂。各個部落的首領們要求安東尼前去談判,要求先獵殺七頭野蠻大象中那兩頭壯年母象。安東尼苦苦哀求勸說,希望他們網開一面。最後商討的結果是對兩頭帶頭鬧事的大象暫緩執行死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獲知此消息後給了安東尼有力的支援,他們用麻醉飛鏢把七頭大象麻翻後,用巨型拖車把它們送回了蘇拉蘇拉叢林。

七頭大象終於回到了蘇拉蘇拉草原。令安東尼不安的是,他發現每天黎明前最黑暗的那個時刻,兩頭母象都帶著家人伺機突破重圍走向自由。安東尼再也不想讓它們逃出去了,因為逃出去的它們只有死路一條,任何人只要有槍都可以射殺它們。安東尼不知道如何讓這群煩躁的大象安靜下來,接受新家園的安排。無奈之時,當初介紹安東尼收養這群野象的那位女士打來電話,說是她認識一位女巫師,她有超自然的力量,她能跟野生動物溝通交流。在非洲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們普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覺得這就像呼吸一樣尋常。

巫師很快來到蘇拉蘇拉,她神神鬼鬼地走了一圈,便指著安東尼最喜歡的一株野生無花果樹說,樹裡邊住著一個邪靈,要把那個邪靈趕走,這群大象才會安靜。巫師圍著那棵樹念咒語,一旁的安東尼並不認為巫師能起到什麼作用,但因為是老朋友的介紹,便讓她自由發揮。

《象語者》告訴讀者一個事實,在南非,絕大多數南非人並沒有真正見過大象,當地最後一頭自由漫步的大象在一個世紀以前就被殺死了。圖為紀錄片《象牙遊戲》(2016)劇照。

信任:重建交流的自然能力

安東尼漸漸察覺,在與這群野生大象的對抗中,他的心頭也會閃現驕傲和自豪——這群他接納的大象野孩子們真的很非凡,很智慧,非比尋常。在逃跑的路上,七頭大象組成的象群會臨時分成三夥,兩頭母象各帶著它們的兩個孩子,一頭公象獨自行動,但是在禁獵區,它們又會重新集合到一起,它們這種行為智慧,這種交流和溝通已經挑戰了安東尼的人類理解能力,大象們分別行動,在黑暗中沒有指南針沒有無線電精準定位,相距七英裡遠,卻能夠在茂密叢林中重新匯聚在特定的安全地點,太不可思議了!動物學家們認為大象可以通過它們的胃部發出低頻的隆隆聲,這種聲音的頻率太低了,人類根本聽不到,也有人說它們是通過腳來感覺震動,以獲得同伴的信息。

在安東尼的眼裡這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智慧的動物,它們為了群體的生存,不惜犧牲個體的生命,而與命運抗爭;它們為了堅守自由和尊嚴,不惜長途勞頓,不懼電擊,只為衝出人類架設的籠子,奔向小溪和叢林。

來到蘇拉蘇拉的女巫師繼續每天喃喃自語地與遠處的大象「交流」著,安東尼並不認為人和動物交流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能實現。但安東尼還是決定自己也嘗試著跟這群大象交流,比如態度和藹地跟它們說說人話,最重要的是他無論白天和黑夜,都不想再與它們分開了,他要生活在它們身邊,他想,得有人關心它們,陪伴它們,這樣它們也許還有救。

離大象越來越近,安東尼與頭象娜娜之間有了最初的相互凝視和理解!與它們越接觸,安東尼越明白一個道理,在動物王國裡溝通與交流,就像微風拂面一樣自然,然而習慣了都市喧鬧生活的人們早已遺忘了祖先們憑藉本能便知曉理解自然的一些本事。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所有生靈,人類都該傾聽它們並且回應它們自然的低語。

女巫師被安東尼禮貌地攆走了,巫師離開後的一天,安東尼突然發現那株他很喜歡的好生生的無花果樹的葉子開始撲撲簌簌的掉落,無花果樹死了,這讓安東尼非常驚訝。安東尼越來越近地走向象群,他對著它們說人話:娜娜,小姑娘,這裡是你的新家,這裡是你們的樂園,你們好好地生活在這裡吧……多年過去,安東尼終於成了懂象語者,大象也回報了他誠意和友善。

