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家常味:10道下飯川菜,辣味十足,聚餐必點!

2021-01-11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川菜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鹹鮮中仍帶點微辣,是下飯的最佳選擇!想想看,一口麻辣刺激、讓人口水直流的回鍋肉就一口香噴噴的白米飯,舌尖的滿足感,帶給你的,將會是何等的幸福。

作為美食饕客,相信你和小編一樣,早已不滿足於在川菜館享用川菜。好在現在川菜各式美味調料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一些經典下飯川菜也已進入了家常菜的食譜。御品坊美食特產館小編整理了10道聚餐必點、辣味十足的下飯川菜做法。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夫妻肺片

說到夫妻肺片,原料實為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等等,並不用肺。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成本低廉的牛雜碎邊角料,經精加工、滷煮後,切成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麵、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致,價廉物美,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開胃,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夫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

主料:鮮牛肉2500克、老滷水2500克、牛雜(肚、心、舌、頭皮等)、2500克

輔料:辣椒油,油酥花生米、醬油各150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白酒50克、精鹽125克花椒麵25克、芝麻100克

夫妻肺片的做法步驟:

1. 將牛肉、牛雜洗淨。牛肉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肉、牛雜仍放鍋內,倒入老滷水,放入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鐘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 滷汁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後,取碗一隻,舀入滷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麵調成味汁。

3. 將晾涼的牛肉、牛雜分別切成4釐米長、2釐米寬、0.2釐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滷汁拌勻,分盛若干盤,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即成。

2、陳麻婆豆腐

菜如其名,陳麻婆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豆腐在翻炒過後依舊保持鮮嫩,好像一個具有火辣和溫婉的少女在跳舞,簡直神仙享受。

主料:豆腐500克、肉末150克(正宗的麻婆豆腐用的是牛肉末,現在餐館裡大部分用豬瘦肉代替,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輔料:郫縣豆瓣醬30克、花椒8克、麻椒8克、薑末適量、蒜末適量、植物油適量

麻婆豆腐的做法步驟:

1、豆腐切一釐米見方的小塊。肉末剁好。

2、花椒和麻椒冷油下鍋,慢火2-3分鐘,爆出香味後撈出扔掉。

3、鍋裡底油放入蒜末和郫縣豆瓣醬,小火翻炒1-2分鐘。

4、然後放入肉末,翻炒至熟。加入一小碗半開水煮2-3分鐘。

5、加入豆腐塊,不要用鏟子翻板,輕輕的將豆腐推開即可,在煮4-5分鐘,讓豆腐完全入味。

6、出鍋前加入少許澱粉水,讓湯汁更加濃稠。

ps:這道菜不用加鹽,因為郫縣豆瓣裡的鹹味已經足夠了。如果喜歡更加麻辣的口感,可以加入少許椒鹽。為了讓菜品好看,我在豆腐上撒了蔥花,自家吃可以不用加蔥花哦。

3、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於1981年被選入《中國菜譜》。此菜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具有川味火鍋麻、辣、燙的風味。白、紅、綠、黃四色相襯映,色彩樸素清新,牛肉肥嫩異常。水煮牛肉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熟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故名水煮牛肉。成菜色深味厚,香味濃烈,肉片鮮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燙的獨特風味。由於此菜注重麻辣,故多為秋冬兩季食用。大家都知道水煮牛肉是標準的下飯菜,麻辣利口,滑嫩適宜,香味極其濃烈,配上米飯能吃三大碗。

材料:牛裡脊肉250克,青蒜150克,白菜心150克,芹菜心100克,幹辣椒15克,郫縣豆瓣40克,清油200克,醬油15克,味精1克,薑片10克,蒜片15克,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麻婆豆腐的製作步驟:

