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三種水果不能用來供佛,對菩薩不敬

2021-01-17 網易

2021-01-09 08:18:09 來源: 給說事兒

舉報

  很多人把佛菩薩聖像請到家中,都會用一些水果去供養佛菩薩,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民間有很多關於供佛的說法,有人說,用水果供佛時,不能用梨來供佛,因為「梨」的諧音是「離」,會讓人聯想到分離,所以「梨」不適合用來招待親友,更不適合用來供佛。

  還有一些說法,有人說不能用香蕉供佛,因為「食蕉」是粵語中罵人的話,會讓人聯想到吃香蕉會對佛菩薩不尊敬。這些說法到底可信嗎?供佛時應該選擇什麼水果更好?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可信的,佛教認為,供佛的目的是為了表法,是為了表達你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所以,只要你的內心是恭敬佛菩薩的,這些水果都可以拿來供佛。

  佛教的供果,其實代表了修行的果位和世間的因果,供佛的目的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多種善因,才能收穫善果。所以我們在供佛時,儘量不要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因為這三種水果,無法代表善因。

  

  我們不要用腐爛的水果、不乾淨的水果和已經破損的水果供佛,因為這三種水果,無法起到表法的作用。最好也不要用帶有刺激味道的水果,例如:榴槤。

  我們在選擇水果時,儘量要選擇新鮮、乾淨和完好無缺的水果,這樣的水果代表了美好的善因,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香味的水果,例如:蘋果,橙子,芒果,菠蘿,西瓜等。

  我們在選擇供果時,要以乾淨、成熟、新鮮的水果最為首選,在水果的數量和品類上,沒有什麼忌諱,供佛時最重要的是要看我們的發心,只要我們的發心是慈悲和清淨的,就會得到功德和利益。

  

  只要我們供佛時,心存恭敬,並且積德行善,孝敬父母,相信因果,佛菩薩必定護佑。

  佛家常說:一切唯心造。用水果供佛,其實就是在修我們的心,當你經常用新鮮和乾淨的水果供佛時,你的心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淨。《維摩詰經》上說:「心淨則國土淨。」當你心變得清淨了,一切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我們在選擇供果時,儘量要選擇自己可以食用的供果,因為佛前的供果是可以自己食用的,這樣還可以避免浪費。

  

