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空講道理是我們常犯的毛病,孩子不愛聽,那麼該怎麼做好呢

2021-01-12 繼勝教育探微

對孩子空講道理是我們常犯的毛病,結果孩子不愛聽,一聽就煩,很難達到教育效果。

教育孩子要想有效果,就需要有一個抓手,藉助這個抓手闡明道理,這個抓手就是灌輸某方面知識或培養某方面藝術才能。知識方面:文史哲都可以,找來一段內容,這段內容是包含了要講的道理在裡面,把這段內容教給孩子,要求孩子朗讀背誦理解,在和孩子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深挖其中的道理,孩子反覆學,家長反覆講,道理都慢慢進腦袋了。

帶孩子完成某個學習內容的同時教育孩子

比如,李清照的《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要表達對古代大英雄項羽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一個人只有幹成大事業,才能受到萬人敬仰,而項羽從小就有很大的志向,後來才那麼驚天動地。所以,一個人要想將來出類拔萃,也要從小就好好學習,立志成才。

如果直接對著孩子講道理,你要好好學習,你不能貪玩,你要有志氣,你把手機給我放下,你怎麼這麼不懂道理,天天這麼說來說去,那就是空對空,在家裡家長天天嘮叨,到學校老師天天嘮叨,煩不勝煩,還有用嗎?聽多了就沒有用了。

親子共讀也是教育孩子的抓手

現在,我們不去直接講道理,而是藉助一首詩,一個歷史故事,一個神話故事,一個成語故事,一段小古文,要求孩子先去學習背誦,然後大人借題發揮,這就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當然,要能這樣做,家長就需要去好好琢磨,就要先學習,這是對家長的考驗。

除了學習某方面知識可以作為教育的抓手外,學習某方面藝術的一技之長也可以作為抓手,帶孩子一起去學習,告訴孩子學習藝術的重要性,藉機教育孩子要立志成才。

帶孩子學習藝術也是教育的一個抓手

總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藉助某個教育內容提出對孩子的希望和要求,這樣堅持下去就可以避免空對空的毛病,你把知識灌輸好了,道理也講透了,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

文中觀點你認同嗎?歡迎點評!歡迎關注交流!

