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蟋蟀統領》

2020-12-03 蔣辣子

南宋末年,在江南的童家村中,有一個名叫童林的秀才,雖然學問不高,但他對鬥蟋蟀卻很有研究,多年來少有敗績,所以,人們送給他一個外號「蟋蟀統領」。當時,因為全國盛行鬥蟋蟀,童林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名人。

不過,自從成家後,因為媳婦管得緊,童林也收斂了許多,不敢將蟋蟀養在家裡,都偷偷地存放在朋友的房中。鄉鄰們知道此事後,都紛紛笑話他,有好事者還編了首打油詩:童林大統領,鬥蟋有奇術,破敵千千萬,獨怕母老虎。

這天,同村的陳元道來找童林:「喂,『蟋蟀統領』,我的一個朋友聽說你是位高手,想和你約鬥一下,你有興趣嗎?」

童林一聽,就來勁了:「好啊,我最近剛得了一個寶貝,正想拿它來練手呢,說吧,什麼時候,在哪裡開戰?」

陳元道說:「明天,來我家對決吧。」

翌日,童林按照約定來到陳元道的家,此刻,房中已聚集了許多人,他們都是陳元道約來觀戰的朋友。

陳元道將一位中年男子引見給童林:「這是我的朋友徐永清,今天,他想和你比鬥一下。」

童林滿不在乎地說:「好啊,今天就讓我的『矮腳虎』抖抖威風吧,朋友,你的蟋蟀在哪呢,讓我先見識一下吧。」

徐永清也不廢話,揭開自己的蟋蟀盆蓋,裡面趴著一個格外壯碩的蟋蟀。他介紹稱,這個寶貝名叫『大力王』,非常驍勇,目前還沒遇見過對手。

童林端詳了一番後,點頭說道:「看樣子,你的『大力王』底子不錯,但我的『矮腳虎』也不是吃素的,究竟鹿死誰手,現在還不好說呢。」說著,他也揭開了自己的蟋蟀盆蓋。

大伙兒興致高漲,一起湊了上去,可是,一看之下都大失所望。童林的「矮腳虎」的確是名符其實,它的身材非常矮小,而且毫無鬥志,蔫吧吧地趴在盆裡,一動不動。

看到此景,大伙兒都鬨笑起來,認定童林今天必輸無疑。

童林卻不以為然地說:「先別急著下定論,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呢,你們先坐一會兒,我去準備一下。」說著,他就捧著蟋蟀盆往茅房走去,見到此景,大家都非常納悶。

隔了好長時間,童林才走了出來,他捧出蟋蟀盆,說道:「行了,現在就開戰!」

令人期待的時刻終於到來了!童林和徐永清都將自己的蟋蟀「送」入了戰場,而此刻,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就見「矮腳虎」一反常態,在盆裡上竄下跳,像是吃了神仙丸似的,鬥志格外高漲,倒是另一邊的「大力王」顯得有些怯陣。

徐永清在一旁為「大力王」高聲鼓勁,可卻毫無效果。一旁的童林卻絲毫不急躁,氣定神閒地看著戰局,他知道「矮腳虎」解決「大力王」只是時間的問題。

果然,沒過多久,「矮腳虎」就使出一記絕殺,大家還未看清它的動作,「大力王」已癱倒了下去,再也不動彈了。

「真是見了鬼了,『大力王』今天怎麼不靈了?」除了童林外,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兄弟,你挑蟋蟀是不錯,但是,你對它的調教還差些火候啊。」童林扔下了一句深奧的話,便出門而去了。

當晚,陳元道邀請童林喝酒,童林欣然赴約。席間,陳元道不停地給童林布菜敬酒,顯得十分謙恭。

「童大哥,你真了不起啊,區區一隻『矮腳虎』就把徐永清的『大力王』殺得丟盔卸甲,看來『蟋蟀統領』的尊號,你是當之無愧了。」

童林被他灌了一通迷湯,腦子已經有點發暈,他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還有假,我,我調教蟋蟀的法門多著呢,徐永清的『大,大力王』算什麼啊,比它厲害的角色,也一樣幹趴下!」

