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2021-01-17 佛語點悟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在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的要義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師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了。

所以《金剛經》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知道《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而須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金剛經是講了空沒錯,但它並沒有說一切皆空,也沒有讓我們去執著於空。金剛經講的是般若。般若是什麼呢?是離相智慧心,這智慧心就是解脫心。就是說,要離一切五欲六塵的境界相,於一切法相上不起執著心。不執著就不起貪嗔痴,不起貪嗔痴就不造殺盜淫等諸業,就不造業。不造業就沒有煩惱痛苦的業報,這就是解脫,解脫一切煩惱痛苦。金剛經講的就是解脫眾生苦的智慧。

我們知道《金剛經》裡面有很多名句,比如「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等等。

我們乍一讀來,似乎有所感悟。但是讀了很多遍,只是覺得有道理,但是始終無法開悟,原因在哪裡,我想還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和執著太深。我們不像六祖大師那樣,他是上根利根之人,能於言下開悟。

但是我們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經中四句偈很多,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明說。所以四句偈不一定特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我們為他人解說的話得福甚多。

就是《金剛經》裡有一段講到了福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在須菩提看來,用如同恆河沙般無數的珍寶去布施,一定是極大的福報,而佛則告訴須菩提說,如果善男信女受了經裡的四句偈子,然後,再講給別人聽,這個福報遠勝於剛才的布施的福報。

佛在《金剛經》裡說,他從前還未成佛,在做菩薩的時候,他曾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的佛,沒有漏失過一位。照理來說,他供養了這麼多的佛,其功德應該是大得無法想像。可是,佛說,他供養了這麼多佛的功德,還不及在末法時代,能夠受持《金剛經》所得的功德大。

《金剛經》佛就說過,「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我們要相信佛所說的話,好好受持讀誦《金剛經》,並爭取為他人說這部經,那我們得福德將會無可計量,就是多的數不過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的智慧 財帛動人心 財布施是有福德 但持法才是關鍵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陀用如此多的財富作為譬喻,只為引出後面的真正意圖,那就是,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並為他人解說,指示,即法布施,那麼此人的福德是巨大的,巨大到什麼程度呢?
  • 佛說金剛經白話文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須菩提!在你看來如何?若是有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報功德,肯定是很多的吧?須菩提說:非常多,世尊!因為什麼緣故呢?
  • 誦持《金剛經》的這個好處,你必須要知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說:「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能夠讀誦持經之人,本來應得一切天人恭敬供養,但因前生有重業障的原因,今生雖得受持諸佛甚深經典,仍被人輕賤,惟有受持經典的原因,心無惱恨,無所計較,念念常行般若波羅蜜行,無有退轉,以能如是修行,得無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極惡罪障,一併消滅。
  •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直譯--「佛告訴須菩提:你不要這樣說呀!在如來入滅後,佛法住世最後五百年,還是有許多受持戒法,以及善修福德的人,於此《金剛經》的語句,能生信心,以此教語章句信為真實。」解釋--「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 《金剛經》的智慧 福德是福德 功德是功德 兩者區別有多大
    其實祖師達摩沒有答錯,只是梁武帝或許並不知道,功德不等於福德,功德福德區別很大。「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在《金剛經》中佛陀曾問須菩提:須菩提你怎麼認為,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那麼這個人因為用如此多的七寶布施,所以他能夠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福德很多。
  • 誦持《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滅十惡五逆、增福增壽
    準提咒廣為中國、日本的佛教信徒所持誦,其咒語功德威力不可思議,在很多經典中也都有記載準提咒的廣大功德。據《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所記載,誦持準提陀羅尼能得到光明觸照,所有罪障,盡皆消滅,壽命延長,福德智慧增進,並得諸佛的庇護,生生世世遠離諸惡趣,迅速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果。
  • 佛法:持誦《金剛經》卻為人輕賤凌辱?恭喜,你的功德福報增長了
    近來看到有一些朋友們來問說「自從持誦了一段時間的《金剛經》之後,似乎特別違緣,幹什麼都不順,心情煩躁,人際關係也不好,還不如沒有持誦《金剛經》之前的狀況好,是不是我與《金剛經》無緣或者是修持的不如法呀」?
  •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具有不可思議功德!
    為諸邪見眾生,說其正見之法,今得悟解,免於眾苦。佛言:善哉!善哉!無礙菩薩,汝大慈悲,為諸邪見眾生,問於如來正見之法,不可思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天地八陽之經,此經過去諸佛已說,未來諸佛當說,現在諸佛今說。
  • 佛法:為什麼說持誦《金剛經》被人輕賤反而是好事?
    網圖世人的輕賤都是因為德行有失的罪過,可是如果是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被人輕賤,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如果真的如此,那就要說一聲恭喜了。為什麼呢?因為《金剛經》是佛祖為大乘者、最上乘者所說的無上佛法,「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沒有圓離四相之人,沒有持戒修福而生淨信之人,是無法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的,怎麼去離一切相而成就佛道呢?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至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的功德利益
    佛告大眾:若有童子受患苦者,令其慈母,分乳微塵,與虛空中,施諸羅剎,並清淨受持此長壽命滅罪陀羅尼經,書寫讀誦,病則除差。時羅剎眾甚大歡喜,而白佛言:審得生天,我等眷屬終不能侵諸童子乳,乍食鐵丸,終不能食諸童子血。於佛滅後,有能讀誦受持此經處者,設有惡人惱是法師,或有惡鬼惱諸童子,我等當執佛金剛杵而衛護之,不令惡鬼而得其便。
  •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原文:「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是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與燃燈古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 清明之際,聽聞誦持《地藏經》超度亡靈,家庭興旺,功德增長!
    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地藏經》那麼我們首先得明白,這種行為,是否是種迷信呢?這種行為,絕不是迷信。清明掃墓,我們緬懷祖先、祭奠英烈,方知祖先創業之艱難、英烈奉獻之偉大。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經文眾多,這些經文為我們講解了一些關於宇宙和生命的知識。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
  • 念誦金剛經的時候應該如何回向?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在禪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後的禪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也隨之源遠流長。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