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說的「而貴食母」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名為東哥

有關老子「而貴食母」,這裡「母」是開始的意思,是食物的開始。「貴食母」就是事物的原本,根源。

「而貴食母」出自《道德經而貴食母》:「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句話表達了老子的人生追求,意思是:「我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那是因為我能深入地思索世界萬物的本源、根本。

我們明白了《道德經·而貴食母》中「而貴食母」的真正內含就是要擺脫世俗,專注於道。雖然這只是老子的道德經中的一篇,但通過這一章我們可以感到到老子致力於「道」的探索精神。

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道德經·而貴食母》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欲)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應諾與呵斥,相距多遠?美好與醜惡,相差有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採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疲倦閒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餘,而我卻像什麼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都那麼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恍惚啊,像大海洶湧;恍惚啊,像飄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得到了「道」。

人這一生啊,畢竟要經歷很多事情,在老子看來是如此的悲哀。人活於世,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爭取到名利,就會洋洋得意,否則,則怨天由人。看透了人世,老子於是曰: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莫挨老子是什麼意思和梗 莫挨老子狗表情圖與是哪方言介紹
    最近小編發現莫挨老子這四個字出現的頻率很高,表情包出現的頻率也很高。那麼莫挨老子什麼意思?下面為大家介紹下。莫挨老子那個狗表情圖  莫挨老子梗的意思介紹  莫挨老子其實就是別碰我的意思,莫挨老子是四川話,最近在網上很火的意思的別找我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說的究竟是什麼?由此揭密老子的「道」
    由此可見,被現當代音樂領域所頻頻提及的「大音希聲」,其實並不是在說音樂,或者並不像表面那樣只是在說音樂,而是在說道。那麼,道究竟是什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大」非「至」,而為「道」這裡有個概念需要先辨析一下,即文章中的「大」。「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常常被認為說的是「至高的音樂」和「至尊的道」是「無聲」「無形」的。
  • 四川方言裡的「老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 方言十八扯 018「老子如果聽到你再說老子,老子就喊你曉得哪個才是這個家頭的老子!」「老子就只是說了一句老子,老子為啥子說不得。」在四川,老子也許是道家的創始人,也許是一句充滿氣勢的自稱,也許是你的老漢兒。「四川老子云南媽,貴州兒子背鹽巴」。雲貴川的這句舊俗語是啥子意思喃?
  • 老子《道德經》的「大象」像什麼?
    如果我們用現代漢語的意思去解讀老子的《道德經》會怎樣?會讓人感覺老子思想深奧難懂,不但無法體悟老子的思想內涵,甚至會讓人產生困惑。老子的「道」,一旦用現代字詞含義去理解的話,那麼很快就會偏離道義。所以,我們必須回歸自然,回到禮崩樂壞之前的環境中去體會老子的「道」,才能找到對我們有用的「道」,否則,我們從老子對大道的抽象描述中難以明白「大象」為何物,更不會找到大道在哪了。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的內容吧。執大象,天下往老子的「大象」是怎樣的存在?王弼注釋:「大象,天象之母也。
  • 老子曾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和各位看官一起來分享出自《道德經》第二章中老子提到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單從這句話看,可能只有放在語境中,才能正確了解。接下來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對應的應該還有一句「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道德經第二章之前兩句。老子在上一章講,道可道,非常道。
  • 老子打爛你的洗澡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爛你的洗澡盆出處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都是那種什麼備胎啊,舔狗啊等等,最近出現的這個關於備胎的語句,真的是太經典了,比如說這個「老子打爛你的洗澡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老子打爛你的洗澡盆什麼梗什麼意思  說到一個男生和自己喜歡的女生聊天,如果不是愛,誰又願意當舔狗呢?
  • 《道德經》: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最自在的人生是懂得自守
    眾人興高採烈的如同享受盛宴、登臺賞春一般,唯獨老子像出生的孩童般不苟言笑;所有人都富貴有餘,唯獨老子孑然一身的清貧;所有人都聰明有所作為,唯獨老子愚笨糊塗。老子通過描述自己與眾人,刻畫出一個獨立於世外的形象,自身與社會主流格格不入。世人都在追求享樂、富貴,自以為聰明、有所作為,卻不知只是這時代潮流下的一片落葉,若無垠之水,隨波逐流。
  • 老子為什麼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陳鼓應說:「一般人多把這兩句話解釋為:『天下都知道美之為美,就變成醜了。』老子的原意不在於說明美的東西『變成』醜,而在於說明有了美的觀念,醜的觀念也同時產生了。下句『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同樣說明相反相因的觀念。後面『有無相生』等六句,都在說明觀念的對立形成,並且在對待的關係中彰顯出來。」
  • 計程車壓死一隻雞「村霸」索賠180萬,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
