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鮮美味的川菜內江香碗,爽口多味不可不學,快來看看吧!
說起川菜,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麻辣鮮香。但是這種想法卻是不對滴!真正的川菜講究的是一菜一味,百菜百味。每道菜的風格和味道都不相同,就比如說宮保雞丁和香辣雞塊來對比,兩種菜都是用雞肉做的,但是味道卻是天差地別。這不,在四川的內江,就有一道不以辣味為主題的但是卻出名的川菜。名字大家可能沒聽說過,這道菜的名字叫做「香碗」全名叫做內江香碗。
內江香碗的發源地就是四川的內江,但是具體出現的時間確實不可考究,有人說這道菜的歷史比宮保雞丁還要悠久,但是確實沒有根據的。誰都不知道這道菜是什麼時期出現的,但是其味道確實被人們所銘記。內江香碗的味道鹹鮮醇厚,回味悠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不以辣味出名的川菜,接下來就來看看這道內江香碗到底該怎麼做吧!
想要做這道內江香碗,需要的食材有豬肉,雞蛋,豬腿骨,香芋,木耳,海帶,玉蘭片,生薑,鹽,味精,十三香,紅薯澱粉,杏鮑菇,和料酒。豬肉呢我們儘量選用豬前腿肉,在市場上買點豬前腿肉再買點豬腿骨,主食材基本上就齊活了。在超市轉一圈買點海帶和木耳玉蘭片和杏鮑菇。就可以開工了。
內江香碗在做法上首先呢我們將食材處理好。先將生薑洗乾淨切成末。豬骨放入鍋中加入大蔥和生薑花椒倒入大量的清水開始熬湯。豬前腿肉泥一半剁成肉泥一半做成酥肉。切肉泥的話我們可以先將豬肉切成細長條在慢慢的剁就行,酥肉的話將豬肉切成段的長條沾上澱粉下油鍋炸至金黃後放入碗中隔水蒸上半個小時就行,不必要衝著做小酥肉的做法去仔細地做,有個樣就行。這兩樣做好之後呢將小酥肉放置備用。肉泥和倒入盆中磕進去幾個雞蛋再倒入紅薯澱粉,食鹽,十三香和料酒充分的攪拌均勻(順時針攪動讓肉泥和紅薯澱粉上勁兒粘稠即可)將攪拌號的肉泥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冷藏半個小時定型即可。
接著我們將紅薯澱粉倒入碗中再倒入少許的清水攪拌開成澱粉水後倒入一兩個雞蛋攪拌均勻。之後起鍋倒入油燒熱後關火倒入雞蛋澱粉液鋪滿鍋底煎成雞蛋皮。這一步一定要小心燙傷自己的手。等到徹底凝固變涼之火順著邊慢慢的將整張蛋皮取出後將肉餡從冰箱中拿出放在蛋皮中間緊實的捲起來上火蒸上半個小時左右。
蒸好之後呢切成片,準備一個大碗,將切好的肉片碼在碗底。香芋去皮清洗乾淨後切成塊在清洗一次瀝乾水分放入鍋中炸至金黃色後撈出,市場上買的玉蘭片清洗一下切成片放入鍋中倒入清水煮開後放入木耳和海帶絲煮上兩三分鐘後撈出。杏鮑菇清洗一下切片放入還在熬的骨頭湯裡煮上一兩分鐘撈出。
將所有處理好的配菜放入碗中撒些鹽醃製二十分鐘左右蓋上蓋子或者用保鮮膜封上上蒸鍋蒸上半個小時左右,揭開保鮮膜或者鍋蓋(小心燙傷)用一個更大的碗給扣上快速的翻轉到大碗內澆上還在熬的豬骨湯即可食用了。(豬骨湯越熬越香,但是要注意不要熬幹。熬好的湯可以留著做其他的菜品用)
以上便是內江香碗的做法了,不知道大家學會了沒有呢?喜歡這道菜就快去準備食材自己做一做試試吧!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收藏哦!小編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