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此次新冠疫情為濫捕濫食野生動物敲響警鐘,據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與此同時,上海也在加快相關實施辦法的修改進程。近日,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座談會,徵求專家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上海市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的意見和建議。會上,專家們表示,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目前上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座談會上,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宏發談到,市民對本土野生動物知之甚少,很多人不知道上海究竟有哪些野生動物。事實上,上海本土動物數量不少,如果擴大到全國範圍,所有野生動物的種類加在一起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面對這樣一個數字,談保護首先要確定保護的範圍。
據了解,目前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主要針對的是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以及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上海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教授黃碩琳表示法律規定的保護範圍過於狹窄,大量的野生動物比如一些兩棲動物、海洋動物不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因此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和監管,這就給公共衛生和生物多樣性帶來一定風險。對此,他建議野生動物保護法進一步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範圍,同時增加保障公眾健康、公共衛生的相關內容。
及時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也是與會專家意見最集中的方面。
有專家表示名錄已經明顯滯後於社會的發展,「很多動物的種群狀態與現有的保護已經不匹配。」一些瀕危的動物不在保護名錄裡,另外一些需要升級保護的動物也得不到及時調整。為此,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原副會長謝一民建議,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明確名錄幾年調整一次,同時規定每次全國資源普查的內容要向社會公布。
對於上海相關實施辦法的修改,與會人員建議要從更嚴的角度禁止活禽、活畜交易;一律禁捕等。對人工馴養繁殖的,要建立臺帳制度,從而防止野外捕捉的情況發生。
上海是野生動物消費的主要市場,在執法方面,因為野生動物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這些部門之間的管理範圍存在一定的交叉、重疊,影響了法律的有效實施。上海市動物園園長、教授級高工裴恩樂談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往往需要公安、工商等部門的協同,但是實際操作中難度很大,他建議釐清保護部門的職權範圍。
黃碩琳建議進一步明確水生、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的職責分工。
在野生動物防疫方面,與會人員建議充分賦予野生動物管理部門檢疫權;明確建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建立公共安全預警機制;取消大型商業綜合體動物展示等。還有專家建議把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有關棲息地保護的內容納入上海地方保護的規定中。
供稿:上海人大全媒體平臺
原標題:《上海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修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