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故事:孫建華先生76路真蟲王

2020-11-23 懷古

長久以來,蟋蟀論壇是我眷戀的土地,那麼多的朋友那麼多的歡笑,在我生命中無疑已經難以割捨,那麼今天請允許我回憶我最喜愛的將軍,權做暫別紀念與大家分享。

蟋蟀故事: 那是2001年的秋天,我習慣一有空閒就跑跑花鳥市場,大概這個也是每一個蟲痴的愛好把。9月3號中午,上海萬商花鳥市場很是熱鬧,有不少新到的山東蟲販都在吃盒飯,他們的蟲子有些還沒有打開。我蹲在一個攤位前,那人是樂陵張橋人,我已經認識幾年了,他平時是個司機,到了這個季節自己也不免逮幾個蛐蛐換些零花錢。對他的蟋蟀我還是感覺不錯的,今天是他這年第3次來上海販蟲,我自然要看看他有什麼貨色。

樂陵張橋人說:「小孫,這個包裡都是咱們本地蛐蛐,俺和俺侄子逮的,你看看」。其實我不太相信那是樂陵本地蟋蟀,但他既然這麼說,我倒也不妨先看看。15分鐘,我已經看了大半,忽然一隻渾身油色邋裡邋遢的短鬚蟋蟀引起了我注意,說不出原因,只感覺它蒼勁有力,不象有些蛐蛐軟不拉幾,也不象有的蟋蟀顏色鮮豔漂亮,倒是很象一個沙漠中的老兵,皮骨都已經被磨礪,要說的好聽點就是一身骨頭,那油色絕對不是那種化開的汙跡,反而有點象老盆的包漿。其實當時也沒想這麼多,覺得不錯就下了一草,那蟋蟀馬門起落的很快,兩隻牙很粗壯,黃板鉗略帶紅光,而且是不向外展開的開牙方式。當時第一感覺是好大的牙,開檔又好,不禁異常興奮,馬上把那罐子放在一邊。我又草草挑了幾個蟋蟀,選好5個蟋蟀100圓成交,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很興奮,感覺揀到寶了。也許是因為他須短身油,就算有人看了也會嫌棄他的。

回到家裡,我把蟋蟀安排停當。仔細端詳起這個蟋蟀,只見他粗浮鬥絲,不黃不白,但是力透頭皮,全身不見明顯小處,而且牙也見大,開牙牙形不外展,開鉗方式似乎與書上所說的豎門鉗有幾分靠攏,星門下面的一塊特別飽滿,好象汽車的保險槓,自然有足夠空間容納馬門,馬門起閉快捷。6足斑點清晰老結,和老螃蟹身上的鏽斑一樣。全身油色下是很邋遢的黃色調,暗沉不顯,好象金屬埋藏在土裡後的陳舊,我越發喜歡。

過了幾天,白露節後,我決定把幾個蟲子排鬥一下。都說樂陵蟋蟀早打,這個蟋蟀我自然安排開毛口。這天上午我整理出3隻兇頭,午飯後,我把這個邋遢蟋蟀提到鬥格中,誰知對面蟋蟀一碰頭就不開牙了,不管怎麼芡草也打不開牙。我換了一個蟋蟀下去,還是一樣,一碰頭就沒了。這時候,我感覺是不是這個邋遢蟋蟀力量非同尋常,於是換了早上排出的兇頭下去,結果3個蟋蟀3照面全部無牙而退。這個邋遢蟋蟀卻不曾合口,我高興的不得了,但又不相信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清口」蟋蟀。因為之前我雖然也參加過全國比賽,而且也見過不少好蟲,但這樣的鬥法我著實沒見過,所以我一直懷疑「清口」一說是誇大其辭。因為不相信,我就拿出去鬥。這樣就在小區域裡3天鬥了10多個蟋蟀,不論大小一碰即勝,但就是沒看見它收口。

秋分前一天,我一位好友找我鬥蟋蟀,他自言這隻兇頭蟋蟀已經打爆兩隻蟋蟀的腦袋了,來找我決鬥。當時我就拿一個翅子應對他。哪裡知道,稀裡糊塗倒錯了蟋蟀,把這個邋遢蟋蟀倒了下去。他那隻蟋蟀已在鬥格裡候著,我一見倒錯了蟋蟀,連忙用網罩住,哪裡知道真是天命,這個邋遢蟋蟀今天特別興奮,平時沒聽他叫過,今天網子一罩,他倒「嘎、嘎」叫了二聲,對面那隻蟋蟀果然是兇頭,聽聲辨位一下子竄到網前,擱著網子就是一口,我估計那邋遢蟋蟀可高興了,他想:「從來沒有人咬我,一直牙痒痒,今天來了個愣頭青,可算等著了」。只見邋遢蟋蟀兩顆大牙快速一合,啊,哈哈,對面那兇頭蟋蟀竟然成了一句號,掛在了網上斃了!我和朋友看的那個震撼啊,兩個人都激動的不得了。

