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自行車、波浪洗衣機,老物件進博物館,實錄大連70年歷史

2021-01-08 龍漢資訊

海燕牌自行車、海鷗牌照相機、波浪牌洗衣機、前進牌縫紉機……這些現如今早已經消失在市面上的老物件,此時正靜悄悄的躺在大連博物館的儲藏室裡。他們在等待的是一場即將於11月30日在大連博物館亮相的名為「大連我的家」的展覽。

大連博物館陳列部副研究員 趙琦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展示城市歷史和文化的一個綜合性博物館,我們大連博物館就想做點什麼事來展示一下大連市民的生活變化,也通過市民的生活變化來展示一下大連城市發展的變遷。

本次展覽徵集內容包括服飾類、家用電器類、家具類、紙質類、文化娛樂類、票證類、小商販行頭類、圖片影像資料類等等,只要是老物件,能反映70年來大連城市發展變化和人民生活變化的物證都可以被吸納進展。從徵集令發出到現在,短短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目前已經徵集到合適的物品300餘件。

大連博物館陳列部副研究員 趙琦

每天我們大概都能接待十餘人次。然後電話那就不計其數了,從我們早上上班起,這個徵集熱線就不間斷,市民來捐贈東西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大到八十年代的高低柜子,小到一些票證糧票、布票、肉票什麼的,還有一些老人,他就自己打著車送到我們館裡,每每見到這樣的市民,我都是非常感動。

據了解,本次展品徵集的方式有三種。第一是捐贈,第二是借展,第三是購買。市民們可根據自家的需要和選擇與博物館方面詳談。雖然展覽將於11月30日開放,但是徵集展品的時間並不會停止,市民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博物館提供展品,也會讓展覽可以持續更新,給觀眾帶來更多新鮮感。

