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全名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由於尿酸鹽在體內關節處沉積、結晶,引發的以紅腫熱痛為臨床表現的炎症反應。
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因具體致病環節,以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明確,所以治療上主要以降酸控制為主。
臨床常用的降酸藥物主要有兩種,1、抑酸藥主要機理是抑制人體內尿酸的產生量,從而達到降低尿酸水平的目的,代表藥物分別有別嘌醇、非布司他。2、排酸藥 通過增加腎的排洩尿酸能力,使人體尿酸水平下降,代表藥物為苯溴馬隆。
如果降糖藥及降壓藥物一樣,痛風的降尿酸治療,絕非一朝一夕,需要持續控制,也就是要終身服藥,這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是一個很無奈的選擇,眾所周知,降酸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對肝腎代謝有一定的影響,長期應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確,一旦出現藥物性的肝腎功能損害,得不償失。
所以,我在臨床上堅持非藥物治療為主,利用中醫理論治療痛風,這裡分享一些我的方法:
一、非藥物治療
1、低嘌呤飲食飲食中含有的嘌呤約佔人體嘌呤總數的20%,控制飲食可以一定程度的達到降尿酸的目的。酒,泛指所以含有乙醇的液體,包括紅酒、黃酒之類;肉,指任何肉類,包括海鮮、飛禽等所有動物的肉;飲料,這裡主要指含有果糖的飲品。至於其他植物類的高嘌呤食物,我不做要求,因為我認為植物類高嘌呤對於痛風的發作影響尚不明確,據研究報導,吃豆腐一般並不會引起痛風的發作,因其內可能含有降尿酸及抑制尿酸鹽結晶的成分存在。
2、飲水大量飲水可以增加人體代謝,促進尿酸排出,這個很好理解。我的要求一般是每日2000ml以上。
3、鹼性食物尿酸畢竟是一個酸性物質,食用鹼性食物,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尿酸,一般藥物主要為碳酸氫鈉片,也就是鹼,我們生活中可以應用小蘇打,也可以飲用鹼性水。但這裡要強調一點,鹼性食物的攝入要有度,一般以尿常規中的PH值為準,控制在6.5左右,不宜過高,會引起結石產生的風險。
4、一些有利於降酸的食物,注意可以偏重食用,蘿蔔,櫻桃,另外維生素C少量應用也有一定的將尿酸作用,咖啡目前被認為是一種鹼性飲料,最新研究引用咖啡的人群痛風發作率會下降40%。
5、生活調節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有一部分痛風病人是因為生活壓力大長期焦慮導致,情緒對痛風有一定的影響。保證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這裡主要指有氧運動,以不出汗為最佳,因為汗液大量排出,對尿酸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因為脫水血液中導致尿酸濃度升高,誘發痛風的發作。
二、中醫調理
1、腎 中醫講腎主水,調節一身津液的代謝,在現代醫學也證明了腎的排洩作用,尿酸70%經由腎臟排洩,大部分高尿酸的引起,都是由於腎的排洩功能障礙。所以,我認為痛風的主要病機為腎,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縱慾過度,造成腎藏精不足,影響了腎臟功能的發揮,很多年輕男性致病的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腎臟的陰陽失調,一般給予補腎治療調理,對尿酸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2、古人發現太監和年輕女性很少得痛風,現代研究認為雌激素有促進尿酸排洩,抑制尿酸鹽結晶的作用,所以年輕的女性一般尿酸水平不會增高,在臨床上,服用烏雞白鳳丸有類雌激素樣的作用,從而達到抑制痛風發作,降低尿酸的作用。
3、脾 中醫講脾主運化,飲食進入胃之後產生的水谷精微,都是通過脾藏運化全身。《黃帝內經》記載:「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上面我們說到了腎臟排酸70%,那麼其餘的大部分都是經過腸道排洩。過量的食用肥甘厚非,造成脾失健運,當然會導致尿酸升高。
4、外邪 痛風的發病,一定程度上因為人體正氣不固,另一方面也有感受邪氣所致,科學上講溫度低的時候,尿酸鹽容易結晶,從而引發痛風的發作,也就是說感受風寒也會誘發痛風,就是所謂的邪氣侵犯人體,所以我們應用祛風散寒之中藥,也能治療痛風。
5、經絡 所謂不通則痛,痛風之痛如撕裂樣,動物啃噬樣劇烈,所以中醫又名白虎厲節風,威靈仙為通行十二經絡大要藥,現代發現其有很強的降尿酸作用,我考慮主要是其疏通經絡,從而幫助尿酸排洩而發揮作用。
綜上,我認為降尿酸首選非藥物治療,再配合中醫調理,必要時應用中藥方劑湯藥調理脾腎功能,通絡止痛,祛風除溼,可以有效的降低尿酸,治療痛風,而無明顯的副作用,值得臨床廣泛推廣,但也不夠人降酸藥物的功效,可以臨時應用迅速降酸,而後中醫祛除病因,長效控制,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