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黃巖區頭陀鎮劃巖山飛鷹巖徒步的幾名驢友,發現了一條疑似中國小鯢的怪魚。從照片上看,這條怪魚頭部扁平,滿布大小顆粒,周身為棕色,與中國小鯢長相類似。
據了解,中國小鯢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國寶大熊貓一同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這種有3億年歷史、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代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學家譽為研究古生物進化史的「金鑰匙」。
據了解,1889年,一外國人最早在湖北宜昌發現這種小動物,定名為「中國小鯢」。上世紀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溫嶺和湖南祁陽發現過「中國小鯢」,爾後便銷聲匿跡。
分析「中國小鯢」的發現地,發現這種生物的生存環境與生態環境有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中國小鯢生存的主要因素,而頭陀鎮劃巖山地處深山,屬永寧江支流元同溪上遊的低山丘陵區域,生態環境優越,非常適合「中國小鯢」生存。
這條怪魚究竟是不是中國小鯢?目前,記者已經聯繫相關部門鑑定,黃巖區頭陀鎮也將進一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