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智慧 財帛動人心 財布施是有福德 但持法才是關鍵

2021-01-10 德元空道

在此,佛陀對須菩提做了一個譬喻,用七寶,財物來布施,用須彌山一樣多的財富,來形容海量的財富,用來財布施,如此多的財物布施,福德有多大呢?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座須彌山?按照佛家的觀點,有十萬萬座,就是十億座,一個大千世界就有十萬萬座,何況三千大千世界呢?如此多的須彌山,而且每座須彌山都是用七寶堆積而成,財富實在是太多了。如是等七寶聚是何意?

就是用七寶等等珍寶聚集,聚集成山一樣巨大,聚集成須彌山王一樣的大,形容財富之多,遠超普通人想像。用如此多的財富布施,按照我們一般人的想像,那麼回報應該是巨大的,但佛陀的這個譬喻,意不在此。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陀用如此多的財富作為譬喻,只為引出後面的真正意圖,那就是,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並為他人解說,指示,即法布施,那麼此人的福德是巨大的,巨大到什麼程度呢?

佛陀像

前面說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王一樣多,一樣大的財富,不及此人的百分之一,萬分之一,億分之一,乃至無法靠算數和比喻,能夠說明。換句話就是,法布施是財布施無數倍,為什麼這樣說呢?

石像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給你財物,不如教會你如何獲得財物,其實,這樣比喻是不恰當的,但為了方便理解,姑且一用。準確的說,就是大乘教法的自利利他,共同成就無上菩提,豈是財富可比的。

佛像

故此,財布施不及法布施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乃至無法用算數來計算。一定是這樣的,共同成就無上菩提,當然無法用財富,用數字來計算,如果可以計算,也並非是真正的無上菩提,已被數字所轉。

在這裡要明確幾個點,經文中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這裡的此《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指的《金剛經》,因為《波羅蜜經》有多種教法,在這裡專指《金剛經》,這也是《金剛經》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菩薩像

還要重點強調的是受持讀誦,為什麼要強調受持讀誦呢?因為它代表的是四層意思,不是一個意思,先說受,受有領受,接受之意,僅僅是接受了還不行,要內心之中真正的領悟,領受。再說持。

修行者

持字不容易,就是修持之意,在內心領受的基礎上,開始修持,保持,這就是修行了,能夠持得住的人,就是修行人。再說讀和誦,讀書與看書有時是通用的,但其實是不同的,讀書要用嘴讀的,嘴讀與僅僅是看,效果區別很大。

石像

讀書的接受理解程度,遠高於僅僅是看看書,也更能記憶持久,但僅僅是讀也還是不夠的,還要誦,誦是大聲的朗讀,在讀的基礎上更加強化,這是古人讀書學習的智慧,通過無數的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書是要大聲讀誦的。

不如此,不僅僅是記憶不深刻,更不會深刻理解,一定要多次大聲朗讀,近乎背誦,此時,聲聲入耳,由耳入心,才會真正體悟內裡含義,眼耳意要並用。在這裡強調的是體悟,體悟的含義遠高於普通的理解,僅僅是理解其實還相差很遠,體悟才能徹見本地風光。

