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民調下跌快又慘 任期未過半被民眾判「死緩」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蔡英文民調下跌快又慘已坐不穩「江山」?

  2017年已然結束,蔡英文的民調跌落速度不僅快於前任,也遭遇跨年齡層、跨職業別和不同政治派別的民眾反彈。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種趨勢還將繼續。1月2日,臺灣《天下雜誌》公布調查顯示,已經有六成八的民眾不滿蔡英文、遠高於滿意的兩成三。與之相比,賴清德不滿意度和滿意度都在四成。蔡英文的民調已經三度「死亡交叉」,賴清德可能會取代蔡英文如今的位置,底限是黨主席、高限則是領導人職位,而時機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

  島內的滿意度調查通常被視為對施政者執政效果的觀察,信任度表示「是否看好行政首長未來的施政」。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12月調查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僅有二成七,不滿意度高達六成;蔡英文的信任度跌落到三成,不信任度已經過半。這就意味著,六成民眾反感蔡英文的執政,過半民眾對蔡英文的剩下任期抱持負面觀察。

  蔡英文可能不尋求連任

  蔡英文任期未半就被民眾判了「死緩」,接下來還有九項公職人員選舉、領導人暨民意代表選舉兩場重要選戰,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蔡英文「度日如年」的心理反映在致辭之時,她才會將「就任領導人五百多天」說成「五百多年」。當然,苦於民進黨執政的民眾或許真的感受到了「五百年的煎熬」。

  最歡迎蔡英文的年輕人、高學歷族群變成最不滿意她的一群人,反感民進黨的比例已然超越國民黨(儘管還在誤差範圍內)。蔡英文明顯拖累了民進黨,就有人認為2020年蔡英文不尋求民進黨提名的可能性很高。如果2018年選得不好,蔡英文勢必要交出黨主席職位,淪為「跛腳鴨」。解釋蔡英文民調下跌的文章已經很多,不妨以近期發生的兩個事件作為切入點來觀察。

  綠營齊反「勞基法」修惡

  以「勞基法」修正為例,民進黨自家人都看不下去,前文宣部主任陳芳明批評稱,去年「一例一休」立法,已經引起民怨,再修改時「反而更加歪了一邊」,「民進黨不要說站在工人的立場,只要站在人的立場,就知道『勞基法』越修越惡劣」。

  「時代力量」12月中旬所作網絡調查顯示,受調查的千名臺灣民眾中,有近6成支持行政機構主動撤回「勞基法修改版本」。善於捕捉媒體鏡頭和操作議事規則的「時代力量」免不了以民意為後盾給民進黨「使絆子」,領導人官邸門口紮營抗議、退出政黨協商、向選民「道歉」,每一項都夠民進黨受的。

  月薪三萬是「夢想」

  蔡英文一年來言語出錯不斷,被諷刺為「離開稿子就不會講話」。如今又說民眾能夠獲得月薪三萬元新臺幣是她的夢想。之所以說「夢想」而非「目標」,很明顯是避免重演馬英九時期列出具體目標,卻又達不到的尷尬境地。不過,如果只會許願,民眾選一樽神仙當領導人就好,幹嘛選擇蔡英文?

  2016年大選時,蔡英文譏諷同樣主張「月薪三萬塊」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蔡英文說,如果能調漲基本工資到三萬塊新臺幣,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如今蔡英文把朱立倫的目標當夢想,除了打臉當年的自己,還有什麼意義?難道是希望薪資到三萬元以後,給朱立倫頒發「諾貝爾獎」嗎?

  如果蔡英文的夢想可以不設期限,那蔡英文也可以大喊月薪十萬甚至二十萬塊,因為這個數字在幾十年、幾百年後總可以達到,那時候人們或許會懷念蔡英文的「功勞」,但是現在的人不會。

  此前,「閣揆」賴清德向長期照顧老人的服務人員喊話,他說三萬多塊新臺幣的薪水是「功德臺灣、做善事」。如果三萬多塊新臺幣的收入都算是做功德,多少薪水才算是正常?更何況「三萬」這個數字相當部分行業根本達不到,一部分人「看得到、吃不到」,還有一部分卻是看都看不到。

  民眾的不滿在集聚

  蔡英文選前鼓勵選民「有事大聲說」,選後卻說,她聽到以後就不用繼續大聲喊。民進黨民代更是揚言,認真的勞工在工作,抗議聲浪只是錄音帶。沒辦法,正常說話民進黨人聽不到,大聲說也聽不到,抗議時身份甚至降格為「錄音帶」,或許只有投票時候來了,民意才會被彰顯。此前,民眾只能等待或者按捺不住就上街頭。