信息來源:大連廣播電視臺《城市直通車》

相關焦點

  • 最懷舊:80後兒時家用老物件,看懂的都老了?
    作為一個遊客,偶遇這些老物件的時候,小編正在大華1935景點的博物館參觀,看到工廠職工家庭老物件展覽時,一下子眼熟了,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兒時的家裡。80後們的兒童時代是什麼樣的呢?全家必備的搪瓷臉盆架、鋁製殼子開水壺也是標配,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是小康家庭才有的東西,也許有一臺自行車,它們是拿得出手的家庭物件,至於陶瓷整體洗手盆,手機和電腦都是沒有的。80後的孩子們也會過六一,只不過不去動物園、植物園、海洋館、歡樂世界和吃大餐,他們會約夥伴滾鐵環、跳房子、丟沙包、踢毽子等,不同的節目類型,得到的歡樂程度卻是一樣的。
  • 「鄉村博物館」裡的老物件,你見過幾個?
    新華社長春9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悠車子、煤油燈、靰鞡鞋……在吉林省四平市蔡家鎮,由村民自發捐建的關東農耕博物館十分熱鬧,那裡記錄了農村的變化,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蔡家鎮副鎮長趙淑穎介紹,這座博物館由生產、生活、民俗和精品四個主題展廳組成,展出近萬個老物件。
  • 老照片、老鐘錶、舊糧票……那些家傳老物件裡的時光留影
    新華社銀川12月29日電(記者任瑋)泛黃的老照片、停擺的舊鐘錶、「電匣子」收音機、斑駁的舊糧票……在寧夏銀川市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裡,收集展覽了居民家中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一些老物件。  這是在寧夏銀川市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裡展出的一些老物件。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到2018年元旦,於淑琴家的老鐘錶就整整「54歲」了。前不久,於淑琴將一直不捨得扔卻又無處安放的老鐘錶捐給社區,也將一段關於舊時光的回憶寄存。「這座鐘是1964年元旦時買的,我至今記得那天街坊鄰居都來我們家,特別熱鬧,像有什麼喜事似的。」
  • 瞿秋白翻譯《海燕》:它確信,陰雲是遮不住太陽的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爾基早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說「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作品發表於1901年,作者通過塑造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勇敢飛翔的海燕形象,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預示革命必將取得勝利的前景。  我第一次接觸《海燕》是在我的家鄉——海濱城市大連。
  • 老物件裡生新意 龍泉小學老師將老物件帶入美術教學 ( 2 / ) 2015...
    核心提示:仿佛不經意間,鄉土家園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那些曾經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老物件正在消逝:一尊老式機械鐘,一把竹編烘火籠,一隻盛糧的木桶,一盞照明的油燈……時間倒流至2013年,龍泉老城區裡的東街、東后街陸續開始拆遷了,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東升小學美術教師鍾紫軍,依依不捨地搜羅老房子裡留下的老物件,並將它們帶進了課堂。
  • 揚州一市民痴迷收藏萬件運河沿線老物件
    揚州一市民耗時20多年,收藏了上萬件運河沿線老物件:老照片,古碎瓷,老石像……每一件都能勾起不少人的鄉愁記憶。耗時20多年收藏上萬件運河沿線老物件「經常到運河邊玩,遇到了就撿回來。」儀徵市民李臣星說,20年前,他到大運河邊從一漁民那淘到幾十片古代碎瓷片。
  • 70歲「票箱爺爺肚子裡」有故事
    一 終於尋到你 2019年,我們博物館工作人員一行,從衡陽往西到湘桂鐵路沿線小站工區進行尋找鐵路老物件。繼續西進,我們又去了雞籠街站和白鶴鋪站,白鶴鋪站副站長羅軍帶我們去了位於那裡的一間老站房。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  這一期文章,要給大家分享下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喜歡的就點讚轉發下:  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身在農村,吃穿用的也基本與城市沒有大的區別了。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但是那些曾經鄉村的老物件卻見證了鄉村一日千裡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成為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新成員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懷宇介紹,2022年雲南大學將迎來百年華誕,為紀念百年雲大,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自2016年開始籌建,經4年多的資料整理收集等工作,以展板文圖和視頻影像等形式呈現雲南大學的百年歷史。據了解,博物館開館後面向師生開放,待疫情更為穩定後,將有序向社會開放。
  • 重慶這個跳蚤市場比閒魚更牛 老物件裡有「山城記憶」還能撿漏「尖...
    「回收舊冰箱、彩電、洗衣機拿來賣……」曾經這樣的叫賣聲響徹山城的大街小巷,如今沒有了叫賣聲,卻有更多的人開始喜歡舊東西。近幾年復古越來越成為了年輕人所追求的潮流,二手市場也成為新晉的炙手可熱之地。今年以來,無論是微博還是小紅書亦或是豆瓣網,董家溪跳蚤市場都成為全國網友推薦熱門。
  • 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邯鄲市博物館新館開館|4500年史前寨堡遺址被...
    組建大連市博物館聯盟(論壇),進一步優化大連國有與非國有文博機構間「資源相系、橫縱相通、文化相融」的社會效能水準,統籌做好在新時期、新階段大連市各類文博機構間的和諧共享、優勢互補工作,整合大連地區豐厚的優質的歷史文化資源,營造各機構間互利、互信、互賴、互惠、互通的良好合作氛圍。
  • 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
    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
  •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都見過嗎?——都認得算我輸
    農村的土坯房已經不在 農村老物件,城裡人的世界看不懂,其實慢慢的很多農村人也看不懂了。科技在進步,我們小時候在農村耳熟能詳的老物件已經在漸漸從我們身邊消失,有些我們已經叫不出它的名字,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 若干年後,也許在博物館我們才能看見它,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無情的淘汰。
  • 「臨沂好人」苗成功:戴鬥笠披蓑衣用老物件講述時代巨變
    ……2015年以來,他先後應邀走進羅莊區、蘭山區、蘭陵縣的部分中小學校、街道辦事處、機關部門單位義務開展「憶苦思甜」主題志願宣講70餘場次,每次都帶著自製的「憶苦思甜」窩窩頭或收集的帶有時代烙印的老物件,採用講述歷史事實、現場體驗等辦法,號召大家不忘過去艱苦歲月、感恩感謝黨的好領導好政策、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年那月」的故事老苗的工作室名叫作「那年那月」。
  • 去處‖三五牌座鐘、街邊爆米花……滿滿老物件都藏在這個弄堂博物...
    > 從博物館中看110年歷史的 老式花園弄堂 西王弄堂博物館所在的西王小區 是一處帶有安妮女王風格特徵的 外廊式住宅群,
  • 國內唯一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大連自然博物館
    北檸想著元旦去逛博物館,可惜元旦博物館都閉館,所以只好把安排提前,今天就過來打卡啦。這次選擇的是北檸在大連最熟悉的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在之前北檸已經來過自然博物館好多次,因為自然博物館相比其他的真的離我好近吶,只需要坐幾個站地的公交車就能到,而且物館這種環境太適合散心或者思考了,還免費向市民開放,刷身份證就可以隨意進,所以北檸非常喜歡來這裡。
  • 中國水利博物館「新中國治淮70年專題展」開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70年來治理淮河的經驗總結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水利博物館立足梳理淮河流域厚重歷史文化、傳承總結治淮寶貴經驗,11月24日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支持配合下,推出《淮水東流應到海——新中國治淮70年專題展》。
  • 「海燕」重創菲律賓:堪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
    今日逼近中越邊境,中央氣象臺發布紅色預警  【災情】  在菲致死或超過1萬人,災民人數近950萬  據菲律賓萊特省官方10日估計,超強颱風「海燕」引發的災害可能在這個省致死超過一萬人。一名聯合國官員說,「海燕」破壞力堪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
  • 文山百味:農村這些快被遺忘的老物件!認識5個以上的,都老了
    牛耕從西漢開始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才從中國這片土地上慢慢消失,延續了2000多年的歷史。 用連枷脫粒很費力,即使是現在的強壯勞動力也很難吃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