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用於祭祀,勾踐當作獎勵,楊貴妃當作寵物,古代狗還有啥用?

2020-12-04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說起狗,相信但凡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每個人都有許多關於狗的故事可以分享,但是以史為鑑本人是一個歷史博主,於是這篇短文就從古代歷史的角度來聊聊古人和狗的幾個故事。

狗可以說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狗和人類的糾葛可以上溯至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甚至有可能更早。

只不過當時的狗更多的是充當獵犬,幫助人類捕獵,或者是充當古人肉食和皮毛的來源。在這樣的情況下,古人把狗列為日常生活、祭祀上天等都相當重要的一種動物。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墓葬中,一隻紅陶犬形壺因為其生動的造型,精緻的器物造型,成了如今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從這件文物判斷,在距今6100-4600年的新石器時代,狗就已經成為當時大汶口先民的重要伴侶存在了。

而在商代發掘的甲骨文卜辭中,更有」燎犬方帝「、」羌一牛旬犬「、」羌十又九犬「……這樣的記載,這也說明在商代,狗就成為祭祀祖先,取悅神靈的重要祭品了。

中國文化中,一直有有「六畜」、「五牲「、「三犧」這樣的說法。六畜大家都知道,就是馬、牛、羊、雞、狗、豬這六種動物,三字經裡面就說」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五牲、三犧就是給祖先神靈祭祀用的不同級別的祭品,五牲一般是指牛、羊、豬、犬、雞五種動物;三犧一般是指三隻純色的牛,也有人認為是牛、羊、豬三種動物。

為六畜、五牲、三犧,以奉五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到了西周,甚至有專門的官員來負責養狗,這個官職的名稱就叫做」犬人「。

「凡相犬、牽犬者屬焉」——《周禮·秋官·犬人》

圖註:郎世寧《十駿犬圖》其一

在古代,狗可不算是寵物,它還有更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古人認為狗類主要有三種作用。

一種是田犬。

田犬也就是獵犬,專門用來田獵的犬。

秦代李斯死前就對著他兒子嘆息:「想再牽著黃犬去打獵恐怕沒有機會了。」這裡的黃犬就是獵犬了。

蘇軾也寫過一首江城子,說「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裡的黃也就是獵犬,蒼指的就是獵鷹。小說中常見的「鷹犬」一詞就是根據古代這種打獵習慣而來的。

而民間神話中著名的哮天犬,就是獵犬。

第二種犬叫做吠犬。

吠犬很好理解,大部分人家裡養的都是吠犬,也就是看門狗。孟子在其著作中把「雞鳴犬吠」當作人口稠密,治國有方的代名詞。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孟子·公孫丑上》

而勾踐為了復仇,在給越國指定休養生息政策的時候,更是規定:家裡生了兒子的獎勵二壺酒,一隻犬;生了女子,獎勵二壺酒,一口豬。

根據這個命令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狗明顯比豬的地位要高,最起碼在越國是這樣的。

到了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寫了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中就非常形象的描述了吠犬的形象。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第三種犬就是食用犬。

圖註:著名書畫家徐立業先生畫作-樊噲屠狗

在陝西出土的戰國青銅鼎中,考古學家發現了2000多年前的狗肉湯。在更早時期先民們煮飯用的陶鼎中,人們也發現了狗骨頭。可見食用狗肉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了。

在古代,還有許多專門從事屠狗這個工作的,比如著名刺客聶政就因為窮,當過一段時間的狗屠。

「家貧,客遊以為狗屠」——《史記·刺客列傳》

漢高祖劉邦麾下著名的大將樊噲,也是狗屠出身。

「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史記·樊噲傳》

民間俗話說的「仗義每多屠狗輩」、「掛羊頭賣狗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間把狗當作食物來源的歷史現實。

【這三種狗的分類方法來自唐人賈公彥的說法:「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若田犬、吠犬,觀其善惡;若食犬,觀其肥瘦。」】

