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2021-01-09 明月天心

不論是去寺院燒香拜佛,還是在自己家佛堂,都免不了會在佛前做供養,以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但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佛菩薩需要我們的供養,佛菩薩也根本不會用到和吃到,我們不要帶有功利心,不要生誤解。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根本不缺世俗的東西。我們之所以在佛前上供,它只是佛門裡的一種表法,是一種善巧方便法。不在利益佛菩薩,而是利益普羅大眾。

就像我們在佛前供養花果,佛菩薩根本不會吃的,它一方面表明了供養者對佛菩薩的虔誠、感恩和恭敬之心;另一方面,佛前所供的「花果」代表佛門裡常說的「因果報應」,以此告誡眾生要修善因、勿作惡。

佛前供養香支,不是在與佛菩薩感應,而是表明我們內心的清香,是「戒定真香」。佛前供養淨水,代表無量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供佛,不是佛需要,而是藉此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放下心中的自私貪婪執著,懂得「舍」的智慧,懂得布施才能真正得福。有人到寺院裡拜佛,往功德箱裡投了錢,就覺得自己功德無量了,佛菩薩就得保佑自己,這就是迷信思想。供養佛,不是佛需要,功德源於自己的發心,若有所求,功德也就漏了。

除了供養花果、香支、清水、酥油燈等,不能供養哪些東西呢?其實供養不在東西貴賤,不在數量多寡,關鍵在於我們的用心。「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供佛不在於形式,發心清淨,自然功不唐捐。但是,我們大家要注意,雖然形式不重要,但是畢竟所供養物品也是在表法,表法一定要吉祥,不可有缺失,否則就容易造業。

一般的東西,只要是吉祥的,大都可以用來供佛。但是以下這些東西最好不要置於佛前。首先,不要供肉食,這是非常不敬的。佛家慈悲為懷,尤其是大乘佛教,嚴持戒律,不殺生,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吃肉是違背佛家的慈悲之心的。

作為在家修行人,也許做不到天天茹素,但如果選擇精進修行,至少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聖誕,最好吃素放生。如果是供養佛,一定要供養素食。主食可供養米麵,油類最好是大豆油、植物油等。比如如果寺院舉行法會,早上一般都要上大供,必須是素食。

再者,不要供養葷類和腥類食物。有人可能認為葷類就等同於肉食,其實不是。在佛教裡,葷類主要指的是五辛,即蔥姜蒜等。為什麼這個是「葷」呢?因為像蔥姜蒜這樣的東西,本身有刺激性難聞的臭味,人吃了之後,嘴巴裡的味道不乾淨,有一股汙濁之氣,給人帶來不好的感受,也不利於自己修清淨心。腥食主要指蛋奶類物品,像雞蛋牛奶這樣的東西,也儘可能不要供佛。

除此之外,偷來的東西不要供佛,偷盜本就是造業,惡業所為的東西,用來供佛,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一個人再貧困,供養的物品再寒酸,若是自己的東西,供養功德都很大。竊取來的東西再好,也是不淨之物。

通過詐騙巧取得來的東西,也不可供佛,都是不如法的。佛前也不可供酒類,佛家有一條戒律就是「不飲酒」,酒迷惑人的心智,使人墮落愚痴,麻痺人的大腦,不是消愁,而是更添堵、更麻木,沒有智慧,何以解脫?

