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鮮食」 飲「活水」 三全食品全力走出盈利低谷

2020-12-05 中國證券網

  發明全國第一粒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速凍行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亨氏旗下的龍鳳食品,完成行業首次對外資企業的併購……來到三全食品在鄭州的總部,首先映入眼帘就是這面寫滿了企業「30多項全國第一」的榮譽牆。中間安放著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巨型水龍頭,源源不斷的水正從中傾瀉而下,傳遞出公司發展「為有源頭活水來」之意。

  三全食品成立20多年來,久居行業龍頭,什麼才是其發展的「源頭活水」?面對行業低利率的現實,三全食品又如何擺脫魔咒?在近日上證報的調研中,三全食品給出了答案。

  優化產品結構 提升經營效益

  三全食品擁有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主營業務包括速凍水餃、湯圓、粽子以及面點等速凍食品,公司生產速凍食品早、規模大、市場網絡廣。

  但是,淨利潤偏低的問題長期困擾三全食品。2013年迄今,三全食品淨利率一直低於5%,2015年和2016年淨利率甚至低於1%。

  對於這樣的現實,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司銷售渠道以商超和經銷為主,隨著商超受到網際網路衝擊,其壓力也轉嫁給快銷品,利潤率便被進一步壓縮。

  「即便是『賠本賺吆喝』,不少企業也捨不得放棄商超這一渠道。」上述負責人介紹,商超以其客流量大、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成為新產品推廣的主戰場。「同時,商超還擔當著消費者教育和引導的角色,一些新產品在此得到認可後,再通過經銷渠道向下推廣時,市場便能很快打開。」

  那麼,如何增加商超的淨利潤呢?三全給出的答案是:通過不斷產品優化結構、拓展餐飲渠道、提升市場效率等促使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去年3月份,我們的食品銷售、生產等各大經營板塊開始進行內部機制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據介紹,目前三全食品內部依據不同的產品和業務,被分成不同的團隊,每個團隊都可看作獨立的經營單位。「出什麼產品,如何銷售,市場反饋怎樣,一個團隊打通一個鏈條。」該負責人稱,通過這種轉變,團隊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都被調動起來。

  三全食品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全年利潤同比增幅80%至110%,盈利區間為1.83億元至2.14億元。發布此消息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公司便迎來了2019年的第一個漲停。公司市值也水漲船高,超過100億元,相比年初幾乎翻了一番。

  加碼鮮食業務 打開增長空間

  2019年底,三全食品又給市場一個新的期待:牽手7-Eleven,開發和經營便利店。根據合作協議,三全食品可以在河南省範圍內開發和經營7-Eleven便利店,以及通過加盟等方式進行再特許經營。

  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並不是公司與7-Eleven的第一次合作,早前雙方已是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夥伴。運營區域便利店系統,可以幫助公司深度了解快速增長的便利店渠道及客戶特性,把握未來消費升級中佔比越來越大的即食產品的發展趨勢,為企業品類拓展和產品開發提供一手資料,同時打造創新產品的展示平臺。

  從公司目前的決策來看,進軍便利店市場,讓鮮食成為賣點,是公司未來業績實現新突破的著力點。早在2015年,三全食品就開始發展鮮食業務,在北京、上海部分寫字樓布局近千Funbox自動鮮食販售機。

  「公司的綜合製造能力與7-Eleven的便利店運營管理能力相結合,可以助力公司新業務的延伸拓展。」該負責人表示,7-Eleven經營體系非常健全,可以從門店開發、門店運營、商品管理、鮮食研發及物流配送等方面與公司相互協同,同時雙方也將不斷深化在全國供應鏈方面的合作關係。

