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媽媽您看,這是我為您包的小籠包!」5月30日,120組家庭齊聚豫園,共同參與由百年老字號南翔饅頭店主辦的「上海小吃節暨南翔饅頭店120周年小當家特別活動」。
現場,來自普通市民家庭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家庭的小朋友們,在南翔饅頭店的第六代非遺傳承人遊玉敏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包捏技藝,一起為豫園南翔饅頭店120周年慶生,為「上海小吃節」主會場之一的豫園商城再添一抹亮色。
活動籌備時,考慮到每批現場將有40位小朋友、40位家長同時在場,因此活動的安全性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記者看到,早上9點已有不少家長就帶著孩子陸續來到現場。從籤到處開始,就配備有免洗手酒精消毒液,並對每一位到場的家庭成員進行體溫檢測、查看隨申碼綠碼。原本最多可以容納100人同時就餐的活動區域裡,現在只放了20張桌子,每張桌子還限定了只能容納4名小朋友就坐。為了儘可能減少現場人員的流動,桌上除了放有麵團、餡芯、蒸籠、擀麵杖等必備的工具材料以外,還增加了消毒溼紙巾,這樣手部的清潔工作也能在各自的座位上完成。
與此同時,他們在增強活動的趣味性上也動足了腦筋。從籤到開始,每組家庭就會獲得一份南翔饅頭店120周年的紀念版禮包:一頂廚師帽、一套廚師服、一雙袖套、一隻環保帆布雙肩包,還有栩栩如生的南翔小籠饅頭冰箱貼,遊玉敏介紹說,「所有東西都是為今天量身定製的,並且免費提供,讓大家寓教於樂的同時還能把這份記憶帶回家。」
為了使現場體驗感最佳,南翔饅頭店一共出動了10多位資深的點心師,他們輪番上陣,面對面教授小朋友們從揪劑子、擀皮到包餡的全部過程。考慮到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年齡在6歲到12歲之間,他們對活動現場的小籠饅頭製作流程也進行了相應的簡化,「一般來說我們的小籠饅頭每隻都至少要有16個褶子,且小籠的外形都要像『寶塔』一樣才合格。但是考慮到小朋友們年紀都比較小,所以我們把標準降低到了6個褶子,只要不漏餡就算是『成功』的。」
包完以後,小朋友們紛紛興高採烈地向家長展示自己的作品,還主動要求爸爸媽媽把自己與小籠饅頭的合影發到朋友圈裡。「這樣的周末就過得特別有意義,希望以後可以多舉辦幾次,我們也再多參加幾次!」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30多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的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他們得知受邀後都特別開心,紛紛帶著自家的小朋友們一起參與了這場頗具紀念意義的活動。一名醫護人員向記者表示:「今年對我們來說真的是最特別的一年,作為上海人感覺特別自豪!」
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豫園南翔饅頭店,是中外遊客到訪豫園、品嘗美食的必到之地。如今早已聞名遐邇的南翔小籠饅頭最早誕生於上海嘉定區的南翔鎮,後由吳翔升將其引入豫園並開設長興樓,專門製售小籠饅頭。隨著其名聲越來越響,遂上世紀六十年代「長興樓」正式更名為「南翔饅頭店」,而皮薄、餡豐、汁多、味鮮、形美的小籠饅頭也越發受到廣大食客們的歡迎,一句「沒有吃過城隍廟的小籠,等於沒有來過上海」在當時流傳甚廣。
2018年,豫園商城正式啟動商圈升級改造,南翔饅頭店隨即開展老字號品牌升級,在歷時半年調改後,以亮眼時尚的新中式風格回歸大眾視野的同時,還在服務、產品、營銷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出了包括四季菜單、「一籠一茶」等在內的新潮文創組合,加速推進了百年老字號的年輕化進程。
據悉,除了舉辦大型親子活動以外,南翔饅頭店日前還與大孚飛躍開展跨界合作,邀請法國香奈兒合作設計師Eric操刀設計,在天貓店推出了120周年紀念版跨界潮鞋。
6月1日起,南翔饅頭店將在豫園總店內推出「舌尖國潮」120周年聯名款套餐、文創禮品等,並攜手浦發信用卡小浦惠花推出69元抵100元代金券,積極促進線下消費。6月中旬,他們還計劃與武漢BFC復星外灘中心開展滬鄂兩地聯動,把湖北當地的一批好食材,比如刁子魚、潛江小龍蝦等,研發製成潛江小龍蝦小籠饅頭等產品,以為武漢帶貨的方式積極支援當地的復工復產。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不僅要擦亮老字號的金字招牌,還要做有溫度的傳承。」
圖文 / 豫園股份 範煜昊
原標題:《「南翔小當家」來了 手作小籠包為120周年老字號慶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