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在澳大利亞的歷任領導人中,前總理哈羅德·霍爾特算是在澳大利亞歷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人,不是因為他有多少豐功偉績,而是他在任期中遊泳始終,而出動了軍艦和蛙人對大海中進行了拉網搜查,卻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就像是人間蒸發一樣,53年再也沒有現世!
而前總理哈羅德·霍爾特已經在澳大利亞成為了傳說,甚至是陰謀論的素材!
圖片:第17任澳大利亞總理哈羅德·艾德華·霍爾特(Harold Edward Holt)。
1966年1月,自由黨領袖哈羅德·霍爾特成為了澳大利亞總理。他是一名職業政治家,27歲進入議會,30歲成為政府部長。
在1966年中期的澳大利亞發生了兩起事件,一起是他的總理辦公室窗戶被一名狙擊手開槍打碎,隨後反對派領導人亞瑟 卡爾韋爾遭到暗殺。
本來不帶保鏢的霍爾特,最終接受了保鏢的保護,但他拒絕在度假時由保鏢提供任何保護,認為這侵犯了他的隱私。而他的妻子扎拉後來暗示,他這樣做是為了隱藏他的婚外情。
圖片:喜歡遊泳的霍爾特。
霍爾特熱衷於戶外活動,在多地都有海灘別墅。他喜歡遊泳、浮潛和捕魚,能夠在水下憋住呼吸很長時間。
1967年5月20日,霍爾特在莫寧頓半島的切維厄特海灘潛水時,遭遇了一次危險,後來他被他的潛水同伴拉上岸,他臉色發紫,並吐了大量的海水。他說:「這是我這輩子離淹死最近的一次!」
幾個月後的8月5日,他在大堡礁的敦克島用魚叉捕魚,也曾經差點遭遇危險。
但是這並沒有改變這位澳大利亞總理對大海的熱愛,而最終這一愛好讓他送命!
圖片:霍爾特與泳裝美女們。
1967年12月17日上午10點左右,他開車去當地的雜貨店,在那裡買了驅蟲劑、花生和周末的報紙。
而當天《澳大利亞人報》的頭條之一正是「建議總理少遊泳」。
上午11點15分,他和另外四個人出發前往紐潘角,希望在那裡看到單人環球航海家亞歷克·羅斯穿過裂口進入菲利普灣港。
結束活動在回波特西的路上,霍爾特建議大家在切維奧特海灘停下來遊泳——那時已經是中午12點15分了,他想在午飯前先遊個泳,提提食慾。
圖片:在海邊捕撈的霍爾特。
霍爾特對這個地區很熟悉,以前曾多次在那裡遊泳。
霍爾特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水裡,儘管有巨大的海浪和可見的漩渦。由於其他人認為這樣做不安全,只有一人跟著總理下了水。
然而,霍爾特擺脫了隨從,遊到了更深的水域,並很快潛入水下,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大家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總理再次出現!