  對於7-Eleven在河南的發展,上述負責人說,7-Eleven注重單店的盈利和品質,並非傳統的連鎖店運營模式,因此不會大規模擴張,預計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將於2020年7月「落地」。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公司2019年伴隨著架構調整、績效改制成果初顯,且零售市場商超減虧、經銷擴張,餐飲市場和創新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戰略逐步明晰,長期以來壓制三全低利潤率的因素有望消除,未來公司利潤有望在收入穩定增長的狀態下保持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三全進軍高端火鍋料,「鮮食」失利後的又一次突圍
    但是常年淨利潤率維持低位,使得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謀求改變。在布局「三全鮮食」出現虧損後,發力餐飲渠道、進軍高端火鍋料市場成為該公司另一條突圍路徑。傳統核心業務下滑,三全另謀出路三全食品在2008年走上資本市場。上市之後,三全食品業績一直都在穩定增長。2018年,三全食品的業績表現還算亮眼,營收淨利實現雙增,其中淨利潤時隔四年再次回到億元級別,不過增速均有所放緩。
  • 三全食品將開便利店,鮮食是最大賣點
    叄伊便利的法人代表楊志,同時也是三全鮮食的營運長、及食本鮮(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這兩家公司同樣由三全食品全資控股。實際上,在冷凍速食之外,三全的鮮食業務已發展了多年。2015年6月,三全推出無人售貨機「三全鮮食FUNBOX」,在寫字樓等場所售賣盒飯。
  • 三全涉足便利店鮮食成「殺手鐧」
    鄭州、廣州、成都、武漢、天津、蘇州、嘉善……不難發現,三全目前在全國的生產基地均分布在核心城市群。無論對於鮮食,還是傳統的速凍板塊,這種位置優勢對高消費區域的輻射能力不言而喻。「目前三全已經有蘇州太倉、天津武清兩個廠家在生產鮮食,隨著鮮食業務的發展,後續也會考慮落地其他工廠。」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
  • 三全食品(002216)鮮食有望開闢新增長空間
    增持  由於三全鮮食項目前景存一定不確定性,維持2014-2015年EPS預測0.21、0.34元,維持目標價24.4元,對應2015年1.7倍PS,維持「增持」評級。  三全鮮食具「方便快捷」優勢,有望開闢新增長空間。
  • 三全牽手「7-11」進軍河南便利店 加速全國鮮食供應鏈布局
    圖說:籤約儀式對於三全和7-11的牽手原因,三全食品副總經理李鴻凱提到三大方面:三全食品在零售端針對家庭餐桌場景,已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三全在外食餐桌場景特別是餐飲業預製半成品領域,也進入高速成長期;在鮮食製造領域,三全鮮食布局較早,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研發和製造能力。
  • 食品飲料:NFC果汁和鮮食速遞引導新趨勢
    食品飲料板塊部分:食品飲料(中信)下跌0.9%;白酒Ⅱ(中信)下跌1.0%;食品(中信)下跌1.0%。)公司漲幅前三名:百潤股份10.0%、蘭州黃河7.7%、上海梅林4.9%。  成本: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跌,預計生豬價格下半年回升。2015 年1 月21日內蒙古、河北等10 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52 元/公斤,比前一周-1.7%,同比-17%。
  • 三全食品前三季淨利增長近4倍,運營河南7-11瞄準鮮食市場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三全食品(002216,股吧)10月26日晚發布2020年三季報顯示,其1-9月營收為14.75億元,同比增長23.61%;淨利潤為1.18億元,同比增長389.39%。三全食品曾在此前業績預告中表示,通過強化經營能力及改善管理效率,公司利潤率恢復並保持至正常水平,銷售收入的增長實現了業績可持續提升。
  • 三全食品計劃全覆蓋大城市群鮮食供應鏈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2020年1月3日,三全食品在接受多家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與7-Eleven合作,有利於鮮食供應鏈業務的品類結構調整和合作渠道擴容,公司將依託在各城市群提前布局的綜合生產基地,實現大城市群鮮食供應鏈的全覆蓋。
  • 打造全程冷鏈閉環 到家美食會攜手三全試水鮮食O2O
    三全食品主營速凍湯圓、水餃、麵點等產品,用餐場景多為早餐和晚餐,三全鮮食通過與到家美食會的合作,以白領工作餐切入,藉助網際網路挖掘午餐場景,開拓線上營銷渠道。 而在白領市場有著良好基礎和口碑的到家美食會,從用戶需求考慮,於今年5月份開始聯合知名品牌餐飲商家,為都市白領打造了定製型「工作便當」——9元「大牌套餐」系列。
  • 便利店鮮食「大躍進」
