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其他魚為食,被養殖戶稱為「惡魚」,如今養殖規模超過四大家魚
俗話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意思是吃四條腿的畜牧類的,是不如吃兩條腿的禽類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指的則是吃禽類不如吃魚類。魚類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而且脂肪含量低,所以吃多不怕胖。在這些魚類之中,淡水魚又是日常生活中食用最多的肉類。淡水魚一直以來都是以四大家魚為主,也是市場佔有率較多的魚類,對於淡水魚養殖戶來說,有一種魚是相當讓人討厭的。
養殖戶過去最擔心自己的魚塘出現一種魚,這種魚心情兇猛,專門吃其他的魚類。有養殖戶養殖了很久,卻發現自己養的魚卻越來越少,最後清塘的時候才發現罪魁禍首,原來魚塘裡面多了許多的黑魚。黑魚是一種肉食性淡水魚,專門以捕食其他魚類為食,尤其是一些個體較小的魚,更容易成為黑魚的獵物。養殖塘之中出現黑魚,對於養殖魚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很多養殖戶把黑魚稱為「惡魚」,是一種相當討厭的魚。
黑魚生有鋒利的牙齒,而且遊動速度非常快,也被叫做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黑鱧頭等。是烏鱧屬鱸形目、鱧科的淡水魚,分布面積相當廣泛,南北均有黑魚出沒,過去一直以來黑魚都是野生魚存在,幾乎無人養殖這種性情兇猛的淡水魚,黑魚在民間也有孝魚之稱,一直以來都是晚輩送給長輩的專用魚,黑魚為什麼被叫做孝魚呢?這也是由於黑魚的繁衍習性而來,據民間說法黑魚產子之後,眼睛會失明。從而失去了捕食的能力,為了不讓母魚被餓死,這些小黑魚會遊進母魚的嘴裡,讓母魚吃掉自己當作食物,這種行為被村民看作為孝道,所以把黑魚叫做孝魚。
其實這是母魚護崽的一種行為,當小黑魚遇到有危險的時候,母魚會張嘴把小黑魚吸進嘴裡,作為保護,當危險解除之後,會將小黑魚在吐出去,並不會吃掉,這樣的行為卻被人誤解為是一種孝行,所以黑魚一直在民間有孝魚的叫法。黑魚過去雖然很受養殖戶憎恨,但現如今的黑魚卻成為香餑餑,黑魚肉質細嫩,而且通身就一根主刺,沒有小刺,吃起來不但味道香濃,而且沒有小刺更加的方便。這也讓黑魚在短短幾年時間裡,迅速成為淡水魚的新寵,養殖規模一度超過了傳統的四大家魚。
黑魚養殖這幾年開展的如火如荼,主要原因當屬黑魚行情一路走高,不但銷量不愁,而且價格喜人,黑魚的價格遠遠高於其他四大家魚,零售價更是賣到了十八塊錢一斤,這種過去讓養殖戶頭疼的「惡魚」,現在也成為了養殖界的香餑餑,對於味道鮮美的黑魚,你喜歡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