1、將牛肉切成5釐米長、3釐米寬的薄片,裝入碗中,用醬油、料酒碼味,用水豆粉拌勻。

2、青蒜、白菜、芹菜擇洗乾淨,分別切成6.5釐米長的段和塊。

3、鍋內油熱下幹辣椒、花椒,炸呈棕紅色(不要炸煳,以出色出香為度),撈出剁細。 鍋內原油下青蒜、白菜、芹菜,炒至斷生裝盤。

4 鍋內油熱,下郫縣豆瓣,炒出紅色,加湯(要適量,過多則味淡;過少豆粉易掉,湯汁粘稠)稍煮,撈去豆瓣渣。

5、將青蒜、白菜、芹菜再放入湯鍋中,加醬油、味精、料酒、胡椒麵、鹽、薑片、蒜片,燒透入味,撈入深盤或荷葉碗內。

6、將肉片倒入微開的原湯汁鍋中(湯要微開。如湯不開,豆粉會脫落;湯大開,肉片易老)。

7、用筷子輕輕撥散,剛熟就倒在裝配料的盤或碗中,撒上幹辣椒末、花椒末,隨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濃厚的麻辣香味。

4、麻辣水煮魚

水煮魚的傳統做法很原始,但個中原理還是很考究的,一定要選新鮮生猛的活魚,這樣口感滑嫩,油而不膩,拌上滿目的辣椒,辣卻一點也不燥,麻卻一點也不苦,恨不能化身貓咪,不用吐刺大快朵頤。

食材明細:

草魚1條、雞蛋1個、濃湯煲做成高湯1250克、黃豆芽適量、色拉油1000-1500克、鹽5克、雞精3克、胡椒麵4克、紹酒15克、姜3克、蒜瓣7克、小蔥節8克、花椒適量、幹辣椒適量、李錦記辣椒醬一瓶、澱粉適量、小茴香適量、八角適量、豆蔻適量、山奈適量、香葉適量、桂皮適量

家常香辣水煮魚的做法詳細步驟:

第1步:將草魚去鱗、魚鰓、剖腹、去內臟洗淨,用刀取下兩扇魚肉,把魚頭、錢骨製成塊,將魚肉斜刀片成薄片竅門是第一道不切斷第二刀切斷,又叫蝴蝶片。加入精鹽、料酒、雞精、雞蛋清、水澱粉清拌勻,使魚片均勻地裹上一層蛋漿後淋上少許油防止魚肉乾燥。

第2步:將蔥、姜、蒜切細末備用。先製作水煮魚好吃必須的老油,外面飯館都各自掌握的秘訣就在這裡:先將鍋做熱放少許油小火煸香小茴香、八角、豆蔻、山奈、香葉、桂皮、幹辣椒等香料然後放入辣椒醬。

第3步:直至小火煸出紅油和香味在關火。用細眼篩子蔽出香料和辣醬殘渣。(這些可以留著滷東西用不要扔掉)

第4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油,味道香死了。利用鍋裡的殘留底油將黃豆芽煸炒出少許水份。

第5步:薑黃豆芽炒至8成熟,撈出放在大碗底部待用。另取一鍋,煸香蔥姜蒜末。

第6步:將魚頭和魚骨放入煸炒至金黃邊(這步也很關鍵可以使魚湯變奶湯一樣白),倒入開水很快魚湯就變白了,撇去浮沫。

第7步:待魚湯奶白滾開時,加入胡椒粉、紹酒、鹽調味,關小火放入醃漬好的魚片。這時候就可以關火看魚片慢慢的成熟變白即可。

第8步:連魚湯一起將魚片等輕輕倒入提前鋪好黃豆芽的大碗中,如果魚湯較多可以單盛出來自己喝哈哈。用老油慢火將幹辣椒和花椒或者麻椒炸出香味。

第9步:將老油和花椒,辣椒全部倒在水煮魚上。最後撒上香蔥末或者熟芝麻即可拿筷子趁熱乎吃了。

5、毛血旺

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味道麻、辣、鮮、香四味俱全。"血旺"一詞指血豆腐,一般用鴨血,個別有用豬血,主要食材還有鱔魚片,毛肚,魷魚,肥腸,午餐肉等。口味麻辣。麻辣鮮香,汁濃味足。