    例如前者自建鮮食工廠已經投產,後者則入股買斷了7-eleven北京鮮食供應廠商呀咪呀咪。現階段,鮮食開發幾乎成為一個共享平臺,吸引了蘇寧易購、三全食品、以及區域食品供應商等多方布局。就拿蘇寧來說,其近日成立的鮮食聯盟,拉來蒙牛等過百家供應商合作。
  • 三全、谷言、羅森……鮮食產品爆發,為什麼這個品類毛利這麼高?
    01毛利率遠高於其他商品對於「鮮食」概念,三全食品曾經給出定義,鮮食是指一種以冷藏為主要保存手段的調理食品。在便利店渠道中,鮮食在商品結構中,堪稱引流王、盈利王,是強打顧客心智的超級品類,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環。從全球範圍看,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在調理食品的結構上,鮮食的佔比較大。但是在我國,由於鮮食產品的保質期短,在流通和銷售中損耗大,渠道經營難度高,加之產品品類剛剛起步,鮮食在各類渠道中的佔比還相對較低。
  • 挖地球、揉湯圓,三全二代接班十年,陳氏父子上演反轉劇
    行業老大的地位沒丟,每年增長速度沒下滑,還收購了亨氏控股的龍鳳食品,已經很不錯了。陳南說,這可能跟三全食品選擇的賽道有關。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7年全國速凍食品行業銷售收入為869.97億元——這並不是一個大的賽道。接班十年,兄弟倆交出了算是還不錯的成績:2008年,三全食品的營收為13.8億元。2018年,三全食品的營收為55億元。
  • 賣鮮食的叫便利店,不賣鮮食的叫雜貨店?
    日系便利店品類銷售佔比:柱狀圖:相對而言,中資便利店的銷售佔比中,加工食品的佔比較低,有的店面甚至沒有。以紅旗連鎖超市為例:銷售佔比較高的是包裝食品,其次是菸酒,再次是日用百貨。這也是國內大多數便利店的現狀。由於國內市場,包裝食品的差異化較小,各品牌便利店之間品牌重合度高,價格差異化小,所以大家都在拼商品的價格,導致國內品牌便利店毛利普遍不高,商品結構差異化小。為什麼國內的便利店大多數不賣鮮食和加工食品呢?
  • 鴨腸、黃喉、毛肚,三全食品發力火鍋燒烤!計劃全國布局超5000家商超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恆 /文圖以速凍水餃、湯圓等米麵食品起家的三全食品,正全面發力火鍋、燒烤市場。目前的火鍋料市場被安井、海欣、海霸王等企業佔據,三全的「丸子」類火鍋產品已推出10多年,卻一直屈居第二梯隊。火鍋料行業現狀是B端市場佔比70%左右,C端市場潛力巨大。而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諸多消費模式,在家吃火鍋呈爆發趨勢。
  • 蘇果超市搶攻鮮食市場 打造本地供應鏈
    聯商網消息: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鮮食」正在成為便利店差異化競爭的一個亮點。昨日記者從蘇果總部了解到,為了給顧客提供更好的體驗,蘇果與臺資企業鮮饌食品打造的本地鮮食供應鏈已經在江寧落成,並將於7月22日正式推出首批本地生產的鮮食食品。
  • 三全食品因「豬瘟水餃」收關注函 超市在售「非涉事水餃」
    「豬瘟水餃」收關注函  近日,三全食品被曝出旗下「灌湯水餃」樣品被檢測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食藥監已介入調查。2月18日早間,三全食品公開回應稱,公司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封存。18日午後,深交所向三全食品下關注函。
  • 全家「慢熱」鮮食
    在這波「夜經濟」的城市紅利期內,全家試圖在鮮食品類上謀求差異化競爭。加碼餐飲門店數量上暫居下風的全家便利店正試圖通過推出更多特色鮮食商品吸引顧客。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繼去年推出小龍蝦盒飯在全國廣受好評後,全家今年將擴大小龍蝦系列新商品。今夏共上市了5個品相的小龍蝦系列鮮食商品,包括龍蝦包、龍蝦飯、龍蝦漢堡等。
  • 鮮食,便利店極致能力的方法論
    鮮食沒有想的那麼容易做鮮食在便利店的商品結構中,是最重要的一環,被稱為便利店作為引流、盈利、強打顧客心智的超級品類。便利店這種專注個人出門便利消費場景的業態,主要功能還是滿足個人在隨時想、隨時買、隨時有,隨時用的超便利需求的消費場景。這註定它的核心品類需要圍繞著吃、喝、應急日用品三大類做文章。
  • 你不知道的鮮食供應鏈平臺:聚焦中小便利店,充當「產業路由器」
    而不少鮮食工廠也面臨著產能過剩、盈利難等問題。鮮食供應鏈平臺的機會點是,它們起到連結功能,以整合上下遊需求的方式降低個體便利店鮮食經營門檻,從而挖掘市場空間。而夫妻老婆店及中小型便利店經營者,也相當於接入鮮食「插件」,有利於其降低因等待規模體量增長而帶來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同時切分一定鮮食消費群體。
  • 安井食品半年股價翻倍的秘密
    速凍食品板塊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和惠發食品。細分下去,三全食品屬於速凍米麵製品行業,另外三家屬於速凍調理肉製品行業。三全食品以餃子、湯圓以及面點為主,公司位於糧食產量豐富且愛吃麵食的河南。惠發食品主要生產畜禽類製品,如獅子頭、雞肉丸等,公司位於膠東半島的山東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