文中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頂嘴講不通道理?我們該怎麼辦?
    孩子頂嘴講不通道理?我們該怎麼辦?首先說說講不通道理的原因!1:對低齡兒童來說之所以講不通道理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沒有掌握和低齡兒童的溝通方式,第二點是因為孩子心中壓抑著很多負面情緒。首先來說溝通方式:低齡兒童具體思維和形象思維強,不過邏輯思維很弱。
  • 跟孩子講道理就像是「對牛彈琴」,恨鐵不成鋼的你,真懂孩子心嗎
    莉莉的發點是好的,但是久而久之,莉莉就養成了愛講大道理的職業病,上到對老公的日常行為規範,下到對孩子的教育。 莉莉的孩子有點難以接受媽媽帶來的大道理,孩子只要一犯錯誤,莉莉就喋喋不休,開始講一些大道理。
  • 孩子喜歡「左耳進右耳出」,講道理沒用對方法,別怪孩子聽不進去
    我們經常說「教育、教育」,其實最關鍵的部分就在於「教」,家長/老師要把我們所了解的道理教給無知的孩子,這樣才算完成了教育的目的。特別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麼就是一頓打讓他們長記性,要麼就是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
  • 給娃講道理越講越不聽話?掌握3R1H原則,才能起到管教的意義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可見選擇溫和的給娃講道理沒錯,但是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你做到堅定了嗎?講道理的時候,瞅準時機了嗎?
  • 講那麼多大道理,不如認真的做一件正確的小事
    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修身就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做人態度,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靈,就是正心,修身如果能修好,既可以治國平天下,又可以齊家安民,何樂而不為呢?管理學的最高目的就在於做事和安人,做事先理事,理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己,安己先安心,古人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滿,則不得其正……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 還在用恐嚇的方法教育孩子?你嚇得住孩子一時,卻嚇不了孩子一世
    我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不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父母是不是也常對我們說:「叫大灰狼把你抓走。」也許起初我們也曾被這樣的謊言嚇到過,但是當我們稍微懂事了一點之後,很快就明白這並不可能,反而會對這樣的威脅感到鄙視。現在的小孩也是一樣。
  • 小孩子該明白的道理,你需要和他講清楚
    首先該講的道理的種類。你可以對小孩子們講清楚多種不同的道理。最常用的一類道理是說明這樣做事情的好處是什麼,那樣做可能會產生的不好結果又是什麼,給孩子講清楚關心他人的道理又是什麼。為了使你講的道理更奏效,你必須使用小孩子認為很重要的道理。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小孩子能明白的道理」。
  • 如何改掉孩子上課愛說話的壞毛病?
    老師經常跟家長反應孩子上課愛說話,不僅自己不學習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針對這種問題該怎麼辦呢?今天小e就教各位家長們,怎麼輕鬆幫助孩子改掉上課愛說話的壞毛病。1.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有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跟同桌說,跟前後左右的同學說,甚至還扔紙條和遠處的同學聊天,如果沒人跟他說話,就會接老師的話茬,通常都會引起全班的鬨笑,有種譁眾取寵的感覺,但是這種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沒問題的,因為只有專注於老師講課的內容才能見縫插針地接老師的話。孩子上課說話和插嘴其實都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講道理時,孩子「左耳進右耳出」?不妨試試「結果式教育」
    講道理是家長喜歡用的教育方法,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卻不聽話、不懂事。簡單的一直講道理,只會讓孩子變得不耐煩,沒有效果,讓孩子去認識到事情的結果才是最好的教育,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明事理呢?一、講道理不是教育著名思想家盧梭說過: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為什麼讀此書呢?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
  • 孩子總是愛霸佔別人的玩具,愛佔小便宜,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霸佔別人的東西,那麼就說明這個孩子是愛佔小便宜的。每個家長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佔便宜,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改掉愛佔小便宜的毛病呢?首先,家長們要找出孩子貪心的原因。1.因此,家長們要滿足孩子正常的需求,不可以對孩子過於苛刻。2.父母的影響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大都來源於父母,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一個家長總是通過霸佔別人東西的方法來獲取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當孩子看到小夥伴有他喜歡的東西時,也可能會跟小夥伴爭搶。
  • 孩子犯錯時,家長只會講道理並沒有什麼用
    文⊙兩口育兒經常在一些文章下面看到這樣的評論:「我是被爸媽從小打到大的,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都慣著」;「現在的孩子打不得,要好好哄著,講道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
  • 孩子不聽話,道理講不通怎麼辦?教育專家有高招:孩子成才有捷徑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真能把家長氣得想發脾氣,跟孩子道理也講不通。在一期《超級育兒師》中,女兒就是不愛學習,媽媽逼著她去寫作業,女兒開始發脾氣,她讓媽媽給她一杯水,卻因為聽到媽媽叨嘮的話,直接把水杯摔到了地上。
  • 《阿文的小毯子》: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是父母同頻,讓孩子感受到愛
    爸爸媽媽給阿文講毛毯小精靈的故事第二天早上,阿文說他把小毯子藏在褲子裡,爸爸媽媽的表情驚人地一致,他們正納悶怎麼昨晚找不到呢。殊不知,這種「紅白臉」的教育方式,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比如會讓孩子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一個這樣說一個那樣說,孩子到底該聽誰的?再比如影響親子關係,孩子喜歡溫和的「紅臉」卻討厭嚴厲的「白臉」。父母正視問題不逃避當隔壁阿姨發現阿文整天帶著小毯子的時候,她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話了:阿文長大了,怎麼還帶著毯子到處走呢?
  • 孩子怎麼講都不聽?簡單一招:每天一「擁抱」,抱出「乖寶寶」!
    幾年後她有了小寶,這個弟弟比較乖巧惹人疼,加上不知道是否她體內母性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她對這個孩子很是悉心疼愛,怎麼抱都不嫌累,怎麼親都不嫌多。可是問題卻漸漸地隨著兩個孩子的成長顯現,今年大寶7歲,小寶4歲的時候,兄弟倆的性格卻截然不同。老二很愛笑,嘴很甜,見人大老遠就喊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鄰居們都很疼他,出門回來一有好東西就記掛著這個小的。
  • 孩子總不聽家長的管教?家長是時候換戰術了,試試「誘導式規勸」
    天天回來後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你要看書寫作業啊,你別不愛聽,媽媽這是為你好,別人我都還不想說呢。"孩子就和她頂上嘴了:"你煩不煩啊?不要再說了,我不想聽。我就是要這樣。"氣得朋友就揍了孩子一頓,兩人就開始冷戰,矛盾反而激化。
  • 「你乖我才愛你」?父母對孩子「有條件」的愛,其實是「傷害」
    作為家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所以才會使用這種短暫有效,但是在長期會有明顯反作用的方式。與此同時,家長也很難意識到這種方法正在對孩子造成無限的傷害。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培養一個孩子的自我人格和自信心,首先要從父母無條件的愛開始。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愛孩子本來的樣子無條件的愛看似很難,其實很簡單。
  • 育兒難,打不得,罵不得,現在講道理也不行了?
    原創 編輯大魚 七分媽媽最近一位小夥伴家孩子學騎自行車,小姑娘6歲,漂亮可愛,但是膽子有點兒小,加了輔助輪的兒童自行車還是不敢騎。孩子的媽媽幾番催促之後,終於爆發了:「我小時候學車很快的,為什麼你就啥都不敢呢?」最終,小女孩哭著回家了,還是沒有學會騎車,孩子媽媽有些後悔,覺得爆發的指責和衝突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 孩子不聽話能怎麼辦,蠢父母只會講道理,聰明父母有這3招法寶
    看得出來,視頻中媽媽的做法實在是太有智慧了,面對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教育窘境,她沒有選擇和孩子講道理,而是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改變自己的想法。顯然這要比講道理有用的多。為什麼講道理的方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奏效?
  • 《奇蹟男孩》告訴我們:面對不完美的孩子,愛才是最好的彌補
    如今,很多寶爸寶媽都會為自己孩子的教育而苦惱:孩子今天又不聽話怎麼辦?這孩子怎麼就學不會呢?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吐槽自己的孩子有諸多問題難搞,更有些父母埋怨自己為孩子放棄了太多。但細想,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又有多少父母能夠清楚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