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並且將毛肚雜碎作為主料,這道菜湯汁紅亮、麻辣鮮香、味濃味厚,失去了毛肚本身的味道,卻加入了濃烈的香辣,下飯上品。

主料:鴨血1塊,鱔魚 1條

輔料:黃豆芽 300克,黃喉200克 ,牛肚 200克,午餐肉 200克 ,生菜(花葉 250克 ,苦苣250克

調料:食鹽5克,花椒5克,幹辣椒20克,料酒15毫升,大蔥1段,植物油45毫升,高湯800毫升

1、將鴨血和午餐肉切成1cm厚、4cm見方的小片。鱔魚宰殺乾淨後,清水衝洗乾淨,再切成5cm長的小段。白百葉洗淨,切成梳子形的細絲。黃喉切成5cm長小段。

2、黃豆芽掰去根部洗淨。幹辣椒用剪刀剪成1cm寬的小段。大蔥切斜絲待用。小蔥洗淨切碎。

3、鍋中放入適量熱水,大火燒沸後放入鴨血片、鱔魚段、黃喉段和白百葉絲氽煮約2分鐘,氽去雜沫,撈出瀝乾水分。

4、苦苣,生菜洗乾淨放入盆底,鍋中放入1湯匙(15ml)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蔥絲爆香,隨後放入黃豆芽和鹽1/2茶匙(3g)翻炒約3分鐘,再盛入盆中作底菜。

5、將重慶火鍋底料放入鍋中,大火炒化後調入紹酒和雞湯,燒沸後放入鴨血片、鱔魚段、黃喉段和白百葉絲,午餐肉,再次燒沸後繼續燒煮5分鐘,然後盛入盆中。

6、把餘下的油(2湯匙,30ml)倒入鍋中,待燒至四成熱時,將幹辣椒小段和花椒放入,轉小火慢慢炸出香味,最後淋入盆中,撒入青蒜碎即可。

6、幹煸辣子雞

幹煸辣子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國名菜,屬於川菜系或重慶菜,是川菜系的代表之一。它用大盤盛菜,辣椒多於雞肉,食客在滿盤紅亮的辣椒中輕挑慢選,尋找雞丁是這道菜的突出特徵。

材料:三黃雞,小米辣,幹辣椒段,青花椒,生抽,大蒜,姜,鹽,白糖,白芝麻,料酒

做法:

1、準備好調料:幹辣椒段、小米辣椒、青花椒、大蒜 薑片。黃瓜一根切成滾刀狀。

2、三黃雞一隻(三黃雞體型小、肉質鮮嫩)洗淨。雞肉剁小塊,越小越好。

3、鍋裡燒水,把剁好的雞塊下入鍋裡焯水,去除雞肉裡血漬和汙垢,撈出瀝乾水分。

4、鍋裡放多一點油,下入焯好的雞肉,小火煸炒到金黃色。

5、再加入小米辣椒、幹辣椒段、姜蒜、花椒跟雞塊一起小火慢炒,炒出辣椒的香味。

6、加入一勺韓國辣醬、生抽、鹽適量,翻炒。撒上白糖和芝麻炒均出鍋即可。

小訣竅:

1、辣椒和花椒的翻炒時間不宜過長及火不可太旺,否則容易發黑,發苦。

2、一般我就放辣椒和花椒,不用在放其他香料了。

3、如果孩子小,放點青椒調色就行,別放辣椒。

4、辣椒和花椒可以隨自己的口味添加,如果喜歡辣一點的,可以將辣椒剪開。

5、別看辣椒不是很多,這辣味可不是人人能受的了的哦。

7、幹煸肥腸

幹煸肥腸是用肥腸製作的一道著名的地方佳餚,屬於川菜。具有色澤深紅、筋韌辣香等口味特點,香辣、微甜、香氣撲鼻,有促食慾的感覺。煸好的肥腸趁熱食用,麻辣幹香爽脆,又是道下酒的好菜,還是那句老話吃多了上火,好吃的東西總是不符合營養學的概念。