《象語者》這本書裡額外附了一張書籤式圖片,圖片上正是一頭大象伸出長鼻子,安東尼張開手臂要擁抱大象的樣子,他與它顯然是相互信任的老朋友了。「如果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有籠子,我希望是一個空空的籠子。」——這是《象語者》的結束語。我對他這句活的理解是,任何生命的身心靈都應該自在地徜徉在天地之間。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半夏;編輯:劉亞光;校對:劉軍。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呵護童真,那是一種自然的天性
    呵護童真,那是一種自然的天性,是內心單純的喜樂,藏有一份本真的善美。我時時回味,孩子小時的那份童真。那時,她常快活地去隔壁鄰居家花園撒歡。那是一個慈祥的奶奶,小院裡栽種許多花草,其中包括含羞草。花期來時,似乎那裡的每一個花瓣都多情向孩子招手。
  • 展覽 | 與自然對話——凱文·麥克弗森油畫展
    「與自然對話」系列代表了我的個人歷程,是我用視覺語言表達我對生活的體驗並活在當下。我希望我的精神在畫中永存。—— 凱文·麥克弗森"Art is meaningful, enhancing our lives and enriching our hearts.
  • 江子:以個人的角度和大自然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對話
    《去林芝看桃花》是江子與山川草木、歷史遺蹟對視、對話,相處、相識之後的思想積集。江子圍繞浙江、廣東、四川、新疆、雲南、西藏、福建、臺灣、江西這9個地域,或以該地域的自然風物為切入,或以該地域的民俗故居為切入,從或宏大或細小,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著眼,將與之息息相關的人、物、事娓娓道來。
  • 吃生骨肉才是貓的天性使然?梵逸把這份天性帶給你
    所以說生骨肉餵養便是一種最接近自然的餵食方法,換言之,吃生骨肉才是貓的天性使然。生骨肉餵貓在國外已經流行很多年,這幾年,隨著養貓群體越來越多,養貓知識技能越來越專業,國內也有不少鏟屎官接納了這種餵養方式,並積累了大量飼餵數據,生骨肉餵貓所呈現的餵食效果對比膨化貓糧來講,是要優秀很多的,對伴侶貓來說,絕對是最最適合和正確的食物!
  • 德勝展訊 ▏與自然對話——凱文·麥克弗森油畫展
    展覽時間:2017年9月28日--10月8日展覽主題:與自然對話
  • 穆帥:義大利是我的自然棲息地,但在英國我必須隱藏天性
    虎撲4月25日訊 近日,穆裡尼奧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他在國米執教的歲月,葡萄牙人打了個很巧妙的比喻,他認為意甲簡直就是他的「自然棲息地」 。國米記憶?「不得不說,義大利簡直就是我的自然棲息地。什麼意思呢?做個對比吧,當我在英國工作時,我必須隱藏我的天性,而在義大利,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足球的美妙。國米是一個大家庭。目前有些人仍然是球員,有些人仍然是教練,我們一直在那裡,仿佛昨天一樣。」
  • 自我成長|接納自己,內心才能真正強大
    1.很多人無法接納自己,源於外在的評價標準其實,接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一種對人的基本尊重,但很多人就是無法接受,包括我們自己。可見,外在的評價標準,讓我們陷入和他人的比較中,一旦有人比我們好,自己又達不到時,就會懷疑和否定自己,進而無法接納自己。2.接納自己,並不是選擇不思進取前面說了,很多人無法接納自己,是因為自己很難達到外在的評價標準。但是,如果我們接納自己,就意味著允許自己不再變得更好了,這種消極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那麼,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
  • 對話B站:《後浪》意外刷屏的自然創意邏輯
    不僅讓行業看到了出品方B站的議程設置能力,也窺見了迥別於以往的創意思路:跳出刻板和代際破圈的自然創意。這是一個與過去創意經驗有著明顯差異的操盤邏輯。為了更好地了解創意初衷,TOP君在第一時間採訪了B站市場中心總經理楊亮先生。
  • 《傲慢與偏見》:想擁有真正愛情的女人,首先要做的是接納自己
    而其中的主角伊莉莎白最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她是一個活出自我的女人,對於自我做到了真正接納,才擁有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每個人其實都在愛與被愛的過程當中不斷變換著自己的位置,但是想要獲得他人真心的愛意,並且想要擁有真正幸福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接納自己,因為只有能夠真心接納自己的人,才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活出真實而輕鬆的自己。