  民進黨自詡「最會溝通的當局」,卻要民眾以抗議的方式來溝通。如果走上街頭的人不足10萬,民進黨幾乎不會在意;超過10萬,只要風頭過了,依然我行我素。真正能造成壓力的是超過10萬人持續上街頭抗議,或者形成全社會的「反對浪潮」,就像陳水扁、馬英九時期所遭遇的一樣。雖然目前條件仍不成熟,但誰又知道沒有在孕育呢?(作者: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民調下跌快又慘已坐不穩「江山」?
    2017年已然結束,蔡英文的民調跌落速度不僅快於前任,也遭遇跨年齡層、跨職業別和不同政治派別的民眾反彈。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種趨勢還將繼續。1月2日,臺灣《天下雜誌》公布調查顯示,已經有六成八的民眾不滿蔡英文、遠高於滿意的兩成三。與之相比,賴清德不滿意度和滿意度都在四成。
  • 臺灣民調:滿意蔡英文民眾創新高,擔心兩岸開戰者過半
    而從2002年開始,每年開年,《天下雜誌》都會進行系列「臺情民調」,請島內民眾回顧過往一年臺當局施政滿意度,以及看待新一年的發展面向,該系列民調關注度也很大。 今年的「臺情」調查12日剛剛出爐,數據顯示,臺灣民眾對臺灣信心創下20年新高近49%,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也高達近5成;與此同時,有高達50%受訪者憂心與大陸發生戰爭。
  • 陸委會民調顯示「挺獨」民眾比例下降 港媒:蔡英文宜趁早破僵局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陸委會9日公布最新民調,調查結果顯示:「支持獨立」的民眾低於兩成,比起3月份時的民調更低;「維持現狀」的民眾比率明顯上升;有三成民眾認為兩岸交流太慢;89.1%民眾支持兩岸持續溝通。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本次調查是陸委會今年第二次例行性民調,也是「5·20」之後臺灣陸委會所公布的首次民調。
  • 蔡英文第二任期滿200天,江啟臣邀全民為「執政」團隊打分數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2任期5日屆滿200天,國民黨主席江啟臣5日啟動「蔡英文就職200天,施政成績大調查」,邀請民眾對「執政」團隊打分數,而他也會忠誠反映民調結果,並強力監督,「讓我們的『政府』聽見全民的聲音」。
  • 媒體:民調顯示蔡英文團隊支持率現「死亡交叉」
    原標題:蔡英文團隊支持率現「死亡交叉」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信任度和滿意度都跌破五成,其行政團隊的不滿意度則首次高過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民進黨當局上臺3個月以來,不改政治掛帥思路,致使兩岸關係趨於冰凍,內政問題堆積,藍綠對峙加劇,因此民調迅速下滑並不令人意外。
  • 臺民眾向蔡英文丟鞋被罰錢 向馬英九丟鞋卻判無罪
    與蔡英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英九任內參加活動時多次被抗議民眾丟鞋,法院卻均判丟鞋民眾無罪或裁定不罰。臺灣反年改團體對蔡英文發動如影隨行的抗議,並曾向蔡英文車隊丟鞋,被法院裁定違法。(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過去馬英九屢遭抗議民眾丟鞋,法院卻均判丟鞋民眾無罪或裁定不罰,因此,反年改團體向蔡英文丟鞋被判違法,是法院認定臺灣民眾向臺灣地區領導人丟鞋違法的首個案例。
  • 蔡英文民調高也沒用?親綠學者:民進黨2022選情將再創新低
    臺灣《遠見》雜誌日前發布最新的政策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滿意度為54.6%。不過,向來親綠的臺灣師大教授範世平認為,雖然蔡的民調很高,但能否拉抬民進黨2022的選情,才是重點。且民進黨在若干縣市出現後繼無人的情況,若無因應,2022選情可能再創席次新低。
  • 從這三份兩岸民調看見臺灣民眾內心真實的想法
    《聯合報》民調內容主要針對臺灣民眾對兩岸關系統「獨」看法以及自身赴大陸發展意願為主,同時在嚴謹性和連續上從不接斷具有指標意義,《東森新聞雲》的民調則是為了新聞話題而隨意提出問題,嚴謹性不足也具煽動性,但是也體現臺灣民眾心中的現實想法值得參考。
  • 蔡英文沒想到,這回賣「芒果乾」也沒用了
    導讀:近期,民進黨當局在不少議題上觸犯民怒,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這使得蔡英文的民調不斷降低。在「萊豬」進口、中天關停等議題上,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大失民心,引起了對蔡英文的反對浪潮。民進黨當局縱使萬般施為也難以改變現狀,就連搬出「芒果乾(亡國感)」這一「特效藥」也無濟於事。
  • 蔡英文民調創新低 臺「防長」表忠心送溫暖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2月25日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24日發布民調,蔡英文聲望創新低,僅24.3%民眾贊同她處理行政的方式。臺「國防部長」嚴德發25日上午在「三軍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致詞時,對大部分民眾都不認同的蔡英文寒冬送暖,嚴德發說,臺軍在蔡英文領導下,臺軍有信心向全臺民眾保證,絕對可以達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目標,捍衛2300萬人民的安全與福祉」。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兩周年直播 遭全臺花樣diss
