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有三艘中型航母那麼大」,海洋油氣開發大國重器來了!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能源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好消息!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文丨本報記者 吳莉)

「30年不回塢,壽命150年」

「深海一號」將在3艘大馬力拖輪的共同牽引下從黃海海域一路南下,於2月份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據了解,「深海一號」半潛平臺按照「30年不回塢」的設計標準建造,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禦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平臺搭載近200套關鍵油氣處理設備,同時具備凝析油儲存和外輸功能,這也是世界首創立柱儲油,就是說平臺不僅可以生產油,而且平臺的「四條腿」也可以用來儲油了,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

「『深海一號』半潛平臺尺寸巨大,最大投影面積相當於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於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於3艘中型航母。」據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

3項世界級創新 13項國內首創技術

「深海一號」可不是一般的生產儲油平臺,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10多項行業難題,是中國海洋工程建造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深海一號」半潛平臺建造質量標準高、施工技術難度大,又在施工關鍵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項目團隊在質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海油項目團隊堅持「防疫和生產」兩手抓,科學組織、高效動員,及時採取封閉式管理策略,在作業高峰期安全組織超過4000人晝夜奮戰,使得項目工期縮短至21個月,為國際同等規模項目建造最短用時。

每年助力粵港瓊30億方深海天然氣

中國海油陵水17-2總包項目總工程師鍾文軍告訴記者,通過項目實施,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深水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難關,全面掌握了中心管匯等10餘種水下關鍵裝備的自主製造技術,超大型深水裝備工程總包能力顯著提升。同時,該項目還引進了人員定位系統,無死角開展安全網格化管理,克服受限空間作業多、交叉作業多等難題,取得了1700萬工時無事故的驕人成績。

「深海一號」將在陵水海域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油氣生產設施安裝和調試工作,預計今年6月具備投產條件。陵水17-2氣田投產後將依託海上天然氣管網大動脈每年為粵港瓊等地供應30億立方米深海天然氣,可以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背景連結

「深海一號」的3項世界級創新

1. 世界首創立柱儲油。「深海一號」共設置4個凝析油艙(單艙容積5000方),分別位於船體4個立柱內;

2. 世界最大跨度半潛平臺桁架式組塊技術。「深海一號」採用桁架式結構設計,其最大兩個支撐軸跨距達49.5米;

3. 世界首次在陸地上採用船塢內溼式半坐墩大合攏技術。

「深海一號」的13項國內首創技術

1. 國內首座1500米級水深半潛平臺的整體方案設計技術;

2. 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聚酯纜錨泊系統的設計與安裝技術;

3. 國內首次30年不進塢維修的浮體結構疲勞的設計與檢測技術;

4. 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油氣混水鋼製懸鏈線立管的設計、鋪設與回接技術;

5. 國內首次3萬噸級船體的滑道總裝搭載及精度控制技術;

6. 國內首次3萬噸級船體的液壓滑靴橫向滑移裝船技術;

7. 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水下設施總體方案一體化的設計技術;

8. 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水下混輸一體化的流動安全保障技術;

9. 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犧牲陽極的設計與製造技術;

10.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18″大口徑無縫海底管道的設計與製造技術;

11.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大型水下結構物的集成製造技術;

12.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聚酯纜的設計與製造技術;