主料:豬腸適量、洋蔥適量、青椒適量

輔料:八角適量、桂皮適量、香葉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糖適量、胡椒粉適量、老抽適量、生抽適量、二鍋頭適量

幹煸肥腸的做法步驟

1、準備材料。(我買的是超市裡出售的那種半熟的大腸)

2、肥腸入鍋,加老抽、生抽、水、少許二鍋頭、蔥姜蒜、八角、桂皮、香葉、少許鹽、糖,滷煮40-60分鐘。

3、滷過的肥腸用一根筷子能戳進去就差不多了,撈出。

4、滷好的非常切塊,放入鍋中,不加油小火幹煸。

5、煸至肥腸表皮微捲髮黃,並且出油,盛出待用。

6、鍋中留底油,放入洋蔥塊翻炒。

7、翻炒至洋蔥變軟,將洋蔥移到鍋邊,放入蔥姜蒜、幹紅辣椒段炒香。

8、放入肥腸和青椒翻炒,最後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9、趁熱吃吧,下飯下酒都不錯哦。

小竅門:

1、我買的是超市裡出售的那種半熟的大腸,這種大腸必須再煮段時間才能炒,否則直接炒會吃不動。

2、滷的時候加鹽了,所以最後加鹽要酌情加或不加。

3、不用擔心豬內臟膽固醇高,又不是經常吃,沒關係的啦。(好吃的人總是會給自己找藉口,哈哈)

4、滷煮之前可以再用鹽和醋反覆的清洗,可以去掉些肥腸的臟器味兒。

8、火爆腰花

火爆腰花中的腰花主要使用豬腰,鹹鮮味芡汁是其保持獨特風味的重要特徵,而爆炒使用嗶剝作響的的大火,也會讓炒出的美味不失生鮮油亮,又好看又好吃,還是補腎的重要利器。

材料:豬腰2個,竹筍25克,胡蘿蔔10克,香菇10克,香蔥1棵,生薑1小塊,澱粉適量,調料:食用油75克,香油1小匙,醬油1小匙,料酒1大匙,精鹽1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2小匙,

火爆腰花製作步驟

1、豬腰從側面一切為二,去掉內白,洗淨,斜切花紋,再切片,放入沸水中氽透,撈出,

2、竹筍、胡蘿蔔去皮,洗淨、切片。香菇泡軟,去蒂、切片。蔥、姜洗淨切末備用。

3、鍋內放油,燒熱,爆香蔥末、薑末,放入竹筍片、胡蘿蔔和香菇炒香,加入豬腰翻炒均勻,加酒、醬油、鹽、味精、水澱粉、香油、糖爆炒入味即可。

注意事項

1、把剞好刀的腰花放入有食醋和鹽的清水中浸泡片刻,控淨水上漿備用。

2、走油時油溫要掌握在20℃,下入腰花,快速劃散出鍋瀝淨油。

3、油鍋上火,爆香小料,下配料,加腰花、料酒和調昧汁,迅遞顛翻幾下,滴少許食醋,加明油出鍋即可,這樣烹出的腰花脆嫩無腥臊氣味。

9、蒜苗回鍋肉

所謂回鍋,就是做好之後再次烹調一次,回鍋肉口味獨特,瘦肉有種臘肉的口感而肥肉卻鮮嫩多汁,整道菜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樂不思蜀。

回鍋肉是讓人無法拒絕的川味美食,做法簡單,容易操作,春天正好是青蒜下來的時節,炒上一盤,來碗米飯,吃的香極了!

