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全國第一粒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速凍行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亨氏旗下的龍鳳食品,完成行業首次對外資企業的併購……來到三全食品在鄭州的總部,首先映入眼帘就是這面寫滿了企業「30多項全國第一」的榮譽牆。中間安放著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巨型水龍頭,源源不斷的水正從中傾瀉而下,傳遞出公司發展「為有源頭活水來」之意。
三全食品成立20多年來,久居行業龍頭,什麼才是其發展的「源頭活水」?面對行業低利率的現實,三全食品又如何擺脫魔咒?在近日上證報的調研中,三全食品給出了答案。
優化產品結構 提升經營效益
三全食品擁有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主營業務包括速凍水餃、湯圓、粽子以及面點等速凍食品,公司生產速凍食品早、規模大、市場網絡廣。
但是,淨利潤偏低的問題長期困擾三全食品。2013年迄今,三全食品淨利率一直低於5%,2015年和2016年淨利率甚至低於1%。
對於這樣的現實,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司銷售渠道以商超和經銷為主,隨著商超受到網際網路衝擊,其壓力也轉嫁給快銷品,利潤率便被進一步壓縮。
「即便是『賠本賺吆喝』,不少企業也捨不得放棄商超這一渠道。」上述負責人介紹,商超以其客流量大、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成為新產品推廣的主戰場。「同時,商超還擔當著消費者教育和引導的角色,一些新產品在此得到認可後,再通過經銷渠道向下推廣時,市場便能很快打開。」
那麼,如何增加商超的淨利潤呢?三全給出的答案是:通過不斷產品優化結構、拓展餐飲渠道、提升市場效率等促使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去年3月份,我們的食品銷售、生產等各大經營板塊開始進行內部機制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據介紹,目前三全食品內部依據不同的產品和業務,被分成不同的團隊,每個團隊都可看作獨立的經營單位。「出什麼產品,如何銷售,市場反饋怎樣,一個團隊打通一個鏈條。」該負責人稱,通過這種轉變,團隊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都被調動起來。
三全食品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全年利潤同比增幅80%至110%,盈利區間為1.83億元至2.14億元。發布此消息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公司便迎來了2019年的第一個漲停。公司市值也水漲船高,超過100億元,相比年初幾乎翻了一番。
加碼鮮食業務 打開增長空間
2019年底,三全食品又給市場一個新的期待:牽手7-Eleven,開發和經營便利店。根據合作協議,三全食品可以在河南省範圍內開發和經營7-Eleven便利店,以及通過加盟等方式進行再特許經營。
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並不是公司與7-Eleven的第一次合作,早前雙方已是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夥伴。運營區域便利店系統,可以幫助公司深度了解快速增長的便利店渠道及客戶特性,把握未來消費升級中佔比越來越大的即食產品的發展趨勢,為企業品類拓展和產品開發提供一手資料,同時打造創新產品的展示平臺。
從公司目前的決策來看,進軍便利店市場,讓鮮食成為賣點,是公司未來業績實現新突破的著力點。早在2015年,三全食品就開始發展鮮食業務,在北京、上海部分寫字樓布局近千Funbox自動鮮食販售機。
「公司的綜合製造能力與7-Eleven的便利店運營管理能力相結合,可以助力公司新業務的延伸拓展。」該負責人表示,7-Eleven經營體系非常健全,可以從門店開發、門店運營、商品管理、鮮食研發及物流配送等方面與公司相互協同,同時雙方也將不斷深化在全國供應鏈方面的合作關係。
對於7-Eleven在河南的發展,上述負責人說,7-Eleven注重單店的盈利和品質,並非傳統的連鎖店運營模式,因此不會大規模擴張,預計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將於2020年7月「落地」。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公司2019年伴隨著架構調整、績效改制成果初顯,且零售市場商超減虧、經銷擴張,餐飲市場和創新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戰略逐步明晰,長期以來壓制三全低利潤率的因素有望消除,未來公司利潤有望在收入穩定增長的狀態下保持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