從這以後,我對這隻蟋蟀是愛得五體投地,吃好的,住好的,可是偏偏他是個石齡,從不要三尾,有三尾也不交配,真是一個字「牛」!啊。

可是,這個蟋蟀我並沒有愛惜,因為我不知道他有多厲害,一直想看他鬥一口,直到國慶節我去一位名蟋蟀家家裡討教時,這個邋遢蟋蟀拋打了三個蟋蟀後,遇見一隻4斟2的大四平型蟋蟀,那時邋遢蟋蟀的重量是3斟1,我不相信他真是無敵,所以還是與之合鬥。對方上來一口,這個蟋蟀一生中唯一一次呆了一呆,上前一個滿口,對面爬圈,但是,慘痛的是我回家後發現這個邋遢蟋蟀的脖子向左歪了,我那時候忽然覺得自己很混帳,就這樣也不敢進大場子了。

後凡是有人要進大場開口的蟋蟀,我都約了和他開毛,結果還是一湊一個從不合口,加上小場鬥勝的蟋蟀,一共在外走了76路,常是連鬥7、8個,直到對面搖頭為止。

最後一路他已經快不行了,對面是一條6路白牙青,我放了倒3口,對面進來一湊就飛出圈外,全身散架了。回家後,晚上8點歸天的。到死牙齒還開著,真是戰將本色啊。後來我把他解剖時發覺,他的內牙根特別長,直接嵌在幕骨前遮裡,所以迫使他是自門鉗,真是一個奇蟲啊!死後鬥絲金黃,牙齒紅光滿罩,邋遢色褪去,一張深黃的皮殼。哎,原來是條帶滑的樂陵深黃啊,可惜身前不識將軍本色也。

那年冬天,我在會裡做報告,說到這個蟋蟀。我說:「在座的都是我前輩,今天我在這裡說話,只是因為這個蟋蟀」!至今想起來,我還是無限感慨。不知是誰在一邊說了一句:「那隻敗在他手下的大四平蟋蟀,後來在大場子走了4路,立盆底」。