  供水果時,一定要牢記因果,經常用水果供佛的人,會恭敬菩薩,心有神明,敬畏因果,會用因果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敢去造惡業,會經常行善積德,所以,喜歡供佛的人,最容易獲得善果和福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菩薩」不敬,切記
    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是佛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帶著供品去寺廟供佛,也有一些人會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佛,由於我們在供佛時,一定要敬佛,所以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切記。我們對佛菩薩的供養,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恭敬心、利他心、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一個人有了慈悲喜舍,福報和智慧才會增長,好運才會不請自來。佛菩薩其實並不是需要你的供品,我們用來供佛的東西,佛菩薩並不會受用,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供給我們自己的,佛法講究因果,一個人種善因,就會得善果,我們用什麼供佛,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 不能夠用來供奉的水果,是對「佛菩薩」不敬,切記!
    供奉的方式有多樣,有香供、燈供、鮮花供、還有水果供等等,無論是何等的東西,無論它們是否貴賤或者是多寡,都是人出於對佛的禮敬。雖然佛陀度人只看人心,不會因為供奉任何東西而產生差別心。但是我們卻是需要注意,並非是什麼東西都可以供奉,因為供奉也是要如理如法,符合莊嚴和肅穆,才能夠顯得我們的恭敬之心,畢竟佛在恭敬中求,你多一分恭敬,自然就能夠多一分機緣。
  • 供佛不要用這3種水果,對菩薩不敬
    很多佛弟子都會把佛像請到家中供奉,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都會供一些東西,比如花、果、水、香、燈、蠟燭等等物品。 其實不管供養什麼物品,它的目的都是表法,並不是真正讓佛菩薩受用,紙做的佛像、泥塑木雕的佛菩薩,怎麼能喝水、吃水果呢? 佛前供花什麼意思呢?
  • 佛教:這2種水果不要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佛前可供哪些物品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不論供養什麼,要有好的發心,所供物品要清淨乾淨,要如理如法,不可有褻瀆之意。很多人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在佛前做供養,認為你供養再好,佛菩薩又不會吃,供佛有何意義呢?  我們要明白,佛前做供養不是為了「賄賂」佛菩薩,不是在與其做「交易」,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看似是在供養佛,其實是在供養我們自己,供養一切大眾修行的心。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我們之所以在佛前上供,它只是佛門裡的一種表法,是一種善巧方便法。不在利益佛菩薩,而是利益普羅大眾。就像我們在佛前供養花果,佛菩薩根本不會吃的,它一方面表明了供養者對佛菩薩的虔誠、感恩和恭敬之心;另一方面,佛前所供的「花果」代表佛門裡常說的「因果報應」,以此告誡眾生要修善因、勿作惡。佛前供養香支,不是在與佛菩薩感應,而是表明我們內心的清香,是「戒定真香」。
  • 佛教:這幾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很多人初入佛門,對很多佛教常識不太了解,就拿在佛前做供養來說吧,很多人不太明白哪些東西可以用來供佛,哪些是禁忌品,供佛應該供多少,等等。其實,不論我們供養什麼,前提是我們的心要是真誠的、清淨的,不是帶著功利心的。大家要搞清楚,佛前供養,不是在與佛菩薩「做交易」,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任何人的供養而有分別之心。供養只是我們自己的發心,是在修我們自己的慈悲利他心,莫要貪求功德。
  • 佛教高僧:在家「供佛」,記住這三點,家族興旺
    介紹相信佛教的高僧和信徒都有向佛供奉的習慣。所謂供奉佛,是指信徒以虔誠的心,使用香,鮮花、水果、供品、燈具等。供養禮拜佛菩薩。因此對於那些信仰佛教的人來說,供奉佛是非常重要的。小編在家裡見過許多個佛教徒。
  • 佛教:這3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佛前所供物品,看似是供養給佛菩薩,其實是供養我們自己。藉助這一形式,讓我們的內心不再自私貪婪,學會布施、學會利益他人,如此才能修到福報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些呢?一般的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供養。供養不論多少、不論貴賤,只要用心真誠清淨,皆是功德。只是我們要注意所供物品要乾淨、無壞,無破損,以此表明我們的恭敬心。
  • 佛教高僧:家裡「供佛」,牢記這3點,家族興旺
    導語無論是信仰佛教的高僧還是信眾,都常常有供佛的習慣。所謂供佛,也就是信眾以虔誠之心,以香,花,果,供,燈,等。供養禮拜佛菩薩。因此,對於信佛者來說,供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小編曾經就見到過許多信佛者,家中供養著佛菩薩。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比如,我們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所以用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之物供佛,也就成了很多善男信女日常修行的一部分。佛心平等,不起絲毫分別,如果眾生能心懷恭敬,量力而行,那麼不管供養何物,都是在「舍」,也都是在降服自己的「貪婪心」。然而,佛教以慈悲為懷,本著導人向善的初衷,有些物品,並不適宜供佛。否則,非但是對佛不敬,反而折損陰德,平日一定要多加要注意。第一,葷腥不宜供佛。
  • 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佛前的一切供養之物,實際都起到表法的作用,真正受益的人,是我們自己。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有深遠的迎新影響,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同時佛教也是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教:梨不能供佛嗎?供果時,哪些水果不能用,這些道理你要明白
    這些都是學佛的信眾,在佛前做的供養。而在佛前做供養時,經常用的物品通常是:香、燈、油、水果、鮮花、食物等等。每當初一、十五和其他的佛菩薩聖誕日時,信眾們就會來到寺院朝拜,並在佛前放下自己帶來的餅乾和水果等等貢品。因為佛前供水果,是一件常常發生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聽別人說,香蕉、梨等水果是不能供佛,這是真的嗎?」這些可以供佛嗎?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佛前所供物品,都是佛門裡普渡眾生的善巧方便法,都是在表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與果就代表著佛門裡所說的「因果」,告誡眾生要敬畏因果、莫造惡業。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與平等,告誡大眾修行要從心地入手,善用其心、慈悲喜舍。佛前所供酥油燈,燈代表破除黑暗,用智慧點亮光明,等等。本篇文章,小編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佛前供花果,應知的2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受益!若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在佛教之中,對於發心極為重要。
  •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雖然很多90後和00後,對供神拜佛這件事並不怎麼信服,可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禮佛的,或者在自己家裡,或者去寺廟,總之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佛祖敬上一份心意,那麼大家知道供佛的時候,什麼事不能擺的嗎?
  • 家裡的佛經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
    學佛人家裡都會有幾本佛經,如果你家裡也有佛經,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金剛經》上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我們對待佛經,要跟對待佛菩薩一樣,要恭敬對待,如果你對佛經不敬,就等於對佛不敬。有人說家裡的佛經,不能跟其他書擺放在一起,也有人說家裡的佛經最好不要放在床頭,更不能放在枕頭下面,會對佛菩薩不恭敬。
  • 供佛的水果可以吃嗎?
    供品被供到佛前之時就成為了佛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供佛的食物,最好是以菩提心布施出去給其它眾生,這樣符合上供下施的意趣。但若普通的佛子,以恭敬心為求加持故而將撤下來的供品食用,則不犯盜戒。 若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以貪吃之發心攝持,而食用自己供佛之食物,則即觸犯了盜的支分罪。若觸犯了支分罪而不懂得懺悔,將來必會因此罪業墮落惡道。因自己發心供佛的物品,從自己發心供佛的那一剎那起,這些水果物品已經成為了佛物,非是自己的東西了。所以若是供完佛後,自己以貪吃之發心私自取用就是觸犯了盜戒的支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