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一定要是通過正規渠道所得,供養物品要乾淨,不要髒亂,要莊嚴佛寶,不要無知造業。願真誠地供養,不僅令自己法喜充滿,更能利益無量眾生,福慧增長、離苦得樂。感恩大眾閱讀與分享,願佛法利益有情、佛光普照。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菩薩」不敬,切記
    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是佛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帶著供品去寺廟供佛,也有一些人會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佛,由於我們在供佛時,一定要敬佛,所以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切記。我們對佛菩薩的供養,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恭敬心、利他心、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一個人有了慈悲喜舍,福報和智慧才會增長,好運才會不請自來。佛菩薩其實並不是需要你的供品,我們用來供佛的東西,佛菩薩並不會受用,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供給我們自己的,佛法講究因果,一個人種善因,就會得善果,我們用什麼供佛,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 佛教:這3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佛菩薩在人的心中,不要著相,如果我們執著了,將佛門供養是為一種與佛菩薩的交易與賄賂,那就顛倒妄想,走錯路了。佛前所供物品,看似是供養給佛菩薩,其實是供養我們自己。藉助這一形式,讓我們的內心不再自私貪婪,學會布施、學會利益他人,如此才能修到福報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些呢?一般的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供養。
  • 佛教:這幾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很多人初入佛門,對很多佛教常識不太了解,就拿在佛前做供養來說吧,很多人不太明白哪些東西可以用來供佛,哪些是禁忌品,供佛應該供多少,等等。其實,不論我們供養什麼,前提是我們的心要是真誠的、清淨的,不是帶著功利心的。大家要搞清楚,佛前供養,不是在與佛菩薩「做交易」,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任何人的供養而有分別之心。供養只是我們自己的發心,是在修我們自己的慈悲利他心,莫要貪求功德。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比如,我們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所以用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之物供佛,也就成了很多善男信女日常修行的一部分。佛心平等,不起絲毫分別,如果眾生能心懷恭敬,量力而行,那麼不管供養何物,都是在「舍」,也都是在降服自己的「貪婪心」。然而,佛教以慈悲為懷,本著導人向善的初衷,有些物品,並不適宜供佛。否則,非但是對佛不敬,反而折損陰德,平日一定要多加要注意。第一,葷腥不宜供佛。
  • 佛教:這2種水果不要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佛前可供哪些物品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不論供養什麼,要有好的發心,所供物品要清淨乾淨,要如理如法,不可有褻瀆之意。很多人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在佛前做供養,認為你供養再好,佛菩薩又不會吃,供佛有何意義呢?  我們要明白,佛前做供養不是為了「賄賂」佛菩薩,不是在與其做「交易」,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看似是在供養佛,其實是在供養我們自己,供養一切大眾修行的心。
  • 佛教:有三種水果不能用來供佛,對菩薩不敬
    ,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民間有很多關於供佛的說法,有人說,用水果供佛時,不能用梨來供佛,因為「梨」的諧音是「離」,會讓人聯想到分離,所以「梨」不適合用來招待親友,更不適合用來供佛。  還有一些說法,有人說不能用香蕉供佛,因為「食蕉」是粵語中罵人的話,會讓人聯想到吃香蕉會對佛菩薩不尊敬。這些說法到底可信嗎?供佛時應該選擇什麼水果更好?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做到以下2點,供佛功德無量。
  • 不能夠用來供奉的水果,是對「佛菩薩」不敬,切記!
    供奉的方式有多樣,有香供、燈供、鮮花供、還有水果供等等,無論是何等的東西,無論它們是否貴賤或者是多寡,都是人出於對佛的禮敬。雖然佛陀度人只看人心,不會因為供奉任何東西而產生差別心。但是我們卻是需要注意,並非是什麼東西都可以供奉,因為供奉也是要如理如法,符合莊嚴和肅穆,才能夠顯得我們的恭敬之心,畢竟佛在恭敬中求,你多一分恭敬,自然就能夠多一分機緣。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自古以來,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並以蓮花為聖花。佛教經典中,有諸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舌燦蓮花、天女散花、天花亂墜等。比如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嘆、供養。據《心地觀經序分》記載,佛陀在講經說法時,「六欲諸天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
  •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
    佛教:千萬不要拿這幾種東西來供奉,對「佛」不敬,一定謹記!雖然很多90後和00後,對供神拜佛這件事並不怎麼信服,可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禮佛的,或者在自己家裡,或者去寺廟,總之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佛祖敬上一份心意,那麼大家知道供佛的時候,什麼事不能擺的嗎?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
  • 佛教: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每一種供養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上供花果,「花」就代表「善因」,「果」即代表「善果」,有好因才有好果,以此告誡大眾要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苦果。佛前供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人們心中的智慧,遠離愚痴無明。佛前供香,燒三炷,點燃心香,亦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那麼,佛前供水又有什麼寓意和注意事項呢?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前供花,你知道代表什麼嗎?
    佛教的禮儀之中,每一項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供花也是常見的一種供佛方式。佛是福慧雙全的覺者,那是不是需要眾生供養的花呢。?其實,不僅僅是現在的人會供花,釋迦牟尼佛於過去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用蓮花供燃燈佛。 假如我們有幸見到佛,可能會發現,只能用花的美好表達自己心中的敬意。
  • 你那不是供佛,那等於在汙辱佛!看看正確供佛、供桌的規矩!
    所以在家人在廟上吃東西,必須要等到供過佛,出家人也來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還沒吃之前,你先吃,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養三寶,都是要這樣。你要是想供養三寶,也要恭恭敬敬地先叩三個頭。你有這個紅包,要跪在那兒,合起掌來把這些紅包頂在頭上,這麼樣子來供養三寶;不是一隻手這麼拿出去,以前我看見有的人供養三寶,就這麼樣子,好像拉著弓射箭,這麼一射,射出去。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佛教之中,有諸供養,其大家熟悉的就有「花、燈、水、香、果」等等。在這麼多供養之中,如果非得要說何種供養最為殊勝,其答案只有一個,皆為最,皆是最殊勝的培福修福之法,無有分別。雖無分別,但卻有著不同之處,那就是供養之物與之相對應所獲之果報的不相同。
  • 供佛不要用這3種水果,對菩薩不敬
    很多佛弟子都會把佛像請到家中供奉,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都會供一些東西,比如花、果、水、香、燈、蠟燭等等物品。 其實不管供養什麼物品,它的目的都是表法,並不是真正讓佛菩薩受用,紙做的佛像、泥塑木雕的佛菩薩,怎麼能喝水、吃水果呢? 佛前供花什麼意思呢?
  • 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臺出席2019年度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
    佛教在線臺灣訊 據中國佛教協會官方報導,應臺灣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邀請,2019年8月24日至30日,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增勤法師為團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相關方面負責人為顧問的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一行21人,赴臺出席2019年度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活動,並參訪臺灣主要的佛教場所和佛教組織,開展廣泛的佛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