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鑑賞:18年最愛的將軍

2020-12-05 懷古

寧津自抓 小飛彈頭 牙齒隨身牙雖不長 但是牙根非常粗 牙尖掛黑露出霸氣 這條蛐蛐 看似青蟲但是有朋友說是白紫有些卻說是黃蛐蛐,但是我是蟲主所以我號稱它淡青吧呵呵。

10月2號比賽開毛 第一口平口第二口平口對方起跳 75秒無牙獲勝

第二路 當天晚上 現吊場遇到河北白牙青 35點落測 對方蛐蛐力大如牛牙齒寬闊 牙型好幾乎落地 一身青光 蟲主也非常喜歡期盼的一條好蟲,開閘後 衝過來就進口搭橋,比拼力氣焦灼之後,我方淡青先合閘。對方鬆口往後退了一步,繼續迎面蟲來想要殺豬,進淡青口後繼續焦灼比拼力氣,交口瞬間看的出 兩條好蟲相遇確實打鬥氣氛非常緊張,勇猛將軍相遇蛐蛐的全身力氣比拼抖動讓人看的感覺非常精彩,大家互相不佔優勢,只見剎那見淡青夾了一口後退了一個身位,知道自己遇到猛將,開始起叫等口,可是對方白牙青也知道我方並非等閒之輩,起叫等口架起防守態勢,我方淡青見狀搭須居然直接衝進去一個平口噴口把對方噴了出去,起叫,對方確實樣子有點悶,沒有起叫但是下草有牙 對方失一局,15秒開閘 繼續焦灼進口不松,但是白牙青突然沒站穩,淡青頭往左邊一甩頭白牙青被拉到左邊拉了一口,回回來再想鬥好像突然痛出,不敢進口,60秒補草雖有牙但是,開閘後不敢進口 串了弄堂敗北,淡青獲勝,這一仗算是淡青最大一次 戰鬥。

第三路,10月4日下午比賽因體重變36點沒有參加比賽,故而晚上出徵現吊晚上體重到了 31點遇到了對方31點牌價居然比我方淡青稍微還要大一點的長衣,牙齒淡紅牙本超,開閘後詭異的事情出現了淡青鬥口較猛有點像黃蛐蛐的打像衝上去第一口正門彈出,第二口對方沒佔好位側面咬了一口彈開,第三口咬到了對方的大腿,淡青見對方毫無鬥意且姑息不咬了,但是還在襯內,對方長衣見此狀開始張牙對著淡青也是故伎重施,起叫,淡青居然不理不睬,走出了打鬥現場,直接失一局,落閘後雙方下草,淡青蟲型八角都有,對方當時也有蟲型八角,15秒重新開閘突然對方爬鬥格了毫無鬥意,進局60秒完全無牙。蟲主看此狀偷偷竊喜真的自己抓了條好將軍。

第四路,10月10日 晚上出徵現吊場晚上體重到了 29點遇到對方 大紅牙29點,牌價淡青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牙齒長度相差不多,進口交口 瞬間往左邊一大擺渡 對方回頭即想鬥但卻不敢進口直接一個方向爬走 75秒假牙了。 (聽對方蟲主說它蛐蛐第一路一口獲勝,本來再試一路打算升級)對方鬥完之後有要收購的想法,但作為蟲主的我,我是喜歡蛐蛐而且我們有個很好的團隊而且有個氛圍很好的國蟲網比賽所以沒有考慮把蛐蛐讓出去所以拒絕了)

第五路,10月14日 下午比賽淡青29點 對方字號也是實力相當的字號,但是因為淡青龍行大隨身牙也不顯小了。開閘進口一個擺渡對方回頭繼續進口平口之間,對方退卻了。

第六路,10月23日 因比賽結束 ,家裡所有蛐蛐都不想出徵了,直接想養老送終,同時淡青也老了,但朋友說此蟲放我手裡太浪費了,所以為了證明此蟲霸道是將才之泛,故冒險 26點,重新出徵,此場對局作為蟲主的我,看的真的是心如刀絞。蟲主口才也有限特此也不多做描述了