主料:後腿二刀肉(五花肉也可以)300g

輔料:紅辣椒適量、青蒜適量

配料:郫縣豆瓣醬適量、豆瓣醬適量、生抽適量、五香粉適量、姜蒜適量

蒜苗回鍋肉的做法步驟

1、五花肉冷水下鍋,放蔥段,薑片煮熟。這個期間做輔料,青蒜切段,紅椒切絲,薑片,蒜片,再準備些姜蒜末。

2、等到肉煮到能插入一根筷子就可以了,撈出晾涼,切薄片。

3、炒鍋放油,放入郫縣豆瓣醬和豆瓣醬生抽調好的醬,炸香後,放入切好的五花肉。

4、炒到每一片五花肉都沾滿辣醬為止,下蒜片,下紅椒絲,最後下青蒜,炒制斷生即可裝盤。

小竅門:

五花肉煮好後,可以用冷凍的方法,切出來的片更薄些,也容易切。

10、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儘管分屬不同菜系,但是宮保雞丁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是兄弟菜,與同菜系的辣子雞丁也是兄弟關係,區別在於辣子雞丁是麻辣味,而宮保雞丁是酸辣味,其中的區別是要仔細品的。宮保雞丁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加入花生使雞肉的鮮嫩密切配合著花生的香脆,下飯的絕佳伴侶。

主料:雞脯肉(225克)、花生米(50克)

輔料:蔥(45克)、姜(10克)。

調料:幹辣椒(8克)、花椒(1.5克)、色拉油(60克)、食鹽(2克)、料酒(2克)、味精(1克)、醬油(6.5克)、白糖(10克)、醋(7克)、水澱粉(22克)。

宮保雞丁製作方法

1、將雞脯肉用刀背拍一下,切成小丁,加入一湯匙料酒、半湯匙食用油、半茶匙白胡椒、半茶匙鹽,一茶匙澱粉醃漬10分鐘,再用水澱粉拌勻。

2、將大蔥洗淨切段,姜蒜切片,幹辣椒洗淨,剪去兩頭去除辣椒籽,黃瓜切丁。

3、在小碗中調入醬油、香醋、鹽、薑汁、白砂糖和料酒,混合均勻製成調味料汁。

4、鍋中留底油,燒熱後將花椒和幹辣椒放入,用小火煸炸出香味,隨後放入大蔥段。

5、熱油下放入雞丁,放1湯匙料酒,將雞丁滑炒變色,然後倒入水澱粉。

6、最後調入料汁,再放入熟花生米,翻炒均勻,用水澱粉勾芡即成。

提示事項:

用開水衝泡花生米,剝去外皮,冷鍋冷油下花生米(不易炒焦),中火炒至淺焦黃色後盛到大盤裡散熱待用。

相關焦點

  • 石光華:文人美食家的川菜生活
    石:有人追溯川菜的歷史,追溯到了2000多年前,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我們今天吃到的川菜是近現代川菜,其歷史滿打滿算只有150年,我認為真正系統形成今天川菜的味型、菜式、烹飪方式,甚至只能追溯到民國時期,因為川菜的發展是有斷點的,第一次在宋末元初,四川作為南宋抵抗蒙元的主戰場,飽受戰亂破壞,「揚一益二」的成都弄得十室九空,很多傳統文化包括飲食文化都遭受了巨大破壞。
  • 鹹鮮美味的川菜內江香碗,爽口多味不可不學,快來看看吧!
    鹹鮮美味的川菜內江香碗,爽口多味不可不學,快來看看吧!說起川菜,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麻辣鮮香。但是這種想法卻是不對滴!真正的川菜講究的是一菜一味,百菜百味。每道菜的風格和味道都不相同,就比如說宮保雞丁和香辣雞塊來對比,兩種菜都是用雞肉做的,但是味道卻是天差地別。
  • 乾鍋黃翅魚,海魚川菜味,熱辣溫暖,拒絕寒冬
    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 川菜如毒藥一般浸染心田,原本不吃辣,口味很清淡的閩南沿海人,時不時也得來一份水煮魚
  • 「七味八滋」紅色川菜
    川菜發祥地為巴、蜀二地,其調味多變,素有「百菜百味」之說,重油重味,尤以麻辣味見長。現在,川菜以成都、重慶兩地菜餚為代表。抗戰八年,大家都聚處南都,男女老幼,漸嗜麻辣,一旦成癮,非有辣味不能健飯,現在川菜風行,乃是時勢所造啊。那麼,川菜好在何處?一般來說,它的特點是:油而不膩、鮮而不腥;強而不烈、威而不猛;醇厚中見刺激、刺激中見醇厚。吃起來不僅有餘味,更是回味無窮。
  • 是誰在抹殺川菜?重慶火鍋快速崛起,食客和商人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川菜,雖然並非中國八大菜系之首,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魅力,卻讓全中國的吃貨都為之著迷,使得川菜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菜系。甚至在韓國、日本等地,掀起了一股麻辣的熱潮。其實,川菜的味型非常豐富,酸甜苦辣鹹皆有,若要細分,則有麻辣、酸辣、椒麻、蒜泥、糖醋、魚香、荔枝、怪味等多種味型,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 周松芳︱民國川菜出川記
    就連一向稱霸上海灘的粵菜館,像著名的新都飯店,好像也在附和般地推出了「廣廚川菜」,並以「道地的四川風味」相招徠;其中的一款「幹炸牛肉絲」,還抬出了名演員活金蓮李綺年來作證:「李小姐最嗜這味菜,每到新都必不忘此菜,她在綠寶登臺期內,還特別派人來買,據她說取其炸得幹,有辣味,夠刺激!正像伊人!」
  • 人均60元左右,新鮮點殺的魚火鍋,味不辣也不腥,味道很滿意
    人均60元左右,新鮮點殺的魚火鍋,味不辣也不腥,味道很滿意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成都,除了各類特色小吃,特色地道川菜還有吃不夠的串串,當然最讓人食慾大增,吃不膩的就是火鍋啦!火鍋,也分很多種,比如牛油火鍋,還有清油火鍋。
  • 川菜老師傅的秘密,熬一鍋兩小時
    愛吃川菜的朋友80%都會鍾情於川菜裡的紅油,那種香麻辣的感覺吃起來真是會上癮,作為川菜裡重要的角色,很多川菜大師傅都有自己熬製紅油的獨特方法,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家常熬製的方法,據說也是得到某位川菜大師的秘傳喲!
  • 教你做家常版爆炒掌中寶,做出來脆嫩可口,不用出去吃了
    大家好,我是小佳,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餚,爆炒掌中寶,掌中寶,其實就是雞爪掌心的那塊脆骨,加一些香料進行烹飪後,很適合當下酒,除此之外也是一道非常下飯的美食。今天小編教大家的這個方法做出來的雞掌中寶,吃起來嫩脆可口 ,香辣過癮,絕對是道下飯神器,學會以後都不用出去吃了。
  • 夜宵和聚餐必點的江湖鋪子烤魚,憑什麼做到了極致