    島內民眾瘋狂吐槽蔡當局的能源政策,媒體也呼籲「別讓供電緊張變成日常夢魘」。遭全臺diss的不僅是蔡當局,還有蔡英文本尊。蔡英文執政滿兩周年,20日首度接受網絡媒體「沃草」在線直播活動,觀看人數竟然「慘到爆」,網友嘲諷「與其聽她騙人,寧可去看《動物星球》頻道」,至少內容豐富且不失真。  臺灣再陷缺電危機,用電緊張成日常夢魘?
  • 柯文哲「翻譯」蔡英文口號,用閩南語「調侃」,民眾心情鬱悶
    臺頭聞編輯:暗藍最近臺灣媒體公布了最新的民調消息,結果顯示民進黨在執政期間並沒有讓臺灣百姓生活有好轉的跡象。臺灣「中時電子報」顯示出了最新的民調消息,結果就是民進黨執政期間的不佳政績令許多的民眾不滿,因為超過7成的臺灣民眾認為,這個黨派在執政的時候並沒有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之後臺北市的市長柯文哲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所表達的言論明顯是對於民進黨執政能力抱著懷疑的態度。
  • 「最會溝通」的蔡英文開直播啦!但島民已經不想再聽幹話了
    今年的5月20日恰是蔡英文當局全面執政兩周年的日子,任期過半的民進黨會交出一份怎樣的「期中成績單」呢?話說「最會溝通」、「最善聽民意」的蔡英文,在520當天來了一場「接地氣」的活動:她親自且首次的接受了一家叫「沃草」網站的直播專訪,不僅暢談其治臺理念、細數政績,還要和網友聊天、為其「解惑」。可是令人尷尬的事情發生了——觀看蔡英文這場直播首秀的竟只有2000人左右!
  • 就是這些人在保蔡英文的命!
    ……「反斬首」部隊在島內引發的熱議,成為對蔡英文執政的全方位質疑,對其無法抓住民心的拷問。蔡英文在剛過去的春節祈福之旅中屢遭「近身抗議」,那麼,爭取民意的關鍵是什麼?島內知名評論家王豐認為是兩岸關係,「兩岸好,臺灣就會好;兩岸互動不佳,民生經濟必衰,必然帶動民調急降」。
  • 蘇貞昌滿意度「死亡交叉」,蔡英文即將換一面「擋箭牌」?
    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底宣布將從2021年起放寬美國豬肉牛肉進口以來,民進黨當局和「閣揆」蘇貞昌的民調「直直落」。尤其是上周,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在臺當局立法機構強行通過萊豬進口的九項行政命令,萊豬確定於明天正式叩關後,蔡蘇兩人的滿意度來到了新低。
  • 擼貓、追劇、吃泡麵,蔡英文畫風巨變?
    民進黨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慘敗,當年被視為觸動人心的蔡英文「文青體」,在「執政」兩年之後卻人人喊罵(逼得其文膽姚人多公開為此道歉),不少綠營人士認為蔡英文下一任可能連黨內提名權都將爭取不到。估計蔡英文大受鼓舞,才又演出向媒體記者放話的戲碼,好像她不再說那些文青言論,就真的接了地氣。在臺灣,網民基本等於選民,網絡對政治的影響力因而大幅提升,民眾可以在網絡上獲得公共事務信息,也可以擺脫人際關係限制直接與政治人物溝通,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向各行政層級表達意見、向臺當局或政黨施壓。
  • 對蔡英文當局「失望至極」?臺民調公布,多項指標「不及格」!
    撰文丨呆妹編輯丨凌峰導讀:近期,「臺灣智庫」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蔡英文當局的多項指標都不是很理想臺灣民眾對島內經濟得到改善的信心不足,滿分為10分,結果僅得了5.4分。與此同時,臺灣的「就業問題」也令人堪憂。將近一半的民眾對現在的就業狀況表示擔憂,基於現在就業不理想,導致貧富差距過大,所以民眾給出的打分還不及5分。從這個狀況看,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的信心不大。
  • 最新民調:蔡英文不滿意度連3升 滿意度跌破5成
    華夏經緯網7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智庫民調30日公布最新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49.1%、不滿意度36.0%,與前二次民調相比,滿意度無太多變化,但不滿意度每次都上升約10個百分點,比起上次不滿度增加了13.4%。
  • 柯文哲"翻譯"綠營競選口號 預言蔡英文"凍蒜"民眾心情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媒體最新民調發現低於3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執政3年來有變好跡象,被問及明年是否會出現含淚投票,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表示,民進黨競選口號「小英當選、臺灣要贏」,翻成閩南語變成「小英凍蒜、臺灣ㄟ凝(意指心情上鬱結、懊惱)」。  柯文哲提醒民眾,去年投票當時臺灣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
  • 民進黨執政一年給臺灣民眾帶來什麼?國民黨發言人:幹話
    民進黨執政一年多隻給臺灣民眾帶來幹話(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6日報導,島內立場深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15日發布民調,「行政院長」賴清德支持度下跌,只剩下約四成,「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宣稱,任何改革實施後,人民才會感受到改革對社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