相關焦點

  • 蟋蟀鑑賞:狠「黃」很暴力
    此蟋蟀出土於山東寧陽,八月二十五號接到多年朋友撬子手電話叫趕緊去家裡,昨夜逮到一好蟲,興奮之餘趕緊驅車前往,進門就抓緊看此蟲,當時看到一眼相中,收入麾下。此蟲一身白光底色金黃比較養眼,一副幹老紅牙,硬度極高,在事後的競鬥中也充份證明此蟲牙的硬度及蟲的地板老足,秋分過後開始出鬥,共計八路,每一路對手都是場中的公認大兇頭,第一路開毛口被對方紫大頭一嘴震斷左前抱爪,將軍起性還一嘴對方紫大頭原地打轉,其餘七路全部合牙勝出,非常輕鬆,立盆底。目前養老中
  • 廣西蟋蟀南寧爭霸為期一個月 首日32隻蟋蟀廝殺
    記者蔣勤/攝新桂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石靈玲 實習生馮梅麗)8月3日,由廣西社會體育運動會發展中心主辦的「2005年廣西蟋蟀文化交流暨爭霸賽」在廣西體育館開賽,比賽時間為一個月。這一個月中,廣西各路蟋蟀高手將攜帶自己的「常勝將軍」到南寧市展開大戰。8月3日,32只蟋蟀進行了激烈戰鬥。
  • 畫中蟋蟀嚇跑真蟋蟀——寧津蟋蟀的神奇傳說
    要知道三大伯最痛恨的就是慈禧這老娘們兒的喪權辱國。夫人說這不用你管,此去寧津我保準求得三大伯的墨寶,準讓老佛爺對你另眼相看。第二天,王氏夫人收拾利索帶上幾個貼身隨從直奔河間府寧津老家而來。此時,這吳潯源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見到京城來的親人,那是高興異常,忙喚家人準備酒宴張掛彩燈招待親人。但是,得知侄媳婦是為請他作畫給慈禧老佛爺做壽禮而來時,他當即把臉一沉,想甩手離去。
  • 蟋蟀鑑賞:極品紅牙大翅
    此蟋蟀是17年潘榮昌先生早秋河南網購蟲。
  • 2016年蟋蟀將軍
    走過五路的大將軍此時引起了大戶玩家關注,於是,所有對陣的雙方,都成了朋友,紛紛品評此蟲打品、長相、籠型、鋪身、六足……哈哈哈,真有味道! 蟲子是我收來的,當然會問我,我想,啥也不能說,說了,就是吹牛B的嫌疑犯。
  • 蟋蟀鑑賞:回憶我的11路大將軍
    08年8月10日收與萬商地攤,38點。早秋9月初開始長鳴,早落雌,觀察此蟲護雌行為(佔有欲)極強。提雌即長鳴不止,伴翅後安逸,但並不多蛉。9月10日提早毛口直打,只一輕嘴,對方蟲頭和雙須耷地悶蹶半分鐘不醒。
  • 刻骨銘心的蟋蟀將軍:白牙紫青
    蟋蟀故事:20多年前的濟南好蟲遍布,尤其是濟南西部更是將軍的重要產地。當時我家就住在濟南西部這片蟋蟀王國的領域裡,並且從小就對玩蟲十分熱愛。1985年我小學畢業,由於沒有假期作業,這年的暑假註定是最輕鬆的。每年暑假都是院子裡的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光,因為有蟋蟀玩兒。
  • 王世襄為鬥敗名家的蟋蟀,他在野外,用一招竟抓住了黑「將軍」