    而其中,烤魚火爆異常,幾乎成了消費者夜宵、聚餐的必點菜品,市場規模急速增長。中國的美食可以說是最為變化多樣,種類繁多,中國的餐飲行業競爭也最為激烈。在餐飲行業蓬勃發展的這些年,湧現出越來越多餐飲品牌,但其中大多數沒有挺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因為它們的服務不夠好或菜式不夠好嗎?其實不然。 江湖鋪子是著名演員嶽雲鵬傾情代言的美食品牌。
  • 徐州多年牛氣老店,地鍋雞每桌必點,二十張桌子天天坐滿人
    雲龍山附近的百味地鍋雞在徐州可是榜上有名,欣賞美景的同時更不可錯過這舌尖的美味。百味地鍋雞己是多年老店,從不起眼的蒼蠅館做到現在擁有五、六家分店,曾被江蘇衛視《味解鄉愁》欄目採訪報導,他家的地鍋雞是地道的徐州本地特色菜,幾乎來徐州必吃的美食。
  • 10款最新特色招牌川菜!
    紅湯浸小魚 吸味不吸油 Q:炸好的魚為何還要浸入紅湯泡一下? A:醃製過的魚油炸後會脫掉一部分鹽,因此需要浸入紅湯補味。浸泡前紅湯一定要小火加熱保持微開,這樣炸好的魚放入後才能吸味不吸油。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時間一定要短,否則魚肉變軟、失去嚼頭。
  • 川菜匯:這種魚在全國有三十多種叫法,但唯獨這種做法最好吃!
    川菜匯:這種魚在全國有三十多種叫法,但唯獨這種做法最好吃!寒冬來襲,想像著窗外陰雨綿綿的天氣,而我們在家裡喝著熱騰騰的湯菜,真是一番別樣的景致。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道菜恐怕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肯定很多人都吃過,不過全國上下其實對這個小魚的叫法都大不相同。
  • 家常臊子牛筋,吃起來牛筋軟糯,汁味濃厚,下酒和下菜都合適
    導語:家常臊子牛筋,吃起來牛筋軟糯,汁味濃厚,下酒和下菜都合適。hello,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道美食是一道家常菜,這道美食色澤紅亮,吃起來牛筋軟糯,汁味濃厚,這道美食的名字便是家常臊子牛筋,這是一道非常地道的川菜,無論是用來下酒還是下飯都非常適合,接下來小編就把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美食名稱:家常臊子牛筋。
  • 遇見非遺|都是醬,憑什麼它叫「川菜之魂」?
    川菜之魂真正的味道經得起時間考驗油鍋翻湧時瞬間浸入的郫縣豆瓣在狂熱的溫度中把積蓄已久的香氣爆發出來我們真正在乎的是食材對料理的升華精釀的郫縣豆瓣可以為技藝精湛的大廚所用也可以在家常廚房中迸發香氣打開包裝的瞬間
  • 「螞蟻上樹」這道菜體現了川菜的特點,家常、實惠、麻辣燙鮮
    當婆婆知道了這道菜是如何來的之後,除了讚嘆好吃,乾脆給這道炒粉絲起了個形象的名:「螞蟻上樹我以為,川菜裡,除了回鍋肉,就是螞蟻上樹、麻婆豆腐最能代表川菜的特點了:家常、實惠、麻辣燙鮮。不過,麻婆豆腐的名聲似乎傳播得更遠些,因為,它有典故。傳說從前城門洞外有個開豆腐店的麻臉老婆婆,進城賣菜油的小販都喜歡在她店吃個飯,順手送她一瓢油。她用這油燒豆腐,油多豆腐嫩,就得了大名了。
  • 家常小菜:清炒小白菜,粉蒸排骨,蒜味烤香菇
    下面聚餐網給大家介紹一下清炒小白菜的做法,最簡單最營養的小白菜吃法。主料:小白菜適量配料:蒜,鹽,味精,食用油各適量清炒小白菜的做法:1、小白菜洗淨切成段;蒜切片2、炒鍋放油燒熱,放蒜片爆炒出香味3、放入小白菜,迅速的大火快炒至變熟4、撒適量的鹽,放一點點味精調好味即可。
  • 在辣椒之前,茱萸曾是普遍使用的辣味調料
    不過,辣椒並非土生土長的「國產」食物,而是從古代就「進口」的舶來品。據記載,辣椒原產於南美洲地區,在16世紀即明代末期傳入中國。 在那之前,人們的飲食就沒有辣味了嗎?其實,在沒有辣椒的時期,智慧的古人也有許多辛辣口味的調味品,一起看看有哪些吧!茱萸很多人一聽「茱萸」,就會想到唐代詩人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十五道飯店精品涼菜,川味十足,味型豐富,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十五道精品涼菜,川味十足,味型豐富,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快來看看你平時做對了嗎?春節將至,教大家做幾道上得了廳堂的,可以撐得住場面的幾道川菜,看看哪款屬於你,不要錯過,照著這些方法,做出來包你滿意。夫妻肺片夫妻肺片這道名菜幾乎各大飯店都有,成菜基本以「風車」形最為普遍,盤底可以加其它萵筍、黃瓜、香芹等蔬菜或者將切剩的原料碎片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