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吐槽,我家孩子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各種磨蹭,一邊寫一邊在草稿紙上畫小人兒,要不就是東摸西看,喝喝水吃吃零食再上個廁所。一個小時的作業量,生生給拖成仨小時。看個書,半天也不翻一頁,要是問他都看了什麼,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其實心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去了。
不過父母同樣有這樣的體驗,當孩子看電視或者玩遊戲時,狀態就和學習完全相反。不用父母催,非常主動地就投入其中。而且廢寢忘食,想把他們從電視或電子產品上拉下來,特別費勁,每次都依依不捨。
這就叫人困惑了,在學習和玩兒的時候,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會有這樣兩極分化的表現呢?要搞明白這一點,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也就是注意力,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項事物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集中精力屏蔽幹擾,專注做一件事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和玩兒都需要專心。不過心理學還告訴我們,注意力分兩種,被動注意和主動注意。學習、閱讀這一類的任務,需要大家主動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處理,所以它們需要的就是主動注意。而遊戲、電視提供的信息,只要被動地接收就行,所以靠的是被動注意。
被動注意往往是被刺激性的內容吸引,而主動注意需要動用腦力。玩遊戲是跟著遊戲設定走,強烈的刺激會讓孩子輕鬆實現被動注意。而學習卻需要孩子努力克服幹擾,主動把注意力集中在書本或者作業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學習和玩遊戲的狀態差異巨大。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眾所周知,想要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專注力是基礎。那麼專注力到底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學習成績。很多資深的老師都提到過,在課堂上,能專注五分鐘的孩子很多,但是能專注四十五分鐘的孩子鳳毛麟角。而這樣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學霸。
廣西的高考狀元楊晨煜考出了730分,在媒體採訪中他分享學習經驗時曾強調,學習時一定要專注。而提到考試心態,他也是說應該專注於眼前的學習。正如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所說,94%的孩子智力都差不多,影響成績的關鍵是專注力。
不僅如此,想要在成年後事業有成,專注是法寶。有一個關於股神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軼事,比爾·蓋茨爸爸有一次請巴菲特吃飯,讓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分別寫一個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詞,結果倆人的答案一模一樣:"專注"。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成功離不開專注,普通人想要成功,一定也是如此。
此外,專注是心流的關鍵。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中提到,心流是一種個體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在專心致志聽故事、琢磨手上的玩具時,時間仿佛是靜止的,而孩子也心滿意足。這樣的由專注帶來的心流體驗,也是幸福感的來源。
正如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所說,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專注力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孩子學習時,很難做到專注。
孩子為什麼缺乏專注力
其實作為家長,都知道孩子需要專注。但孩子總是做事馬虎,寫作業拖拉,要麼就是三心二意,實在讓人頭疼。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讓孩子專心,老父親老母親也都操碎了心。但是孩子缺乏專注力,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孩子年齡小,專注力也會差一些。從生理上來說,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神經系統興奮和音質過程發展不平衡。通俗點說,就是精力旺盛,容易興奮,但不持久。
就像平時孩子在家時充電五分鐘,待機24小時。但是這24小時,他是會不斷地切換,一會被玩具吸引,一會想看電視,沒幾分鐘又想聽你講故事。這是孩子所處年齡段的生理特點,專注力就是要比成人要差一些。
其次,每個人的專注力是有限的。現在孩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們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輔導班、興趣班都是必備的。前幾天同事就跟我說,這個暑假她給娃報了10門課,效果卻不太好。
其實報10門課看似全面,但孩子的精力就這麼多。有時候連上幾節課,孩子已經疲於奔命,哪裡還能做到高效?專注力是有限的,如果盲目地求多,實際是達不到專注要求的。
第三,外在幹擾也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破壞的。比方說陪孩子寫作業,其實孩子也很無奈。家長就像監工,孩子下筆時哆哆嗦嗦,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招來父母的吼聲。"寫錯了,重寫!"、"這題答案對嗎?"、"你咋這麼笨,剛才不是做過一樣的題?家長不停地在旁邊嘮叨,孩子想專注也做不到啊。
所以說孩子缺乏專注力,背後都有原因,作為家長,我們要深入了解。
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又該如何培養呢?
一方面,父母可以陪孩子玩一些益智遊戲,寓教於樂最為關鍵,可以陪孩子一起走迷宮、做拼圖等等。
另一方面,可以藉助書本的力量。遊戲書近幾年風頭正盛,有無數的家長熱衷於給孩子買遊戲書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遊戲書正好迎合了孩子的發展特點。孩子不喜歡聽大道理,而且他也聽不懂,他喜歡的是有趣的事物。
小編特地為你們找到了一款很火的書籍,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家長只要抓住孩子的發展特徵,選擇正確的方式,即使不報興趣班,孩子一樣可以贏在起跑線。
原價199元,現有暑期優惠活動只需要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只要幾杯奶茶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何樂而不為呢?