圖註:《簪花仕女圖》中出現了寵物狗的身影

至于禁食狗肉,是在隋唐時期發生了觀念的轉變,當時人認為吃狗肉這是混混之類的「惡少」才幹的事情。

而唐代也是寵物犬首次出現在文獻中。《酉陽雜俎·卷一·忠志》中記載了楊貴妃養了一隻」康國猧子「,楊貴妃和唐明皇下棋的時候,這隻小狗跳到棋盤上搗亂,惹的唐明皇哈哈大笑。

「放康國猧子於坐側,猧子乃上局,局子亂,上大悅」。——《酉陽雜俎·卷一·忠志》

圖註:宋徽宗畫像

到了宋代,因為宋徽宗屬狗,一度有官員上書朝廷,請下令禁止食用狗肉。

但是貌似這麼多朝代以來的禁食狗肉都是時斷時續,一直沒啥成效。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對於狗的食用和藥用價值都有細緻的描述。說狗肉:「鹹、酸、溫、無毒。」狗膽:」平、苦、有小毒。」

清代傳教士寫給西方的信件中也提到康熙年間市場上有賣「馬肉、驢肉、狗肉」的。

在今天,狗比起古代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有專門的緝毒犬、導盲犬、警犬、救護犬、牧羊犬、比賽犬……

你喜歡狗嗎?你和狗又有什麼好玩的故事呢?歡迎在評論裡留下你的故事!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