    鬥蛐蛐(蟋蟀)是一門源於唐朝的民間博戲,尤其在清末民初之際,成了北京城盛極一時的娛樂項目。比如,著名的大學者王世襄先生,就是北京城裡數一數二的鬥蛐蛐行家。王世襄先生出生於1914年,祖父是晚清工部尚書,父親是政要高官,因此他自幼便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其實,童年的王世襄也並非「書呆子」,反而還是個人們眼中的「紈絝子弟」,比如鬥蛐蛐就是他的一大愛好。
  • 蟋蟀能人籌辦蟋蟀大賽(圖)
    別看只是一場由600多隻蟋蟀參加的大賽,「為避免作弊,我們可採用了瑞士移位賽制,還用上了監控錄影設備。」大賽總裁判長趙伯光有些自得地說。北京城玩蟲兒的老少爺們兒,都知道趙伯光有個「蟋蟀能人」的雅號。他在「蟲迷」圈兒裡有名,不是因為玩了半個世紀的鳴蟲,而是因為他「把玩蟋蟀變成個事兒幹」。從1988年至今,他年復一年地張羅了總共19屆蟋蟀大賽。
  • 蟋蟀鑑賞:專拔兇頭「正青」
    蟲 主:馬萬群先生 出生地:寧津 釐 碼:590毫克 戰 功:4上 此蟲由南京蟋蟀協會馬先生收於山東寧津,標本式長腳青,牌面一流,周身青光裹體,黃板牙粗厚牙尖內勾,鉗形極佳
  • 蟋蟀鑑賞:白牙紫翅
    10月初在南京蟋蟀協會字號賽上再次出場,遇到明星蟲,兩口勝出,沒想到在勝了兩場後的第二天,這翅子貼出鈴來了,原來是一隻疏鈴翅子,那這蟲出鬥的時間最少是提早出鬥了10天以上,這是個不小的失誤。
  • 明宣宗愛鬥蟋蟀——專為皇帝製作的精美蟋蟀罐容器
    禽蟲鬥戲南宋賈似道(一二一三年一二七五年)編撰《促織經》有云:「凡捉促織必將著竹筒過籠,初秋時於綠野草萊處求之。……果是促織所在,用手啟其門戶,以尖草忝求其出,若不肯出窩者,或將水灌於窩中。」鬥蟋蟀是民間農閒時盛行的娛樂,明清文獻都說宣宗也極好促織之戲。祖籍江蘇明末詩人吳偉業看到收藏家孫承澤收藏蟋蟀盆曾詠道:「宣宗在御昇平初,便殿進覽豳風圖。暖閣才人籠蟋蟀,晝長無事為歡娛。定州花甆賜湯沐,玉粒瓊漿供飲啄。戧金髹漆隱雙龍,果廠雕盆錦香褥。……君王暇豫留深意,棘門霸上皆兒戲。鬥雞走狗謾成功,今日親觀戰場利。」
  • 蟋蟀鑑賞:2017年寧陽虎頭翅
    蟲主小五哥17年8月17出土於寧陽宮村,空皮6釐7,當地撬子稱虎頭尖翅,整皮偏淡青色,大六大龍型,淡紅鉤子牙白玉尾,鳴聲似老鴨,須動如鋼鞭。飼養過程中蟲主一直視為本人17年寧陽蟲的棚頂,白露落三後無蛉變左撘,底板動態依舊,牙口極重,力大無比,動態一流。
  • 宣德皇帝愛鬥蟋蟀,引發一系列大明命案,真是樂了皇帝,苦了百姓
    在宣德年間,小小蟋蟀竟然會使宣德年間百官不安,民不聊生,為此還鬧出了人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明代人呂毖(bì)在《明朝小史》中記錄了一個真實案件。因為宣德皇帝喜歡鬥蟋蟀,所以他一定要找到身強力壯的蟋蟀將軍才能滿足他的好勝之心。
  • 848公斤的玉石「蟋蟀王」你見過嗎?鬥蟋蟀、賞蟋蟀 9月20日寧津...
    談起雕琢玉蟋蟀的過程,匯玉堂博物館創始人張錦洪表示雖然很辛苦,但驚喜不斷。雕刻玉蟋蟀的原料——一塊重達5486公斤的碧玉,是在2008年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當時追蹤一隻受驚的鹿,陽光反射的紅光引起了我的注意。」張錦洪告訴記者,這塊反射紅光的石頭,經過檢查是一塊紅皮透綠十分油潤的碧玉。