隨從們慌了神,其中下水的那名隨從立即驅車前往附近的波特西軍官學校,這是一所澳大利亞軍隊訓練基地,但那時候軍校學生正在休年假,學校裡幾乎沒有人。
後來不得不聯繫警方,並發起了「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搜索行動」。
圖片:人們在海灘邊搜尋霍爾特總理的蹤跡。
搜尋霍爾特的工作從下午1點30分開始,當時有3名當地業餘潛水員進入水中,發現海面波濤洶湧。很快,直升飛機、船隻、警方潛水員和兩支海軍潛水隊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然而,由於惡劣的條件和有限的設備,進展甚微。
到當天結束時,有超過190名人員參與了行動,最終在隨後的幾天裡,有340人參加了搜尋。
由於天氣和海況惡劣,搜尋工作到1968年1月5日正式取消,這時候仍然沒有發現總理的蹤跡,屍體也沒有發現。
圖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直升機參加海灘搜救。
關於哈羅德·霍爾特的死,存在很多的說法。
首次當然是溺水身亡。
哈羅德·霍爾特的傳記作者湯姆·弗萊姆說:「事實上,沒有人會懷疑哈羅德·霍爾特是溺水身亡的——他只是每年因判斷失誤或運氣不好而溺水的普通澳大利亞人中的一員。」
霍爾特很可能錯誤地判斷了自己的遊泳能力和環境的惡劣程度,最終還是筋疲力盡了。或者是心臟病發作,或者是被浮木擊中,或者是被水母蜇傷,或者是被鯊魚襲擊。
霍爾特的屍體可能被困在水下,也可能在退潮時被衝到海裡。
圖片:澳大利亞沿海時常有鯊魚出沒。
警方的報告結果於1968年1月5日公布,但由於缺乏證據,沒有任何明確的結論。
高級病理學家詹姆斯·麥克納馬拉稱,霍爾特的屍體可能被海裡的海藻纏住,然後被海洋生物(特別是鯊魚、小龍蝦和/或海蝨子)吃掉了。如果是這樣,「這具屍體將在24至48小時內變成一具骨架」。
一些參與調查的人後來報告說,某些相關信息被故意從最終報告中刪除了,例如,有人說霍爾特的包裡有幾罐啤酒。
圖片:一種說法是CIA暗殺了這名總理,因為他試圖將澳大利亞軍隊從越南撤離。
除了遊泳意外這種說法外,還有些人認為霍爾特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自殺理論的支持者聲稱,霍爾特情緒低落,精神不穩定,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政治生涯處於危險之中而自殺。但1968年警方的報告明確排除了自殺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人們喜歡的陰謀論很快甚囂塵上了!
澳大利亞《星期日觀察家報》在1968年的一篇報導稱,霍爾特是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暗殺的,據說是因為他想讓澳大利亞軍隊從越南撤軍。
圖片:還有種陰謀論說法是北越的蛙人潛伏過來幹掉了這名總理。
也有媒體猜測,霍爾特是被北越人殺死的,甚至繪聲繪色地描述,他是在被神經毒劑麻醉喪失行動能力之後被殺死的。
還有人猜測,他可能是假死,放棄一切和自己的情人在一起。
1983年,英國記者安東尼·格雷發表了《首相是間諜》一書,他在書中聲稱,霍爾特一生都在為某東方國家做間諜。
根據格雷的描述,霍爾特最終偽造了自己的死亡,然後被該國蛙人在水中救走,並將其帶到一艘等待著的潛艇上。
但批評家們則認為格雷是一派胡言,不說當時該國還沒有造出能夠遠航的核潛艇,就算是潛艇也不可能在離海岸這麼近的地方出現。霍爾特的妻子也專門解釋說,他的丈夫不喜歡吃東方菜。
圖片:說某國潛艇到澳洲將霍爾特接走的猜測簡直是一派胡言。
霍爾特的死對於澳大利亞政治圈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結束了所謂的澳大利亞「純真年代」,因為這意味著國家領導人不能再讓自己的私生活完全遠離保鏢的監督和安全部門的安排。
在霍爾特去世一周年之際,一塊紀念牌匾被固定在切維奧特海灘水下約15米處的礁石上。
海灘上的懸崖上和墨爾本將軍公墓都有霍爾特的紀念碑,後者刻有「他熱愛大海」的字樣。
1968年9月,澳大利亞西海岸一個海軍通訊站以霍爾特的名字命名。第二年,霍爾特的遺孀應邀前往洛杉磯,參加「霍爾特」號護衛艦的下水儀式,這是一艘諾克斯級反潛護衛艦,也是為數不多的幾艘以外國領導人名字命名的美國海軍艦艇之一。
圖片:美國海軍「霍爾特」號反潛護衛艦(USS Harold E. Holt DE-1074)。
此外,澳大利亞還在國內建了幾個以這位總理名字命名的遊泳中心,還在越南打仗的澳大利亞陸軍甚至在越南造了一個霍爾特遊泳中心。
霍爾特到底是失蹤還是死亡?這個問題一直到今天都還是一個謎團。
其實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不能夠對自己過於自信,哪怕自己所接觸的這個領域是自己最擅長的。
圖片:霍爾特下水的海灘,可見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