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黨員:張立峰
回顧走過的路,我認為我堅持住了自己的初心。1995年大學畢業,我幸運地來到中航規劃這個歷史悠久的單位,走上一個責任重大的崗位。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大批老同志、老師傅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水平深深地感染我。向他們學習,成為這樣的專家,這就是我那時簡簡單單的初心。
起於學
工作怎麼做,老同志們告訴我的只有一個字:學。這麼多年來,在工藝專業的各種交流、培訓、總結上,我都說「學習」。專業上,學校所學的都是基本的技能,沒有公司對應業務的知識。業務怎麼學習,擺在面前。學什麼、怎麼學也是個問題。學習需要有動力,「初心」就是我的動力。
「學」,掌握知識,尤其是新知識,是我們不斷創新和開拓市場的基礎。工作幾年後,正值航空軍品處於低潮,軍品項目還沒有起來,但是民航業務卻趕上了快速發展的時期。航空公司基地規劃、飛機維修設施以及貨運、航站樓、民航配餐等各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當然帶來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也是空前的,我覺得唯有技術過硬、設計方案先進才是制勝的唯一法寶。
蘭州機庫項目,工藝專業的老同事常月秋帶著我。記得這是個總共五六千平方米的不大的單機位C檢機庫。在做工藝方案的過程中,我們兩個人在蘭州機場呆了大概有半個月,老同志白天帶著我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地走訪調查,一臺設備一臺設備的討論,晚上拿著紙片擺設備。周五從廠裡借出來資料,周末我就坐70多公裡的公交車到蘭州市裡去複印。通過這個機庫的設計,我逐漸了解了民航維修機庫設計的基本套路和方法。那時陸國傑總師特意安排了我們幾個工藝人員到北京AMECO實習,正是那段時間,我們收集了大量的飛機維修基本資料,引以為豪的是我們幾乎集齊了當時所有機型的修理工時和工卡,正是這些資料支持了後來很多年的機庫設計工作。
明於思
經歷讓我認識到學習是個人成長最基本的途徑,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的本事。除了學知識,還要學方法,要善於思考。古人常說:「俯而讀,仰而思。」孔子也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比如航站樓,我們設計的第一個幹線機場航站樓是從西寧開始的,其實在這之前我已經做了很多儲備。馬爾地夫機場航站樓,當時根本不知道航站樓怎麼做,手中淘到的只有一本全英文的美國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候機樓設計手冊。我就從這個手冊入手,先把其中主要的部分翻譯成中文,然後利用EXLS將其中的幾乎所有計算過程編制了自動計算程序,基本可以實現輸入旅客進出港流量、起降架次等數據,能夠自動計算相關面積、櫃檯數量、安檢通道數量、道邊長度、候機廳座位數等,後來這個小程序得到不斷完善,使用了好幾年。在這個工程中,我幾乎每次出差乘飛機,都會提前很久到機場,凡是能夠走到的候機樓區域,都要去看看,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航站樓運行數據。自己親自測量過各種通道尺寸、櫃檯間距、值機時間、行李傳送時間等,這些一手數據的積累,在後來的項目投標、工程設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後來,西寧機場業主對當時擴建的工藝設計十分滿意。
篤於行
「篤」為何意?忠貞不渝、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歸根到底,也還是「不忘初心」。
要為業主提供有價值的諮詢服務,就要掌握比他們多的信息資源。比如西飛,我可以不誇張地說,廠裡的邊邊角角我都走到過,各個廠房的基本情況都在心裡,那些年我可以用一張白紙畫出西飛的總圖,標出幾乎所有廠房設施、主要參數功能和主要核心設備以及什麼時候建設、從哪個項目建設和大致使用情況,拿一張總圖我就能標出廠裡幾乎所有的配電站、開閉所的位置。我想,總師也好、設計人員也好,若想能為廠所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最基礎的就是要能夠如數家珍地把所負責領域的「家底」描述清楚。
如果我們每位黨員都能不忘初心,踏踏實實從一點一滴做起,始終堅持學習、思考和踏實行動的原則,在崗位上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我們的事業一定會取得更快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