13.國內首次1500米級水深鋼製懸鏈線立管的設計與製造技術。

相關焦點

  •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重器 最大排水量比肩3艘中型航母
    原標題: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重器 最大排水量比肩3艘中型航母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
  • 兔子家的航母橫穿海峽,美日又驚詫了!盤點下真正的大國標配
    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國,光有蘑菇蛋恐怕遠遠不夠,得有幾件趁手的武器才能當之無愧。可能有人會說,咱現在還差幾艘大航母,最好還是核能的;也許還會有人說,咱還得多下點」餃子「——這些當然都對,但小兵兵想說的是,大國的標配遠遠不止於此。就在最近,我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自西向東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此舉引發美國和日本「嚴(大)重(驚)關(小)切(怪)」。
  • 國之重器航空母艦!中國航母的艦長一般是什麼軍銜?長知識
    航母空母是大國重器,代表一個國家的軍事綜合實力。航母是當今海軍艦艇中噸位最大、威力最猛的戰艦,而統帥這個海上「巨無霸」的最高指揮官就是航母艦長。他不僅負責指揮全艦的作戰和訓練,而且要對海上航行安全及其他管理事務負有全責。
  • 央企超級表情包上線,大國重器萌萌噠!
    2020年央企超級表情包上線,大國重器萌萌噠!最期待的是什麼?熱氣騰騰的煙火氣!這煙火氣裡有春天的故事,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有從平凡裡生出的敬意!大國重器超級表情包首套「大國重器萌萌噠」表情包一共16枚!看,迎面而來的是你熟悉的大國重器嗎?天 眼天眼探空,甭用「千裡眼」來誇!
  • 4.3萬噸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為何不改造,更早實現有4艘航母?
    聽上去功能似乎很全,但是基輔級的有限航空能力和同時代的美國小鷹級和尼米茲級航母基本無法對抗。 首艦基輔號,於1970年7月21日在黑海邊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72年12月26日下水,1977年2月服役。建造周期為7年。此後又分別每隔2到3年開建了另外三艘,也就是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
  • 航母上為什麼會有這種萌物?莫非「吸貓」上癮?絕非那麼簡單
    航母作為當前大國手中炙手可熱的海洋重器,無論是在戰略威懾還是綜合打擊上都非常令人羨慕,尤其是那些還沒有航母的國家。雖然有不少國家渴望擁有航母,但實際情況卻給它們潑了一盆冷水,打退他們這個想法的除了高額的費用之外,還有那繁瑣且複雜的做工。
  • 油氣勘探開發正面臨什麼難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未來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成為油氣行業發展的重大挑戰之一。豐富的資源稟賦揭示出油氣勘探開發行業在國內依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美國的能源發展道路一定程度上就會與歐洲出現並軌。高投入高風險的油氣行業,要做好自力更生的思想準備。
  • 中國力量 |「藍鯨2號」:獨步深海的大國重器
    2017年5月,「藍鯨1號」在南海首次實現可燃冰試採,產氣總量超過30萬立方米,產氣時長、產氣總量,雙雙打破世界紀錄,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國重器」的實力。作為「藍鯨1號」的姊妹船,「藍鯨2號」在項目建造工藝等方面比「藍鯨1號」有重大創新突破,有了這枚定海神針,我國將向更深海域裡探求清潔能源,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也更加堅定。
  • 對話·話外有話丨國家寶藏男神來了:「深潛90後」黃旭華和「社恐...
    歡度國慶 致敬國之脊梁CELEBRATION2020年國慶節《對話·話外有話》重磅策劃的「國家寶藏」系列主題節目強悍來襲致敬國之脊梁國之脊梁「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畢生探索只求將大國重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寶藏男神他們是為守護國防安全作出卓越貢獻的寶藏男神「深潛90後」黃旭華爺爺和「社恐宅男」王澤山爺爺一起來看科學家爺爺們的可愛真性情Huang Xuhua黃旭華寶藏男神:黃旭華
  • 「大國重器」激活市場人氣 營收榜單揭示十大價值龍頭
    ,也激發了二級市場各路資金的極大興趣,分析人士認為,《大國重器(第二季)》所涉及到的A股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被投資者發現,所謂重器收入也會有相應的體量,而且會在未來經濟運行中佔有一席之地,從短期來看,交易性機會隨之凸顯。
  • 中國造世界巨艦船塢,比遼寧艦還要長260米,為10萬噸航母做準備
    船塢是船舶建設工廠的必備設施,更是建造大型船舶離不開的東西,船塢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可以建造多大的船舶,甚至一個國家能夠建造多大的航母也由船塢的大小來決定。眾所周知,中國近些年來在船舶建造領域可謂是風生水起,一項項超大型的建造工程讓人眼花繚亂。