看到他洋洋得意的樣子,陳元道立即趁熱打鐵:「童大哥,你倒說說看,你有什麼調教蟋蟀的高招,讓我也長點見識。」

童林一聽此話,眼珠「骨碌碌」亂轉:「你,你小子,真是太鬼了,假意請我喝酒,其實是想套我的秘藉啊。」

陳元道把雙手亂搖,說道:「哎,童大哥,你可別誤會,我一直很崇拜你的,你就教我一招半式吧,我絕不外洩。」

童林沉吟了許久,最終點了點頭,應道:「嗯,看你小子今天的表現不,不錯,我就點底給你。」

說著,他從衣兜裡掏出一個小瓷瓶,在陳元道的面前晃了晃。童林告訴他,這是自己為鬥蟋秘制的「仙露」,只要蟋蟀在大戰之前,吸食兩滴「仙露」,它的雄風就會被激發出來,戰鬥力會陡然增長數倍,對於一切「挑釁者」,它都會以命相搏。

陳元道聞言,頗為驚詫:「啊,還有這樣的寶貝啊?難道,你今天開戰之前,躲在茅房裡就是在給這蟲子餵『仙露』啊?」

童林得意地說道:「當然啦!」

陳元道頓時來了興致,他問童林,這「仙露」是如何配置而成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功效,但童林卻賣起了關子,不肯透露半點信息。無奈之下,陳元道說道:「童大哥,既然你不肯說,我就不問了,不過,你能不能賣給我一些『仙露』啊?過幾天,我和幾個朋友約鬥蟋蟀,大家都押上了真金白銀,我可不想輸啊。」在他苦苦哀求之下,童林總算心腸一軟,賣給他半瓶「仙露」。

晚上,陳元道將童林送走後,立即趕到徐永清居住地客棧。當徐永清得知童林的致勝絕招後,頓時恍然大悟:「搞了半天,這小子玩陰招啊,不行,這場賭局我輸得窩囊,我還得和他鬥一場!陳兄,你再和他約一次吧。」

陳元道聞言,忙奉上「仙露」,說道:「好,徐兄,這事就包在我的身上,這瓶『仙露』是我買來的,你先試試效用。」

兩天後的傍晚,童林和徐永清再次來到陳元道的家,準備第二場大戰。

童林帶的還是那隻蔫吧吧的「矮腳虎」,而徐永清帶來的是一隻威風凜凜的「黑金剛」。

對陣前,童林照例去茅房做準備工作,徐永清也帶著「黑金剛」去客房裡做同樣的事情。

等到大家安排妥當,童林和徐永清便將兩隻蟋蟀驅入「戰場」,一場好戲就此上演!

這一次比鬥,比之前的那場精彩得多,「矮腳虎」和「黑金剛」全力而戰,各不相讓。然而,就在雙方陷入膠著之際,「黑金剛」突然一陣抽搐,竟然莫名其妙地癱倒在地,這讓徐永清驚詫不已。

「怎麼樣?這回你服不服?」童林得意地問道。事到如今,徐永清也只得俯首認輸,但他還是覺得很困惑,因為,就在昨日,他已在「黑金剛」的身上試用過「仙露」效果,確實非常霸道,今天怎麼會失效呢?當他將自己的疑問和盤託出時,童林哈哈大笑:「陳元道這小子可真不地道,居然把我的寶貝轉手送人了。不過,你們雖學了點皮毛,卻不該拿出來丟人現眼啊,這裡面的學問還多著呢。」