    出租司機壓死一隻雞,遭「村霸」索賠180萬,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改革開放幾十年,城鄉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農村,農民、農業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村的村霸問題也在制約著農村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給基層群眾甚或帶來極大傷害。
  • 什麼是無為而治,道究竟是什麼,「科學」才是真正闡釋老子的道
    流變首先《道德經》是不是系老子一人所作,至今仍是一個謎,而且老子的身世至今也沒弄明白。至於《道德經》本身就版本眾多,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版本到底是系老子所作還是後世之人轉注修改而成都以很難分清楚。例如漢墓出土帛書《道德經》無論甲本還是乙本,和現今的傳世通行本都有很大區別。
  • 老子眼中的「上善若水」,其實有7層意思,並不是簡單的善良如水
    但是,很多人喜歡只從字面意思去膚淺地理解老子的話,因此念歪了《道德經》,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比如說,電視臺某國學欄目中,一位貌似知識淵博的專家教授,認為:上善若水的「善」字是最高德行,就像水一樣。或許,這就是老子《道德經》最好一章所說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的知識淵博。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某人的辦公室牆上掛著「海納百川」、「天道酬勤」、「上善若水」等顯眼字樣。但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古語的真實含義,只是臆斷猜想,往自己身上戴光環,好像掛上這些高大上的字畫,自己就會成為那樣的人一樣。
  • 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
    老子的《道德經》就不用多介紹了吧,敢說中國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道德經》受全球人民的推崇有多高呢?全世界總印刷量僅次於聖經,據說在德國,每四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有道德經。除了簡單易懂的成語外,有一句非常深奧且富有玄機的話,也讓很多人所熟知,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知道分別指的是什麼嗎?道生一這句話意思即為:大道化生出宇宙萬物的本源。
  • 大閘蟹2.5母是什麼意思?
    我們經常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大閘蟹2.5母」的標籤。那麼,大閘蟹2.5母是什麼意思?一、大閘蟹2.5母是什麼意思?大閘蟹2.5母屬於商品標籤,意思是:一隻重量為二兩五錢的雌性螃蟹。二、大閘蟹的選購技巧選購時主要有以下「五看」:一看蟹殼。殼背呈黑綠色,帶有亮光,多為肉厚壯實;殼背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二看肚臍。
  • 老子《道德經》: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是什麼意思?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就是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一定會與它的對立面結伴而來,所以我們不能執著於任何一端,居於順境,也要考慮的可能出現的風險,並積極預防;處在逆境,要善於抓住蘊藏的機會,並當機立斷,迎來轉機。老子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 潮汕人所說的「蜈蚣雞母蛇」原來是這個意思!
    你也許會問了,怎麼把這三者的名稱並列在一起就是俗語了呢,難道這句話有什麼深意不成?還真說對了,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其實是有它的寓意在裡面的~~其實,在自然界,蜈蚣、雞母和蛇這3種動物,是天生的一物降一物,蜈蚣怕雞母、雞母怕蛇、蛇怕蜈蚣
  • 崔東山說:「日月磨蟻,老子婆娑。」是準備拍先生馬屁嗎?
    導讀:日月磨蟻,老子婆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風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歸計橘千頭。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晉書·天文志》的意思很簡單,以磨盤比喻宇宙,以磨盤上的螞蟻比喻日月,磨盤飛快地向左旋轉,螞蟻雖然不停的向右爬去,但仍然不得不隨著磨盤向左運行。
  • 老子「寵辱若驚」新解-光明日報-光明網
    《老子》全書的主旨是在討論最高統治者的品行與治國方略,本章也不例外,因此本章最後指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老子認為只有寵辱不驚的忘我之人才可以託付天下。可以託付天下者,自然非天子莫屬。換言之,本章是就天子品德而言。既然是就天子而言,那麼「受寵」二字就失去所指對象,因為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只有他有資格去寵幸別人,哪裡還會有什麼人有資格去寵幸天子呢?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老子寫的那本暢銷書就是我們今天的曠世聖典《道德經》。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原為周朝"守藏室官",即:看守收藏品處所的官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   作為一名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對於文物鑑定,老子自然是駕輕就熟。王濤介紹,針對市場上用石頭冒充和田玉這種伎倆,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已經指出:「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子是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道教沒關係。《道德經》以先秦母系社會累積出來的思想,天下為母。而《周易》天下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運,不同《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起。佛陀釋迦摩尼,從國王到平民,在思想意識上跨度空間最大。傳到中國的今天,早就是以大乘明法為主。真要排,王陽明才是古今第一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