相關焦點

  • 蟋蟀蟲王:紫殼白牙
    蟋蟀1000元收於寧陽漕河蟋蟀故事:該蟋蟀1000元收於寧陽漕河,飼養期間此蟲極其奔竄,所以雖然10月初帶到天津,但未參加南北對抗賽。後轉送另場又走4路,都是上去湊一下對方即無牙,由此可見此蟲牙雖然不是超大,但硬度絕對超強。蟲撤回後一直養到12月28日才歸西,底板之好也屬極其罕見.是2014晚秋蟲王.
  • 【胎教小故事】螞蟻和蟋蟀
    >【胎教小故事】螞蟻和蟋蟀2012-07-26 00:29: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在炎熱的夏天蟋蟀呢?天天"嘰哩嘰哩、嘰嘰、嘰嘰"地唱著歌,遊手好閒,養尊處優地過日子。 每一個地方都有吃的東西,滿山遍野正是花朵勝開的時候,真是個快樂的夏天啊!  蟋蟀對螞蟻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餵!餵!螞蟻先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工作呢?偶爾稍微休息一下,像我這樣唱唱歌不是很好嗎?" 可是,螞蟻仍然繼續工作著,一點也不休息地說:"在夏天裡積存食物,才能為嚴寒的冬天作準備啊!""
  • 南京舉行鬥蟋蟀大賽 2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圖)
    2天時間內角逐「蟲王」的頭銜。  據南京蟋蟀協會會長沈先生介紹,本次比賽是全國性的鬥蟋蟀大賽首次在南京舉辦,相當於蟋蟀比賽中的「歐冠」了,每年還有一次全國比賽相當於「世界盃」。每支代表隊派36隻蟋蟀參加,共分為A、B兩個小組,按重量分為6個級別進行小組賽,而後還有淘汰賽,決賽。
  • 德州寧津縣:880公斤「蟋蟀王」落戶寧津蟋蟀歡樂谷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6日訊 日前,寧津縣德百雜技蟋蟀歡樂谷迎來了一隻身長175釐米、重達880公斤的碧玉雕「蟋蟀王」。身長175釐米、重達880公斤,這隻「蟋蟀」堪稱重器。這隻「蟋蟀王」的到來,為素有「蟋蟀之鄉」「蟋蟀王國王冠上的寶石」美譽的寧津再添一道靚麗風景。
  • 探索自然,秋蟲蟋蟀的故事
    其中詞中的「寒蛩」就是蛐蛐,又叫促織,學名蟋蟀。蟋蟀個頭不大,體長約莫有三四釐米。這種昆蟲以褐色、黑色居多,有個關於蟋蟀的謎語道出了它的生長環境和形象:「家住暗角落,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打仗逞英豪。」蟋蟀卵每年四五月開始孵化,六月間羽化成蟲。成年蟋蟀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溼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 蟋蟀鑑賞:極品紅牙大翅
    此蟋蟀是17年潘榮昌先生早秋河南網購蟲。一生分量變化不大,40—42點,力大無窮遇,一般對手推夾勝,只在第4場遇對方3路輕鬆上風的白牙青翅子球夾勝因踏雲杯後三輪無40以上級別故冷場兩個星期,最終踏雲杯5路獲蟲王獎。
  • 「蟋蟀王」安家寧津德百歡樂谷
    張錦洪(左)介紹「蟋蟀王」雕塑過程。這隻取材於5486公斤玉石,身長175釐米、淨重880公斤的「蟋蟀王」,是由碧玉質量評級標準創始人、匯玉堂玉博物館館長張錦洪主導設計製作而成。「這隻『蟋蟀王』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碧玉蟋蟀,它的得來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玉從天降,機緣巧合,能夠落戶歡樂谷是它最好的歸宿。 」伴著一壺茗茶,張錦洪向記者講述起了「蟋蟀王」背後的故事。
  • 蟋蟀鑑賞:極品紅牙紫大翅
    此蟋蟀是一七年潘榮昌先生早秋河南網購蟲,一生分量變化不大(40-42點)。力大無窮遇,一般對手推夾勝,只在第4場遇對方3路輕鬆上風的白牙青翅子球夾勝,因踏雲杯後三輪無40以上級別故冷場兩個星期,最終踏雲杯5路獲蟲王獎。養致立冬不退食。
  • 蟋蟀2019年蟲王級「重青禿尾」威震八方至尊王者
    產地: 山東濟寧9月1號 山東宮村常新送於蟲主10月5號開毛38點10月28號封路29點,一生共上風七路立盆#蟋蟀#分享藍靛屬異相#蟋蟀#大師分析蟋蟀牙真夠透徹2018年 壽星紫大頭#蟋蟀##蟋蟀#一生9路黃板牙#蟋蟀#分享高級蟲#蟋蟀#青島友誼賽精彩瞬間 ,栩栩如生!
  • 民間故事:蟋蟀鬥公雞
    其中有兩隻公雞,每到秋天裡,聽著蟋蟀叫,就在那裡等著,等蟋蟀出來,一口就吃掉。有兩個老蟋蟀湊在一塊,一個說:「咱子子孫孫叫這兩個東西槽塌不少,咱這個家族沒法生活下去了。咱又不找人家的事,公雞怎麼對咱這樣狠?」這個說:「咱明天逗逗它倆,叫它知道咱得厲害。」