徐永清聞言,對童林連連施禮,並奉上銀兩,向他討教其中的奧妙。童林接過銀子,頓時來了興致:「你們給鬥蟋餵『仙露』是不錯,不過,這『仙露』的藥性太猛,不可過量,否則會耗盡鬥蟋的精力。我猜想,你們得了『仙露』後,為了試驗藥性,一定四下約戰,讓它體力匱乏,今天這一仗,它已是強弩之末了,怎麼鬥得過我的『矮腳虎』啊。」

「啊,原來如此!」徐永清這才醒悟過來,的確如童林所言,為了試驗「仙露」的效果,昨天,他已和朋友約戰數場了。此刻,徐永清對童林欽佩不已,有意和他交朋友,並希望童林能賣幾瓶「仙露」給他的朋友,起初童林不以為意,但是,當徐永清報報出天價的酬金後,他的小心眼也開始活動起來。

他向徐永清招呼道:「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地賣你幾瓶吧,可我身上沒有多餘的『仙露』,家裡倒是有幾瓶剛剛秘制好的,勞煩你跟我走一趟吧。」

徐永清聞言,喜出望外,忙跟著童林回家。來到家門口,童林讓徐永清在屋外守著,自己偷偷摸摸地進去探視,確認媳婦不在房中,他才高高興興地從犄角旮旯裡翻出三瓶「仙露」,送到徐永清手中。童林沒想到,自己居然輕輕鬆鬆地掙了一筆外快,高興得一夜沒睡著。

第二天早上,童林還在美夢之中,突然,屋外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誰啊,大清早的,吵死了!」童林罵罵咧咧地掀開被子,起身去開門。哪曾想,房門剛一打開,就衝進來幾個健碩的官差,不由分說,便將童林五花大綁起來。

「你們幹什麼?我又有沒犯罪,你們為什麼要抓我啊?」童林大聲問道。

「大膽奸徒,竟敢秘製毒藥,坑害官爺的寶貝!」有人高聲罵道。

童林尋聲望去,說話之人竟然是徐永清,剛才,正是他帶著官差來緝拿自己的。

「這是怎麼回事?你到底是誰?」童林一臉茫然。事實上,這個徐永清並不是鄉野閒客,他的主子,是當朝宰相賈似道手下的一個小官。因為賈似道喜歡鬥蟋蟀,小官們為了巴結他,都動足了腦筋,遍尋奇人異術。徐永清正是受主子所託,來民間尋找高人的,昨天,他準備買些「仙露」回去,想讓主子敬獻給賈似道,但也不便道明自己的身份,就對童林撒了個謊。今天早上,徐永清的主子心血來潮,想要試試「仙露」的效果,豈料,剛一用藥,他珍藏的幾個極品鬥蟋全都「翹了辮子」。這下可闖大禍了,這些鬥蟋本來是準備送給賈似道的,竟然稀裡糊塗地死了,徐永清見主子震怒,嚇得瑟瑟發抖,忙帶上官差,去緝拿童林。

童林聽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做的「仙露」,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問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這時,童林的妻子陳氏突然癱倒了下來,她口中喃喃說道:「壞了壞了,我,我闖了大禍了。」原來,陳氏對丈夫鬥蟋蟀之事一直是深惡痛絕,她覺得這是玩物喪志,但是,童林卻一再敷衍她,表面上洗心革面,背地裡仍在做這個勾當,還把蟋蟀偷偷養在朋友家,所以,她準備狠狠教訓一下童林。昨天上午,她翻找到童林秘制的「仙露」,本想丟掉,但她覺得,這樣太便宜童林了,於是,她便在瓷瓶中放了一些殺蟲的藥粉,想要藥死那些討厭的蟲子,卻不料,弄巧成拙,竟把官老爺的鬥蟋給弄死了。

得知此情,徐永清大怒,命令官差將夫妻二人抓回去。經歷一番折磨後,兩人被定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關入了監獄。

