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2021-01-11 明月天心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

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所以民間所認為的那些燒高香、搶頭香的行為是非常愚蠢無知的。布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他無我慈悲心,看似是供養佛菩薩,其實是在為自己修福。佛門裡的種種供養方式都是一種善巧方便法,都有著深刻的法義,是為了更好利益大眾燻修。比如佛前供水果,水果就有著很重要的寓意。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帶大家走近佛門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一、水果要保證新鮮無壞果

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一者,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重視因果之道,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前供水果,就在於提醒大眾要明因識果、敬畏因果。佛前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花開結果,即善有善報,以此勸人行善,方可真正改變命運。

二者,我們當明白,佛教不是迷信,佛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眾生若能精進修行,亦可成就無上佛道。佛教裡對修行者所要成就的果位分為三種,即阿羅漢、菩薩和佛,其中阿羅漢屬於小乘佛教,菩薩和佛果位屬於大乘佛教,「佛」果位最圓滿無漏。佛前供水果,也在提醒修行者要時刻精進修行,菩提心永不退轉。

為了避免出現不好的表法,避免不恭敬、造業情況的發生,佛前供水果,一定要注意保證水果的新鮮、完好無損,沒有腐爛變質的情況發生。即使是在上供過程中發現水果有變壞的,也要及時撤換成好的水果。

二、水果上供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就像佛前供水一樣,我們供佛,供養的也是我們的一份清淨心,既然有恭敬心,就像做好每一件事,不要應付、粗製濫造。有些人做事很不講究,買來的水果,該清洗的不清洗,帶著泥垢就供佛;該清理的不清理,帶著雜葉直接上供,等等,這些行為都是不如法的。清洗任何物品就像清洗我們內心的汙垢一樣,洗去塵埃,淨化內心。

清洗後的水果清香潔淨,令人見之心生法喜,增上善緣。供佛水果的數量沒有什麼講究,供多少都可,水果清洗後在盤子裡拍成大氣莊重的造型,置於佛前即可。

三、不要上供氣味不好的水果

供佛水果的種類沒有什麼大的要求,一般我們經常食用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桔子、葡萄、西瓜、火龍果,等等,都可以。這些水果氣味聞起來都比較清香,價格大多數人也都能接受,都能供得起。但是要提到一種水果——榴槤,它的氣味大多數人是接受不了的,最好還是不要拿來上供,也對三寶有些不恭敬。

有人問,「梨」可以拿來上供嗎?民間認為「梨」的諧音有「分離」之意,不能拿來上供,這種說法可信嗎?佛教完全沒有這一說法,佛教認為「梨」有「離苦得樂」之意,是好的表法完全可以放心拿來上供。

