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鴕鳥「移民」鳳陽 千年臨淮古鎮走上致富路(圖)

2021-01-12 安徽網
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兩米多高的修長身軀,粗壯的腿和爪,二三百斤體重,一群體型龐大的非洲鴕鳥三兩成群聚在一起,時而引吭高歌,時而低頭覓食,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若不是環境時時提醒著我,還真以為來到非洲大草原。9月17日,記者跟隨脫貧攻堅看鳳陽」媒體採訪團在千年臨淮古鎮姚灣村看到的一幕。

韓見斌就是讓這群非洲鴕鳥集體「移民」鳳陽「傑作」的締造者。2015年,下過海、務過工的韓見斌放棄優厚待遇,回到家鄉臨淮關鎮姚灣村流轉500畝土地,辦起了鴕鳥養殖場。2016年10月,鳳陽縣韓氏鴕鳥養殖基地成立。通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該基地已有鴕鳥120隻,其中世界體型最大的非洲鴕鳥105隻,世界第二大澳洲鴕鳥15隻。韓見斌說,明年有望建成我省最大的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鴕鳥人工繁育基地。

「這些『大個子』鴕鳥全身都是寶啊!肉和蛋可以食用,皮和羽毛可以做皮具、裝飾品,骨頭可以熬製成鈣,就連糞便也可以作為農家有機肥。」韓見斌對鴕鳥市場耳熟能詳。他告訴記者,一個鴕鳥蛋市場價200元,一隻四五個月大的小鴕鳥也能賣個三四千塊錢,一隻成年鴕鳥能賣到兩三萬元不等,現在這些「大個子」鴕鳥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呢!

韓見斌的「韓氏鴕鳥養殖有限公司」還是鳳陽縣首例以動物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項目,目前這家養殖基地不僅吸納10位村民就業,還有5戶貧困村民進場務工,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致富。

「由貧困戶出資認領,企業免費對認領者提供技術指導,並免費提供苜蓿青飼料,待養殖成功後再由企業對其養殖鴕鳥進行回收。」韓見斌告訴記者,這種由貧困戶認購鴕鳥,由公司統一管理和收購的無風險模式,得到村裡貧困戶的認可。

記者在現場看到,71歲的王玉虎和這群「大個子」鴕鳥混得再熟悉不過了,雖然陌生客人的到來,讓這些「大個子」鴕鳥還有些害怕,但對於王玉虎撫摸和餵食一點兒也不害怕。

王玉虎告訴記者,自己帶著癱瘓在床90多歲的老母親,家庭十分困難,這幾隻鴕鳥就是他利用地方提供的5萬元貸款認養的,現在每天由他對這些鴕鳥進行管理和養護,養成後再由公司以每斤18元的價格從他們手中回收,預計年收入可達2萬餘元,兩年後就能收回成本,實現脫貧。

像王玉虎一樣的還有袁學蘭等另外幾戶貧困戶,現在他們每月不僅由公司付給的1800元的報酬,而且公司還提供午餐供應。對於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王玉虎說他十分珍惜。他說,等脫貧以後他還要尋求更大的發展。

記者採訪獲悉,在鳳陽縣鴕鳥養殖只是當地以產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該縣針對貧困戶發展種養業現狀,組織開展了「鳳陽縣特色種養業扶貧千人服務進萬家活動」,組織全縣農技幹部開展包村聯戶,幫助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扶貧對象「精準脫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葉素健