當了囚犯後,童林天天以淚洗面,對自己的劣跡後悔不已,但這又有什麼用呢,恐怕過不了多久,他就要成刀下之鬼了。

然而,他在監獄裡呆了好幾個月,一直沒人來提審他,好像大家都把他忘記了。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這一天,一個衙役突然打開了他的牢門,童林頓時一驚,問:「大哥,今天就是我的死期嗎?」

那衙役嘆了口氣:「唉,別廢話了,趕緊走吧,再不跑,就真的是死路一條了。」

「大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啊?」童林問道。

「,你關在這裡的幾個月,外面發生了很多事情,不久前,元朝的軍隊已經攻破了城池,蟋蟀宰相賈似道也被殺了,現在,城裡的官老爺都跑了!」

聽聞此言,童林如涼水澆頂,他渾渾噩噩地往門外走去。這時,身後傳來衙役的咒罵聲:「好端端的一個大宋朝,竟被這些『蟲子』害了,可恨啊!」

蔣辣子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蟋蟀鬥公雞
    其中有兩隻公雞,每到秋天裡,聽著蟋蟀叫,就在那裡等著,等蟋蟀出來,一口就吃掉。有兩個老蟋蟀湊在一塊,一個說:「咱子子孫孫叫這兩個東西槽塌不少,咱這個家族沒法生活下去了。咱又不找人家的事,公雞怎麼對咱這樣狠?」這個說:「咱明天逗逗它倆,叫它知道咱得厲害。」
  • 中國民間鬥蛐蛐的歷史和蟋蟀文化
    鬥蟋蟀,中國民間搏戲,是一項古老的娛樂活動,但這種休閒方式很殘酷。鬥蟋蟀亦稱「秋興」、「鬥促織」、「鬥蛐蛐」。用蟋蟀相鬥取樂的娛樂活動。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每年秋末舉行。鬥蟋的壽命僅為百日左右,這就將鬥蟋蟀的季節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漢字中,「秋」這個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 探索自然,秋蟲蟋蟀的故事
    其中詞中的「寒蛩」就是蛐蛐,又叫促織,學名蟋蟀。蟋蟀個頭不大,體長約莫有三四釐米。這種昆蟲以褐色、黑色居多,有個關於蟋蟀的謎語道出了它的生長環境和形象:「家住暗角落,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打仗逞英豪。」蟋蟀卵每年四五月開始孵化,六月間羽化成蟲。成年蟋蟀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溼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 民間故事:為了讓老公和兒子還清欠債,她依附蟋蟀身上,完成心願
    哭了一陣,忽然聽見草叢裡傳來一陣叫聲,不一會,一隻蟋蟀跳到他的面前。 那時候,民間裡流行鬥蟋蟀,霍大郎對蟋蟀有所了解,能看出來,這是一隻上等蟋蟀。他伸手去捉拿,哪知道蟋蟀反倒跳上了他的手掌。他喜不自勝,把蟋蟀帶回家裡養了起來。 霍大郎帶著蟋蟀到集市上和人家的蟋蟀比鬥,每一次都贏,賺了不少錢。
  • 浙江德清非遺傳承人:捐贈鬥蟋蟀器具 傳承民間文化
    原標題:浙江德清非遺傳承人:捐贈鬥蟋蟀器具 傳承民間文化   最近幾天,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老人朱洪春都在家中饒有興致地拾掇著自己收藏多年的「鬥蟋蟀器具」,他準備將它們捐贈給當地新建成的非遺館,讓更多的人了解民間鬥蛐蛐的悠久歷史。
  • 蟋蟀吃什麼 蟋蟀吃什麼東西