  • 848公斤的玉石「蟋蟀王」你見過嗎?鬥蟋蟀、賞蟋蟀 9月20日寧津...
    齊魯網德州9月16日訊在德州寧津德百雜技蟋蟀歡樂谷的玉博物館,有一隻重848公斤,長近1米8的玉蟋蟀。巧用玉石的天然紅皮,將玉蟋蟀的頭部和一對紅色鋸齒形的大牙雕刻得霸氣十足。利用玉石的天然紋理雕琢出蟋蟀的肌膚紋理及翅膀,與真正蟋蟀的紋理幾乎相同,自然天成。
  • 河南的蟋蟀生意:一隻蟋蟀最高1.6萬 有村民40天賺近20萬
    來自北京收蟋蟀的客商一句表揚,讓村民樂開了花河南延津一個名為德士村的村莊,近日吸引來了數百名收購蟋蟀的客商。蟋蟀俗稱蛐蛐兒,在這裡,德士村村民稱之為「蟲」,它本為田野害蟲,因為一年一度的蟋蟀收購商的到來,而身價倍增。每到夜色來臨,以德士村為中心,方圓數十裡的田野裡,就會出現捉蛐蛐兒的村民。
  • 新鄉數以千計農民地裡捉蟋蟀 極品蟋蟀能賣萬元
    8月17日,在王樓鎮蟋蟀交易市場剛剛賣完蟋蟀正在數錢的村民徐先生興奮地說。隨著捕蟲季節的到來,該鎮十幾個村莊上千名村民加入到捕捉蟋蟀的隊伍中。以家庭為單位的捕捉隊分工明確,男子負責晚上捉蟲,婦女負責白天出售。每隻蟋蟀少則三五元,多則幾百元、上千元,極品蟋蟀萬元以上。一個蟲季不到兩個月,一般家庭能有一兩萬元錢的收入,多的可達數萬元。
  • 外地人靠養蟋蟀賺錢蓋新房 極品蟋蟀可賣六七萬
    這些蟋蟀便宜的5元一隻,一般的身價都在10元到30元之間,能賣到百元以上的已屬好蟋蟀了。 「便宜點吧,60塊錢買8個怎麼樣?行的話我就拿走了。 」從上海來青旅遊的夏先生正在跟一名賣家討價還價。    夏先生是一名資深玩家,在蟋蟀圈子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平時主要工作生活在上海,此次來青旅遊,他也不忘到青島的花鳥蟲魚市場逛一逛,為的是能淘到心儀的蟋蟀,這已經成了他到每一個城市的例行行程。
  • 民間故事《蟋蟀統領》
    南宋末年,在江南的童家村中,有一個名叫童林的秀才,雖然學問不高,但他對鬥蟋蟀卻很有研究,多年來少有敗績,所以,人們送給他一個外號「蟋蟀統領」。當時,因為全國盛行鬥蟋蟀,童林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名人。不過,自從成家後,因為媳婦管得緊,童林也收斂了許多,不敢將蟋蟀養在家裡,都偷偷地存放在朋友的房中。
  • 寧陽蟋蟀交易火爆「蟲王」身價上萬 「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
    齊魯網8月22日訊在我省魯西南的幾個小鎮上,每年的8月份,在外打工的人們會成群結隊的回鄉,而且整宿整宿不睡覺,奔波在田間地頭就為了逮一隻小小的蟋蟀。近日,記者就來到泰安寧陽縣,跟隨那裡的「蟋蟀獵人」凌晨兩點下地抓蟋蟀。「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顏景增,今年46歲,是地道的寧陽泗店鎮農民,平常在外面的工地上打工。
  • 來自全國近300隻蟋蟀在奎文激戰決「蟲王」
    原標題:來自全國近300隻蟋蟀在奎文激戰決「蟲王」濰坊新聞網9月22日訊9月21日下午,2017市蟋蟀全國邀請賽在奎文區舉行,來自北京、西安、徐州等地的13支隊伍參賽,近300隻蟋蟀經過3天的多輪競爭,將決出「蟲王」。
  • 2019「中華寧陽蟋蟀世界盃」開賽 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
    齊魯網泰安10月1日訊秋風起,蟋蟀鳴。眼下是傳統民俗活動「鬥蟋蟀」的最佳時節。自10月1日至10月6日,由泰安市寧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寧陽縣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的兩千多隻蟋蟀將共同角逐「蟲王」。
  • 蟋蟀爭霸賽太有趣,有人竟鬥了50年……
    蟋蟀也有爭霸賽!竟然已經是第八屆了。8月28日上午,在東河區九曲花街,一場「廝殺」正在進行,參賽選手竟是一隻只小蟋蟀。說是廝殺,其實鮮有「戰死沙場」情況出現,二蟲鏖戰,戰敗一方或逃之夭夭或退出爭鬥。
  • 你可知蟋蟀有四德 你可知為蟋蟀選個媳婦有多難
    對那些養蟋鬥蟋的人來說,從蟋蟀振翅而鳴的那天開始,秋天就已經到了。兔兒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蛐蛐至上,兒子古董都靠邊兔兒先生姓俞,杭州人,今年已經60了,經營著一家古董店。兔兒是真名,按照他的說法,是父母文化不高,取個這樣的名字好養活。兔兒先生的店就開在河坊街上,高懸於門梁的牌匾和古色古香的陳設,在這條街上並不罕見,可是店裡的玄機卻斷然不是每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