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 服役後將實現22艘潛艇體制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據共同社東京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0月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所舉行,已獲悉艇名為寓意巨鯨的「大鯨」。防衛力建設指針《防衛計劃大綱》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2010年以後提出將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若「大鯨」號入列,日本潛艇將實現22艘體制。

日防衛相岸信夫、海自一把手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儀式。岸信夫公布了「大鯨」這一名稱。

報導稱,據海自介紹,「大鯨」號標準排水量3000噸,全長84米,寬度為9.1米。艇員約70人。

「大鯨」號的艇身設計為與以往型號相比更難被對方探測到,通過搭載鋰離子電池延長潛航時間。建造費約7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6億元)。

報導稱,海自目前運用的潛艇為2750噸的親潮級和2950噸的蒼龍級。「大鯨」號是繼上述兩種型號之後的新型潛艇。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實現了擁有22艘的目標
    日本「大鯨」號終於下水了,很多人心中一直抱有的謎團被揭開了,這個代號為29SS的新型潛艇原來名叫叫「大鯨」。此前日本方面有消息顯示,鑑於中國海洋活動的情況,日本方面早就有增加潛水艇數量的計劃,如若「大鯨」入列,潛水艇22艘的目標將被正式實現。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
  • 日本「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
    日本神戶三菱重工造船廠日前舉行了盛大的「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儀式 二、建造進程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建造7艘新型潛艇,目前已經籤訂了4艘的建造合同,其中一艘接近完工。另外2艘目前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不久的將來會完成。2018年3月,首艇「大鯨」號鋪設龍骨。幾天前,10月14日正式下水。現在潛艇將通過所有必要試驗,此後可能加入日本海上自衛隊。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10月19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我們將一起關注:【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停火維持了4分鐘雙方又開打,納卡衝突為什麼難以平息?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配備鋰電池,比「蒼龍」級更大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報導援引日本防衛力建設指導方針《防衛計劃大綱》的內容稱,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日本提出在2010年以後將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若「大鯨」號的入列,日本潛艇將實現22艘編制。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 比「蒼龍」級更大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當天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舉行,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
  •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編輯/烽火望瞭臺校稿/烽火望瞭臺最近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原本定於2022年正式日列入日本自衛隊的新型潛水艇,已經在日本完成了下水儀式,該新型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日本表示因為考慮到了周邊地區國家最近一段時間的海上活動頻繁
  •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噸位居世界第二,造價高達800億日元
    眾所周知,日本自衛隊的任何裝備近兩年來都是高更新頻率,這不,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日本自衛隊於前幾日又迎來了新一代大鯨級潛艇——首艇「大鯨」(SS-513)號,造價高達800億日元,於前幾日首次展露在大眾視線,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在內的150人參加了下水儀式。
  •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今年10月14日,神戶三菱重工造船廠舉行了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下水儀式。「大鯨」級是日本繼「蒼龍」級後的一款新型常規潛艇。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1933年的「大鯨」號,還是日本為數不多經過了殘酷的太平洋戰爭,僥倖活到戰後的大型水面軍用艦艇,是在戰後,才被「處理」了。所以這次日本將最新型潛艇取名「大鯨」,恐怕也有借點前輩祥瑞之氣的意思。 根據公開數據,大鯨級潛艇依然繼承日本始終堅持建造大型常規潛艇的思路,因此大鯨確實就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
  • 【智庫聲音】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昨天,日本「大鯨」號常規潛艇舉辦了下水儀式,這也解決了此前大家的疑問,即代號29SS的新型潛艇到底會叫做什麼。現在確定了,就叫「大鯨」級。 「大鯨」級使用鋰離子電池是其設計上較大的亮點。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
  • 過於託大了!日本最新的「大鯨」確實先進,但想對付中國核潛艇難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日本常規潛艇製造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近期由日本自主建造的常規潛艇大鯨號已經在進行下水測試。美媒稱,該潛艇主要應用於對抗中國核潛艇領域。
  • 外號「大洋黑洞」的大鯨級潛艇,造價是基洛級4倍,有一致命缺陷
    就在不久之前,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該艘潛艇預計在2022年正式服役,它也將替代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級潛艇,成為日本水下力量的核心。相比較蒼龍級潛艇,大鯨級潛艇排水量已經達到3000噸。
  • 日本水下力量建設新動向值得警惕
    >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新一代大鯨級柴電攻擊潛艇首艇「大鯨」號近期在三菱重工公司神戶造船廠順利下水。預計該艇將於2022年3月正式服役。屆時,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數量將達到22艘,基本實現防衛省設定的預期目標。    潛艇建設初具規模    早在2010年版《防衛計劃大綱》中,日本就以所謂保護國家利益和「應對可能到來的威脅」為由,提出將現有潛艇數量由16艘增加至22艘。對此,日本防衛省採取「固舊補新」策略。
  • 鋰離子電池獲新突破,大鯨能否代替蒼龍,日本敢做第一個
    日本下水了第一艘大鯨級潛艇,這種新型潛艇是12艘蒼龍級潛艇的後繼者。它們採用了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成本目前來看還是比較高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尚未建成,但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第一艘大鯨級潛艇在2020年進入服役,與前兩艘蒼龍相比有不少改進,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方面。
  • 日本最新的「大鯨」確實先進,但想對付中國的核潛艇則太託大
    10月19日,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號在日本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順利下水。根據計劃,「大鯨」號將在2022年3月正式完工並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役。「大鯨」標準排水量為3000噸,是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潛艇。美國媒體稱,日本建造該型潛艇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中國的核潛艇。
  • 二戰時候美國的潛艇,噸位數量不及日本德國,戰績成果卻遠超他們
    小身材卻有大能量「大青花魚」號潛艇是小鯊魚級潛艇,因為採用鯨類的流線型,外形如青花魚因而得名。「大青花魚」號是美海軍的常規動力高速試驗艇,比當時的其他常規潛艇速度快且機動性好。「大青花魚」號艇長95米,艇寬8.2米,水下航速8.75節,經過幾次改裝,推進電機的單機功率由6500馬力提高到15000馬力。「大青花魚」號潛艇於1941年4月21日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動工,1942年2月17日下水,同年6月1日正式服役。「大青花魚」在太平洋戰場上相當活躍,戰果也是非常豐厚。
  • 隱身、反制、續航……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大鯨」號潛艇下水儀式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號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0月14日在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按照日媒報導,「大鯨」號是一艘全新的潛艇,按照通用的軍艦命名規則,它將會是大鯨級的首艘潛艇。 「大鯨」號這個名字源自二戰期間日本的一艘艦艇——「大鯨」級潛水母艦。這級艦僅有「大鯨」號一艘艦,於1942年改造為航空母艦「龍鳳」號,1945年11月除籍。
  • 隱身、反制、續航…… 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   隱身、反制、續航…… 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大鯨」號潛艇下水儀式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號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0月14日在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按照日媒報導,「大鯨」號是一艘全新的潛艇,按照通用的軍艦命名規則,它將會是大鯨級的首艘潛艇。   「大鯨」號這個名字源自二戰期間日本的一艘艦艇——「大鯨」級潛水母艦。這級艦僅有「大鯨」號一艘艦,於1942年改造為航空母艦「龍鳳」號,1945年11月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