    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今至少有1.4億年的歷史。在每年的夏天,我們經常會聽到蟋蟀的鳴叫。夜晚蟋蟀響亮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禁止進入,又可求偶。很多小夥伴在挑選飼養寵物的時候,也會選擇蟋蟀。那麼,問題來了,在飼養的過程中,蟋蟀吃什麼?
  • 古代生活趣聞:宋代民間為何盛行「鬥蟋蟀」?有何文化歷史淵源?
    這種遊戲最初在王公貴族中興起,後來逐漸走向民間,甚至僧尼都喜歡鬥蟋蟀。一、「鬥蟋蟀」遊戲的產生鬥蟋蟀最早發展於唐代。在鬥蟋蟀的時候也在比地位、比家勢,所以越鬥越上癮、誰也不服輸,最終卻賠進了一生的時間和財富。二、「鬥蟋蟀」逐漸在民間盛行鬥蟋蟀這種遊戲在宋朝時期,被老百姓所認可和喜愛,並且逐漸流行起來。
  • 【胎教小故事】螞蟻和蟋蟀
    >【胎教小故事】螞蟻和蟋蟀2012-07-26 00:29: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在炎熱的夏天蟋蟀呢?天天"嘰哩嘰哩、嘰嘰、嘰嘰"地唱著歌,遊手好閒,養尊處優地過日子。 每一個地方都有吃的東西,滿山遍野正是花朵勝開的時候,真是個快樂的夏天啊!  蟋蟀對螞蟻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餵!餵!螞蟻先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工作呢?偶爾稍微休息一下,像我這樣唱唱歌不是很好嗎?" 可是,螞蟻仍然繼續工作著,一點也不休息地說:"在夏天裡積存食物,才能為嚴寒的冬天作準備啊!""
  • 「蟋蟀相公」指誰,鬥蟋蟀被寫進了聊齋
    要知道,蟋蟀的聲音,在深夜裡聽來,是如此響亮。因為,雖然蟋蟀是在彈奏小夜曲,可是,它彈奏的對象,是另一隻蟋蟀,一隻勇猛的雌蟋蟀,蟋蟀是勇敢的鬥士,所以,它的女朋友,自然也應該是女中豪傑。因此,這蟋蟀的小夜曲,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麼一些剛猛雄健的味道的。你聽,那聲音如此響亮,根本就不是什麼竊竊私語,將它放在自己的枕邊,無異於讓失眠的人兒,越聽越精神,越聽越睡不著。
  • 科普 | 蟋蟀
    蟋蟀,是一種直翅目的小昆蟲,因其善鳴叫的特點,在古代就被人類關注。在《詩經》中就有對蟋蟀的描寫:「蟋蟀在堂, 歲聿其莫。今我不樂, 日月其除」。之後的詩詞歌賦中,也常能看到蟋蟀的身影,期間的描寫大多以哀婉悲涼、吟秋畏霜的纖弱姿態出現,如:「西風吹蟋蟀,切切動哀音」、「溼螢遊古屋,蟋蟀悲秋菊」、「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等等。
  • 蟋蟀故事:孫建華先生76路真蟲王
    蟋蟀故事: 那是2001年的秋天,我習慣一有空閒就跑跑花鳥市場,大概這個也是每一個蟲痴的愛好把。9月3號中午,上海萬商花鳥市場很是熱鬧,有不少新到的山東蟲販都在吃盒飯,他們的蟲子有些還沒有打開。我蹲在一個攤位前,那人是樂陵張橋人,我已經認識幾年了,他平時是個司機,到了這個季節自己也不免逮幾個蛐蛐換些零花錢。
  • 蟋蟀蟈蟈是不是同一種昆蟲?
    蟋蟀蟈蟈螞蚱 都是民間叫法  總的來說,前面所提到的蟋蟀、蟈蟈、螞蚱、蝗蟲,都屬於昆蟲綱直翅目,它們有一些共同特徵,如「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大,後足跳躍式,前翅為覆翅,有發達的發音器和聽器」等,這些相似之處,也許就是我們容易將它們混淆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生物學分類和民間叫法,存在邏輯上的差異。
