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民間諺語
「熊掌」自古以來就是備受推崇的八珍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被兒子篡位的楚莊王臨死前唯一的願望就是再吃一口熊掌。孟子也曾說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可見熊掌是多麼的美味和珍貴。不過在如今社會,熊因為數量稀少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所以販賣、運輸和吃熊掌都是違法行為。原本以為在當今社會,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熊熊一定非常幸福。但是萬萬沒想到,在這個世界上居然還存在「活熊取膽」這麼殘忍的事情。
傳統中藥材,活熊取膽
古代中醫認為熊膽汁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由於熊膽難得,所以熊膽汁一直是傳統中藥中的一味珍貴藥材。如今為了長期獲得穩定的熊膽汁,中國的一些商家企業開始養殖黑熊,他們將金屬管永久地插入熊的膽囊,然後每天從熊體內提取膽汁。可憐的黑熊,只能被迫生活在狹小的鐵籠裡,連翻身都是奢望,還每天被人從體內抽取膽汁,痛不欲生。商家為了得到那一點點的熊膽汁,如此虐待動物,真的好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早已發現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多種中草藥也有著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醫用療效,而且更容易得到,在經濟上也更加實惠,完全可以取代熊膽汁在中藥界的地位。所以「活熊取膽」與其說是在醫學界不可替代,還不如說是商家吸引客戶的噱頭。況且,為了便於活熊取膽而永久打入熊體內的金屬管該如何消毒,黑熊長期被取膽汁的傷口,又該如何處理,不用藥物治療,熊能活著?熊每天都生活在如此恐怖、惡劣的環境下,它的心情能好嗎?據說動物心情不好身體就會產生大量毒素。所以「活熊取膽」得到的膽汁根本就不安全,裡面甚至含有抗生素和其他有毒物質。對消費者而言,他們花大代價買到的熊膽汁,可能不但不能治病,還會有損壞身體健康的風險。每一克熊膽汁的背後都隱藏著熊的血淚與哀嚎。
支持活熊取膽的王福重
「活熊取膽」的事情經過媒體曝光之後,社會上反響很強烈,除了個別利益者外,公眾幾乎都一邊倒的支持立法禁止這種慘無人道虐待動物的行為。可是這時有一些所謂的「專家」跳了出來,支持活熊取膽,吸引眼球,王福重就是其中一位。
如果他是一位中醫愛好者,是在為傳統中醫張目,那也就罷了。可他不是,他不但不是中醫愛好者,還是一個經常在公眾平臺詆毀中醫的經濟專家。他曾經在公眾面前宣稱:「中醫藥就是瞎扯,壓根沒有療效」。作為一名經濟學家,他所擅長的領域與中醫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他對中醫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可是他卻信口雌黃、隨口亂說,一點事實的根據都沒有就任意污衊中醫,把中醫貶的一無是處。中醫好不好,不是該由他來來判斷。在西醫出現之前,中國5000年的歷史已經做出了最好的評價。其實作為一名知名經濟專家的,大家很難想像到他為什麼這麼抨擊中藥,難道真的是發展的趨向更靠攏西藥還是靠吸引公眾眼球、靠碰瓷熱點事件來「知名」的?
中醫的療效有目共睹
雖然在許多疾病上,中醫的療效沒有西醫來得快,也正因為如此,中醫在二十一世紀開始逐漸沒落,但這並不能磨滅中醫在醫學上的貢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醫科學院的科學家屠呦呦老師,她和她的團隊從中醫藥典《肘後備急方》上得到啟發,研製出了抗瘧新藥「青蒿素」,挽救了2億多人的生命,並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如今,在面對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西醫也束手無措的時刻,中醫再次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通過中藥治療的患者不但很快恢復了身體,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前烏克蘭總統季莫斯科在感染新冠疫情之後,也是通過中醫藥才得以治癒,為此她曾特意在媒體面前表示感謝中醫藥的幫助,並呼籲世界對中醫藥重視起來。其實在如今世界上,很多西方國家的醫藥公司都有在私下研究中國的傳統醫藥,這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王福重作為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在許多電視臺的財經節目上擔任常駐嘉賓,他的各類經濟書籍也非常暢銷,而且他還是一名有著大量粉絲的人氣博主。這樣的一位知名人士,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更是應該謹言慎行。人們常說「飯可以多吃,話不可以亂說」,意思就是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不要隨便亂說,以免給他人帶來傷害和麻煩。王福重一句「中醫藥就是瞎扯,壓根沒有療效」,說的輕巧,卻因為「名人效應」給中醫的發展帶來了很壞的影響,我認為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妥的,是不正確的。
結語
中醫是中國古人留下來的智慧的結晶,是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疾苦的重要學科,如今卻在中國日益沒落,備受冷待。反觀鄰國日本,他們並沒有因為中藥療效慢而貶低它,而是對中醫藥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日本幾乎80%以上的醫生都會開中醫藥方,而他們國家生產的中醫藥居然佔據了世界90%的銷售份額,實在是令人震撼,同時也令我們中國人感到汗顏。我們應該多多支持中醫學科,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去了解它、熱愛它、學習它。而不是貶低它、無視它、人云亦云。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去除中醫藥中像「活熊取膽」這樣的糟粕,多多發展它的長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中醫藥一定能夠在中國再次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