  • 情系海洋強國夢 建功立業新時代——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何炎平主持或參加了百餘艘船舶或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負責船舶總體設計、特殊作業裝備開發和作業機理研究,十餘型船舶或海洋平臺為國內首次開發,多項研發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上海市科技獎二等獎二項、上海市科技獎三等獎一項和中國航海科技獎三等獎一項。在科學研究方面,何炎平主持或參加了多個國家九七三、自然科學基金、工信部高技術船舶以及國家支撐計劃等的科研項目。
  • 俄退出航母大國俱樂部,或報廢唯一航母,埋頭造核潛艇
    與其他國家的水面艦隊發展比起來,俄羅斯海軍水面艦隊建設實在不像是一個大國的樣子。然而,即使資金窘迫,俄羅斯人證明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對海軍的發展。據環球網轉載俄羅斯衛星網12月28日消息報導,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克裡沃魯奇科在接受俄媒體採訪時指出,在未來的幾年內,俄羅斯海軍將裝備多達14艘核潛艇,這些潛艇包括最新的亞森級攻擊核潛艇以及北風之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
  • 英國要派航母編隊來南海?別鬧了洋大人,您的遠東艦隊在哪呢?
    英國聞訊大驚失色,其前首相邱吉爾叫囂要派遣航母艦隊到遠東對中國進行報復!71年過去了,現在的英國首相詹森也發出類似叫囂!近日,英國政府宣稱,英國皇家海軍將在2021年向遠東地區派遣一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其戰力核心就是「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
  • 中美南海爭鋒|航母來了,「海狼」還會遠嗎?
    航母是國之重器,美國人"殺雞用牛刀",將這種戰略武器用來開展傷亡救助演練,可見其對南海是多麼的重視。 而對於美國引以為豪的航母來說,最危險的敵人莫過於潛艇。而南海,恰恰是潛艇的理想戰場,因此,這場南海水下博弈也越來越吸引眾多關注。
  • 中核集團首創,打破核電技術壟斷,003航母換裝核動力是否有希望?
    據環球網11月27日援引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公號文章,11月27日00時41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首次併網成功標誌著中國成果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行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從核電大國轉變為核電強國。核電重器試驗成功,正逢003航母在建,003航母能否藉此機會從常規動力轉變為核動力?
  • 第8艘055萬噸大驅即將下水,第二批次或用全電推進+電磁炮
    我國海軍上下水的軍艦其中有航母、075型兩棲攻擊艦、055型驅逐艦、052D型驅逐艦等,這些軍艦的下水可以說我國海軍建造軍艦的技術已經是非常的成熟。    目前我國海軍上已經服役了兩艘航母,分別是遼寧艦以及山東艦,在這兩艘航母旁邊將會各安排兩艘055型萬噸驅逐艦,以此來保障這兩艘航母的安全。
  • 蘇聯解體留下9艘航母,俄羅斯得到了1艘,其餘8艘去了哪裡?
    蘇聯解體的時候,還留下了9艘航母,儘管有幾艘還是半成品,也非常寶貴了。俄羅斯得到了其中1艘——庫茲佐涅夫號航母,現在也即將退役了,那麼除去被俄羅斯拿走的那一艘,剩下的8艘航母是哪幾艘?都去了哪些地方?先說說瓦格良號,「庫茲佐涅夫號」與「瓦格良號」這兩艘航母算是「兄弟」——都是在同一時期建造的。其中,「庫茲佐涅夫號」被俄羅斯留下自用,「瓦格良」號就被俄羅斯放在了烏克蘭。
  • 原來這2艘航母都無法上超級大黃蜂和陣風艦載機!
    這不,現在某海軍就對手裡買來用了十幾年的米格29K艦載機越來越不滿意。反倒是對陣風M和超級大黃蜂這兩種西方的現役艦載機越來越抱新的期望。超級大黃蜂和陣風M各有優勢。陸基版陣風已經銷售到了該國的空軍,並且被當成了重大希望。而上艦版本的陣風除了空重稍微大一些和起降方式不同外,兩者飛在空中的品質和作戰系統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 中國四艘進口航母,瓦良格號被改造成遼寧艦,其他三艘去哪兒了?
    一般提起中國的航母,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遼寧艦,因為那是咱們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出現,算是圓了咱們國人的航母夢。 因為咱們之前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需要通過改造瓦良格號,來積累航母建造經驗,同時提供模板,從而為日後的國產航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這種模仿吸收的套路,並不是從瓦良格號身上開始的。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還從國外進口了三艘航母,分別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來自俄羅斯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只不過因為各種條件限制,這三艘航母最終都沒能進入到咱們的海軍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