會持續更新學佛心得,願與大家共同分享,願與大家共同交流,以期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收穫。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金剛經》的本義,一直在這5個字裡面,悟明白它,就恭喜你了
    我們讀《金剛經》,常常會遇這個問題,佛講經講到關鍵的時候,總會有」般若波羅蜜「這5個字,讓人不知所云。為什麼佛講到關鍵時刻就要用這5個字呢?其實《金剛經》的本義,一直在這5個字裡,悟得明白它,就恭喜你了。在《金剛經》中,有以下這段: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 《金剛經》中4句名偈,揭示佛學本質,佛便是「悟空」!
    《金剛經》 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的精華所在,經典中有許多佛家大乘教化,發人深思誨人不倦。細品《金剛經》可以看出整部經卷反覆強調和印證著一個主旨,那便是「空法」與「空相」,這也是佛教的核心教義所在,意義在於看破「法相」並非實有,只有自心自性才是真實。
  • 《金剛經》常識:金剛經什麼人不能念
    金剛經是對眾生都有好處的經典,什麼人都能念誦。金剛經也是一種智慧,只要大家能用平常心去對待的,是沒有宗教以及人員的分別的。而且,在佛學的智慧中,眾生本就是平等的,是沒有區別的。要是修持金剛經,自然是什麼人都是可以的。
  • 誦持《金剛經》的這個好處,你必須要知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說:「複次,須菩提。佛告訴須菩提說,若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信女,能夠受持讀誦此《金剛經》,如果還被別人輕視作賤,這是由於前世做下了罪業,應該現世遭受惡報。因為現世被人輕視作賤,那麼前世的罪業就抵消了,並且因為這個原因,就可修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慧。《金剛經》的這個「功能」是別的經典不具備的。金剛經是講述空性大法的,六祖慧能曾經因為聽了裡面的一句話就大悟,可見此經典的厲害!
  • 整部《金剛經》的核心,都在這幾句話裡!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為「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為流行。《金剛經》充分體現了大乘般若思想的核心,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金剛經》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它蘊含著解脫生命困惑問題的大智慧,使人從中悟出生命的真實究竟意義。該經歷來受到後世聖賢和佛弟子們的追捧,是佛門裡啟發智慧、明心見性必讀的經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金剛經》裡的核心句子。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兩位尊者就提到《金剛經》一部——這也是我唯一記住的佛經的名字,當時我很小,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意思,只是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親切,似乎有種熟悉的感覺。當然了,學佛之後我才明白,這其實就是前緣,我在前世或者再前世一定和《金剛經》很有緣分,所以雖然只有幾歲,卻一聽名字就很有感覺,而後來也是莫名的對這部經有好感。
  • 金剛經解釋:如何誦讀金剛經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文,而且現在修行金剛經的人也是有非常多的,我們大家要堅持去誦讀金剛經,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了解到它的含義,但是對於不知道如何誦讀金剛經的人,我們下面就給他們介紹一下吧。先洗手端座,然後恭恭敬敬地,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誦讀一遍,就行了。
  • 《金剛經》的智慧 福德是福德 功德是功德 兩者區別有多大
    在《金剛經》中佛陀曾問須菩提:須菩提你怎麼認為,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那麼這個人因為用如此多的七寶布施,所以他能夠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福德很多。這裡佛陀提到的是福德並非功德,按照世間的理解,梁武帝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應該有很多很大的福德,但梁武帝問的是功德,梁武帝也是信佛之人,理應知道福德何意,但為何問功德不問福德?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金剛經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流傳最廣的經文。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地突破修行中的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證道,般若為智慧一詞梵文的音譯,蜜意為無極。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
  • 《頌金剛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成佛的第一因智慧
    《金剛經》的主題,源自於須菩提所提兩個問題: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們可以看到,關鍵就在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指為何?但這是目標,是功果,是修行的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卻不是全經所討論的重心。這一點是頌經的人必須要明白的。
  • 《金剛經》裡有名的四句話,讀懂一生受益!
    眾所周知,《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它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我們也常稱其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為流行。金剛經是一部智慧經,其中的「般若」指的就是「智慧」,它能夠幫助眾生開啟智慧、覺悟人生,屬於大乘《般若經》的精髓。
  • 三分鐘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應!
    密宗認為,真言能夠開發生命潛能,啟迪高度智慧。修持者反覆念誦,一方面能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使人入定;另一方面,念誦真言能產生不同的振動頻率,對於打通自身經絡,激發內在能量,都有很大的效用。身密:主要指結手印,用兩手手指相互結成不同的形狀。密宗認為,佛菩薩及本尊的手印,象徵特殊的願力與因緣,而人的雙手十指溝通內外,既與修行者內腑相通,又與外部諸佛的佛性相通。
  • 大乘般若《金剛經》破執思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上文主要講解以《金剛經》和《心經》來探討佛教所說的「空宗。」它主要教導人們要懂得「對內破執」和「對外掃相」來告訴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與探討大乘般若《金剛經》中的破執思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主要是「住」和「心」兩個字。這裡的「住」指的就是人們對世俗的留戀和執著的程度;而這裡的「心」指的就是對佛理禪義的悟道。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正是佛陀最大的智慧所在。02自助,才有天助《金剛經》中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主動開口尋求幫助,你主動去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情況才慢慢好轉。這就是南懷瑾說,佛並不是權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陀的智慧和權威在每一個信徒的心中。這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就是自己主動去覺悟,進而在生活裡潛心修行。看到這裡你就明白,命運裡的福祉和苦難都是自己修來的。
  • 《金剛經》解讀 - 第23天:頓悟與漸修,修行佛法的兩翼
    所以,釋迦牟尼在漸修了許多年之後,依靠菩提樹下的瞬間頓悟才恍然成佛。漸修和頓悟是佛法修行的兩翼,缺少哪一邊,都飛不起來。」聲明:本文引用文字來自書籍《圖說金剛經》之第二章第九節,版權歸相關方所有,本文如有引用該書的圖片會做模糊處理,遠沒有書籍中圖片精美,喜歡的讀者可以在免費閱讀本文後購買該書籍,如有侵權,請聯繫並刪除,謝謝。
  • 理解了《金剛經》這4句話,就掌握了它的精髓,功德無量
    最近我一個朋友迷上了《金剛經》,說《金剛經》裡有很多奧秘,於是便來找我探討。《金剛經》,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金剛經》內有很多大智慧,可以啟發智慧、明心見性。《金剛經》內有四句話概括了整篇內容的精髓,哪怕參透一句都會功德無量。
  •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在佛入滅後,佛法住世最後五百歲,若還有人相信像《金剛經》這樣的大乘妙法,那就另有原因了,那需要無量劫種諸善根才有可能。彌勒菩薩也說:「大乘經典是真佛說。」並不是那些不信的人所謂「是後人所虛構」的。譬如《成唯識論》云:「諸大乘經皆順無我,違數取趣,棄背流轉,趣向還滅,贊佛法僧,毀諸外道,表蘊等法,遮勝性等。
  • 為什麼現代人寫不出來《周易》、《金剛經》類似的巨作?
    說起《周易》和《金剛經》,相信大家沒有不知道的,這兩本書是一個可以說是道教的經典,一個是佛教的精華,一個被稱為「群經之首」,一個被稱為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通過這兩部巨作,可以說是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周易》的智慧大到治理國家,小到平安人生。一切事物的發展,要經過元,亨,利,貞。這一個偉大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