  • 【解密】華為提供一種人機自然對話的方法;像貓耳朵的手機?vivo...
    【解密】華為提供一種人機自然對話的方法;像貓耳朵的手機?vivo手機新專利曝光;手機自帶超大相機鏡頭?海信手機新專利曝光
  • 我願意接納導盲犬
    今天是國際導盲犬日,希望它得到更多接納,希望它幫他走得更遠!我曾經看到一段導盲犬上公交車被拒的視頻,導盲犬上公交車是合法的,但公交司機依然不理解,堅決要求導盲犬下車!每次導盲犬回家以後就會情緒非常低落和沮喪,發出哭腔,真的讓人非常心疼。狗狗是用生命愛著自己的主人,當它認為因為自己是狗而不被很多人接受,甚至導致主人不能乘車,就非常自責難受。
  • 塑造更好的自己源於真正的接納自己
    一、真正的接納自己是不盲目拔高。熱播大劇《歡樂頌》裡有一個場景,二十二樓女孩子們被困在電梯裡,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邱瑩瑩拿出了酸奶給大家,安迪玉手一擺:我只喝水。樊勝美拿出超市買的礦泉水給她,她也拒絕啦。
  • 真正的自信,是全然的自我接納
    真正的自信,是全然的自我接納。我做過上千個諮詢,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夠自信的。他們經常會說:「我沒什麼好自信的呀,我又不夠美,不夠有錢,不夠有能力,不夠有才華……」很多人的一個誤區是,認為自信是需要條件的。
  • 狗狗》釋放天性,但不能失了教養
    這本書用一個很「鬧人」的狗狗作為主角,向我們展示了被壓制了天性的狗狗和釋放天性的狗狗的行為區別。雖然主角作為一隻「鬧人」的狗狗,但我們從它這種「鬧人」的行為中,依然感受到它內心單純的快樂和輕鬆。,順其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方式。
  • 人類很自然的互動方式跟電腦是不相同的,在微軟稱之為雙向的對話
    人類很自然的互動方式跟電腦是不相同的,在微軟稱之為雙向的對話。咱們說的是人類的言語,咱們期望電腦也能夠說人類的言語,這樣的話人跟電腦會有很好的互動,咱們稱之為對話式人工智慧。這將是在人機互動的下一步,這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我想給咱們介紹一下咱們,是如何來到達這種對話性的人工智慧。
  • 孩子天性VS英文繪本
    孩子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出生後的嬰兒就自然知道哇哇大哭。餓了會哭,高興會笑,這些記載在人類DNA裡的行為就包含著人類遺傳的神秘天性。隨著嬰兒的慢慢長大,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開始快速地完善功能,五種感官的應用成了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途徑,尤其是視覺和聽覺。嬰兒會非常自然地使用這些感官來吸收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和信息,轉化為自己成長的養分。對於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事物,這和嬰兒時期認識四周的新事物是一種相似的過程。
  • 人類天性的底層邏輯註定了中國文化長盛不衰
    追求卓越,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的宿命。假如不夠優秀,個體連獲得生命的資格都沒有;生命的歷史就是不斷追求卓越的歷史。 俗話還說:人活臉,樹活皮。追求優越感甚至可以說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這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天性的底層邏輯中最核心的部分!外交禮儀中有時為什麼要鳴放禮炮,檢閱三軍儀仗隊?
  • 特寫|搭建文化橋梁:藝術家、混血兒、被澳洲原住民長老接納的東北...
    東北姑娘張永彬(後排最右)被原住民家庭接納,成為了一員。在公公和婆婆對她的包容接納之中,她發現了原住民與華人之間的相通點。 她說,在對兒童的教育與照顧上,華人就與原住民文化很接近,大人對孩子都呵護有佳。 澳大利亞的歷史中有許多華裔像張永彬一樣有著與原住民通婚的經歷。
  • 九型的使命——從自我揭露到自我接納
    這個謙卑不是謙虛,而是接納,慈悲,平等心。我們透過九型一定會看到:九型好比九種顏色,一個人無論他是什麼顏色,無論他的顏色是豔麗是暗淡,都可以不帶評判地全然接受。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誰高誰低,沒有什麼時候好什麼時候壞,因為好壞本來就是一體的,光和影相伴而生,每個人都是那麼地獨一無二又充滿無限可能。
  • 請接納它們
    請接納它們!】和很多狗狗不同,它們從小就經歷嚴格訓練,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它們是導盲犬,它們是盲人的眼!世界上從未發生導盲犬傷人事件。今天國際殘疾人日,希望它得到更多接納,希望它幫盲人走得更遠!轉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