《史記》

《孟子·公孫丑上》

《酉陽雜俎·卷一·忠志》

從食狗到寵狗:中國文化中的狗狗演變史 --界面文化

相關焦點

  • 古代人的寵物|為什麼喵星人這麼高冷?都是讓古人給慣的
    現在大多數人喜歡養貓、養狗來緩解工作壓力、增錢生活情緒,甚至一部分人把寵物看成了自己的兒女。其實養寵物並不是現在人的專屬,早在古代已經盛行飼養寵物了。人類最早飼養的是狗,這可以追溯到13萬年前的東亞,那時的狗就跟隨著人類遷徙走遍了全球。
  • 蟑螂也能當作寵物?澳大利亞人把它當作寶,一隻能賣上百元!
    除了中國之外,在國外也會把蟑螂當作一種害蟲,它啃食家具,弄髒食物是十分可惡的。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個國家的人非常喜歡蟑螂,甚至把蟑螂養起來當作寵物,您會相信嗎?這個國家的人不但喜歡蟑螂,而且還把蟑螂當作一種生活伴侶。
  • 假若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那狗會把人類當作最好的朋友嗎?
    我沒有寫錯,你也沒有看錯,我真的是在問,狗有沒有把人類當成最好的朋友來看待?當然,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懂狗語,沒有辦法去了解狗的想法,更不像狗懂人性般的懂狗性。所以,只好站在人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究竟狗會不會像某些人一樣,也把我們當作最好的朋友來看待。
  • 從文獻的演進窺探狗的價值極其功用的嬗變,從食狗到寵狗
    但就其當時的社會背景而言,狗的價值大抵都是藉助充當獵犬這一對象來實現的,亦或者是憑藉自身的價值優勢,譬如古人肉食或者皮毛等,來體現的。再者,作為日常生活或者祭祀上天所必須的祭品,狗自身也充盈著宗教與禮儀的色彩,甚至對於狗的藥用價值也能夠在古籍中尋覓一定的痕跡。
  • 中國古代的人狗情,延續至今,仍然讓人們津津樂道
    還有很多愛狗人士會收養一些流浪狗,使這些狗狗都有一個家。在歷史上其實有很多這樣愛狗的名人。現在的人們都喜歡說自己天天起的比雞早,過得比狗還累,事實上狗並不累,每天都是在家裡玩耍和睡覺,主人還會給他們做衣服帶他們去遛彎兒。在古代更是這樣,他們不僅是將狗照顧到極致,並且每個朝代都會專門設置了一個官職去管理這些狗狗的起居生活。
  • 羊可以當作寵物養嗎?過來人告訴你:別給自己找罪受!
    之後朋友就問小朱:「羊這麼可愛,可不可以當作寵物養?」別做夢了!只要有過養羊經驗的人都知道,羊並不適合做寵物。小朱根據羊的習性和特性總結幾點,徹底擊碎你們把養羊當寵物這不合實際的夢想吧!因為羊沒有被人類馴化出固定地點大小便的習慣,所以想要訓練寵物羊定點排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二:羊太過合群,還是個傻子有些視頻中我們能看到寵物羊和貓貓狗狗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黏在一起生活,這其實是羊的合群本性。嚴重一點說,羊會為了合群,喪失自我!
  • 勾踐竟用狗尾巴花「辣眼睛」提神 這些植物版汪星人你認識幾個?
    原標題:越王勾踐竟用狗尾巴花「辣眼睛」提神!這些植物版「汪星人」,你認識幾個? 狗年說狗。對這位人類最親密的朋友,許多人十分熟悉,但像「狗狗秧」「急了狗子」這些名稱中帶有「狗」的野花野草,就未必熟識了。
  • 8000年人狗「情」:漢晉愛犬成風 唐宋時寵物犬出現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狗,一直以來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與人類歷史的交點,可以上溯至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狗年說狗,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歷朝歷代的「人狗情緣」。  先秦:  狗大多用於祭祀和殉葬  用狗來殉葬是一件殘忍的事情。但在當時,有資格能夠同天子一起下葬,實屬一種榮譽。
  • 研究稱一千多年前人類就把貓咪當作寵物來照顧
    據外媒報導,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人類對貓科動物的照顧可以被追溯到1000多年前 ,這要歸功於最近發現的一具古代貓咪骨架。這具骨架揭示了旅行在絲綢之路貿易路線上的人類很可能沿途照顧貓咪,把它們當作寵物,類似於今天人類對待它們的方式。
  • 民間說「狗肉上不了宴席」,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吃狗肉?原因有很多
    雖然說在古代肉食匱乏的時期,犬類一直也是人類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但是古人們卻一直認為「狗肉上不了筵席」。在古人看來,犬類雖然是人類忠誠的朋友,但是犬類同樣也是「汙穢之物」。所以,在古代也有「狗不上灶頭」的說法。雖然古人認為,用狗肉招待客人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古人自己卻頗愛食用狗肉。
  • 農戶批量養殖狐狸,有一部分卻另闢蹊徑,把它們當作寵物飼養