  • 哀鳴的蟋蟀
    很多時候,我難以理解,作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昆蟲蹤跡遍布世界每個角落,絕大多數昆蟲對人類健康和農業生產破壞性極強,蟋蟀也不例外,何其幸被人追捧數千年、並形成獨特的蟲文化?蟋蟀,也叫促織、蛐蛐等,「名頭」雖響,顏值卻很低。它黑瘦、頭圓、觸角長、胸寬、善跳,性情孤僻,鳴聲不高,棲身於洞穴,發聲時多在草葉間,且是個喜歡「拈花惹草」的主,民間稱它「風流蟲」。
  • 848公斤的玉石「蟋蟀王」你見過嗎?鬥蟋蟀、賞蟋蟀 9月20日寧津...
    齊魯網德州9月16日訊在德州寧津德百雜技蟋蟀歡樂谷的玉博物館,有一隻重848公斤,長近1米8的玉蟋蟀。巧用玉石的天然紅皮,將玉蟋蟀的頭部和一對紅色鋸齒形的大牙雕刻得霸氣十足。利用玉石的天然紋理雕琢出蟋蟀的肌膚紋理及翅膀,與真正蟋蟀的紋理幾乎相同,自然天成。
  • 畫中蟋蟀嚇跑真蟋蟀——寧津蟋蟀的神奇傳說
    僅在這天收受戶、吏、兵、刑、工、禮六大部和各地官員的賀禮那真是無計其數,其中有從民間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有祖傳的名人字畫,有各種珍珠、瑪瑙、翡翠。今天不說別的,咱單說公元1896年11月7日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在京城禮部任侍郎頭戴四品花翎的寧津人吳保相,他看到別的同僚都在為老佛爺準備著過壽的禮物,而他挖空心思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心下甚是苦悶,回到家中不免愁眉不展,唉聲嘆氣。
  • 小小蟋蟀身價不菲 上品的一隻要賣好幾萬
    在養寵物成為一種時尚的同時,蟋蟀、信鴿、蜥蜴等一些平常並不受人待見的小動物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今天起,我們「記者跑市場」欄目推出「寵物經濟」系列報導,關注這些平常不多見的寵物,看看它們身上究竟有哪些好玩的故事。9月15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鬥蟋蟀大賽在天台孔廟舉行。雖然民間愛好者平時也在鬥蟋蟀,但由官方舉辦的這麼大規模的比賽,還是頭一次。
  • 農曆中國|七月十九 · 鬥蟋蟀
    尤其是到了白露時節,蟋蟀已經長得老結了,雄蟲只要相遇,便會有一場搏殺,所以市井之間便開始鬥蟋蟀的遊戲。通常自白露到寒露,是鬥蟋蟀的最佳時節,此習俗據史料始於唐代。鬥蟋蟀是將兩隻雄蟲放進同一隻泥盆之中;各自的主人,會用蒸熟的日菣草或馬尾鬃引逗;這時好鬥的蟋蟀,便會發出嚁嚁的鳴叫聲,互不示弱
  • 一隻蟋蟀引發全家人自盡而亡,明宣宗的愛好,太可怕
    就拿他的愛好來說吧,別的天子都是喜歡吟詩作對或者騎馬狩獵,偏偏不走尋常路,他喜歡鬥蟋蟀。如果說只是單純的喜歡鬥蟋蟀按理說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顯得親民接地氣,而且還不燒錢。但是基喜歡鬥蟋蟀已經到了痴迷的狀態,他喜歡那種身強體壯、驍勇善戰的蟋蟀,這種蟋蟀就很難找了。
  • 繪本故事:蟋蟀的日記(文能唱歌,武能打架,文武雙全)
    《螞蟻的日記》、《瓢蟲的日記》、《蟋蟀的日記》、《蜻蜓的日記》、《屎殼郎的日記》、《蜜蜂的日記》、《蜘蛛的日記》、《蟬的日記》、《蝸牛的日記》。 高洪波,男,筆名向川,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蟈蟈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