我們一般都是早上上供,傍晚收供,也可以兩三天一收供,這個看自身情況。收供後,水果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分享給家人鄰居朋友食用,都是非常好的。以上就是佛前供果的主要注意事項,若有疑問,可留言評論,感恩您的閱讀,祝您人生吉祥、福慧圓滿。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佛前上供,只是佛門裡一種修福修慧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是供大眾修行的法門,切莫功利化。每一種供品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意在提醒大眾精進修行,不退轉菩提心。比如佛前供水,水代表平和、清淨、不爭,代表修行人內心的一種境界,人心越淨,則智慧生。供燈,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佛前點燈、功德無量。佛前供香,乃「戒定慧」之香,香支一燃、法界蒙燻,一切眾生皆得利益。那麼,佛前供果又有何意和注意事項呢?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有4條不成文「規矩」,一定要知道!
    為了表達對佛祖的信奉,人們都會擺上供品,寺廟中是由僧人擺放的,自己就不必在意,可是當在自己家中擺佛堂時,一定要知道上供水果的這四條""禁忌"1, 破損的水果不可以擺"花開結果"照應了因果關係,而"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則照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幾條「禁忌」,你知道嗎?
    那麼在眾多形象莊嚴的佛像面前,許多貢品上供,也變得非常重要,像一些燈燭和香支還有大悲水就是不能缺少的,在神聖的佛廟面前,一陣陣悅耳清新的佛門音樂,搭配上一些神聖景象,讓燒香拜佛的供養者沉浸其中,佛菩薩也接受著來訪者的心願。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前上供水果,到底要不要洗?99歲寺廟僧人說:這樣就可以
    而這樣就會導致許多人在拜佛求平安或者是祈求保佑的時候得不到佛的回應。其實這大多都是因為供佛方式不對。很多人都很糾結供佛的水果究竟要不要洗乾淨,其實這一點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的,因為佛前供應的水果一般都是蘋果梨等能夠保存很久的水果。然而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得到大多數人的疑惑,其實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佛家文化導致的。
  • 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佛前的一切供養之物,實際都起到表法的作用,真正受益的人,是我們自己。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上供三寶,下施眾生,就是在積德修福。《增一阿含經》中有載,過去佛世,信眾布施僧團飲食、衣物、臥具、湯藥,也即所謂「四事供養」。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第一點,供養不在量,而在於發心。
  • 佛教: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每一種供養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上供花果,「花」就代表「善因」,「果」即代表「善果」,有好因才有好果,以此告誡大眾要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苦果。佛前供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人們心中的智慧,遠離愚痴無明。佛前供香,燒三炷,點燃心香,亦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那麼,佛前供水又有什麼寓意和注意事項呢?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教:這2種水果不要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佛前可供哪些物品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不論供養什麼,要有好的發心,所供物品要清淨乾淨,要如理如法,不可有褻瀆之意。很多人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在佛前做供養,認為你供養再好,佛菩薩又不會吃,供佛有何意義呢?  我們要明白,佛前做供養不是為了「賄賂」佛菩薩,不是在與其做「交易」,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看似是在供養佛,其實是在供養我們自己,供養一切大眾修行的心。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提起佛教,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到寺院裡燒香拜佛。寺院是信眾培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是善信居士們日常護持三寶之地。寺院裡僧眾每日要上早晚功課,誦經念佛淨心。但是有很多信眾因為受工作或者學業的限制,沒有太多時間到寺院裡定時上早晚課,這時候在家裡設置小佛堂就非常方便了,不用來回奔波。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其一,發心要清淨。
  • 佛教:女人生理期來了能進寺廟嗎?這幾條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佛教:女人生理期來了能進寺廟嗎?這幾條禮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導讀:很多人都喜歡到寺廟燒香拜佛,不管是出於旅遊的初衷,還是許願祈福的目的。佛門之地莊重肅穆,而且也是學佛之人以及佛菩薩的清淨道場。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一定要知道一些禮佛的禁忌。不大聲吵鬧、嬉戲,不亂動寺廟之物。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供養的真實利益,是我們通過這一形式,修了平等心、利他心、慈悲心。內心的清淨與善良,就是最大的福田。佛前所供物品,都是佛門裡普渡眾生的善巧方便法,都是在表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與果就代表著佛門裡所說的「因果」,告誡眾生要敬畏因果、莫造惡業。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與平等,告誡大眾修行要從心地入手,善用其心、慈悲喜舍。佛前所供酥油燈,燈代表破除黑暗,用智慧點亮光明,等等。
  • 藏傳佛教禁忌範圍
    1.佛、法、僧三寶類   西藏的佛教徒把佛看成向諸眾生指明究竟真理之先驅者。所以,佛與佛教經典(法)被認為是造就福慧資量之根。諸惡除制於根,就能產生利樂一切有情之善行。為眾生康樂而尊佛修法,能持理傳播佛法之善知識才能稱為僧。
  • 佛教:「家中供佛」,這3點要注意,否則不僅沒功德,還造業
    導語現在有很多朋友們為了平時方便自己拜佛,她們都會直接在志傑家裡供奉佛菩薩,這樣子不僅能夠方便地把佛菩薩供奉在自己的家中,又能夠保佑自己的家平安。但是在家裡供佛也是有許多講究的,以下這三點千萬要注意,否則的話,不但無功德,而且還會造業。1、 女性在生理期禁忌禮佛有一些女佛教信仰者她們在家供佛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生理期忌禮佛。
  • 供佛的水果可以吃嗎?
    供品被供到佛前之時就成為了佛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供佛的食物,最好是以菩提心布施出去給其它眾生,這樣符合上供下施的意趣。但若普通的佛子,以恭敬心為求加持故而將撤下來的供品食用,則不犯盜戒。 若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以貪吃之發心攝持,而食用自己供佛之食物,則即觸犯了盜的支分罪。若觸犯了支分罪而不懂得懺悔,將來必會因此罪業墮落惡道。因自己發心供佛的物品,從自己發心供佛的那一剎那起,這些水果物品已經成為了佛物,非是自己的東西了。所以若是供完佛後,自己以貪吃之發心私自取用就是觸犯了盜戒的支分罪。
  • 我們在家信佛有禁忌嗎?在家供佛的禮儀及禁忌!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裡面殘餘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雖然很多90後和00後,對供神拜佛這件事並不怎麼信服,可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禮佛的,或者在自己家裡,或者去寺廟,總之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佛祖敬上一份心意,那麼大家知道供佛的時候,什麼事不能擺的嗎?
  • 佛教:有三種水果不能用來供佛,對菩薩不敬
    ,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佛教的供果,其實代表了修行的果位和世間的因果,供佛的目的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多種善因,才能收穫善果。所以我們在供佛時,儘量不要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因為這三種水果,無法代表善因。
  • 佛教:這幾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信佛是信眾內心深處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與感恩,很多善信到寺院禮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供養,以增長功德、培福修慧。雖然我們常說萬法不執著於相,不要執著於形式,但我們也要明白,佛門裡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在表法,都是善巧方便法,在一定程度引導和渡化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