    農戶批量養殖狐狸,有一部分卻另闢蹊徑,把它們當作寵物飼養在我們生活當中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批量的養殖狐狸,不得不說狐狸確實給它們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一部分的朋友開始另闢蹊徑,希望狐狸能夠發揮它的最大價值,所以這一部分的朋友就把處理當作寵物飼養。現在也有很多朋友總是在詢問狐狸是否能夠當作寵物飼養呢?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小編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養只寵物狐狸,與我們日常養殖可食用,狐狸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哦!
  • 人類為何不把貓當作肉食來吃?《本草綱目》早有記載,酸只是其次
    現在我們人類最為喜歡的動物,無疑是狗和貓,其中狗應該是被養得最多的,其次應該就是貓了,只能說我們人類確實是個有人性的高級動物,從吃狗肉到禁止吃狗肉,當然了對於到底狗肉該不該吃,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答案是不是的,貓的起源是在古埃及,古埃及中有一種沙漠貓,距今有3000多年了,但是有著數千年的歷史,貓卻仍然沒有被我們人類完全的馴服,這點狗就不同了,狗這種動物的確算是被人類徹底的馴化了。
  • 東北虎犬竟被當作肉狗賣,看到主人在一旁數錢,狗的模樣令人心酸
    如今養寵行業的興盛發展,讓許多商人聞到了其中的商機,然而這股風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之前被炒得很火的藏獒如今也鮮少有人問之了。主人嫌棄這隻東北虎犬吃得太多,竟把它當作肉狗賣掉。看到主人在一旁數錢,狗狗的模樣不禁令人心酸,似乎在祈求著主人不要拋棄自己。而看到主人離去後,狗狗的眼神一直追隨著他,更是讓男子心疼不已。獸醫小明也是又氣又心疼,氣的是主人一點也不顧及往日的情面,為了區區的800元錢就把陪伴多年的狗狗賣掉了。
  • 5種寵物狗服從性極高,第一個常被當作軍犬,你家狗子在其中嗎?
    所以今天,我就來向大家介紹5種服從性極高的寵物狗,尤其第一個常常被培訓成軍犬,來看看你家狗子在不在其中吧。雷厲風行——馬犬馬犬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犬種,它最早就憑出色的執行能力被國安部看上,後來更是被培訓成軍犬、警犬。
  • 古代通神媒介:祭祀的禮儀符號——祭品(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通神媒介:祭祀的禮儀符號——祭品,祭品、在中國傳統宗教祭祀活動中,充當溝通人與超自然聯繫的重要媒介是以食物為主的祭品。用不同種類的祭品來奉獻不同角色的神靈,是古人選擇祭品的一個重要標準。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以牛、羊、豬為代表的犧牲通常被人們用於祭天、祭地和祭祖宗,成為供奉這些顯要神靈的最佳祭品。祭天時的首選祭品通常是牛牲,據說周天子在南郊祭天用一頭牛,周公祭天時則用兩頭牛。與祭天不同的是,人們祭社被的祭品則是由牛、羊、豬三牲組合而成的太牢,如周公在新邑祭社時使用牛、羊、豬各一頭。
  • 世界上最矮小的馬,身高不足80釐米,被富豪明星當作寵物養!
    世界上最矮小的馬,身高不足80釐米,被富豪明星當作寵物養!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馬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還會跟隨人們上戰場,成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武裝力量。但是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上最矮小的馬,身高不足80釐米,被富豪明星當作寵物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種嘛是歐洲特有的一個品種, 也被稱作袖珍馬或是迷你馬,體型非常嬌小,看上去還不如5歲孩子高。即使是在成年之後,身高也是維持在80釐米左右,看上去確實十分可愛。
  • 化石研究表明貓咪可能在1000多年前就被當作寵物飼養
    據外媒CNET報導, 研究人員近日在哈薩克斯坦的絲綢之路上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貓咪骨架,這讓研究人員推測貓咪可能在1000多年前就被當作寵物飼養。 在本周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研究人員重建了這隻古代貓科動物的生活。
  • 貓並沒有把主人當作父母,而是當作一隻友善的大貓?落差太大了吧
    而狗是為特定目的而繁殖的(比如牧羊犬、警犬)。因此,在與人的關係中,狗的社交能力和服從性都會比貓更強。 當人們開始耕種這片土地時,貓們開始捕食被農作物吸引的齧齒動物。它們成為了有用且有吸引力的同伴,因此也逐漸融入人的生活中。
  • 為什麼兒子要把它當作寵物?
    之前土豆養了一隻烏龜,剛拿到家簡直把人家當作兒子一樣寶貝現在我們家養了三隻金魚,除了剛撈到的那天,之後可能一星期都不會看兩眼,完全不管魚的死活……畫完這篇漫畫,我才想起來還有最近超流行養的蝴蝶,誰家天花板上還沒飛過兩隻破繭的蝶了?快說說你們家的奇葩寵物讓我壓壓驚。
  • DNF流浪商人懷清兌換獎勵匯總 懷清幣可兌換獎勵一覽
    DNF在10月15日這天開啟了新的流浪商人懷清的活動,每天可以獲取最多20枚的懷清幣進行兌換獎勵,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此次流浪商人懷清的兌換獎勵列表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