相關焦點

  • 跟著非洲鴕鳥 跑出一條致富路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鴕鳥在哪裡?在非洲大陸地上的動物世界裡?或是在野生動物園裡?錯,它們出現在鳳陽縣臨淮關鎮姚灣村鴕鳥養殖基地裡。  9月17日,「改革開放四十年,扶貧攻堅看鳳陽」媒體採訪團來到臨淮關鎮姚灣村韓氏養殖有限公司,探訪鴕鳥養殖帶動當地貧困戶致富的新路子。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走進綠樹掩映的駝鳥山莊,一隻只高大的駝鳥在園中漫步,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10-25 09: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新聞網        瀏覽量: 5888 次 我要評論 (周超文&nbsp李明星&nbsp文/圖)「如果不是靠著山泉水養殖冷水魚,我們村的貧困戶要想在去年就人人摘帽脫貧
  • 鴕鳥「馱起」致富路
    湯青海一邊給鴕鳥們餵食,一邊介紹,為了給他的「寶貝們」填飽肚子,他在附近種了一大片的菊苣、玉米草,專門為鴕鳥供食。新華網 楊益民 攝圖為湯青海正在割菊苣。新華網 楊益民 攝湯青海是餘干縣江埠鄉堯咀村黨支部書記,如何帶著群眾一起脫貧致富一直是他思考的問題。「很多產業本地其他鄉鎮都發展了,我們再跟著做,很難發展起來。」湯青海說。圖為湯青海正在穿著工作服,準備為鴕鳥製作飼料。
  • 烏拉特草原驚現非洲鴕鳥
    ,一群非洲鴕鳥已安家,吸引眾人眼球,還為牧民敲開了致富門。村民們嘴裡說的「大鳥」,其實是非洲鴕鳥。4月30日,記者也來一睹它的風採。近些年,旗委政府加大力度恢復、保護草場生態環境,實行禁牧,牧民積極響應,開始為增收致富找出路。
  • 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
    點擊播放 GIF 1.4M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總想在家鄉做點什麼的黃金火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鴕鳥養殖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項目。在多次外出考察後,他發現,駝鳥對生存的地理條件要求較低,養殖鴕鳥不佔用耕地,不論荒地、丘陵、坡地都可以正常生產、繁殖,而且老家的氣候、日照等條件也非常適宜養殖鴕鳥。
  • 浙江雲和禁毒民警幫扶曾經的「癮君子」走上致富路
    浙江雲和禁毒民警幫扶曾經的「癮君子」走上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0-09-24 14:54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胡昌清 董恆宏 今年33
  •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養殖一點通2018-05-08 10:03:21 閱讀(4839)
  • 鴕鳥養殖成肇州縣光明村農民致富增收新路子
    說到鴕鳥,每個人都不應該陌生。它是生活在天氣比較炎熱的非洲和澳洲的一種大鳥,但氣候寒冷的黑龍江省肇州縣雙發鄉光明村卻養殖鴕鳥成功,鴕鳥渾身都是寶,經濟效益可觀,為肇州縣農民又增添了一條新的致富路。 走進位於雙發鄉光明村的鴕鳥養殖基地,40隻已經飼養兩年多的鴕鳥眼下都已經重達200斤,近3米高。
  • 白潔:養鴿走上致富路(圖)_社會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白潔:養鴿走上致富路(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商立超、國立英)近年來,遷安市楊各莊鎮包各莊的白潔通過養殖鴿子走上了致富路。  圖為白潔在飼養肉鴿。
  • 鴕鳥變身「致富鳥」
    這是回鄉創業者王志勇的心裡話…… 初夏時節,來到靈石縣翠峰鎮靳村山巒上的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看到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他們或黑或灰,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勇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每每看到王志勇熟悉的面孔,這些「大傢伙」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
  • 養狐狸的張興文走上了致富路
    在扎賚諾爾區第五街道辦事處西山社區,有一位名叫張興文的居民,靠養殖狐狸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平坦,但「養狐能手」張興文憑藉著勤勞和智慧、堅毅和果敢,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 寒地養殖鴕鳥 農民增收致富
    原產於非洲的鴕鳥如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養殖新寵,在虎林市就有這一位農民打破地域界線,調整產業結構,搞特色養殖,寒地養殖駝鳥讓他的腰包鼓了起來。 1999年,虎林市農民趙金柱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第一家鴕鳥養殖場。
  • 澳洲鴕鳥成功「移民」竹谿縣 綠殼蛋售價超百元
    澳洲鴕鳥澳洲鴕鳥  雙腳沾泥訊(特約記者 趙毅)近日,記者在竹谿縣匯灣鎮雙竹園村村民張偉的飼養基地目睹了澳洲鴕鳥的風採,這是張偉通過建設養殖基地讓澳洲鴕鳥成功「移民」竹谿縣安心「落戶」匯灣。  據了解,張偉本來在外面打工,偶然得知養澳洲鴕鳥,他覺得很獨特,所以就萌生了回家養鴕鳥的想法。  澳洲鴕鳥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地區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鳥類,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張偉說,澳洲鴕鳥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從毛、皮、肉、油到產下的蛋,都深受市場歡迎。每隻鴕鳥一年的收益非常可觀,僅一隻鴕鳥蛋就可以賣到108元。
  • 【示範】就靠「林間精靈」,大盛鎮3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示範】就靠「林間精靈」,大盛鎮3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半山腰上圓了「立體農業夢」大盛鎮探索發展山地生態立體農業,帶動三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 通許縣:身殘志堅蒲東風 靠養兔走上致富路
    通過村致富帶頭人蒲金龍的技術指導,蒲東風掌握了養兔技術,加上他自己吃苦耐勞、勤勞能幹,養兔規模慢慢的從最初的幾隻發展到了幾百隻。2019年僅兔子就賣了13000元,兔籠裡現在還有兔子200多隻。養兔不僅使他脫了貧,還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 中國的非洲鴕鳥基地,就在四川,這裡的鴕鳥很親近遊客
    但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老馬鄉另一番美景——非洲鴕鳥基地。老馬鄉的非洲鴕鳥基地是在2009年建造起來的,這裡的農民開創了「庭院養殖」鴕鳥模式,現在越來越多的老馬鄉村民加入了鴕鳥養殖。如今,老馬鄉鴕鳥養殖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不僅如此,老馬鄉非洲鴕鳥基地也成了老馬鄉「走出去」的一張名片,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老馬鄉鴕鳥基地養殖的鴕鳥品種是非洲鴕鳥。
  •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原標題: 「養豬的確汙染挺大的,政府開始禁止生豬養殖後,我積極謀求出路,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到全國各地去學習取經,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我找到了更好的致富路子,那就是養殖鵪鶉。」張大叔笑著說。  張大叔的鵪鶉養殖場規模不算大,只有兩個大棚,養有大約38000隻乳鵪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養殖場設置了養殖區、消毒區、淘汰區、鵪鶉蛋包裝區等,主要由張大叔和他兒子、兒媳婦打理。
  • 魯青基準貸,「貸」動80後走上創業致富路
    摘要: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青年創業貸款150餘萬元,成功扶持了多名青年創業者成功走上致富道路,真正成為青年自主創業的「金紐帶」。今年以來,建行德州分行黨委積極落實德州市委、市政府及上級行扶貧工作要求,選派第一書記駐齊河縣馬集鎮南方寺村開展扶貧脫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