  • 蟋蟀故事:孫建華先生76路真蟲王
    長久以來,蟋蟀論壇是我眷戀的土地,那麼多的朋友那麼多的歡笑,在我生命中無疑已經難以割捨,那麼今天請允許我回憶我最喜愛的將軍,權做暫別紀念與大家分享。蟋蟀故事: 那是2001年的秋天,我習慣一有空閒就跑跑花鳥市場,大概這個也是每一個蟲痴的愛好把。9月3號中午,上海萬商花鳥市場很是熱鬧,有不少新到的山東蟲販都在吃盒飯,他們的蟲子有些還沒有打開。我蹲在一個攤位前,那人是樂陵張橋人,我已經認識幾年了,他平時是個司機,到了這個季節自己也不免逮幾個蛐蛐換些零花錢。
  • 秋蟲至蟋蟀鳴 上海男人小時候都有一本蟋蟀經
    小板凳一坐,蟋蟀罐在面前一攤,買蟋蟀的人便聚攏過來。要在中間穿行,只能撿攤位間的縫隙「趟」過去。據說這個花鳥市場賣蟋蟀的規模在上海僅次於西藏南路上的萬商。過去攤頭擺在昆明路、安國路的馬路上,賣了好幾十年,玩蟋蟀的人都知道「外國牢監(提籃橋監獄)」後頭有這麼個蟋蟀市場。早先是賣杭州、紹興的蟋蟀,還有上海七寶、浦東、梅隴等地的「土蟲」,上海人玩山東、河南的蟋蟀,那是後來的事。
  • 外地人靠養蟋蟀賺錢蓋新房 極品蟋蟀可賣六七萬
    這些蟋蟀便宜的5元一隻,一般的身價都在10元到30元之間,能賣到百元以上的已屬好蟋蟀了。 「便宜點吧,60塊錢買8個怎麼樣?行的話我就拿走了。 」從上海來青旅遊的夏先生正在跟一名賣家討價還價。    夏先生是一名資深玩家,在蟋蟀圈子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平時主要工作生活在上海,此次來青旅遊,他也不忘到青島的花鳥蟲魚市場逛一逛,為的是能淘到心儀的蟋蟀,這已經成了他到每一個城市的例行行程。
  • 有人說:「誘捕蟋蟀有技巧,不懂技巧捉不了」,捉蟋蟀有啥技巧?
    蟋蟀,俗名蛐蛐、將軍蟲、夜鳴蟲、秋蟲、趨織、鬥雞、趨織、地喇叭等,屬於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存在歷史,是古代和現代人們都喜歡玩鬥的一種昆蟲。一個是北宋末年的李邦彥,號稱「浪子宰相」;另一個是南宋末年的賈似道,號稱「蟋蟀宰相」。這兩位宰相都喜歡鬥蟋蟀,而且,還總結出了不少鬥蟋蟀的經驗。他們倆終生都把許多時間用在了鬥蟋蟀,很少去辦正事,因此,在他們鬥蟋蟀的過程中也把大宋王朝給葬送了。
  • 好鬥的蟋蟀
    蟋蟀愛打架在昆蟲界那是出了名的,每年一到秋天,兩隻蟋蟀狹路相逢,大打出手的事兒經常發生。正是這種爭強好鬥的性格和精彩的打鬥表演,牢牢抓住了人們喜歡觀看競技比賽的眼球。因為每當秋收來臨之時,特別是中秋前後,也正是蟋蟀風華正茂、身體最強壯的時候。這時的蟋蟀打起架來,都跟參加拳王爭霸賽一樣賣力氣。欣賞鬥蟋蟀這可是最好的時機了。這一鬥不要緊,就鬥了好幾千年。那蟋蟀為什麼就那麼好鬥呢?它們鬥起來到底有什麼看頭呢?現在,就跟我們去觀賞一場精彩的鬥蟋蟀大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